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纺织工业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发展,成为了国家对外开放的排头兵、经济体制改革的先行者,这其中凝聚了几代纺织人、纺织系统2000万从业者的艰辛和智慧。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纺院”)是我国纺织工业最大的综合性科研院所和纺织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在这个过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中纺院的一员,我深以为豪。
初心、使命未变以纤维为载体满足人民美好向往
中纺院建于1956年,至今已有63年历史。从诞生之日起,中纺院就以科技兴业为己任,始终围绕以纤维为核心的技术链构筑大科研体系,竭尽“国家队”所能,助力纺织工业由大变强。
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特殊节点上,回顾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到中纺院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也折射出纺织工业的发展历程。一是上世纪50~70年代,中纺院依靠科技力量实现了棉纺设备的国产化,也叫做单一设备的国产化,解决了建国初期需要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的问题;二是上世纪70年代起,中纺院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了纤维成套装备国产化,同时与国内大型化纤企业联手,实现了合成纤维量大面广的发展,为我国成为世界化纤大国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上世纪90年代至今,伴随着行业由大到强,中纺院提出加强自主创新,开始独立自主攻关莱赛尔技术,实现了以莱赛尔纤维为代表的生物基纤维成套技术国产化。
63年来,中纺院走过了不同阶段的发展,也经历了经营模式的改革,但为老百姓解决穿衣问题的初心、使命一直未变。1999年,中纺院由科研事业单位转制为中央直属大型科技企业,先后设立了一批由中纺院控股、科研生产和经营管理骨干持股的科技企业,摸索出了一条适应行业竞争和中纺院特点的产业发展之路。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中纺院整体并入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借助集团这个大平台及其整体资源优势,中纺院的转型升级之路初见成效。
今天,中纺院已经是我国纺织行业最大的综合性科研院所和纺织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下属四大业务板块:纤维材料、产业用纺织品、核心装备EPC与生物化工配套、标准检测及技术服务。但是,无论业务如何拓展,中纺院以纤维为核心进行科技创新的底色始终鲜明,以纤维为载体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使命始终不变。
十八年磨一剑引领纺织工业新变革
我于1997年进入中纺院,20多年来,我见证了化纤产业的成长,也见证了纺织从以棉、毛、麻、丝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发展成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高科技产业。
印象最深刻的是国产莱赛尔纤维万吨产业化的实现。莱赛尔纤维因其同时具有天然纤维的舒适性、化学纤维的诸多优点,几乎是所有人心中的完美纤维,但是由于技术过于复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被国外企业所垄断。
在全世界人口纺织纤维用量中,有60%~70%的纤维来自于石油,由于石油不可再生,其供应量会越来越少,而莱赛尔纤维是再生纤维素纤维。为了长久地解决纤维用量问题、打破国际垄断,1998年中纺院提出了“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坚定不移地做好莱赛尔纤维国产化”的目标,之后在三任院长的指导下,历经不计其数的小试、中试,终于在2016年12月23日,由我國从生产线装备到生产工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装备100%的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中纺绿纤1.5万吨莱赛尔纤维生产线一次性开车成功。这是中纺院十八年磨一剑最终取得的硕果,也意味着中国纺织行业即将迎来一场巨大的变革。
今年2月21日,中纺院“年产6万吨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产业化项目”在河南新乡正式开工,并将于明年6月份开车,届时将形成10万吨产能规模,为中纺院2021年建设50万吨规模、成为Lyocell纤维全球第一的通用技术高科技新材料产业集团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传承科技创新精神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建立至今,中纺院始终秉承以科技支撑、促进和引领纺织工业发展的使命,成为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公司不断深化改革,形成了本部与下属企业两级研发体系和一批由优秀学科带头人领衔、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科研团队,积极开展行业共性、关键性和前瞻性技术的研究开发,承担了多项“973”、“863”、科技支撑等国家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创新成果,获得了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0余项。
中纺院通过与企业、高等院校密切合作,加强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面向纺织行业、集群区域广泛提供技术咨询以及纺织标准、计量、检测、认证等技术服务。以纤维材料、产业用纺织品、核心装备EPC与生物化工配套、标准检测及技术服务为主要领域的科技产业群,通过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扩能建设,不断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国内市场占有率,发展势头稳健,公司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8年被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命名为首批创新型企业;2016年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近年来,中纺院先后在浙江、福建、广东、江西、江苏及河南等地建立了研发、检测等分支机构和服务网络,创新能力和辐射范围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纺院将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创新驱动的发展要求,结合市场需求,聚焦“创新能力的提升”,向“突破关键技术、推动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发起新一轮冲击。
初心、使命未变以纤维为载体满足人民美好向往
中纺院建于1956年,至今已有63年历史。从诞生之日起,中纺院就以科技兴业为己任,始终围绕以纤维为核心的技术链构筑大科研体系,竭尽“国家队”所能,助力纺织工业由大变强。
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特殊节点上,回顾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到中纺院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也折射出纺织工业的发展历程。一是上世纪50~70年代,中纺院依靠科技力量实现了棉纺设备的国产化,也叫做单一设备的国产化,解决了建国初期需要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的问题;二是上世纪70年代起,中纺院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了纤维成套装备国产化,同时与国内大型化纤企业联手,实现了合成纤维量大面广的发展,为我国成为世界化纤大国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上世纪90年代至今,伴随着行业由大到强,中纺院提出加强自主创新,开始独立自主攻关莱赛尔技术,实现了以莱赛尔纤维为代表的生物基纤维成套技术国产化。
63年来,中纺院走过了不同阶段的发展,也经历了经营模式的改革,但为老百姓解决穿衣问题的初心、使命一直未变。1999年,中纺院由科研事业单位转制为中央直属大型科技企业,先后设立了一批由中纺院控股、科研生产和经营管理骨干持股的科技企业,摸索出了一条适应行业竞争和中纺院特点的产业发展之路。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中纺院整体并入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借助集团这个大平台及其整体资源优势,中纺院的转型升级之路初见成效。
今天,中纺院已经是我国纺织行业最大的综合性科研院所和纺织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下属四大业务板块:纤维材料、产业用纺织品、核心装备EPC与生物化工配套、标准检测及技术服务。但是,无论业务如何拓展,中纺院以纤维为核心进行科技创新的底色始终鲜明,以纤维为载体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使命始终不变。
十八年磨一剑引领纺织工业新变革
我于1997年进入中纺院,20多年来,我见证了化纤产业的成长,也见证了纺织从以棉、毛、麻、丝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发展成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高科技产业。
印象最深刻的是国产莱赛尔纤维万吨产业化的实现。莱赛尔纤维因其同时具有天然纤维的舒适性、化学纤维的诸多优点,几乎是所有人心中的完美纤维,但是由于技术过于复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被国外企业所垄断。
在全世界人口纺织纤维用量中,有60%~70%的纤维来自于石油,由于石油不可再生,其供应量会越来越少,而莱赛尔纤维是再生纤维素纤维。为了长久地解决纤维用量问题、打破国际垄断,1998年中纺院提出了“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坚定不移地做好莱赛尔纤维国产化”的目标,之后在三任院长的指导下,历经不计其数的小试、中试,终于在2016年12月23日,由我國从生产线装备到生产工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装备100%的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中纺绿纤1.5万吨莱赛尔纤维生产线一次性开车成功。这是中纺院十八年磨一剑最终取得的硕果,也意味着中国纺织行业即将迎来一场巨大的变革。
今年2月21日,中纺院“年产6万吨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产业化项目”在河南新乡正式开工,并将于明年6月份开车,届时将形成10万吨产能规模,为中纺院2021年建设50万吨规模、成为Lyocell纤维全球第一的通用技术高科技新材料产业集团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传承科技创新精神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建立至今,中纺院始终秉承以科技支撑、促进和引领纺织工业发展的使命,成为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公司不断深化改革,形成了本部与下属企业两级研发体系和一批由优秀学科带头人领衔、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科研团队,积极开展行业共性、关键性和前瞻性技术的研究开发,承担了多项“973”、“863”、科技支撑等国家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创新成果,获得了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0余项。
中纺院通过与企业、高等院校密切合作,加强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面向纺织行业、集群区域广泛提供技术咨询以及纺织标准、计量、检测、认证等技术服务。以纤维材料、产业用纺织品、核心装备EPC与生物化工配套、标准检测及技术服务为主要领域的科技产业群,通过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扩能建设,不断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国内市场占有率,发展势头稳健,公司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8年被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命名为首批创新型企业;2016年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近年来,中纺院先后在浙江、福建、广东、江西、江苏及河南等地建立了研发、检测等分支机构和服务网络,创新能力和辐射范围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纺院将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创新驱动的发展要求,结合市场需求,聚焦“创新能力的提升”,向“突破关键技术、推动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发起新一轮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