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科学的揭示了人的本质属性,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依据,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必须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从人的主体性、个性、需要出发,进一步研究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以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人的本质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我们都有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追根溯源,都源于我们将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作为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对大学生这一群体特点的认识,尤其是对大学生的本质的认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因此,正确的全面的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科学阐述。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它是马克思形成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依据,他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和解决关于人的一切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思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了一个关于人的本质的著名命题:“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具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又把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作了进一步阐述:“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彼此发生关系的个人的世世代代是相互联系的,…总之,我们可以看到,发展不断的进行着,单个人的历史绝不能脱离他以前的或同时代的个人的历史,而是由这种历史决定的。”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批判的吸取了黑格尔关于劳动是人的本质的思想,他从现实的人的生存方式出发,指出:“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活本质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手段。”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内涵。
1.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社会性能够将人同其他一切东西相区别,将人与人相区别,社会性还是在人的全部属性中处于根本和决定地位的属性。所以,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正是社会关系决定着人的现实本质。
2.人的本质具有实践性: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重点就在于揭示人的本质具有实践性,马克思指出:“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只存在于口头上所说的人出发,去理解真正的人。”
3.人的本质是综合性的,复杂多样的:马克思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生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等许多方面,由此决定人的社会关系也是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只有把人放在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中进行综合考察,才能真正把握人的本质。
4.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马克思指出:“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作为“社会关系总合”的人的本质也具有具体性和历史性,而不是永恒不变的。
5.“人的本质是人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人的需要是人的生存状态的最深刻的表现形式,人的需要揭示了人与其他物种的根本区别。“人的需要是人进行以生产劳动为主要形式的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因,其形成和满足既是受社会关系制约、也是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以产生的根据。”
二、人的本质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是从哲学高度对人的本质的最科学的概括,理应成为我们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
(一)人的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现实中的人的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复杂活动,是靠全社会的力量相互配合才能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目的;二是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性的活动,对人进行社会化,培养社会性,是其十分重要的任务之一。”
2.人的本质的实践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没有作为施教主体的教育者的实践,就无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受教育者自觉的践履,任何思想政治教育都无法产生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本身总是在社会实践中进行的,也必然具有实践性。
3.人的本质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人的本质的综合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式方法、目标的综合性和复杂性。
4.人的本质的历史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性:人的本质的历史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这也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之所在。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完善大学生的本质的重要途径。
1.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能够从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正确的看待自己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促使大学生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和自身的心理素质,使自己的行为和言语合乎学校规范以及社会主义的道德要求。
3.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对大学生三观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崇高的理想,促使他们注重人生价值的实现,以达到提升人生意义的精神目的。
(三)人的本质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人的实践是人的思想的源泉,思想是实践的必然产物,思想是人的本质生成和发展的指路明灯,如果没有思想的调控,实践就无法进行,人的健全的本质就无法生成。”因此,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可以更好的指导我们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意义
清楚了人的本质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我们就要以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为指导,把握人的本质的基本特征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的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一)从人的主体性出发,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明确培养大学生主体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建立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马克思所指的人是历史的人,是社会性的人,因此,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与时俱进,通过增强大学生对主体性的认知和自身自主性,培养自我的主体性观念。
2.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建立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双重主体性的观念,确立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相统一的新观念,应该努力让大学生看到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内在一致性,尽量克服片面的“唯社会价值观”和“唯个人价值观”。
3.改進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建立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要把过去那种以教育者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方式变为以教育对象为中心的对话式的教育方式,树立大学生的主体观念。“教育者必须改革教育方法,由过去那种单向灌输式教育方法转变为双向启发式教育方法。”
(二)从人的个性出发,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1.构建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个性发展的教育内容:要坚持以集体主义价值观为指导,坚持人的个性化与社会化的统一,要重视大学生的精神生活的教育,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精神生活的重建,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部分不尊重他人生命,不爱惜自己生命的现象,要强化学生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的教育。
2.探索体现人文关怀的教育方法,实施个性化教育:教育者要在教育方法上增加感情投入,充分发挥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先导作用,要全面认识大学生个性的个别性、具体性、特殊性,大力提倡和鼓励特长。
3.优化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各种环境因素形成有利于学生个体个性发展的合力。
(三)从人的需要出发,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认为,“现实中的人追求需要和利益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内驱力”,“人的本质就是人的需要 ”是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的内涵之一,研究大学生的思想问题离不开大学生的需要和利益,做大学生的思想工作必须首先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需要和利益,进而满足大学生的合理需要和利益,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1.思想政治教育与个人的需要和利益相结合: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应从学生的切身利益考虑,诚心诚意帮助大学生解决物质或精神方面的困难,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兼顾学生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
2.重视大学生的需要和利益,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针对学生的各种需要,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实际困难,着力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信仰问题,要尊重大学生的人格,要做到以情感人,坚持“说服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为大学生的发展和价值观的实现创造条件。
(四)以人为本,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了而且同时还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注重“以人为本”,可以激活学生内在的健康向上的精神需求,从而不断完善人的本质。在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在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这门课中,可以运用历史知识讲解中华民族五千年光辉历史和灿烂文化,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分析看待一切美学现象,自觉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从而正确鉴别美丑善恶。
(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实践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强调人的本质是实践的,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脱离实践,在当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必须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帮助学生,教育学生。“党中央,国务院很重视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效性问题,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两个文件中都强调要坚持三贴近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置身于复杂的生活中才能辨别真伪,在学校应大力开展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要在同学们向社会服务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完善自己的本质。
總之,重新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有助于我们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找寻新思路,解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难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陈希.民族复兴之路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6]万光侠.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杨艳春.马克思人的本质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教育探索,2008.
[8]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编辑 王影)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人的本质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我们都有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追根溯源,都源于我们将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作为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对大学生这一群体特点的认识,尤其是对大学生的本质的认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因此,正确的全面的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科学阐述。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它是马克思形成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依据,他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和解决关于人的一切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思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了一个关于人的本质的著名命题:“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具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又把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作了进一步阐述:“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彼此发生关系的个人的世世代代是相互联系的,…总之,我们可以看到,发展不断的进行着,单个人的历史绝不能脱离他以前的或同时代的个人的历史,而是由这种历史决定的。”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批判的吸取了黑格尔关于劳动是人的本质的思想,他从现实的人的生存方式出发,指出:“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活本质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手段。”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内涵。
1.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社会性能够将人同其他一切东西相区别,将人与人相区别,社会性还是在人的全部属性中处于根本和决定地位的属性。所以,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正是社会关系决定着人的现实本质。
2.人的本质具有实践性: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重点就在于揭示人的本质具有实践性,马克思指出:“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只存在于口头上所说的人出发,去理解真正的人。”
3.人的本质是综合性的,复杂多样的:马克思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生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等许多方面,由此决定人的社会关系也是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只有把人放在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中进行综合考察,才能真正把握人的本质。
4.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马克思指出:“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作为“社会关系总合”的人的本质也具有具体性和历史性,而不是永恒不变的。
5.“人的本质是人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人的需要是人的生存状态的最深刻的表现形式,人的需要揭示了人与其他物种的根本区别。“人的需要是人进行以生产劳动为主要形式的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因,其形成和满足既是受社会关系制约、也是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以产生的根据。”
二、人的本质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是从哲学高度对人的本质的最科学的概括,理应成为我们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
(一)人的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现实中的人的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复杂活动,是靠全社会的力量相互配合才能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目的;二是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性的活动,对人进行社会化,培养社会性,是其十分重要的任务之一。”
2.人的本质的实践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没有作为施教主体的教育者的实践,就无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受教育者自觉的践履,任何思想政治教育都无法产生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本身总是在社会实践中进行的,也必然具有实践性。
3.人的本质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人的本质的综合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式方法、目标的综合性和复杂性。
4.人的本质的历史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性:人的本质的历史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这也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之所在。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完善大学生的本质的重要途径。
1.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能够从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正确的看待自己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促使大学生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和自身的心理素质,使自己的行为和言语合乎学校规范以及社会主义的道德要求。
3.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对大学生三观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崇高的理想,促使他们注重人生价值的实现,以达到提升人生意义的精神目的。
(三)人的本质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人的实践是人的思想的源泉,思想是实践的必然产物,思想是人的本质生成和发展的指路明灯,如果没有思想的调控,实践就无法进行,人的健全的本质就无法生成。”因此,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可以更好的指导我们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意义
清楚了人的本质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我们就要以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为指导,把握人的本质的基本特征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的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一)从人的主体性出发,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明确培养大学生主体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建立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马克思所指的人是历史的人,是社会性的人,因此,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与时俱进,通过增强大学生对主体性的认知和自身自主性,培养自我的主体性观念。
2.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建立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双重主体性的观念,确立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相统一的新观念,应该努力让大学生看到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内在一致性,尽量克服片面的“唯社会价值观”和“唯个人价值观”。
3.改進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建立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要把过去那种以教育者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方式变为以教育对象为中心的对话式的教育方式,树立大学生的主体观念。“教育者必须改革教育方法,由过去那种单向灌输式教育方法转变为双向启发式教育方法。”
(二)从人的个性出发,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1.构建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个性发展的教育内容:要坚持以集体主义价值观为指导,坚持人的个性化与社会化的统一,要重视大学生的精神生活的教育,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精神生活的重建,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部分不尊重他人生命,不爱惜自己生命的现象,要强化学生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的教育。
2.探索体现人文关怀的教育方法,实施个性化教育:教育者要在教育方法上增加感情投入,充分发挥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先导作用,要全面认识大学生个性的个别性、具体性、特殊性,大力提倡和鼓励特长。
3.优化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各种环境因素形成有利于学生个体个性发展的合力。
(三)从人的需要出发,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认为,“现实中的人追求需要和利益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内驱力”,“人的本质就是人的需要 ”是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的内涵之一,研究大学生的思想问题离不开大学生的需要和利益,做大学生的思想工作必须首先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需要和利益,进而满足大学生的合理需要和利益,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1.思想政治教育与个人的需要和利益相结合: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应从学生的切身利益考虑,诚心诚意帮助大学生解决物质或精神方面的困难,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兼顾学生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
2.重视大学生的需要和利益,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针对学生的各种需要,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实际困难,着力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信仰问题,要尊重大学生的人格,要做到以情感人,坚持“说服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为大学生的发展和价值观的实现创造条件。
(四)以人为本,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了而且同时还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注重“以人为本”,可以激活学生内在的健康向上的精神需求,从而不断完善人的本质。在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在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这门课中,可以运用历史知识讲解中华民族五千年光辉历史和灿烂文化,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分析看待一切美学现象,自觉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从而正确鉴别美丑善恶。
(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实践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强调人的本质是实践的,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脱离实践,在当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必须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帮助学生,教育学生。“党中央,国务院很重视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效性问题,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两个文件中都强调要坚持三贴近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置身于复杂的生活中才能辨别真伪,在学校应大力开展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要在同学们向社会服务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完善自己的本质。
總之,重新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有助于我们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找寻新思路,解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难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陈希.民族复兴之路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6]万光侠.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杨艳春.马克思人的本质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教育探索,2008.
[8]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编辑 王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