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在中学从事语文教学近20年,经常会遇到学生向老师请教语文学习的方法,教师往往告诉学生语文学习重在积累。的确,“积累”不失为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可是,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不可能像有些学科那样立竿见影,这就决定了“积累”必须有一个过程,甚至周期很长。笔者曾化用陶渊明“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亏,日有所损”的名言,对学生说:“语文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借此告诉学生语文学习“隐性”增长的特点,这个隐性增长的过程就是积累。可是,不少学生由于急功近利,因此,他们在学习语文时往往不能正确对待积累,认识不到积累的重要性。他们或轻视积累,或浅尝辄止。还有许多学生对积累的认识肤浅简单,认为积累不过是记住几个词句而已。甚至一提到积累,有人就想到了死记硬背,就想到了食古不化,就想到了书袋子和书呆子。好像强调了积累,就会磨灭学生的灵性和阻碍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是一种机械认识论。鉴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在这里谈谈语文学习中的积累。
一、积累的重要性
“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的一个核心目标概念,形成语文素养的根本途径和基本方法之一是积累。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本经验,也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自古以来不少大师对此都有过精辟的阐述。荀子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又说:“积斫削而为工匠,积贩货而为商贾,积礼仪而为君子。”庄子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管子说:“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一个人积累的基础知识越广博深厚,所成就的学问也就越大。宋代理学家朱熹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把语文学习比作一条河流,那积累就是开源。开源,才能浚流。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多次提到积累。新课标高中语文课程,无论是必修,还是选修,也无论是阅读鉴赏,还是表达交流,都少不了这一基础环节。可以说,积累在语文学习中占有根本性、决定性的地位。古语“积学以储宝,厚积以薄发”,说的正是这个道理。离开了积累,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语文学习的高楼大厦就难以稳固,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无法
形成。
二、积累的三个层面
积累对于语文学习的意义非常重大,因此我们在语文学习实践中要重视积累,合理而又充分地运用积累的策略。在积累的过程中,我们应认识到积累绝不是单一的、简单的。积累不仅是知识的,也是生活的,不仅是能力的,也是情感的。积累因其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层面,下面简述其概:
1.积累字、词、句、段、篇,这是积累的第一个层面。字、词,是语文学习中的基础知识。可以说,如果不积累字、词,我们就可能张嘴说错话,提笔写错字。积累句、段、篇,既是表达的前提,也是写作的准备。积累的仓库中少了句、段、篇,我们表达就可能言之无物,言之无文。
2.积累语感,是积累的第二个层面。语感,是指言语交流中人对词语表达的直觉判断或感受。语感,是一种通过阅读积累而形成的一种能力,它对阅读学习很重要。平常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形:同一段文字,有的学生读几遍也不知所云,有的学生读一遍就知道这一段文字的内容。这种结果就是语感差异造成的。语感的积累,要靠阅读获得。
3.积累感悟或情感,这是积累的第三个层面。积累不仅是知识才能的量的增加过程,还应在此基础上有一个到质变的过程,正如荀子说的“君子之学如蜕,幡然迁之”。因此本质意义上的积累是用生命、用心灵来完成的。学生通过感悟不仅能沉淀和丰富语文学习的内蕴,而且能完善和丰富自己的生命,有了感悟和情感的积累,我们的写作才可能会言之有内容,言之有思想,感悟和情感是我们在阅读或观察时,因思考的参与并过滤而获得的。
三、积累的途径
美国教育家科勒涅斯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的天地有多大,积累的途径就有多宽,积累的领域就有多广。生活中时时处处事事都有语文,只要我们留心积累,就会有收获。积累的途径,概括起来说有以下几条:
1.从教材、名著、报刊中积累
从教材、名著、报刊中积累,是积累中最直接、最便捷的途径。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形成能力的根本,它囊括了不同时代各种风格、各种流派的作品,具有规范性和代表性。名著是人类优秀文化的结晶,报刊则是当今社会风云、人生百态的反映。从教材、名著、报刊中,通过阅读可以获得多方面的积累:既可以积累字、词、句、段、篇,把它们摘录在笔记本上;也可以积累语感,还可以积累感悟或情感。例如读了一段或一篇好文章,文字触动了心灵,让我们心里有了感慨,然后我们把自己的思想火花、灵魂的触动以札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就有了思想感悟的积累,这是积累的丰厚收获。
2.从生活中积累
从生活中积累,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我们可以从生活中的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不同时间、不同场所、不同事情去积累。我们可以通过观看影视媒体去积累,可以在参加各种活动的过程中去积累,还可以在各种生活体验中去积累,在各种生活场景中去积累。例如,大街上,你看到一位少先队员扶着盲人走过马路;校园中,你看到一位同学随手拾起地上的一片纸屑;寒风中,你看到母亲倚门而望,等待着上晚学的你归来,母亲瘦弱的身体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这时,你的心灵深处是否会有一丝震动?你难道没有发现生活时时处处都充满着真善美?生活中到处都洋溢着一种爱?把你的这份感动、瞬间的领悟记录下来,这就是积累,这是生活馈赠给我们的最好财富。
3.从大自然中积累
从大自然中积累我们的语文素养,也是语文学习的一条途径。大自然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家园,大自然就像一位智慧老人,无时无刻不在告诉我们人类应如何去生活。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用心去思考,用心去领悟,就会获得许多生活的道理,积累许多生存的智慧。例如,春寒料峭,我们来到广袤的原野,突然发现一株新绿顽强地冲破压迫它的土块,向世界宣告它的存在的时候,我们难道不为这弱小的生命如此顽强而受到震撼吗?我们能不为生命力如此强大而感动吗?金秋时节,我们来到或平原,或山冈,饱览生命辉煌的时候,忽然一片黄叶从我们的眼前飘然而逝,此情此景,我们定会感慨:茫茫宇宙中,生命原来是如此短暂而脆弱!进而生出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柔情,大自然的朝暾夕照,月盈月亏,风雨雷电等等,都会触发我们丰富的联想,给我们许许多多的感悟,我们把这些感悟记录下来,长此以往,就变成了一笔丰厚的积累。有了这些积累,我们的灵魂就会变得高尚起来,我们的情感就会变得丰富起来,我们的思想就会变得深刻起来,我们的生命就会变得充实而昂扬。
四、积累的方法
正如语文学习有积累之法一样,积累也有方法。掌握了积累的方法,我们积累时才会事半功倍。
1.做有心人
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做一个学习上和生活上的有心人,是语文学习积累的重要保证。生活中虽然处处有语文,但如果我们不是一个有心人,而是一个学习的懒汉、生活的局外人,那么即使面对生活中铺天盖地而来的对我们有用的东西,我们也会无动于衷。就像一个懒汉,即使走进一座金矿,面对遍地的黄金,也会熟视无睹一样。做有心人,就是要时时处处留心生活,多观察,多思考,披沙拣金,让积累的囊中充实。
2.要做到“勤”
“勤”是积累的重要方法,俗话说:“人勤地不懒。”一个农民,勤劳就能致富;一个学生,勤奋就可能成才。我们不仅要做到“手勤”,多记多写;还要做到“嘴勤”,多问多读多说;做到“耳勤”,多听;做到“脑勤”,多思多悟。“勤”,能让一片荒地长出粮食;“勤”,也能让语文学习积累的天地结出硕果。
3.要做到“恒”
“恒”是一种可贵的意志品质,“行百里者半九十”,这句话是勉励人做事要善始善终,其中就包含着“恒”的道理。“荀有恒,何须三更眠五更起”,说的就是“恒”的重要性。语文学习积累时“恒”显得尤为重要。“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那怕一天积累一点,日积月累,数量一定不会少,那种“一暴十寒”的积累,定会是囊中羞涩,竹篮打水一场空。
“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讲的是语文学习没有止境,积累也没有止境。我们一定要勤积累,多积累,让丰厚的积累来增加我们的语文素养,形成我们的语文能力。
徐德强,湖北省襄樊市第五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一、积累的重要性
“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的一个核心目标概念,形成语文素养的根本途径和基本方法之一是积累。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本经验,也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自古以来不少大师对此都有过精辟的阐述。荀子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又说:“积斫削而为工匠,积贩货而为商贾,积礼仪而为君子。”庄子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管子说:“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一个人积累的基础知识越广博深厚,所成就的学问也就越大。宋代理学家朱熹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把语文学习比作一条河流,那积累就是开源。开源,才能浚流。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多次提到积累。新课标高中语文课程,无论是必修,还是选修,也无论是阅读鉴赏,还是表达交流,都少不了这一基础环节。可以说,积累在语文学习中占有根本性、决定性的地位。古语“积学以储宝,厚积以薄发”,说的正是这个道理。离开了积累,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语文学习的高楼大厦就难以稳固,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无法
形成。
二、积累的三个层面
积累对于语文学习的意义非常重大,因此我们在语文学习实践中要重视积累,合理而又充分地运用积累的策略。在积累的过程中,我们应认识到积累绝不是单一的、简单的。积累不仅是知识的,也是生活的,不仅是能力的,也是情感的。积累因其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层面,下面简述其概:
1.积累字、词、句、段、篇,这是积累的第一个层面。字、词,是语文学习中的基础知识。可以说,如果不积累字、词,我们就可能张嘴说错话,提笔写错字。积累句、段、篇,既是表达的前提,也是写作的准备。积累的仓库中少了句、段、篇,我们表达就可能言之无物,言之无文。
2.积累语感,是积累的第二个层面。语感,是指言语交流中人对词语表达的直觉判断或感受。语感,是一种通过阅读积累而形成的一种能力,它对阅读学习很重要。平常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形:同一段文字,有的学生读几遍也不知所云,有的学生读一遍就知道这一段文字的内容。这种结果就是语感差异造成的。语感的积累,要靠阅读获得。
3.积累感悟或情感,这是积累的第三个层面。积累不仅是知识才能的量的增加过程,还应在此基础上有一个到质变的过程,正如荀子说的“君子之学如蜕,幡然迁之”。因此本质意义上的积累是用生命、用心灵来完成的。学生通过感悟不仅能沉淀和丰富语文学习的内蕴,而且能完善和丰富自己的生命,有了感悟和情感的积累,我们的写作才可能会言之有内容,言之有思想,感悟和情感是我们在阅读或观察时,因思考的参与并过滤而获得的。
三、积累的途径
美国教育家科勒涅斯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的天地有多大,积累的途径就有多宽,积累的领域就有多广。生活中时时处处事事都有语文,只要我们留心积累,就会有收获。积累的途径,概括起来说有以下几条:
1.从教材、名著、报刊中积累
从教材、名著、报刊中积累,是积累中最直接、最便捷的途径。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形成能力的根本,它囊括了不同时代各种风格、各种流派的作品,具有规范性和代表性。名著是人类优秀文化的结晶,报刊则是当今社会风云、人生百态的反映。从教材、名著、报刊中,通过阅读可以获得多方面的积累:既可以积累字、词、句、段、篇,把它们摘录在笔记本上;也可以积累语感,还可以积累感悟或情感。例如读了一段或一篇好文章,文字触动了心灵,让我们心里有了感慨,然后我们把自己的思想火花、灵魂的触动以札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就有了思想感悟的积累,这是积累的丰厚收获。
2.从生活中积累
从生活中积累,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我们可以从生活中的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不同时间、不同场所、不同事情去积累。我们可以通过观看影视媒体去积累,可以在参加各种活动的过程中去积累,还可以在各种生活体验中去积累,在各种生活场景中去积累。例如,大街上,你看到一位少先队员扶着盲人走过马路;校园中,你看到一位同学随手拾起地上的一片纸屑;寒风中,你看到母亲倚门而望,等待着上晚学的你归来,母亲瘦弱的身体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这时,你的心灵深处是否会有一丝震动?你难道没有发现生活时时处处都充满着真善美?生活中到处都洋溢着一种爱?把你的这份感动、瞬间的领悟记录下来,这就是积累,这是生活馈赠给我们的最好财富。
3.从大自然中积累
从大自然中积累我们的语文素养,也是语文学习的一条途径。大自然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家园,大自然就像一位智慧老人,无时无刻不在告诉我们人类应如何去生活。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用心去思考,用心去领悟,就会获得许多生活的道理,积累许多生存的智慧。例如,春寒料峭,我们来到广袤的原野,突然发现一株新绿顽强地冲破压迫它的土块,向世界宣告它的存在的时候,我们难道不为这弱小的生命如此顽强而受到震撼吗?我们能不为生命力如此强大而感动吗?金秋时节,我们来到或平原,或山冈,饱览生命辉煌的时候,忽然一片黄叶从我们的眼前飘然而逝,此情此景,我们定会感慨:茫茫宇宙中,生命原来是如此短暂而脆弱!进而生出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柔情,大自然的朝暾夕照,月盈月亏,风雨雷电等等,都会触发我们丰富的联想,给我们许许多多的感悟,我们把这些感悟记录下来,长此以往,就变成了一笔丰厚的积累。有了这些积累,我们的灵魂就会变得高尚起来,我们的情感就会变得丰富起来,我们的思想就会变得深刻起来,我们的生命就会变得充实而昂扬。
四、积累的方法
正如语文学习有积累之法一样,积累也有方法。掌握了积累的方法,我们积累时才会事半功倍。
1.做有心人
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做一个学习上和生活上的有心人,是语文学习积累的重要保证。生活中虽然处处有语文,但如果我们不是一个有心人,而是一个学习的懒汉、生活的局外人,那么即使面对生活中铺天盖地而来的对我们有用的东西,我们也会无动于衷。就像一个懒汉,即使走进一座金矿,面对遍地的黄金,也会熟视无睹一样。做有心人,就是要时时处处留心生活,多观察,多思考,披沙拣金,让积累的囊中充实。
2.要做到“勤”
“勤”是积累的重要方法,俗话说:“人勤地不懒。”一个农民,勤劳就能致富;一个学生,勤奋就可能成才。我们不仅要做到“手勤”,多记多写;还要做到“嘴勤”,多问多读多说;做到“耳勤”,多听;做到“脑勤”,多思多悟。“勤”,能让一片荒地长出粮食;“勤”,也能让语文学习积累的天地结出硕果。
3.要做到“恒”
“恒”是一种可贵的意志品质,“行百里者半九十”,这句话是勉励人做事要善始善终,其中就包含着“恒”的道理。“荀有恒,何须三更眠五更起”,说的就是“恒”的重要性。语文学习积累时“恒”显得尤为重要。“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那怕一天积累一点,日积月累,数量一定不会少,那种“一暴十寒”的积累,定会是囊中羞涩,竹篮打水一场空。
“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讲的是语文学习没有止境,积累也没有止境。我们一定要勤积累,多积累,让丰厚的积累来增加我们的语文素养,形成我们的语文能力。
徐德强,湖北省襄樊市第五中学语文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