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在合作装扮游戏中语言运用的性别差异

来源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shuye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已有研究发现,受社会文化中性别角色的影响,男性和女性在语音语调、词汇运用、言语句式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本研究旨在考察当代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儿童在语言运用中是否也存在这样的性别差异。研究结果发现:(1)以平均语句长度等指标来衡量,男孩的语言发展起步晚于女孩,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2)无论哪个年龄段,女孩使用形容词、副词、语气助词和礼貌用语的频率均高于同龄男孩,但女孩和男孩在游戏中的词汇运用有着互相影响作用。(3)女孩的言语行动类型数量的发展比同龄男孩要快,且倾向于使用命令式的语言,在决定角色分配和游戏情节等方面,女孩处于主导地位。
  【关键词】儿童;语言运用;性别差异;合作装扮游戏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0)06-0038-06
  
  一、问题的提出
  关于儿童性别差异的研究早就引起了国内外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高度重视和极大兴趣。1965年维勒(Weller)的实验结果显示:在语言发展方面,女孩说话比男孩早,且词汇丰富,言语缺陷较男孩少;在兴趣方面,男孩的兴趣更广泛,喜欢运动游戏,女孩则喜欢模仿性游戏等。〔1〕而许多有关语言运用的研究也发现,男孩和女孩在语音语调、词汇运用、言语句式、谈话内容、交际风格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大差异。国外相关研究发现,在同伴交流中,女孩倾向于使用合作性的、支持性的、温和的语言风格,而男孩倾向于使用控制性的、强硬的语言风格。〔2〕而有关性别语言差异的研究则发现,男性和女性成长于特定的社会性别亚文化中,被社会寄予不同的要求和期望,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产生了语言的性别差异。当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人们对男性和女性的要求和期望已有所不同,男女在性别角色上与过去相比也有了很大差异。那么,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世纪儿童在语言运用上的特点是否仍与以往研究的结论相一致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采用量化和质化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性别的3~6岁儿童在合作装扮游戏中的语言运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以期对儿童性别差异的研究以及汉语性别语言差异的研究有所贡献。
  二、研究方法
   (一)语料来源
  本研究全部语料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ESEC儿童语言研究中心汉语儿童语料库。研究对象为3岁、4岁、5岁、6岁四个年龄段的儿童各10对,每对儿童由一名男孩和一名女孩组成,其父母学历均为大专以上。
  (二)语料分析
  研究者基于语料已有的言语行动编码,运用CLAN中的MLU、MLT、FREQ等命令分别对男孩和女孩的语言交流内容进行处理,获得有关词汇、MLU、言语行动等方面的数据,并用EXCEL、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同时,对部分语料进行质化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男孩和女孩在MLU(平均语句长度)、MLU5(最长的5句话的平均长度)上的差异比较
  用SPSS对男孩和女孩的MLU和MLU5值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男孩和女孩的MLU值无显著差异(P=0.069>0.05),MLU5值也无显著差异(P=0.820>0.05)。
  MLU和MLU5是衡量儿童语法发展水平的指标,男孩和女孩的MLU值和MLU5值均无显著差异,这表明儿童的语法发展水平总的来说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进一步对男孩和女孩的MLU和MLU5值进行纵向比较,结果发现:尽管在3岁时女孩的MLU5值高于男孩,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孩和女孩MLU5值的差距越来越小,到了6岁时,男孩的MLU5值甚至超越了女孩。MLU5值代表儿童句法技能的最高水平,3岁时女孩的MLU5值高于男孩,这一结果验证了“在大脑的发育过程中,女孩的大脑发育比男孩早半年到一年半,尤其是大脑左半球控制言语的中枢得到较早的发展,因此女孩的语言能力具有优势”这一观点。女孩的MLU5值由7.4增长到11.82,而男孩的MLU5值由5.92增长到12.34,差距逐渐缩小,男孩甚至大有“后来者居上”之势,这说明只要给予同样的教育关注和语言表达机会,男孩的语法发展虽然起步晚但是仍然能发展得跟女孩一样好。
  (二)男孩和女孩在MLT(话集平均词汇数)上的差异比较
  对男孩和女孩的MLT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男孩和女孩的MLT值无显著差异(P=0.820>0.05)。在对话集平均词汇数和平均语句数进行比较时,我们发现在各个年龄阶段女孩的话集平均词汇数都高于男孩,其中在3岁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同样,3岁女孩的话集平均语句数也明显高于男孩,但是在4~6岁时这种差异就不大了。
   (三)男孩和女孩在词汇使用上的差异比较
  我国学者曾提出,在词汇使用方面,女性更喜欢用形容词、副词、“吧”“吗”“呢”“嘛”等语气助词以及礼貌用语。有鉴于此,我们运用FRRQ命令统计男孩和女孩对这几类词汇的使用频次。
  我们发现,在各个年龄阶段,女孩使用形容词、副词、语气助词和礼貌用语的频率都要高于男孩,而且男孩和女孩在形容词和副词的使用上是并行的,即表现出同高同低。可能的原因在于,同伴交往在儿童的语用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虽然不能判断是女孩影响男孩还是男孩影响女孩,但是我们可以推断出在语用交流场景中,尤其是在游戏这种比较能激发儿童交流意图的情景中,当一方说出的语句比较复杂、修饰成分较多时,另一方会有意识地模仿并说出类似的语句,共同将谈话维持下去,以保证游戏的继续。
   (四)男孩和女孩在言语行动上的差异分析
  言语行动指的是说话者用以表达交流意图的言语形式。言语行动按基本功能定向可分为问答系统、指令系统、表述系统、标志系统和元语言等类型。〔3〕按具体功能分,则可分为更多种类,如RP(向听者要求、提议、建议某种行动)、SA(对特殊疑问句的回答)、RD(拒绝执行他人提议的行动)、ST(陈述自己的观点)等。
  1.男孩和女孩言语行动类型数量变化的差异分析
  李林慧(2008)在关于儿童合作装扮游戏的语用研究中发现,3~6岁儿童在合作装扮游戏的互动中用以完成元交际的言语行动类型随年龄增长由10种逐渐增加到20种。〔4〕本研究也发现,3~6岁儿童在合作装扮游戏中的言语行动类型数量也呈现出逐渐增多的趋势,其中女孩由平均7.2种增加到20种,男孩由平均9.6种增加到19种,变化趋势和范围与李林慧的研究基本一致。
  本研究还发现,在3~6岁期间女孩在合作装扮游戏中的言语行动类型数量变化速率比男孩要快。尤其是在3~4岁期间,女孩由7.2种增加到12.9种,增加了5.7种,而男孩由9.6种增加到12.4种,只增加了2.8种。这说明,在3~6岁期间的合作装扮游戏中,女孩所使用的言语行动类型比男孩更为丰富,她们更善于用包含不同言语行动意图的话语来发起和维持合作装扮游戏。
  2.男孩和女孩主要使用的言语行动类型分析
  李林慧(2008)在研究中发现,各年龄段儿童在合作装扮游戏的元交际中使用最多的五种言语行动类型为ST(陈述自己的观点)、SI(陈述自己做某事的意图)、RP(向听者要求、提议、建议某种行动)、PR(在游戏中执行言语行动)和QN(以特殊疑问句方式提问)。
  本研究发现,在3~6岁期间的合作装扮游戏中,女孩使用得最多的五种言语行动类型依次为ST、SI、RP、QN和PR。而男孩使用最多的五种言语行动类型依次为ST、SI、PR、RP和QN。由此可见,男孩和女孩在合作装扮游戏中所使用的主要言语行动类型是一致的,只是在使用频率上存在差异。
  (1)3岁儿童言语行动类型分析
  对五种主要的言语行动类型,女孩的使用率基本上都高于男孩,这也体现出在3岁时,女孩在合作装扮游戏中的语言要比男孩更丰富。女孩更喜欢在游戏中陈述自己的观点(ST:女孩43%,男孩39%),更善于说明自己做某事的意图(SI:女孩30%,男孩22%),更乐于在游戏中执行言语行动(PR:女孩6%,男孩2%),也更喜欢以特殊疑问句的方式在游戏中提出问题(QN:女孩7%,男孩4%)。而男孩更喜欢在游戏中提出建议,要求女孩执行某种游戏行为(RP:女孩2%,男孩6%)。
  (2)4岁儿童言语行动类型分析
  4岁时男孩和女孩在合作装扮游戏中对五种主要的言语行动类型的使用率的差异已经没有3岁时那么明显了。但在此阶段,女孩的RP使用率超越了男孩(女孩11%,男孩9%),这说明在4岁阶段,女孩在合作装扮游戏中更容易出现向他人提要求的行为,在游戏中更倾向于占据主导地位。与3岁时相同的是,女孩在4岁时QN的使用率仍然比男孩高(女孩7%,男孩4%),这可能说明3~4岁的女孩在合作装扮游戏中显得比男孩更富有好奇心,更乐于提出问题。
  (3)5岁儿童言语行动类型分析
  到了5岁时,男孩和女孩ST使用率的差异较4岁时进一步缩减(女孩37%,男孩38%),几乎达到一致。但是男孩和女孩RP使用率的差异更加明显了(女孩16%,男孩10%)。可见在5岁时的合作装扮游戏中,女孩在游戏行为的发起、分配上比男孩更加主动,占主导地位。男孩和女孩QN使用率的差异不大(女孩6%,男孩5%)。
   (4)6岁儿童言语行动类型分析
  与5岁时不同的是,6岁男孩在合作装扮游戏中ST的使用率高于女孩(女孩38%,男孩41%),这说明这个年龄段的男孩在游戏中更喜欢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与5岁时相同的是,女孩的RP使用率仍然高于男孩(女孩17%,男孩12%)。可见,虽然男孩和女孩的RP使用率都较5岁时有所提高,但女孩在游戏中仍然处于“发号施令”的地位,对游戏中行为的发起、分配、执行等起决断作用。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此阶段QN的使用率不再如以往一般显示出女孩高男孩低的状况,而是变得一致了(均为6%)。
  3.对其他言语行动类型的分析
  除了以上五种儿童使用最多的言语行动类型之外,还有一些言语行动类型为不同年龄段的男孩和女孩所使用,反映出儿童在合作装扮游戏中语言运用的性别差异。
  (1)言语行动AD(同意执行他人的要求或建议)的使用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在3~6岁期间男孩和女孩的AD使用率没有呈现出有规律的上升或是下降趋势,但无论在哪个年龄段,男孩的AD使用率均明显高于女孩。AD的使用和RP的使用有很大关系,两者的相互作用实现了游戏中的交流和合作。从前面对RP使用情况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女孩在合作装扮游戏中的RP使用率比男孩高。结合对AD使用情况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合作装扮游戏中,儿童以交流和合作的方式推动游戏的进行,其中女孩更倾向于提出建议,要求男孩作出某种游戏行为,而男孩更倾向于同意执行女孩所要求或建议的行为。
  (2)言语行动QN(以特殊疑问句方式提问)和YQ(以一般疑问句方式提问)的使用
  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游戏中无论是QN还是YQ,女孩的提问比率都比男孩要高。这表明在3~6岁期间,女孩在合作装扮游戏中表现出更强的好奇心,更容易提出问题,且更喜欢以特殊疑问句的方式进行提问。同时我们也发现,女孩在游戏中使用QN的比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下降,尤其是在4~5岁期间,降幅较大。而男孩的QN使用率却在不断上升,在4~6岁期间增幅明显。男孩和女孩的YQ使用率都呈现出曲折上升的态势。
  4.男孩和女孩在游戏角色分配上的差异分析
  通过分析语料我们发现,在合作装扮游戏中的游戏角色分配上,女孩处于绝对的支配和主导地位。3岁时,女孩比较喜欢以直接反对男孩提出的要求和建议的方式来进行角色分配;而到了4岁和5岁时,女孩多以在加入游戏时就直接选定自己喜欢的游戏角色的方式进行角色分配;到了6岁时,男孩和女孩在表面上看来开始就游戏角色的分配进行商讨,而实际上还是以女孩为主导。可见,在3~6岁阶段的合作装扮游戏中,由谁来扮演特定的角色几乎都是由女孩说了算的,女孩显示出比男孩更强的支配欲。我们还发现,本研究中的女孩都选了“医生”的角色来扮演,这与传统的认为男孩更喜欢扮演“警察”“医生”等力量型人物,女孩更喜欢扮演“受害者”“病人”等处于弱势的人物的观点相矛盾。
  四、讨论
  (一)言语行动类型数量的变化
  本研究发现,男孩和女孩在合作装扮游戏中使用的言语行动类型数量在3~6岁期间持续增长,其中女孩的增长幅度更为明显。这表明在合作装扮游戏中女孩更善于使用丰富的言语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交流意图。
  儿童的言语行动水平往往与他们的言语习得水平有关,也可以反映出儿童的语义、语法发展状况。美国心理学家麦科比曾作过这样的概括,她认为男孩和女孩的性别差异有四点,其中第一点就是“女孩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好”。这可能是因为在大脑发育过程中,女孩的大脑发育比男孩早半年到一年半,尤其是大脑左半球控制言语的中枢得到较早的发展,因此女孩具有语言能力上的优势。我们关于3~6岁儿童言语行动水平的研究结果也在一定程度验证了这一观点。
  (二)儿童主要使用的五种言语行动类型
  在3岁阶段,女孩的ST、SI、PR、QN使用率均高于男孩。在这一阶段,女孩比男孩更喜欢提出问题,并且是喜欢以特殊疑问句的方式提出问题。通过分析语料我们发现,在游戏中女孩提出的问题多是关于游戏材料的问题,比如问男孩某种游戏材料的功用等等。但同时,男孩的RP使用率比女孩要高很多,这表明这一年龄段的男孩在游戏中更喜欢对女孩提出建议和要求。这与传统的认为男性更具有自信、独立性、支配性等特征的观点相吻合。
  到了4岁阶段,女孩对ST等核心言语类型的使用率仍然比男孩高,这也体现出女性具有明显的更擅长表达和交流的心理特征。但是在这一阶段,女孩的RP使用率赶超了男孩,开始表现出在合作装扮游戏中的主导作用。通过分析语料我们发现,在合作装扮游戏中4岁女孩喜欢用要求、建议的方式分配游戏角色,与男孩商讨游戏情节如何开展。
  到了5岁阶段,男孩和女孩的ST使用率基本一致,这表明男孩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所进步,也开始喜欢发表关于游戏如何开展等看法。到了6岁,女孩的ST使用率甚至还稍低于男孩。但是在5~6岁期间,女孩的RP使用率远高于男孩。通过分析语料我们发现,在5~6岁时,女孩更喜欢用命令式的语气来分配游戏角色,对男孩提出要求和建议,以维持游戏的进行。5岁时,女孩多使用“你来做……吧”,直接命令男孩执行游戏行为;到了6岁,女孩开始带着商量的语气说“我们来做……吧”,要求男孩执行自己所建议的游戏行为。
  (三)对其他言语行动类型的使用
  在3~6岁期间,男孩的AD使用率一直比女孩要高。可见,与传统印象中女孩更易处于被支配地位去执行男孩要求的行为不同,在我们的研究中,男孩出现了更多的同意执行女孩的要求或是建议的言语行为。通过分析语料我们发现,对于女孩提出的游戏角色分配方案或接下来的游戏情节,男孩经常表现出顺从的态度,即很快就同意执行。同样,女孩的PF(禁止或阻止听者去执行行动,反对听者的行动)使用率基本上都高于男孩。特别是在5~6岁期间,女孩的PF使用率大幅增长,而男孩则呈缓慢下降趋势。翟静(2008)的研究对以汉语为母语的10岁左右城市小学生的日常会话进行了观察,发现在男孩和女孩的交际中,女孩更容易出现批评、指责、下命令等语气,且女孩更能够占据控制和领导地位。〔5〕在我们的研究中也发现,到了5岁阶段女孩在合作装扮游戏中更易出现阻止、反对男孩游戏行为的语言,表现出较强的控制欲。
  3~6岁期间女孩的QN和YQ使用率均高于同龄男孩,女孩经常就游戏材料的功用、游戏角色的行为等方面以特殊疑问句的方式提问男孩,也会经常使用一般疑问句式来寻求男孩的肯定。社会语言学方面的研究发现,语法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为女性比男性使用更多的疑问句式。我们关于3~6岁儿童言语行动水平的研究结果也验证了这一观点。
  (四)游戏角色的分配
  在游戏角色的选择上我们看到,在合作装扮游戏中的“医生”主题中,大部分女孩都主动选择了“医生”这一角色,而“强令”男孩扮演“病人”的角色,要为男孩打针、量体温、吃药等,表现出医生这一角色具有代表性的行为。已有的关于儿童角色游戏的社会性别文化分析的研究指出,在“救助”类的角色游戏中,男孩一般扮演警察、医生,而女孩一般扮演受害者、病人。男孩和女孩对各自的身份角色作出这样选择的原因在于,警察、医生等都是救人的职业,是力量型人物。在儿童的经验里,力量型人物总是与男性相关联的,而柔弱的、需要帮助的人物都是与女性相关联的。但是我们的研究却发现,3~6岁的女孩更喜欢选择扮演医生这类力量型人物。从语料分析中我们发现,不是男孩不喜欢扮演医生,而是女孩控制了角色的分配,自己率先占据了医生这一角色,而强令男孩扮演需要救助的病人角色。
  社会学研究指出,性别角色反映了社会文化对属于男性或女性群体的特征和行为方式的约定,因此性别角色的形成是社会文化积淀的结果。在合作装扮游戏中,性别文化为游戏中的角色扮演提供了丰富的模仿源,反过来,游戏中的角色扮演也反映了一定的性别文化。我们的研究所发现的女孩更喜欢选择扮演传统观念中体现男性力量的“医生”角色的现象,可能是当今社会文化影响下的产物。尤其是在上海这座城市,女性的社会地位正不断提高,上海人“男主内女主外”的现象已闻名全国,因此对传统性别角色的颠覆是有可能发生的。另一方面,女孩在学校的集体活动中经常会被赋予较高的权力,她们常常成为活动的监督者和秩序的维护者,因此,相比男孩来说女孩显得更加富有力量,在合作装扮游戏中女孩会主动选择扮演“医生”并“命令”男孩扮演处于弱势的“病人”也就不足为奇了。
  五、教育建议
  对儿童性别差异的研究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心理学的理论,而且为对儿童进行有差异的、针对性的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心理学依据。语言的运用深受社会文化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变迁,男女在语言和行为上的特征已有别于人们传统的认识。这一变化反映在儿童教育领域,就需要我们根据当前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儿童的性别差异实施教育,发挥男孩和女孩各自在语言运用上的优势,弥补各自的不足。根据本研究发现的儿童在合作装扮游戏中语言运用的性别差异,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由于男孩的语言发展起步晚于女孩,小班教师在教学和游戏中应有意识地多给男孩语言表达的机会,耐心地引导男孩进行各种句式表达的练习。研究表明,到了6岁时男孩和女孩的语言发展水平已无显著差异,因此教师要打破女孩的语言表达能力本身比男孩要强的思维定势,不能忽略对男孩语言能力的培养。
  第二,女孩在各个年龄段使用形容词、副词、语气助词以及礼貌用语的频率均高于同龄男孩,而男孩和女孩在形容词和副词使用上的表现呈“同高同低”的并行趋势,这说明在游戏情境中,交流双方会有意识地互相模仿。因此,教师可以多鼓励男孩和女孩一起游戏,在游戏中促进他们的语言运用向着更加成熟的方向发展。
  第三,在游戏中关于角色如何分配、情节如何展开等内容大多是由女孩主导和掌控的,且女孩多使用命令式的语言要求男孩执行,因此教师和家长应注意引导女孩在游戏中学着以商量、合作式的语言与男孩交流,通过双方的协调和商讨推动游戏顺利进行。也应鼓励男孩在游戏中不要一味地选择顺从他人,而要学着及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和对方共同讨论和商议。家长和教师也应鼓励儿童在游戏中尝试扮演各种游戏角色,引导儿童正确理解不同的游戏角色。
  参考文献:
  〔1〕张丽娟.儿童性别差异的教育〔J〕.心理发展与教育,1989,(3):28-30.
  〔2〕王烈琴.21世纪国际性别语言研究的发展趋势〔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3):48-52.
  〔3〕周兢.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研究:国际儿童语料库研究方法的应用和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94-100.
  〔4〕李林慧.3~6岁儿童在合作装扮游戏中的元交际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5〕翟静.从言语角度分析中国儿童“女强男弱”的现象〔D〕.太原:山西大学,2008.
  
  Gender Difference in Language Use of 3-6-year Children in Collaborative Role Play
  Yang Feng, Fan Ye, Zhou Jing
  (College of Preschool and Special Educ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Abstract】Researches show that differences exist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in voice and tones, vocabulary use, sentence pattern and so o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iscover whethergender difference exists in language use in our contemporary social context. It is found that in terms of Mean Length of Utterance (MLU), boy’s linguistic development starts later than girls; however, with the increase of age, the difference gradually reduces; in each age group, girls demonstrate a higher frequency in the use of adjectives, adverbs, modal particles and polite expressions than boys but boys and girls influence each other in vocabulary use during the play; girls develop more rapidly than boys in types of speech act and tend to use commanding language, and are dominant in role assignment and game plot discussion.
  【Keywords】children; language use; gender difference; collaborative role play
其他文献
【摘要】澳门回归祖国后,幼儿教育事业获得了飞速发展。由于特区政府重视,各项旨在促进幼儿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相继出台。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推动下,特区政府教育部门实施了一系列关于幼稚园课程与教学革新的计划。近年来,教育部门除了制定师资的学历规范外,还以各种形式推动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澳门;幼儿教育;现况;教育制度;师资培育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
高中物理知识抽象复杂且具有庞大的知识体系,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陷入学习误区,致使对物理学习产生畏惧、抵触的心理,这不利于学生进行有效的物理学习.高中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发展问题是儿童教育的核心问题,思考学前教育课程,无法回避儿童发展的问题。把发展看成是每个儿童都必须遵循的普遍的线性过程,或把发展看成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特殊的、偶然发生的建构过程,这两种观点表明的是两种不同的立场,前者寻求确定性与普遍性,后者承认差异性与不确定性。前者带来的是“贫穷的”课程,后者带来的是“富有的”课程。  【关键词】发展理论;学前教育课程;理解  【中图分类号】G610 【
【摘要】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现实数学、数学化和再创造三个方面。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思想启示我们,幼儿园的数学教育要立足于幼儿的数学现实,重视幼儿的数学化过程,追求幼儿的再创造能力。  【关键词】现实数学;数学化;再创造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0)05-0014-04    20世纪后期,我国幼儿园实施数学教育的主要途径是计算
【摘要】幼儿园教师实践智慧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循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它大致经历“理论知识实践化——操作性知识的获得”“实践知识理论化——高级知识的获得”“实践知识理论化与理论知识实践化的互动——专家知识的获得”“转识为智——实践智慧的获得”四个阶段。幼儿园教师要提高实践智慧,应该进行全面、科学、适宜的知识学习,应该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实践,还应该进行深层次的自主实践反思。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知识
【摘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60年的发展,浙江省已经建立了满足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需要的幼儿园教师教育体系,培养了一支素质较高的幼儿园教师队伍,不断探索适合本省发展需要的幼儿园教师培养模式,在办学组织形式上实现了三级师范教育向一级师范的转型,形成了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机制。面向未来,浙江省致力于建设一支适应高质量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需求、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幼儿园教师队伍。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
经费不足与师资队伍不稳定等问题一直困扰着西部地区农村民办幼儿园的健康发展。在人们呼吁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幼儿教育的投入、规范民办园管理、加强教师培训等问题的同时
【摘要】在教学实践中,“对话”常被当作一种教学方式或者是教育精神。本文力图从多样性的“对话”内涵入手,寻找关于“对话”的核心要素和综合观点,并探索“对话”的内涵对幼儿音乐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对话;内涵;幼儿音乐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0)06-0022-04    一、多样性的“对话”内涵  20世纪,英国物理学家、思想家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