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衡量:准确衡量企业业绩,做出正确投资决策

来源 :卓越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ei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准确地衡量企业的业绩 , 是投资者做出正确投资决策的重要前提。巴菲特在衡量一家企业的业绩时,并不看它的短期市场价格,而是从企业的内在价值以及长远的、全面的收益来考核,并最终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精彩语录
  “从短期来看,股市是一个投票机;而从长期来看,股市是一个称重机。”
  “哪怕股市关闭一两年我也不在乎。毕竟股市每周六、日都关闭,我从未为些着急过。”
  “查理和我通过企业运营结果——而不是通过每日甚至每年的股价报盘来通知我们的投资成功与否。”
  “市场可能会对企业的成功忽略一时,但最终它会证实企业的成功与否。”
  “从长期角度讲,市场价值与企业价值是齐头并进的,但在某个单一年度他们之间的关系可能是神秘莫测的。”
  
  实战链接
  在衡量一家企业的业绩方面,巴菲特有一套独特的方法,这可以用来解释巴菲特为什么能够屡屡选中优质投资对象。
  
  放弃用短期价格来衡量业绩的习惯。
  《财富杂志》1997年刊登的一篇文章中这样指出,共同基金的券商们在鼓励自己的股民怎样做和自己的实际做法上存在明显的不一至性。他们要求股民“买 入并持股”而自己却频繁地买卖——买入卖出,再买再卖。就像巴菲特所说的那样:“共同基金行业自己的所做所为与它所告诉投资者的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很明显,许多人都有存在这样的疑问:如果投资者被告知买入股票并长期持股,投资券商为什么每年还要疯狂地买卖股票呢?答案在于基金行业内部的动态活力使得资金管理者很难超越短期利益。为什么呢?因为共同基金行业已经变成了一个短期业绩竞赛游戏,他们用眼前的价格来进行业绩衡量。
  在面临巨大的压力时,他们必须产生出令人眼红心跳的短期业绩数字来。这些数字必须引人注目。每隔三个月,金融方面的权威刊物,比如《华尔街日报》、《拜隆》等,都会定期公布共同基金季度业绩排行榜。过去三个月业绩最好的基金将会被移至排行榜 前几名,他们被金融界人士在电视和报纸上大加赞扬。基金亦赶紧为此庆祝,大做广告宣传以吸引众多的新储户。储户散户们则一直睁大眼睛等着看哪些券商的业绩在上扬,然后就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资金投进去。当然,使用这种季度业绩排行榜,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区分有才华的和平庸的券商的作用。
  这种用短期价格衡量业绩的做法不仅仅局限于共同基金,或只在共同基金里面显而易见,它其实控制着整个行业的思维。我们已不再用处于长期业绩来衡量券商的环境中了。甚至那些自己操盘做自己券商的人也受到这种不健康环境的传染。某种意义上,我们都已成为营销机器的奴隶。这部营销机器几乎注定人们业绩平庸,而被卷入这个怪圈的人似乎又很难摆脱出来。但是,就像前面所说的那样,还是有一种方法可以改善投资业绩。只是最有可能在较长的时间里产生高于平均水平收益的战略与我们评判业绩的方法风马牛不相及——一一个是共同基金券商的方法,另一个是我们自己的方法。
  巴菲特在1986年发表了《格雷厄母一多德都市里的超级投资家们》这篇文章,此后,沙罕就写了一篇题为《短期业绩与价值投资真的水火不相容吗?》的文章。沙罕是巴菲特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校友,同时又是美国基金会(U.S.TRNST)的券商。沙罕提出了一个问题:用短期业绩来评判券商的投资技巧到底合不合适?
  沙罕注意到,除巴菲特本人之外,其他被巴菲特实称为“超级投资家的人都无一例外地懂技巧,并获得了大的成功——但他们都经历过短期业绩低潮的阶段。”这是对生活的又一讽刺,因为追求短期业绩是完全可以达到的,但这是以牺牲长期利益为代价的。格雷厄姆一多德都市里的超级投资家的杰出业绩都是对短期业绩毫不理会的情况下取得的。”沙罕这样评价说。
  很多研究者们都为此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们试图找到哪些券商或者哪些战略最有可能在某段时期内击败市场。
  


  很多投资者都相信,对券商的跟踪记录可以显示其未来的业绩。这就创造出一种自我满足的动力,让今年的资金跟着过去几年的顶级券商走。当这种动力以一年为单位进行衡量时(即根据去年的商家来选择今年的赢家),这种现象称为“热手”现象。“热手”现象就是通过观察在过去几年做的得好的基金从而预测出他们在不久的将来业绩也会突出的现象。
  这样做到底可不可行呢?
  尽管研究者各不相同,且彼此独立 ,但他们却不约而同地得出了相同的结论:没有显著的证据能够帮助投资者选择下一年度的顶级业绩持有者。不管投资者如何在“热手”基金之间弹来跳去,只要“热手”以价格业绩来界定就无助于他们建立自己的净资产。
  但是,问题是,如果不将价格作为最佳衡量尺度,那该用什么尺度取而代之呢?“什么尺度都不用”并非一个好的答案。即使是买股并持股的战略也并不推崇两眼一抹黑的做法。必须找出另一种衡量业绩的尺度。幸运的是,确有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巴菲特评判自己业绩的基石,也是巴菲特衡量自己所管理的公司伯克希尔业绩的基石。
  
  找到衡量业绩的“称重机”
  “我们对我们所持证券的交易情况的持续不明朗并不太担心,我们担心的是我们的子公司‘世界书市’(WORDBOOK)或者‘费可海姆’(FECHHE——IMER)缺乏每日股市报盘住处信息。最终我们的经济命运还是由我们所拥有的企业的经济命运所决定的;不管我们是部分拥有股权还是全部拥有股权(以股票的形式)。”
  相信任何一位投资者都非常关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拥有一家企业,又得不到企业每日股市的报盘情况,那怎样去衡量它的业绩,决定它的进展呢?人们一般的做法是衡量企业的收益增长情况,或运营成本的改善情况,或资本花费的降低情况。投资者只有借助企业的经营状况来指导自己,告知自己投资的企业是增值了还是贬值了。
  巴菲特认为,衡量一家私有企业业绩的标准与衡量一家公开上市企业业绩的标准没有什么区别。
  有研究者利用在实验室里建立的1200家公司的几组数据,仔细研究了在不同阶段里企业收益与股价之间表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决定企业收益与股价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的最大相关因素是时间,时间越长,相关性越大。
  当持股为3年时,相关系数为0.131-0.360(0.360的相关系数意味着价格方差的36%由收益方差来解释。)
  当持股达5年时,相关系数为0.374-0.599.
  当持股期为10年时,相关系数增至0.593-0.695.
  当持股期为18年时,收益与股价的相关系数达到0.688-----具有显著意义的相关性。
  这是对巴菲特观点的最好验证,如果时间足够长,一个效益好的企业必会产生强劲增长的优秀股票。然而他对收益向股价的转换过程持谨慎的态度,认为它是“不平衡的”也是“难以观测的”。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 在收益与股价之间存在着越来越大的相关性,但它并不总是可以预知的。作为投资大师的格雷厄母也这样教给巴菲特他们同样的一课。他说:“只要企业的内存价值在以令人满意的速度增长,那么它是否也以同样的速度被别人认可它的成功就不重要了。事实上,别人晚些认可它的成功反而是件好事。它可以给我们留出机会以较低的价格买进高质量的股票。”为了帮助股东了解伯克希尔的大量普通投资的价值,巴菲特发明了“全面收益”一词。伯克希尔的全面收益是由它的联合企业(分公司)的营业收益、留成收益以及税收折扣所构成的。当然只有当留成收益被实际支出的情况下伯克希尔才会支付税收折扣。
  这里所说的留面收益 ,也可叫做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没有将利润以红利的形式支付给股民,而是将它再投回企业的那部分实际收益。在过去的这些年里,伯克希尔来自所持有的大量普通股的留成收益数量是十分可观的。这些普通股包括可口可乐、联邦住宅抵押贷款、吉列、《华盛顿邮报》以及其他一些企业。到1997年,留成总收益额为7.431亿美元。根据公认会计准则(GAAP),伯克希尔不能将其留成收益计入损益表中,尽管如巴菲特指出,留成收益有其明显的价值。全面收益这个概念,最早是为伯克希尔的投资者所设立的, 但对那些寻求理解自己证券投资价值方法集中投资券商而言,这一概念也代表了重要内容,特别是当股价经常与企业潜在经济价值彼此脱离时。巴菲特说:“每个投资者的目标应当是创立一种证券投资(事实上是一家公司),它能够为投资者在10年左右的时间里带来最高的全面收益。”据巴菲特说,1965年以来,公司的全面收益与其证券市值几乎同步增长。但这二者并没有形成固定同步移动的关系 。
  


  利润超前价格的事情时有发生;在另一些时候,也出现过价格超前于利润的现象。要记住的重要一点是二者在长期内的关系是同步的。巴菲特这样告诫投资者:“这种战略将迫使投资者从长计议,放眼未来的市场,从而取得优异的成绩,而不是看短期市场利益。”
  
  经济效益标杆——巴菲特的经济量尺
  在考虑增加一项新投资时,巴菲特会先看看自己已经拥有的投资,再看看新购入的股票是否比原来的更好。伯克希尔在投资的过程中使用的是一根经济量尺,用以比较可能购进的企业。查理.芒格强调说:“巴菲特所说的话几乎对每位投资者都是很有用的。作为一名普通人,你能拥有的最好的东西莫过于你的量尺。”查理下面的这话道出了增加投资价值的最关键的一步也是被广泛忽略的秘诀:“如果(你打算购买的)新股并不比你知道的其他股好多少,这说明它没有达到你的门槛要求。这就能淘汰掉你所见到的99%的股票。
  基于目前你所拥有的投资,你手边又有了随时可供调遣的经济标准—— 一根量尺,你就可以以多种形式为你自己的经济标准下一个定义了,例如全面收益,股本回报,安全边际。当你买卖某家公司的股票时,你或是提升了,或是降低了你的经济标准。作为一个长期持股的券商,作为一个相信未来的股价一定会与其经济效益挂钩的券商,你的工作就是不断想办法提升经济标准。芒格说:“这是件非常伤脑筋的工作,而且商学院总的来说不会在这方面教你什么 。”
  标准普尔500指数也是一根量尺,它是由500家企业构成的,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经济回报。为了逐步超出这500家的业绩 ——即提升业绩标杆——必须聚集并管理一批公司的证券,它们的经济效益要优于上述500家经济益的平均加权指数。
  汤姆·墨菲(TOM MURPHY)对经济效益标杆有着深刻的理解。墨菲原是首都/美国广播公司(CAPITAL CITIES/ABC)管理者,该公司经营着一系列媒体公司,将这些公司的经济效益联合起来加权就构成了股民的经济回报。墨菲深知要提升该公司的价值,他必须找到那些能提高现存经济标杆的公司。墨菲曾说过:“券商的职责不是找出使火车变长的方法,而是使火车跑的更快的方法。”
  因为集中证券投资经常在价格上滞后于股市,所以投资者千万不要错误地认为可以以此为借口忽略对企业业绩跟踪的责任。从使用经济效益标杆的伊始,不管市场多么变化无常,投资者都要把握好选股购股这一关。诚然,投资者不应沦为股市狂想的奴隶,但是必须对所持股企业的所有经济波动做到心中有数。无论如何,如果投资者对其所投企业的经济情况都不怎么了解,那又怎能指望“市场先生”对自己所选购的股票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丰厚的回报呢? (《巴菲特投资语录》连载之八)
其他文献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管理能力给予企业家纵横捭阖的底气。企业成败源于管理,成功的企业家必定拥有卓越的管理能力。没有管理能力的企业家最多算是一个成功的商人。     量化与“悟”  管理其实是文化的一种表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从企业管理角度上看,更多地表现为一个“悟”字,领导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更多地以“悟”来传递信息。是量化地、准确地表达好,还是靠“悟”好呢?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十分快捷,需要
目的:对比带锁髓内钉及加压钢板内固定对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疗效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30例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的股骨干骨折骨不连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
草根型企业数量众多却良莠不齐,一场金融海啸袭来,轻者伤其叶,重者断其枝,惨者随泥沙东海去也。经济危机终归会过去,说不定什么时候还会再来,因此必须尽早固本强基,以期早日枝繁叶茂。固本强基需在三个方向上努力,根基要深,根须要广,树根要壮。    根基要深  ——根植于客户的土壤,而且不停地向下深入  穿上客户的鞋子:草根型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夹缝中生存和成长,客户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对客户有求必应那是应该的
“余则成”俨然成为了一本职场教科书———网络上充斥着“孙红雷教你职场生存法则”一类的文章。《潜伏》在当下之火,与其说是谍战片吸引眼球,不如说是诸多观众将谍战的情节推演到了官场、职场。当下社会、企业环境里可能“实用”的余氏厚黑学是否应该推广姑且不论,让我们从企业组织文化和职场环境的角度来剖析《潜伏》。  就在公司人纷纷乐道于余则成的潜伏秘籍之时,很多管理者也透过电视剧发现,抛开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不谈
绿色矿山,一种崭新的理念、崭新的实践,近年来,得到矿业界的积极响应和社会的认同.在当前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的任务更为艰巨、更加迫切.不久前
蔓延全球的金融风暴来临后,香港经济也走入一个严峻的寒冬,大部分投资者的腰包都缩水过半,就连华人首富李嘉诚控股的公司股票,市值也大幅缩水上千亿港元。但即便如此,李嘉诚依然表示,他对旗下公司的业务充满信心。那么李嘉诚的信心究竟源于哪里?面对金融危机,他的“过冬策略”又是什么呢?  我觉得他这个处理方法值得我们国内企业家学习。第一个,他立刻停止了和记黄埔的所有投资,不投资。而且负债比例极低,只有20%,
其实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代沟问题,而是一个社会价值体系变迁的问题.社会价值体系的变化一般会有艰苦奋斗、追求财富、社会参与和自我实现等四个阶段:
云南南亚热带地区光能资源丰富 ,不仅表现在太阳辐射量高于我国华南和华东地区 ,而且辐射强度大 ,是籼型杂交水稻、冬播玉米等作物的高产区。全年热量资源充足 ,≥ 1 0℃积温
“一身之独立而有一家之独立,有一家之独立,才能使一国独立、天下独立。而能致一身之独立者,无他,唯先开其心智耳。”——福泽渝吉每次看到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思想家福泽谕吉的
除了普通老百姓,就连英国王储查尔斯夫妇面对全球经济危机冲击,也紧巴了起来.英国报道,查尔斯和妻子卡米拉拜访赫里福德大教堂时双双身着旧衣.卡米拉当天身穿的外套2007年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