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开这条全网播放量超过600万的视频,一幅“画卷”徐徐展开:吹箫的人穿着张小敬(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男主角)同款长袍,衣领标志性地往外翻;打鼓的人气质阳刚,身着崔器同款背带铠甲。弹古琴、古筝、琵琶的仕女们,挽着许鹤子(《长安十二时辰》中的角色)一样的发髻,眉心点花钿,底妆瓷白。画中人身形微动,手指轻拨,一首《长安十二时辰幻想曲》好像从大唐穿梭千年而来,传入你的耳朵。
2019年起,一个名叫“古琴诊所”的账号开始在网络上发布“古画复原”系列视频。画布质感的背景前,演奏者穿着古装,弹奏起古风古韵的琴曲。在此之前,改编自流行音乐的“古琴移植曲”系列,已让这群“80后”“90后”小火了一把。艺高人胆大,琴社把这些创意越玩越溜,也收获了大量粉丝,作品在B站、油管(YouTube)、微博等平台的总播放量超过5000万。
除了自媒体博主,自得琴社的另一个身份也许更接地气——一家古琴培训机构。不想让古琴在年轻人中“失声”、看不惯“琴圈太乱”,他们编排短剧、拍“恰饭视频”、改编影视剧OST(影视原声带),似乎都在说一句话:“想学古琴?我教你啊。”
“随波逐流式”作曲
琴社的第一首改编曲,来自“二次元少女”白无瑕的撺掇。
作为“90后”,白无瑕热衷打游戏、看动漫,但很多动漫插曲经常让她“难受”:“配乐里其他乐器都很好,只有古琴部分很糟糕。”于是她建议师父唐彬改编这些曲子,这就有了琴社的第一首改编曲《空山鸟语》。淡黄色的背景中,演奏者身着朱红袍子、藕色绢衫、艾绿上衣,错落排开,或站或坐,仿佛古画上的宫廷乐师。
到第二支改编曲《长安十二时辰幻想曲》,白无瑕找到装束复原小组的成员负责妆发,又借了些衣服。“古画复原”的演奏模式由此确定下来。借着《长安十二时辰》的热播,这条视频让琴社的粉丝数在各平台飙升。外国粉丝留言说:“这音乐让我感觉蝴蝶在胸口轻舞。”
在尝试改编琴曲之前,唐彬甚至没想过自己有作曲的能力。他说自己作曲是“随波逐流式”,曲随心动。作曲前先想象画面,脑海中浮现出一个“节奏型”,然后随手抄起一个乐器,可能是长笛,也可能是古筝,试着往节奏型里“塞”音符。很多网友说,听这些曲子“画面感极强”,能从《醉醉渔唱唱晚》里听出渔船荡漾、渔夫收网,联想出湖水里圈圈荡开的波纹、鱼儿吐出的泡泡;《长安幻世绘》是游戏插曲,故事背景宏大,让人想起日本动漫《犬夜叉》里的日本战国时代,或是《火影忍者》里战争一触即发的肃杀。
古琴需要琴弦和手指间达成完美角度才有最好音色,所以快不起来;又因为没有固定琴弦的码子,琴弦拎高后容易“打板”,弹两声之间的间隔也不能太短。这种“先天不足”让速度和技巧不再重要,弹琴者的意蕴审美才是关键——古琴的缺陷保住了它传统的味道。
唐彬深谙各乐器之间的相互作用,要想突出古琴的特点,就要给它留出“solo时刻”,也就是增加“散版”。琴弦一拨,眼前就像有一位身着白衣的古人自带云雾效果出现,他皱眉思考、喃喃自语又低声吟诵,听者也由此走进弹奏者构建的另一次元,明白了何为“知音”。
琴社三人组
负责教学的蔡珊是琴社里唯一的科班出身。10岁开始学古筝,高中考进北京戏曲学院附中,已经有了8年古筝底子的她,在高三那年决定主攻古琴。
“当时老师用一把名叫‘惊涛’的明代古琴,弹了一曲《流水》,我就觉得,古琴就是这辈子要学的乐器。”蔡珊说,“它是一辈子的陪伴,也是谋生的技能。”《流水》这首启蒙曲对蔡珊来说意义非凡,后来在自得琴社舉办的线下音乐会上,她几乎每场必弹。
从古筝到古琴,蔡珊觉得找对了路子,父母却不能理解,停了她的学费,在电话里留下一句“你自己看着办吧”。蔡珊个性并不叛逆,但有股韧劲儿,靠给学生教琴凑齐了学费。
在这艰难的一年,蔡珊认识了刚到北京念大一的唐彬。古琴这一共同爱好,让两人成了音乐上的知音。后来,蔡珊考到天津音乐学院古琴专业,唐彬坐绿皮火车去看她,还特意拎了一大袋子古琴CD。两人平时常在一起品评琴曲,讲讲古琴八卦,慢慢成了男女朋友。
那时,唐彬已经自学古琴两年,弹曲子时的神韵让科班出身的蔡珊自愧不如。2009年,唐彬从北京工商大学动漫专业毕业,虽然专业成绩好到总拿奖学金,但他毅然决定放弃本专业,转学古琴。
在无人引荐的情况下,他只身到上海拜访上海音乐学院古琴专业硕导龚一。龚一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古琴艺术的代表性传承人,彼时已经停止在大学授课,耐不住一个执拗小伙子每天等在家门口的求学热情,终于答应对唐彬一对一授课。
一年后,蔡珊毕业到上海,也成了龚一的学生。学琴之余,两人常去上海最大的小区“康城”参加社区活动。在这里,他们遇到了古琴爱好者朱里钺。
那时,上海的古琴馆还不多,朱里钺每周都会去学琴,水平练到8级后,“老师不干了”。“失学”的朱里钺一有机会就跟人打听哪儿有合适的古琴老师,在朋友介绍下,他在康城看到了唐、蔡二人抚琴,“第一眼就知道他们水平很高,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教他们下围棋,他们教我弹琴”。
朱里钺的父母都在科研机构工作,考大学时,他顺利成章地选择了理工科,后来却发现自己偏好文艺。在IT业做了20年,想着再做20年也是一个样,朱里钺决定走出舒适圈,发展自己的爱好,就在上海新天地附近的一个弄堂里开了间琴社,经营古琴租赁业务。这就是自得琴社最初的样子。 在朱里钺的邀请下,唐彬和蔡珊也加入进来,琴社开始正式招生教学。从2014年起,朱里钺将一半时间投入在琴社里,两年后,琴社业务愈加走上轨道,他就正式从公司辞了职。
把小众艺术引向大众
上海浦东新区海富花园的自得琴社,环境并不像想象中优雅干净。在这座上下两层的独栋建筑里,会议室、科技感十足的网络教室一应俱全,还配备了3台高清摄像机,专门录制古琴教学视频。从新天地弄堂里的30平方米小屋,到海富花园300平方米的琴社,朱里钺和小伙伴们只用了5年时间。
琴社成员也从3人组拓展到11人,其中多半是股东。“我们都是老板,干活全凭自觉。”朱里钺说。吸纳伙伴时,他最看重是否具备第二专长,“技多不压身”。就这样,专业横跨材料、历史的白无瑕,有摄影、绘画功底的唐彬,擅长编辑文案、中药学毕业的殷屹浩楠,兼弹古筝、古琴的蔡珊,组成了一支“非专业”的专业团队。
“2017年,我们特别想‘出圈’。琴圈太乱、合格老师太少,我们看不下去。”在自得琴社的自制短剧《古琴诊所》里,上门问诊的人要么分不清古琴曲年代,把魏晋名曲《酒狂》嫁接到元代,要么不懂琴谱里指法的意思。“音不准挂耳科,节奏不稳查心电图”,夹杂着上海话、陕西话的方言梗、rap念白的黑色幽默、后现代主义的表演风格,让这部剧在古琴圈反响很大。剧里反映的琴圈乱象,让朱里钺想把正统古琴指法推广出去,也让外地人不用跋山涉水来学琴——线上推广就成了必然之举。
“如果不在网络上推广,像其他琴社一样只做线下授课,我们就有可能走下坡路。”蔡珊说。如今通过网络教学,琴社每个老师都有几百个学生,遍布全国各地。学生学到一定程度,会到上海“面诊”,让老师指点问题。从网络“奔现”,学生们的第一感受是“幻灭”,视频教学中的男神、女神坠入凡尘,但距离一下子拉近了——“一瓶可乐打开可以一起喝,好像认识了很久。”
风格复古、装束复原,可表演内核始终是现代的。在自得琴社敦厚内敛的基调中,总会蹦出几个“不和谐音符”。今年4月上线的最新作品《大话西游》里,乐器“手碟”因为形似飞碟,在结尾彩蛋中被拿来调侃;最破次元壁的作品《哆啦A梦之歌》中,除了让几只猫入镜,团队成员还要表演拿错乐器、忘记轮到自己弹琴的剧情,殷屹浩楠甚至全程撸猫,完全没参与演奏。
對古琴创新的追求,加上为“琴圈”诊脉的使命感,让自得琴社在网络上一路开疆拓土。“我们喜欢创新,并不是想抛弃旧的东西,而是想让古琴在这个时代再活一次。”把小众艺术引向大众,看似矛盾的方向却也意味着独辟蹊径。就像古琴本身,绝不是传统乐器中的“显学”,却终究因为小众、冷门甚至是别具一格的缺陷,赢得了越来越多的知音人。
自得琴社:创始人朱里钺,联合创始人唐彬、蔡珊、白无瑕、殷屹浩楠,通过音乐会、教学、网络视频推广古琴艺术,代表作品《长安十二时辰幻想曲》《醉醉渔唱唱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