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写东营的灵感,来自于李白的《将进酒》。诗仙在他这首著名诗歌中,天才地发出一声浩叹,“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结束山东东营之行,回到西安的家里来,我想到一个题:海从天上来。
来到黄河入海口所在的东营,还没有到入海口,我便思接千里万里,穿云破雾般思想起黄河的源头,是在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上。那里地老天荒,那里雪山草原,那里所在的三江源水土孕育了我国著名的三大江河。长江、黄河、澜沧江,各自选择着它们的出路,但都向着海的方向,浩浩荡荡,从不停息奔流着……黄河的选择,比起长江、澜沧江,似乎要奇崛险峻一些。它最早的时候,曾经北走津冀,南走徐淮,直到百余年前,才在河南决口改道,夺去大清河的河道,把一路从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收纳而来的洪流,义无反顾地东向山东,直去东营,注入渤海,奔腾不息的黄河,融为海的一部分。
我没有诗人的想象,但我因此也要说,海从天上来!
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以上的黄河,亦即黄河的上游,我断断续续地走了一些。而以下流经的晋陕大峡谷,因为地利的缘故,我差不多是走了个透。九曲十八弯的,那叫一种声势,那叫一种壮美。特别是在晋陕峡谷的壶口,惊涛也罢,骇浪也罢,是都要被一壶所收了呢。其所呈现出来的,就愈加磅礴汹涌,更以巨大的流量,夹带着大量泥沙,像个无怨无悔的巨人似的,搬运着来到入海口的东营,沉积下来……
流经黄土高原的时候,黄河尽着自然赋予它的这一天职,把清凌凌从上游流泻到这里的河水,搅拌成黏糊糊的黄泥汤,仿佛一条黄色的巨龙,奋勇地负载着泥,奋勇地负载着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叫苦,不叫累,驮运到此,沉淀为共和国最为年輕而又富饶的土地。我来到东营,双脚刚刚落在这里,即觉出脚下土地的熟悉,像是脚踩着自己的故乡一样。我的这个感觉是没有错的,谁能说这里的土地没有一寸是从我的故乡来的?
我因此骄傲起来,以为我也该是这片土地的主人了呢!
心存着这样一种想法,我在途中,曾经不由自主地下车走进这片新生的土地,弯下腰来,伸手抓一把泥土。那种凉丝丝的感觉,让我很自然地把鼻子凑到了抓在手里的泥土上,深情地嗅了嗅,直觉那泥土的味道,与我们家乡的味道一模一样!恰其时也,有位在此垦殖的汉子,看见我的举动,向我走来,问了我一句话。他问我可是从陕西来的?我老实地回答了他。他高兴了,说我在路边说话,他一听就知我是从老家来的。他一句“老家”,把我说得愣了起来,我看着他,不知如何与他交谈。他倒好,一点都不见生,用他会说的陕西话给我说上了,说他们祖上就是从陕西来的。
他的话引起了我的兴趣,与他便有了一场比较深入的交谈。知道在他爷爷辈上,一路跟着黄河走,喝着黄河的水,闻着黄河的味,来到这里已有四代人。他们是离不开黄河了,老爷爷沿黄河逃荒往这里来,是因为耳闻黄河入海的地方,地广人稀,随便挖一块地出来,撒上种子,就能养家糊口。汉子说得开心,说他爷爷曾不客气地说过,他在黄河的上游,耕种的是黄河土,来到黄河口,垦植的还是黄河的土。黄河就是老家……汉子最后的那一句慨叹,把他自己也慨叹得乐了呢。我因此也乐了,承认他说得对,说得有道理,黄河走到哪里,哪里就是老家。与汉子拉罢话,我回到车上,向同行的朋友说了汉子的话。朋友是河口本地人,他闻言说得比汉子还有趣。朋友说河口一带的人,差不多都是移民来的。大家来到这里,乡音不改,自成村落,极大地丰富了河口的文化气质,更给予这片土地别样的内涵。
往海天一色的黄河入海口去。车行在平坦广袤的黄河三角洲冲积地上,放眼四野,看不见山,只有自由生长着的芦苇以及菖蒲等等我认得出来认不出来的荒草,在这个春末夏初的日子,还很好地保留着经冬而来的枯黄色,然而新生的一代,业已探头探脑地要与它们的前辈相比肩了,黄中泛绿,绿中带黄,像是哪位油画大师,在黄河口涂抹出的一幅没有尽头的巨幅油画……油画中有太多太多抽油机的身影,日夜不停。但这一点都不影响鸟儿的生活,远远地看见,是一只两只的白鹭,或是一只两只的麻鸭,还有更多我叫不出名字的鸟儿,扑棱棱自荒草间飞起来,飞着又落下去……放眼全是景,美不胜收。不知车行了多少里路程,才到黄河入海口。然而我是要遗憾了,恨不得自己能生出一双腾云驾雾的翅膀,飞到高天上去,只有那样,才可能看得清楚黄河入海口的面貌。我的遗憾被一幅他人的摄影作品弥补上了———在入海口附近的孤岛镇槐林艺术馆里,这幅摄影作品很好地表现了入海口的景致,其摄人魂魄的是,黄色的河水,与蓝色的海水,泾渭分明,像是刀切过一样,向远方伸展着,如一条没有尽头的曲线,跌宕起伏。
岸边有栋造型奇异的瞭望塔。我生不出翅膀来,却可以走上瞭望塔,观看黄河入海口。在瞭望塔上,我的眼界一下子开阔了许多:蜿蜒的黄河,逶迤而来,辽阔的大海,波涛奔涌,蔚蓝的天空,洁净如洗。多么壮美的黄河入海口啊!
我想,这里既然不失老家故土的本色,在我闲暇时候,还可以再来这里,与其情感再多一些亲近。
选自《人民日报》
来到黄河入海口所在的东营,还没有到入海口,我便思接千里万里,穿云破雾般思想起黄河的源头,是在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上。那里地老天荒,那里雪山草原,那里所在的三江源水土孕育了我国著名的三大江河。长江、黄河、澜沧江,各自选择着它们的出路,但都向着海的方向,浩浩荡荡,从不停息奔流着……黄河的选择,比起长江、澜沧江,似乎要奇崛险峻一些。它最早的时候,曾经北走津冀,南走徐淮,直到百余年前,才在河南决口改道,夺去大清河的河道,把一路从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收纳而来的洪流,义无反顾地东向山东,直去东营,注入渤海,奔腾不息的黄河,融为海的一部分。
我没有诗人的想象,但我因此也要说,海从天上来!
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以上的黄河,亦即黄河的上游,我断断续续地走了一些。而以下流经的晋陕大峡谷,因为地利的缘故,我差不多是走了个透。九曲十八弯的,那叫一种声势,那叫一种壮美。特别是在晋陕峡谷的壶口,惊涛也罢,骇浪也罢,是都要被一壶所收了呢。其所呈现出来的,就愈加磅礴汹涌,更以巨大的流量,夹带着大量泥沙,像个无怨无悔的巨人似的,搬运着来到入海口的东营,沉积下来……
流经黄土高原的时候,黄河尽着自然赋予它的这一天职,把清凌凌从上游流泻到这里的河水,搅拌成黏糊糊的黄泥汤,仿佛一条黄色的巨龙,奋勇地负载着泥,奋勇地负载着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叫苦,不叫累,驮运到此,沉淀为共和国最为年輕而又富饶的土地。我来到东营,双脚刚刚落在这里,即觉出脚下土地的熟悉,像是脚踩着自己的故乡一样。我的这个感觉是没有错的,谁能说这里的土地没有一寸是从我的故乡来的?
我因此骄傲起来,以为我也该是这片土地的主人了呢!
心存着这样一种想法,我在途中,曾经不由自主地下车走进这片新生的土地,弯下腰来,伸手抓一把泥土。那种凉丝丝的感觉,让我很自然地把鼻子凑到了抓在手里的泥土上,深情地嗅了嗅,直觉那泥土的味道,与我们家乡的味道一模一样!恰其时也,有位在此垦殖的汉子,看见我的举动,向我走来,问了我一句话。他问我可是从陕西来的?我老实地回答了他。他高兴了,说我在路边说话,他一听就知我是从老家来的。他一句“老家”,把我说得愣了起来,我看着他,不知如何与他交谈。他倒好,一点都不见生,用他会说的陕西话给我说上了,说他们祖上就是从陕西来的。
他的话引起了我的兴趣,与他便有了一场比较深入的交谈。知道在他爷爷辈上,一路跟着黄河走,喝着黄河的水,闻着黄河的味,来到这里已有四代人。他们是离不开黄河了,老爷爷沿黄河逃荒往这里来,是因为耳闻黄河入海的地方,地广人稀,随便挖一块地出来,撒上种子,就能养家糊口。汉子说得开心,说他爷爷曾不客气地说过,他在黄河的上游,耕种的是黄河土,来到黄河口,垦植的还是黄河的土。黄河就是老家……汉子最后的那一句慨叹,把他自己也慨叹得乐了呢。我因此也乐了,承认他说得对,说得有道理,黄河走到哪里,哪里就是老家。与汉子拉罢话,我回到车上,向同行的朋友说了汉子的话。朋友是河口本地人,他闻言说得比汉子还有趣。朋友说河口一带的人,差不多都是移民来的。大家来到这里,乡音不改,自成村落,极大地丰富了河口的文化气质,更给予这片土地别样的内涵。
往海天一色的黄河入海口去。车行在平坦广袤的黄河三角洲冲积地上,放眼四野,看不见山,只有自由生长着的芦苇以及菖蒲等等我认得出来认不出来的荒草,在这个春末夏初的日子,还很好地保留着经冬而来的枯黄色,然而新生的一代,业已探头探脑地要与它们的前辈相比肩了,黄中泛绿,绿中带黄,像是哪位油画大师,在黄河口涂抹出的一幅没有尽头的巨幅油画……油画中有太多太多抽油机的身影,日夜不停。但这一点都不影响鸟儿的生活,远远地看见,是一只两只的白鹭,或是一只两只的麻鸭,还有更多我叫不出名字的鸟儿,扑棱棱自荒草间飞起来,飞着又落下去……放眼全是景,美不胜收。不知车行了多少里路程,才到黄河入海口。然而我是要遗憾了,恨不得自己能生出一双腾云驾雾的翅膀,飞到高天上去,只有那样,才可能看得清楚黄河入海口的面貌。我的遗憾被一幅他人的摄影作品弥补上了———在入海口附近的孤岛镇槐林艺术馆里,这幅摄影作品很好地表现了入海口的景致,其摄人魂魄的是,黄色的河水,与蓝色的海水,泾渭分明,像是刀切过一样,向远方伸展着,如一条没有尽头的曲线,跌宕起伏。
岸边有栋造型奇异的瞭望塔。我生不出翅膀来,却可以走上瞭望塔,观看黄河入海口。在瞭望塔上,我的眼界一下子开阔了许多:蜿蜒的黄河,逶迤而来,辽阔的大海,波涛奔涌,蔚蓝的天空,洁净如洗。多么壮美的黄河入海口啊!
我想,这里既然不失老家故土的本色,在我闲暇时候,还可以再来这里,与其情感再多一些亲近。
选自《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