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时代,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传统德育深受影响,原有的德育观念,德育模式,德育方法均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作为学校德育组织者、实施者的中学德育教师,必须适应这一变化,从改变自身意识做起,提高自身素质,跟上时代步伐。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一、中学德育教师要有网络意识
首先,要有信息资源意识。网络时代,信息是最重要的资源,而信息获取的时间、速度往往直接关系到信息本身的价值。计算机网络可以实现时空的突破,将整个地球上不同地域之间的距离缩短为零。由于时空距离被大大缩小,我们为获取信息所付出的时间、精力、金钱也被减到最小,从这个意义上说,互联网络也是最经济的教育信息资源。在网络时代,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是对中学德育教师的基本要求,因为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处理的过程。
其次,要有网络技术意识。人要在社会中生存,就必需具有在这个社会生存所必需的技术。如果你移居到美国,你就必须学会驾驶汽车,否则就无法上学,无法工作,无法购物,因为美国是“轮子上的国家”。当整个世界已经进入网络时代的时候,掌握网络的基本技术就成为中学德育教师进入网络社会的通行证,也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基本前提。
再次,要有网络教育意识。网络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经济模式,也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教育途径、教育方法、教育观念。通过网络,学生可以在家里带着问题去访问世界著名的教授,学生在网络上查询数据库,可以在网上做各种实验,可以在网上做更精彩,更具吸引力的游戏……网络给教育带来的革命是一个广泛而深刻的问题,作为中学德育教师,要思考和研究它,从而发挥出网络的最大优势。
二、中学德育教师要有全球化意识
任何国家或地区的德育,都不可能是一个单纯的教育行为,它总会受到本国、本地区特有的政治、经济等形式的制约,同时也必然会受到民族、地域传统的影响。各民族、国家、地区的德育往往就显出差别,这种差别在农业文明时代表现得尤为突出。但是,网络时代的到来,这种差别正在逐渐缩小。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必将日益增强,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必然会带来包含道德在内的人类文化的全球化。马克思说:“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如此,精神的生产也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换言之,在全球化态势下人类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共同利益。人类的共同利益要求不国的国家、民族和地区通过对话和交流达成某些共同的基本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从这个意义上说,自觉树立全球化意识已是网络时代中学德育教师内在素质的应有之义。
三、中学德育教师要有国家意识
互联网缩短了国家之间的距离,却不能改变国家之间的差别。众所周知,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一直耿耿于怀,他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政策延缓社会主义的发展,网络的发展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凭借其经济、技术、信息资源的优势,大肆进行网络信息扩张,企图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观、民主自由观、人生观、道德观等弱化我国青少年的国家意识,以此来颠覆社会主义中国。要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势必要求我们的广大中学德育工作者努力增强国家意识,用合乎我国利益的国家意识去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坚定理想和信念,提高意识形态的攻防的能力和抵御西方不良文化侵袭渗透的能力。
四、中学德育教师要有科研意识
科研能力是教师素质的一项基本内容,增强科研能力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必然途径,同时也是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方面。当信息技术把教师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后,教师将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教育科研,实现由教书匠向德育研究者的角色转换,成为名副其实的德育专家。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认为:以往对传递知识功能的强调,使人们忽视了教师工作的创造性特征。教师科研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则是对新的教育问题、思想、方法等多方面的探索和创造,这使教师的工作更富有创造性和内在魅力。
信息时代的德育教师将面临更多更新颖的德育教学问题,如研究提高学生分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研究不同的德育情景创设对德育效果的影响,如何对网络提供的信息进行研究、评价和改善,研究如何利用多媒体提高德育的有效性等。这些研究活动有助于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特色,有助于教师创造意识和研究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丰富德育理论,指导德育实践,推动高校德育的变革。
“德育改革意识先行”,为适应网络时代中德育形式的变化,德育教师应当确立以上四种意识,唯有如此,放能拓展德育的渠道,给德育提供开放的空间,保证德育有正确的方向,从而使德育教师由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
一、中学德育教师要有网络意识
首先,要有信息资源意识。网络时代,信息是最重要的资源,而信息获取的时间、速度往往直接关系到信息本身的价值。计算机网络可以实现时空的突破,将整个地球上不同地域之间的距离缩短为零。由于时空距离被大大缩小,我们为获取信息所付出的时间、精力、金钱也被减到最小,从这个意义上说,互联网络也是最经济的教育信息资源。在网络时代,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是对中学德育教师的基本要求,因为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处理的过程。
其次,要有网络技术意识。人要在社会中生存,就必需具有在这个社会生存所必需的技术。如果你移居到美国,你就必须学会驾驶汽车,否则就无法上学,无法工作,无法购物,因为美国是“轮子上的国家”。当整个世界已经进入网络时代的时候,掌握网络的基本技术就成为中学德育教师进入网络社会的通行证,也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基本前提。
再次,要有网络教育意识。网络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经济模式,也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教育途径、教育方法、教育观念。通过网络,学生可以在家里带着问题去访问世界著名的教授,学生在网络上查询数据库,可以在网上做各种实验,可以在网上做更精彩,更具吸引力的游戏……网络给教育带来的革命是一个广泛而深刻的问题,作为中学德育教师,要思考和研究它,从而发挥出网络的最大优势。
二、中学德育教师要有全球化意识
任何国家或地区的德育,都不可能是一个单纯的教育行为,它总会受到本国、本地区特有的政治、经济等形式的制约,同时也必然会受到民族、地域传统的影响。各民族、国家、地区的德育往往就显出差别,这种差别在农业文明时代表现得尤为突出。但是,网络时代的到来,这种差别正在逐渐缩小。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必将日益增强,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必然会带来包含道德在内的人类文化的全球化。马克思说:“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如此,精神的生产也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换言之,在全球化态势下人类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共同利益。人类的共同利益要求不国的国家、民族和地区通过对话和交流达成某些共同的基本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从这个意义上说,自觉树立全球化意识已是网络时代中学德育教师内在素质的应有之义。
三、中学德育教师要有国家意识
互联网缩短了国家之间的距离,却不能改变国家之间的差别。众所周知,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一直耿耿于怀,他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政策延缓社会主义的发展,网络的发展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凭借其经济、技术、信息资源的优势,大肆进行网络信息扩张,企图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观、民主自由观、人生观、道德观等弱化我国青少年的国家意识,以此来颠覆社会主义中国。要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势必要求我们的广大中学德育工作者努力增强国家意识,用合乎我国利益的国家意识去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坚定理想和信念,提高意识形态的攻防的能力和抵御西方不良文化侵袭渗透的能力。
四、中学德育教师要有科研意识
科研能力是教师素质的一项基本内容,增强科研能力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必然途径,同时也是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方面。当信息技术把教师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后,教师将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教育科研,实现由教书匠向德育研究者的角色转换,成为名副其实的德育专家。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认为:以往对传递知识功能的强调,使人们忽视了教师工作的创造性特征。教师科研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则是对新的教育问题、思想、方法等多方面的探索和创造,这使教师的工作更富有创造性和内在魅力。
信息时代的德育教师将面临更多更新颖的德育教学问题,如研究提高学生分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研究不同的德育情景创设对德育效果的影响,如何对网络提供的信息进行研究、评价和改善,研究如何利用多媒体提高德育的有效性等。这些研究活动有助于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特色,有助于教师创造意识和研究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丰富德育理论,指导德育实践,推动高校德育的变革。
“德育改革意识先行”,为适应网络时代中德育形式的变化,德育教师应当确立以上四种意识,唯有如此,放能拓展德育的渠道,给德育提供开放的空间,保证德育有正确的方向,从而使德育教师由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