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笔者时常发现,大多数作文单调乏味、内容干瘪,框架模式化、语言惯例化,几乎是千篇一律,其情感不亲切、不真实、矫揉造作,难以写出真情、绘出童心、显露童趣、叙述童乐,与素质教育和儿童的身心健康格格不入,重要的是通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难以实现学生内心情感与个性能力的培养。如何打破这种形式单一、内容机械、无真实内容的作文模式?笔者谈几点看法。
1 培养小学生对家庭集体的“爱”
对父母等家庭主要成员的“爱”,是爱一切的基础。如何让学生在作文中有素材可写、真情可述呢?那就要注意到培养学生对家庭集体的“爱”,让他们能感受到父母等家庭成员深深的爱。家庭是孩子最温馨的港湾,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对家庭成员的“爱”的培养主要靠父母和其他成员的关切。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和语言转化能力,密切父母等主要家庭成员与孩子的关系,让孩子在一个温馨和睦的大家庭中健康快乐地茁壮成长。
家庭生活中,要积极培养学生对自己父母等集体成员的“爱”,1)让学生参与到父母等家庭成员和孩子互换角色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来,通过换位思考、互换角色,增加孩子对父母等家庭成员辛劳的体会,增强孩子对父母等家庭成员的“爱”;2)让学生每个周末为父母等主要成员做一件事情,如捶背揉肩、洗脚洗头等小事,增加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形成父母与孩子之间真挚的感情交流,感受深切的爱。有了这样一个过程,再让学生来写自己的父母,就不会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或者再不会无从下笔了。
2 培养小学生对大自然的“爱”
大自然是一个美妙的课堂,它以神奇笔锋为人们创造了绚丽多姿的世界,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习作源泉。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爱”,就是培养学生习作的思维和灵感。
走进大自然,让学生自由地去欣赏如画似锦的自然景观、秀丽壮美的山川河流,再让学生记录下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通过这样的培养逐渐激发学生写作的情趣。
雪花漫天似桃花,翩翩落入梦中来。冬天下雪了,这是多么好的机会啊!笔者问学生:“下雪了,你们有什么感触?”开始只有个别学生发言。笔者接着问:“你们喜欢雪花吗?为什么?”大家都说喜欢,因为冬雪给大地铺上一层厚厚的被子,让小麦保暖,清洁空气。“那么,大家说说自己见过的最美丽的雪。”学生的感情被调动起来,对冬天、雪花充满无限爱意,进而观察雪花,并进入丰富的想象之中。学生兴趣盎然,然后抓起笔把心中的“爱”自然吐露出来,连平时不喜欢习作的学生也有话可说。
让学生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美妙,观察和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变化,用“爱”触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积累最淳朴的真情实感和习作素材,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和热情。观察、模仿、效用、重复和针对性的运用等,都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的重点,也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之一。
3 培养小学生对生活的“爱”
小学生都是合群爱玩的,但现在有很多家长怕孩子不安全、受委屈,将其封闭在家中加以控制和保护,学生的生活非常单调乏味。把孩子封闭在社会大环境之外,是一件不理智的事情,孩子感受不到社会的丰富多彩,童真和童趣被压抑,对他们的发展极为不利。特别是在家庭孩子日益减少、独生子女日趋增多的形势下,过分管教孩子,让其远离群体生活,对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爱”是十分不利的。
教学中,要教育学生多接触社会,多和小伙伴交流,这样不但丰富学生的生活,还培养学生的“爱”,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这样对描写生活的作文就有素材可写。在学校,教师也要尽量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童趣和爱心。前一段时间,卡片在学生中风靡一时,赢卡片、换卡片、集卡片是男孩子的业余爱好。贪玩是孩子的天性,然而看到孩子贪玩的这种情况,教师不能简单地去没收或撕毁,而应加以正确引导。如让学习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张卡片(卡通人物等),写一个人物小传,一下子各种人物小传都出来了。这种因势利导的方法既丰富了学生生活,又调动写作的兴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以作文为培养小学生“爱”的载体,成了表现小学生童心、童趣和童乐的有效途径,突出小学生单纯、朴素的天性,培养了小学生抒写真情实感的优良品质,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到积极作用。通过对小学生“爱”的培养,不仅锻炼了他们观察和感受生活的能力,更调动了他们写作的积极性,让小学生享受到写作的乐趣,激发写作灵感和热情的火花。
(作者单位:山东省寿光市侯镇中心小学)
1 培养小学生对家庭集体的“爱”
对父母等家庭主要成员的“爱”,是爱一切的基础。如何让学生在作文中有素材可写、真情可述呢?那就要注意到培养学生对家庭集体的“爱”,让他们能感受到父母等家庭成员深深的爱。家庭是孩子最温馨的港湾,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对家庭成员的“爱”的培养主要靠父母和其他成员的关切。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和语言转化能力,密切父母等主要家庭成员与孩子的关系,让孩子在一个温馨和睦的大家庭中健康快乐地茁壮成长。
家庭生活中,要积极培养学生对自己父母等集体成员的“爱”,1)让学生参与到父母等家庭成员和孩子互换角色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来,通过换位思考、互换角色,增加孩子对父母等家庭成员辛劳的体会,增强孩子对父母等家庭成员的“爱”;2)让学生每个周末为父母等主要成员做一件事情,如捶背揉肩、洗脚洗头等小事,增加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形成父母与孩子之间真挚的感情交流,感受深切的爱。有了这样一个过程,再让学生来写自己的父母,就不会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或者再不会无从下笔了。
2 培养小学生对大自然的“爱”
大自然是一个美妙的课堂,它以神奇笔锋为人们创造了绚丽多姿的世界,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习作源泉。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爱”,就是培养学生习作的思维和灵感。
走进大自然,让学生自由地去欣赏如画似锦的自然景观、秀丽壮美的山川河流,再让学生记录下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通过这样的培养逐渐激发学生写作的情趣。
雪花漫天似桃花,翩翩落入梦中来。冬天下雪了,这是多么好的机会啊!笔者问学生:“下雪了,你们有什么感触?”开始只有个别学生发言。笔者接着问:“你们喜欢雪花吗?为什么?”大家都说喜欢,因为冬雪给大地铺上一层厚厚的被子,让小麦保暖,清洁空气。“那么,大家说说自己见过的最美丽的雪。”学生的感情被调动起来,对冬天、雪花充满无限爱意,进而观察雪花,并进入丰富的想象之中。学生兴趣盎然,然后抓起笔把心中的“爱”自然吐露出来,连平时不喜欢习作的学生也有话可说。
让学生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美妙,观察和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变化,用“爱”触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积累最淳朴的真情实感和习作素材,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和热情。观察、模仿、效用、重复和针对性的运用等,都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的重点,也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之一。
3 培养小学生对生活的“爱”
小学生都是合群爱玩的,但现在有很多家长怕孩子不安全、受委屈,将其封闭在家中加以控制和保护,学生的生活非常单调乏味。把孩子封闭在社会大环境之外,是一件不理智的事情,孩子感受不到社会的丰富多彩,童真和童趣被压抑,对他们的发展极为不利。特别是在家庭孩子日益减少、独生子女日趋增多的形势下,过分管教孩子,让其远离群体生活,对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爱”是十分不利的。
教学中,要教育学生多接触社会,多和小伙伴交流,这样不但丰富学生的生活,还培养学生的“爱”,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这样对描写生活的作文就有素材可写。在学校,教师也要尽量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童趣和爱心。前一段时间,卡片在学生中风靡一时,赢卡片、换卡片、集卡片是男孩子的业余爱好。贪玩是孩子的天性,然而看到孩子贪玩的这种情况,教师不能简单地去没收或撕毁,而应加以正确引导。如让学习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张卡片(卡通人物等),写一个人物小传,一下子各种人物小传都出来了。这种因势利导的方法既丰富了学生生活,又调动写作的兴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以作文为培养小学生“爱”的载体,成了表现小学生童心、童趣和童乐的有效途径,突出小学生单纯、朴素的天性,培养了小学生抒写真情实感的优良品质,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到积极作用。通过对小学生“爱”的培养,不仅锻炼了他们观察和感受生活的能力,更调动了他们写作的积极性,让小学生享受到写作的乐趣,激发写作灵感和热情的火花。
(作者单位:山东省寿光市侯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