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具有良好的阅读素养,能够让一个人终身受益。在小学生阅读素养培养中,语文学科具有天然优势,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素养培养策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培养小学生阅读素养能够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同时促进小学生人格健全。为此,教师应转变阅读观念,确定适合小学生的阅读素养培养目标;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创新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阅读方法掌握;丰富阅读活动,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内化。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素养;培养策略
引言:阅读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发挥重要促进作用。良好阅读素养的培养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研究表明,8-10岁儿童已经能够自由流畅地阅读,而8-14岁阶段,对于人的阅读能力发展来说,则是最佳的发展阶段。阅读素养的培养是语文学科教学的关键重点之一,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必须要充分发挥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阅读素养培养的优势,采取合理有效教学措施,促使小学生阅读素养有效提升,为小学生终身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一、培养小学生阅读素养的意义
素质教育时代,培养小学生阅读素养,既是满足时代教学要求的必然要求,也是在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过程中提供保障的关键内容。小学语文对于小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的重要性体现为:一是提升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小学生身心发展尚不健全,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语言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语言表现受限。大量阅读能丰富学生的词汇量,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发展,实现自由表达。二是提升小学生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如果学生已经具备较高的阅读素养,那么也表示其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在自主阅读中可以发挥的主观能动性更高,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其更好地认识世界,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并且通過阅读,还能够使学生的想象空间无限拓宽,为其想象力发展提供空间。三是促进小学生人格健全。培养小学生阅读素养,需要借助大量的优秀阅读素材。这其中蕴含的正确的价值观念等内容,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渗透进学生的思维观念中,从而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形成健全人格。由此可见,小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通过小学语文使学生的阅读素养得到有效培养和提升,是教师教学应当关注的重点。
二、小学生阅读素养培养的有效策略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素养,要求教师立足小学生实际学情,有效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在教学观念上,要及时进行转变,并确保目标制定与学生实际相符;同时采取阅读情境创设、兴趣激发、方法创新、活动丰富等有效途径,进一步实现培养小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素养的根本目的。
(一)转变阅读观念,确定适切培养目标
小学生阅读素养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也不可操之过急,而是要转变为以生为本的阅读教学观念,坚持以生为本的观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与之相适应的培养目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低年级小学生正处在阅读启蒙阶段,实现高质高效的提升其阅读素养,应关注的关键点在于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激发与阅读习惯的形成方面,阅读能力的培养也应当以浅层次能力培养为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教学手段的合理应用,通过激发兴趣,增强投入,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确保阅读素养培养的实效性。同时,依靠丰富的阅读活动,使学生具有更加真实强烈的阅读体验,使得其阅读能力发展得到有效保障。通过明确与小学生实际学情适切的教学目标,有效提高小学生阅读素养培养有效性。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尤其对于低年级学生,他们没有较高的自我约束与管理能力,基于兴趣的内生动力是使其投入学习的根本保障。因此,教师要将学生这一身心特点作为选择教学手段的重要立足点和切入点,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出来,并充分发挥其产生的动力促使其投入阅读。
例如,在教学小学二年级《坐井观天》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阅读材料制作简易的动画,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创设与阅读素材相应的情境。在阅读课文之前,将动画的声音隐去,让学生观看动态画面,然后设置问题“同学们猜一猜小鸟和青蛙在说什么?”,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找出问题的答案。在阅读完成后,为学生再播放动画,并增加声音。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情境问题学生可以发挥想象猜一猜小鸟和青蛙的对话,再通过阅读找答案,这样,学生阅读兴趣就能够被充分调动起来。
(三)创新教学,掌握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创新阅读教学,能够让小学生自觉投入到阅读中,培养起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寓教于乐的方法,让小学生能够投入到阅读中,爱上阅读,并能够掌握阅读方法。
例如,在教学小学三年级《小狗学叫》一课时,教师可以采用小组互动阅读模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两人分组,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喔喔叫”“咕咕叫”的时候,相互作出动作,并模仿小公鸡和杜鹃的叫声,然后引导学生以叫声为线索,串联起小狗学叫故事。阅读方式,这种阅读的趣味性更容易使学生融入,真正进入到阅读中,具有显著的寓教于乐优势,同时并加深阅读印象,了解掌握故事内容,并能够掌握这种参与到阅读素材中的方法,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
(四)丰富活动,发展能力
丰富的阅读活动能够为小学生带来较强的阅读体验。在小学生阅读素养培养中,阅读能力是去阅读素养培养的重要方面,但受限于小学生身心发展,阅读能力培养应以浅层次基础能力为主。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参与中获得相应的能力,对于小学生能力发展非常有效。教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发展,就需要借助教学过程中丰富的阅读活动,为其能力发展提供广阔的额空间。
例如,在教学小学二年级《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时,教师可以以读书交流会的形式开展阅读教学。首先引导学生浅阅读,单纯阅读不用思考任何问题,了解故事情节;然后提出问题“主人公为什么最后一个葫芦也没有得到”,让学生深层阅读,将问题带入到阅读过程中寻找答案;最后,组织学生进行读书交流,根据问题交换各自意见。这一过程不仅可以加强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同时还可以通过交流,加深学生对“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看问题要全面”这一观点的理解,使学生阅读能力发展。
结语:小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与学生成长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阅读素养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优势,立足小学生身心发展及实际学情,通过确定适切的教学目标,探索有效的阅读素养培养方法,使小学生阅读素养培养质量真正得到有效提升,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元.在文学经典阅读中培养小学生的阅读素养[J].新阅读,2020(10):64-65.
[2]姜金丽.浅析核心素养背景下兴趣阅读与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J].中国新通信,2020,22(16):181.
[3]刘洁.立足阅读,着力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J].考试与评价,2020(02):2.
(作者单位:湛江市吴川市梅菉中心小学,广东 湛江 524000)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素养;培养策略
引言:阅读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发挥重要促进作用。良好阅读素养的培养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研究表明,8-10岁儿童已经能够自由流畅地阅读,而8-14岁阶段,对于人的阅读能力发展来说,则是最佳的发展阶段。阅读素养的培养是语文学科教学的关键重点之一,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必须要充分发挥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阅读素养培养的优势,采取合理有效教学措施,促使小学生阅读素养有效提升,为小学生终身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一、培养小学生阅读素养的意义
素质教育时代,培养小学生阅读素养,既是满足时代教学要求的必然要求,也是在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过程中提供保障的关键内容。小学语文对于小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的重要性体现为:一是提升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小学生身心发展尚不健全,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语言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语言表现受限。大量阅读能丰富学生的词汇量,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发展,实现自由表达。二是提升小学生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如果学生已经具备较高的阅读素养,那么也表示其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在自主阅读中可以发挥的主观能动性更高,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其更好地认识世界,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并且通過阅读,还能够使学生的想象空间无限拓宽,为其想象力发展提供空间。三是促进小学生人格健全。培养小学生阅读素养,需要借助大量的优秀阅读素材。这其中蕴含的正确的价值观念等内容,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渗透进学生的思维观念中,从而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形成健全人格。由此可见,小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通过小学语文使学生的阅读素养得到有效培养和提升,是教师教学应当关注的重点。
二、小学生阅读素养培养的有效策略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素养,要求教师立足小学生实际学情,有效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在教学观念上,要及时进行转变,并确保目标制定与学生实际相符;同时采取阅读情境创设、兴趣激发、方法创新、活动丰富等有效途径,进一步实现培养小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素养的根本目的。
(一)转变阅读观念,确定适切培养目标
小学生阅读素养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也不可操之过急,而是要转变为以生为本的阅读教学观念,坚持以生为本的观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与之相适应的培养目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低年级小学生正处在阅读启蒙阶段,实现高质高效的提升其阅读素养,应关注的关键点在于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激发与阅读习惯的形成方面,阅读能力的培养也应当以浅层次能力培养为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教学手段的合理应用,通过激发兴趣,增强投入,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确保阅读素养培养的实效性。同时,依靠丰富的阅读活动,使学生具有更加真实强烈的阅读体验,使得其阅读能力发展得到有效保障。通过明确与小学生实际学情适切的教学目标,有效提高小学生阅读素养培养有效性。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尤其对于低年级学生,他们没有较高的自我约束与管理能力,基于兴趣的内生动力是使其投入学习的根本保障。因此,教师要将学生这一身心特点作为选择教学手段的重要立足点和切入点,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出来,并充分发挥其产生的动力促使其投入阅读。
例如,在教学小学二年级《坐井观天》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阅读材料制作简易的动画,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创设与阅读素材相应的情境。在阅读课文之前,将动画的声音隐去,让学生观看动态画面,然后设置问题“同学们猜一猜小鸟和青蛙在说什么?”,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找出问题的答案。在阅读完成后,为学生再播放动画,并增加声音。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情境问题学生可以发挥想象猜一猜小鸟和青蛙的对话,再通过阅读找答案,这样,学生阅读兴趣就能够被充分调动起来。
(三)创新教学,掌握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创新阅读教学,能够让小学生自觉投入到阅读中,培养起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寓教于乐的方法,让小学生能够投入到阅读中,爱上阅读,并能够掌握阅读方法。
例如,在教学小学三年级《小狗学叫》一课时,教师可以采用小组互动阅读模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两人分组,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喔喔叫”“咕咕叫”的时候,相互作出动作,并模仿小公鸡和杜鹃的叫声,然后引导学生以叫声为线索,串联起小狗学叫故事。阅读方式,这种阅读的趣味性更容易使学生融入,真正进入到阅读中,具有显著的寓教于乐优势,同时并加深阅读印象,了解掌握故事内容,并能够掌握这种参与到阅读素材中的方法,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
(四)丰富活动,发展能力
丰富的阅读活动能够为小学生带来较强的阅读体验。在小学生阅读素养培养中,阅读能力是去阅读素养培养的重要方面,但受限于小学生身心发展,阅读能力培养应以浅层次基础能力为主。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参与中获得相应的能力,对于小学生能力发展非常有效。教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发展,就需要借助教学过程中丰富的阅读活动,为其能力发展提供广阔的额空间。
例如,在教学小学二年级《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时,教师可以以读书交流会的形式开展阅读教学。首先引导学生浅阅读,单纯阅读不用思考任何问题,了解故事情节;然后提出问题“主人公为什么最后一个葫芦也没有得到”,让学生深层阅读,将问题带入到阅读过程中寻找答案;最后,组织学生进行读书交流,根据问题交换各自意见。这一过程不仅可以加强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同时还可以通过交流,加深学生对“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看问题要全面”这一观点的理解,使学生阅读能力发展。
结语:小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与学生成长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阅读素养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优势,立足小学生身心发展及实际学情,通过确定适切的教学目标,探索有效的阅读素养培养方法,使小学生阅读素养培养质量真正得到有效提升,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元.在文学经典阅读中培养小学生的阅读素养[J].新阅读,2020(10):64-65.
[2]姜金丽.浅析核心素养背景下兴趣阅读与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J].中国新通信,2020,22(16):181.
[3]刘洁.立足阅读,着力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J].考试与评价,2020(02):2.
(作者单位:湛江市吴川市梅菉中心小学,广东 湛江 5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