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法在物理教学小结中的应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lin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课堂教学小结就是教师上完新课后,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知识,知识主干,解题方法等对学生进行系统小结。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尽快尽短的时间内理解并掌握知识;其方法主要有三种:①对比法,②归纳法,③图示法。在此先谈对比法在物理教学小结中的应用。那么,何时采用对比法呢?当新知识与学生所学过的旧知识之间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或相异时,或者授课内容本身是相对应的概念、原理和知识时,可采用对比法进行小结。让学生在比较中认识事物的共性。即教师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则更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下面以具体实例分析说明。
  这样对比,更容易把“物理量”,“物理量的变化”,“物理量的变化快慢”搞清楚,从而不会混淆。
  实例7,如在讲“电阻”、“电场强度”、“电容器的电容”、“折射率”等知识时,我们也可以进行对比教学,这一点,主要是要抓住物理量的定义公式(实验公式)与决定物理量大小的公式的区别。他们间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
  诸如此类的例子,在中学物理中还有很多很多,例如:“电场线的概念与磁感线的概念”、“万有引力定律及公式与库伦定律及公式”、“左手定则及右手定则”“光的反射定律与光的折射定律”等等,在教学小结时都可采用对比法进行教学,在此就不再一一例举。
  
  由以上诸例不难看出,采用对比法进行课堂教学小结有三大优点:(1)、准确掌握知识。通过对一组概念、原理或新旧知识的对比,互相衬托,突出彼此间的共同点与不同点。这样,学生对知识掌握将更加准确。(2)、容易理解。在对比中能比较容易并明白透彻地理解掌握知识的本质和内在联系。(3)、容易记忆。由于对比对象常常是一组或成对的,所以只要我们记住了其中一个,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与它相关或相对立的另一个,这种连带或对应关系更便于学生记忆、掌握。
  可见,对比法是进行课堂教学小结非常好的方法之一,采用对比法进行课堂教学小结,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小结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技术成长。更能促进学生快乐学习,全面发展,轻松掌握所学知识。所以,在教学中,应尽可能的去创设条件加以应用,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其他文献
农村学生由于受居住环境,言语氛围,父母外出打工而隔代教育等的影响,相对于城市学生来说,学习语文习惯方面有一定的差距,绝大多数学生存在说话不讲普通话,听课不认真,笔头不勤奋,字迹不清楚,作文不真实等不良习惯。这是十分有害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认真学习语文》中说:“学习语文目的在运用,就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习惯是从实践里养成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
[摘要]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但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课堂知识,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  [关键词]历史教学 实践 渗透 德育教育    随着新课程标准在国内教育领域的推广,以及现代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国内高中历史教学中必须针对现行教学理念、模式、方法中存在的弊端与问题,适时作出改革与调整,以满足现代高中历史教学科学发展、创新进步的新时期需求。同时
[摘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近年来已成为教育者的共识。学会沟通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桥梁,沟通是相互的,爱是双向的,老师的爱心,必然要激起学生爱的回流。学生在沟通中、交流中,轻松、愉悦地学习、生活,在师生问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  [关键词]爱 沟通 师生    卢梭说过:“对别人表示关心和善意,比任何礼物都能产生更多的效果,比任何礼物对别人都有更多的实际利益。”  有一天,一位学习非常认真的女孩
高中化学新课改实施几个月以来,我们做了许多工作,下面就谈谈如何教好高中化学新课程。    一、要求化学教师掌握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特点    新课程下的高中化学特点有:一是鲜明的时代性。由于过去的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化学科学无论在基础研究上还是在工业生产中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因此新教材中增加了一些对大家发展有用的化学研究中的新成果、新进展。突出的时代特征还体现在“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上,师生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兴趣是点燃伶俐的火花,是克服困难的一种内在的生理因素,是学习知识的动力。学生对他所学的学科一旦有了兴趣,就会不知不倦,越学越爱学。  英语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课程,跨进了小学的课堂。由于小学英语教学面向的教育对象是小学生,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易集中,意志力较为薄弱,让小学生快乐学英语,通过创设愉快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动态生成是各种因素碰撞后在实践中的闪现,它来得是那么“随意”和“偶然”,这就需要教师们充满教育智慧地、敏锐地捕捉发生在课堂情境中的一次思维灵感和一次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并不着痕迹地加以引导、点拨、放大,达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课堂效果。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灵活运用教材,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达到全面提高的目的。  [关键词]新课程 师生关系    课程改革的深入要求教师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教师应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作用特别要体现在引导学生思考,寻找当前问题与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
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精神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要使学生了解人类关于数学方面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建立起正确对待周围事物的态度和看法,学会使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说出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事例中看出数量关系的能力,这两者都是不可偏废的。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特别是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的具体事物中发现并说出数量关系的能力,要认真研究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提得最多、最响亮的问题。这种新理念犹如温馨的春雨滋润着语文教师的心田,许多语文教师都开始自觉得注重教学中自己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实际教学效果并不如人所愿。  我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第一,在课堂上学生对文本的不当解读,老师听之任之。“阅读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学科整合,是当前教学改革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信息技术教学和数学教学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现代教育技术呼唤着数学课堂的生命活力。教师只要恰当地选准多媒体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就会在课堂教学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我结合教材内容和生活实际,运用多媒体教学,让数学走进小学生的生活,创设生活场景,提出真实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学生在熟悉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