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组织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更好地展开时政教学。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新闻播报、开办小报、建立论坛、讨论热点新闻等方法,都能促使学生对时政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利用学到的知识展开分析,提高政治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实践活动;时政教学
随着政治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行,教育部门推出时政教育材料等相关的内容,提出要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融入时政教学的内容。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也要尝试运用各种时政新闻,并组织学生参与到种种实践活动中,这样能让学生了解国内外的形势,充分认识国家的方针政策,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新闻播报,学会筛选信息
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参与到新闻播报的实践活动中,首先根据学生课堂学习的内容提取出若干关键词,并组织学生围绕该关键词展开搜索,尝试从报刊、网络中筛选出与之有关的信息。在综合整理后,组织学生展开新闻报道的活动,学生可以阐述时事新闻的来龙去脉,并表达自己的分析和认识。
在学习《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精彩和可贵,我组织学生关注泰国溶洞受困足球队的相关新闻,并组织与之有关的新闻报道。学生找到了不少与之有关的新闻。如,《中国洞穴救援专家为营救受困泰国少年足球队员做准备》,《泰国受困溶洞足球队亮相 获救少年:曾用石头凿洞求生》等,围绕其展开了讨论。同时我还提出了一些探讨话题,组织学生结合搜集到的新闻进行评论,尝试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如提出问题:“为何这些少年的生死会让这么多人关注?”“我们应该怎样做才是尊重生命的表现呢?”学生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每一个人都要尊重生命。
新闻报道的实践活动能让学生学会如何自主收集相关的信息资料,并尝试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分析。同时,这样的活动还能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能让学生满足表现欲,激发学生的表现热情。
二、开办小报,得到自我提升
开办小报也是时政教学中常见的实践活动。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搜索各种时政新闻的基础上尝试进行整理和调整,并在设计、排版、剪辑的过程中完成对于时政小报的编撰。这样能让学生的认识得到提高,还能发展其创新思维。
在学习《身边的侵害与保护》时,我组织学生就身边可能存在哪些侵害,要如何展开自我保护,还有哪些部门也对青少年进行保护等问题进行讨论。在活动中,我组织学生开办小报,尝试找到各种与之相关的内容,并说说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如有学生找到了新闻《习近平:疫苗案“性质恶劣、触目惊心”,要一查到底严肃问责》,提出医疗安全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习近平对此十分关心,这表示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当发现有对人们产生侵害的问题时,党和领导人都会十分关心这件事情。该学生认为,有关部门要对这些渎职行为严厉问责,这样才能解决身边的侵害,给人们保护。
开办小报的活动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其中,学生可以在这样的团体活动中展示自己的个人才华,并充分认识到团队活动的重要性。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充分尊重其思想和意见,鼓励学生体现个性思想。
三、建立论坛,进行交流辩论
教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高新科技,在网络上建立论坛,并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没有搞清楚或者认识有偏差的问题上传到网络上,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教师要组织学生围绕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辩论,最后尝试整合大家的观点,让学生的认识得到升华。
在学习《身边的诱惑》时,我组织学生在论坛上讨论相关的问题,思考在网络上会出现哪些诱惑,作为学生应该如何主动拒绝这些诱惑。如有学生找到了《网络不能成为赌博活动的法外之地》的新闻,提出:“在网络活动中,我也会时常看到一些和赌博有关的网站,还有一些群,打着介绍兼职赚钱的名义,实际上就是一些聚众赌博的群。我认为我们学生应该主动屏蔽这些内容,不能参与到其中。”还有学生提出:“除了主动屏蔽以外,我觉得万一偶然发现了这些群或者网站,我们不能抱着旁观者的态度,而应该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在讨论中,学生端正了想法,认识到了身边充满了诱惑,要拒绝这些诱惑。
在论坛中,学生除了可以讨论教师提出的论题以外,还可以根据自己了解的信息自主提出各种问题,并邀请同伴参与到讨论中。这样学生能通过论坛展开深入探讨,对时政新闻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发展自己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透视热点,尝试解决问题
教师要发展学生对于时政新闻的敏感性,尝试自主探索各种热点新闻,并围绕其展开跟踪探究,并尝试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这样能发展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认识到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
在学习《法不可违》后,我组织学生透视相关的热点新闻,并进行讨论,如展示新闻《违法建筑拆了又盖 租户:我就为了用来洗澡》,并提出探讨:“违章建筑的问题在每一个小区中都有,有时候十分严重,居民们将绿化地带等公共场所占为己有,而且屡禁不绝,大家觉得这种做法是否正确呢?如果让你设计一些策略,解决相关的问题,你会提出怎样的建议呢?”如有学生提出:“我觉得强制拆除的方法太过于粗暴,而且不能根治,主要还是应该让市民认识到美好的环境对于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另外,如果能让居民更充分地利用公共场所,那么大家就会认识到公共场所的真正用途,避免私人占用的情况。”
透視热点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变得不再枯燥,学生从中发现,学习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不仅要学到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利用这些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能促使学生逐步发展成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才。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组织学生参与到各种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重视时政相关的内容。在灵活多样的活动中,学生能学会探究、分析时政新闻和各种热点问题,提升敏锐感,发展创新思维,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参考文献:
[1] 翁剑钊.初中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的策略探讨[J].广东科技,2014(8):206-206.
[2] 徐火森.论如何在初中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5(16):106-106.
[3] 金立志. 初中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的策略探讨[J]. 亚太教育,2015(23):120-120.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实践活动;时政教学
随着政治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行,教育部门推出时政教育材料等相关的内容,提出要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融入时政教学的内容。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也要尝试运用各种时政新闻,并组织学生参与到种种实践活动中,这样能让学生了解国内外的形势,充分认识国家的方针政策,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新闻播报,学会筛选信息
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参与到新闻播报的实践活动中,首先根据学生课堂学习的内容提取出若干关键词,并组织学生围绕该关键词展开搜索,尝试从报刊、网络中筛选出与之有关的信息。在综合整理后,组织学生展开新闻报道的活动,学生可以阐述时事新闻的来龙去脉,并表达自己的分析和认识。
在学习《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精彩和可贵,我组织学生关注泰国溶洞受困足球队的相关新闻,并组织与之有关的新闻报道。学生找到了不少与之有关的新闻。如,《中国洞穴救援专家为营救受困泰国少年足球队员做准备》,《泰国受困溶洞足球队亮相 获救少年:曾用石头凿洞求生》等,围绕其展开了讨论。同时我还提出了一些探讨话题,组织学生结合搜集到的新闻进行评论,尝试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如提出问题:“为何这些少年的生死会让这么多人关注?”“我们应该怎样做才是尊重生命的表现呢?”学生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每一个人都要尊重生命。
新闻报道的实践活动能让学生学会如何自主收集相关的信息资料,并尝试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分析。同时,这样的活动还能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能让学生满足表现欲,激发学生的表现热情。
二、开办小报,得到自我提升
开办小报也是时政教学中常见的实践活动。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搜索各种时政新闻的基础上尝试进行整理和调整,并在设计、排版、剪辑的过程中完成对于时政小报的编撰。这样能让学生的认识得到提高,还能发展其创新思维。
在学习《身边的侵害与保护》时,我组织学生就身边可能存在哪些侵害,要如何展开自我保护,还有哪些部门也对青少年进行保护等问题进行讨论。在活动中,我组织学生开办小报,尝试找到各种与之相关的内容,并说说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如有学生找到了新闻《习近平:疫苗案“性质恶劣、触目惊心”,要一查到底严肃问责》,提出医疗安全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习近平对此十分关心,这表示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当发现有对人们产生侵害的问题时,党和领导人都会十分关心这件事情。该学生认为,有关部门要对这些渎职行为严厉问责,这样才能解决身边的侵害,给人们保护。
开办小报的活动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其中,学生可以在这样的团体活动中展示自己的个人才华,并充分认识到团队活动的重要性。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充分尊重其思想和意见,鼓励学生体现个性思想。
三、建立论坛,进行交流辩论
教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高新科技,在网络上建立论坛,并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没有搞清楚或者认识有偏差的问题上传到网络上,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教师要组织学生围绕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辩论,最后尝试整合大家的观点,让学生的认识得到升华。
在学习《身边的诱惑》时,我组织学生在论坛上讨论相关的问题,思考在网络上会出现哪些诱惑,作为学生应该如何主动拒绝这些诱惑。如有学生找到了《网络不能成为赌博活动的法外之地》的新闻,提出:“在网络活动中,我也会时常看到一些和赌博有关的网站,还有一些群,打着介绍兼职赚钱的名义,实际上就是一些聚众赌博的群。我认为我们学生应该主动屏蔽这些内容,不能参与到其中。”还有学生提出:“除了主动屏蔽以外,我觉得万一偶然发现了这些群或者网站,我们不能抱着旁观者的态度,而应该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在讨论中,学生端正了想法,认识到了身边充满了诱惑,要拒绝这些诱惑。
在论坛中,学生除了可以讨论教师提出的论题以外,还可以根据自己了解的信息自主提出各种问题,并邀请同伴参与到讨论中。这样学生能通过论坛展开深入探讨,对时政新闻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发展自己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透视热点,尝试解决问题
教师要发展学生对于时政新闻的敏感性,尝试自主探索各种热点新闻,并围绕其展开跟踪探究,并尝试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这样能发展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认识到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
在学习《法不可违》后,我组织学生透视相关的热点新闻,并进行讨论,如展示新闻《违法建筑拆了又盖 租户:我就为了用来洗澡》,并提出探讨:“违章建筑的问题在每一个小区中都有,有时候十分严重,居民们将绿化地带等公共场所占为己有,而且屡禁不绝,大家觉得这种做法是否正确呢?如果让你设计一些策略,解决相关的问题,你会提出怎样的建议呢?”如有学生提出:“我觉得强制拆除的方法太过于粗暴,而且不能根治,主要还是应该让市民认识到美好的环境对于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另外,如果能让居民更充分地利用公共场所,那么大家就会认识到公共场所的真正用途,避免私人占用的情况。”
透視热点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变得不再枯燥,学生从中发现,学习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不仅要学到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利用这些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能促使学生逐步发展成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才。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组织学生参与到各种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重视时政相关的内容。在灵活多样的活动中,学生能学会探究、分析时政新闻和各种热点问题,提升敏锐感,发展创新思维,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参考文献:
[1] 翁剑钊.初中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的策略探讨[J].广东科技,2014(8):206-206.
[2] 徐火森.论如何在初中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5(16):106-106.
[3] 金立志. 初中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的策略探讨[J]. 亚太教育,2015(23):1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