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是一个常见的题型,而且应用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灵活掌握水平。教师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时,既要充分的联系基础知识,又要渗透数学的基本思想,帮助学生理解应用题的基本思路,耐心细致的分析问题,让学生的数学基本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8-009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8.058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相对来说难度较大,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普遍会有一些畏难情绪。而教师如何把应用题教学高效的开展,让学生能够在面对应用题时有充足的信心,清晰的思路,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小学应用题教学有一定的内在规律,教师要把握住其规律,采用适当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帮助他们理解应用题的基本思路,耐心细致的分析问题,并给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接下来,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题问题,我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应用题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解析能力
能力不是从来就有的,还是需要平时的训练和培养。要解决应用题,学生首先就要掌握对题目的分析,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之上去解决问题,这是一种分析和解析问题的能力。要提高学生该方面的能力,教师要注意将教学的基本任务进行分解,从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入手,认真读题,解析题目中所包含的基本条件。引导学生将已经学过的旧知识与新知识联系起来,在解决问题中,寻找到思路和突破口。教师也要培养学生对题目内容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的探索总结能力,可以用一定的方式给予转化。例如,可以把描述型的题目用图画的形式展示出来,从而寻找到解题的思路。在讲两步应用题时,把两步应用题的“结构课”作为重点讲授,同时进行“变直接条件为间接条件”“变换问法”“让学生扩题、缩题、拆题”“看问题要条件”等四个方面的训练。讲解多步复杂应用题时,又进行了多步应用题的“发散思维课”及相应的各种训练。在平时的授课中,经过有计划的应用题训练,学生的问题解析分析能力就会得到逐步提高。
二、应用题教学要加强反馈,提高学生的反思总结能力
应用题作为数学教学中的难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反馈环节,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和优点反馈给学生,让学生可以从教师的反馈中,得到更多的知识、更多的鼓励,让教师的鼓励成为学生进一步探索学习的动力。同时,因为任何真正的认识都是以主体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礎的,由于受到知识经验欠缺等限制,总会出现一些错误,但我们应知道,其中一定具有“内在的”合理性,我们不应对此采取简单否定的态度,而应鼓励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和自我检查、自我反省,逐步体验成功。我们必须坚信,学生学习数学时,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和主动参与,必能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时,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方向,学生的认知能力会不断提高,他们在解题的经验方面也会提升。数学应用题的教育特别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更多的解题路径,促进他们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发展。要让学生养成及时归纳总结的习惯,将解题思路总结出来,为以后的学习积攒经验。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数学习题本,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总结记录在上面,经常翻看一下,这可以帮助他们温故而知新,逐渐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数学解题思路网,促进他们思维不断发展和成熟。
三、训练学生在解题思路方面,不断成熟和完善
想解决应用题,只要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应用题之所以让很多学生感到复杂,感到不容易,原因主要在于学生在题型方面见得比较少,所以,在解题思路方面缺乏经验,猛一看题,完全没有思路。可是教师讲过之后,头脑当中就有了一定的框架。所以,在以后的学习中,如果碰到曾经见过的题型,学生就比较容易找到思路,而如果是全新的题型,从来没有见过的,学生就可能完全没有头绪。不过一般来说,解决应用题可以找到内在的规律,一般包括几个步骤:首先是认真的审题,将其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全都找出来,再从条件中找到解题的具体突破口。从审题到列出式子,思维过程少则也有几步,都是用内部语言的形式进行的。这种用内部言语进行的思维过程,教师既难以知道学生的思维是否合理、正确,有无错误,更难以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对于这样的问题,我根据学生智力活动的形成是从外部言语到内部言语这个特点,在应用题教学中设计了一套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解题思维过程化,把学生解题的内在思维过程变为外在的表现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学生的解题思路。
四、引导学生在解答应用题的时候,结合画图的方式来进行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考查的是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可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很多的问题单凭头脑去想,想不清楚,因为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是比较差的。所以,为了更好地理解应用题,寻找到解题的思路,教师要传授给学生通过结合画图的方式来进行解答。例如,教学“求一个数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时,通过学生摆红花和黄花,弄清红花的朵数是由与黄花同样多的朵数和比黄花多的朵数合起来的。通过实物图让学生合作交流,给此类应用题教学提供了形象思维的依据,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较好地掌握数量之间的关系和解答方法,同时提高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将抽象变得更加直观,更加生动,使学生理解起来难度降低,就容易让学生抓住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他们在面对应用题时候的自信心,从而提升他们在应用题学习当中的表现。
总之,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传授给学生基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让他们从数学的基本思维入手,寻找到解题的思路,养成认真审题、分析问题的习惯,教授他们结合画图寻找问题突破口的技巧,逐渐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经验,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入手,创新教学的方式,逐渐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井华.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6.
[2] 张春新.小学数学应用题建模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8-009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8.058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相对来说难度较大,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普遍会有一些畏难情绪。而教师如何把应用题教学高效的开展,让学生能够在面对应用题时有充足的信心,清晰的思路,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小学应用题教学有一定的内在规律,教师要把握住其规律,采用适当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帮助他们理解应用题的基本思路,耐心细致的分析问题,并给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接下来,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题问题,我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应用题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解析能力
能力不是从来就有的,还是需要平时的训练和培养。要解决应用题,学生首先就要掌握对题目的分析,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之上去解决问题,这是一种分析和解析问题的能力。要提高学生该方面的能力,教师要注意将教学的基本任务进行分解,从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入手,认真读题,解析题目中所包含的基本条件。引导学生将已经学过的旧知识与新知识联系起来,在解决问题中,寻找到思路和突破口。教师也要培养学生对题目内容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的探索总结能力,可以用一定的方式给予转化。例如,可以把描述型的题目用图画的形式展示出来,从而寻找到解题的思路。在讲两步应用题时,把两步应用题的“结构课”作为重点讲授,同时进行“变直接条件为间接条件”“变换问法”“让学生扩题、缩题、拆题”“看问题要条件”等四个方面的训练。讲解多步复杂应用题时,又进行了多步应用题的“发散思维课”及相应的各种训练。在平时的授课中,经过有计划的应用题训练,学生的问题解析分析能力就会得到逐步提高。
二、应用题教学要加强反馈,提高学生的反思总结能力
应用题作为数学教学中的难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反馈环节,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和优点反馈给学生,让学生可以从教师的反馈中,得到更多的知识、更多的鼓励,让教师的鼓励成为学生进一步探索学习的动力。同时,因为任何真正的认识都是以主体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礎的,由于受到知识经验欠缺等限制,总会出现一些错误,但我们应知道,其中一定具有“内在的”合理性,我们不应对此采取简单否定的态度,而应鼓励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和自我检查、自我反省,逐步体验成功。我们必须坚信,学生学习数学时,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和主动参与,必能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时,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方向,学生的认知能力会不断提高,他们在解题的经验方面也会提升。数学应用题的教育特别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更多的解题路径,促进他们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发展。要让学生养成及时归纳总结的习惯,将解题思路总结出来,为以后的学习积攒经验。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数学习题本,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总结记录在上面,经常翻看一下,这可以帮助他们温故而知新,逐渐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数学解题思路网,促进他们思维不断发展和成熟。
三、训练学生在解题思路方面,不断成熟和完善
想解决应用题,只要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应用题之所以让很多学生感到复杂,感到不容易,原因主要在于学生在题型方面见得比较少,所以,在解题思路方面缺乏经验,猛一看题,完全没有思路。可是教师讲过之后,头脑当中就有了一定的框架。所以,在以后的学习中,如果碰到曾经见过的题型,学生就比较容易找到思路,而如果是全新的题型,从来没有见过的,学生就可能完全没有头绪。不过一般来说,解决应用题可以找到内在的规律,一般包括几个步骤:首先是认真的审题,将其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全都找出来,再从条件中找到解题的具体突破口。从审题到列出式子,思维过程少则也有几步,都是用内部语言的形式进行的。这种用内部言语进行的思维过程,教师既难以知道学生的思维是否合理、正确,有无错误,更难以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对于这样的问题,我根据学生智力活动的形成是从外部言语到内部言语这个特点,在应用题教学中设计了一套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解题思维过程化,把学生解题的内在思维过程变为外在的表现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学生的解题思路。
四、引导学生在解答应用题的时候,结合画图的方式来进行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考查的是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可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很多的问题单凭头脑去想,想不清楚,因为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是比较差的。所以,为了更好地理解应用题,寻找到解题的思路,教师要传授给学生通过结合画图的方式来进行解答。例如,教学“求一个数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时,通过学生摆红花和黄花,弄清红花的朵数是由与黄花同样多的朵数和比黄花多的朵数合起来的。通过实物图让学生合作交流,给此类应用题教学提供了形象思维的依据,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较好地掌握数量之间的关系和解答方法,同时提高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将抽象变得更加直观,更加生动,使学生理解起来难度降低,就容易让学生抓住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他们在面对应用题时候的自信心,从而提升他们在应用题学习当中的表现。
总之,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传授给学生基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让他们从数学的基本思维入手,寻找到解题的思路,养成认真审题、分析问题的习惯,教授他们结合画图寻找问题突破口的技巧,逐渐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经验,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入手,创新教学的方式,逐渐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井华.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6.
[2] 张春新.小学数学应用题建模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