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审美精神的塑造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塑造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是当今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音乐中有着得天独厚的美育元素,音乐教学过程能够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美、创造美、欣赏美,感知和领会音乐的艺术美感。在新课改教学环境下,将审美体验作为音乐教育的发展核心,强化审美教育,有利于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育;审美精神;塑造
  中小学音乐教育固然担当着帮助中小学生认知世界及对其进行道德教育的功能,然而其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中小学生的感性能力,提升其对感性美的欣赏能力。中小学生情绪容易外露,善于展现自己的性格特征。基于此种现状,音乐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出发,通过欣赏音乐作品、参加文艺演出等活动培养其音乐审美能力。学生通过理解和感悟音乐作品、音乐活动所传达的丰富感情,实现心灵的共鸣,进而达到整体性的美感享受,有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审美精神的体现
  1.教学内容审美化是基础
  中小学音乐教学内容的审美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而要根据中小学教材内容进行音乐艺术形式的展现;另一方而可以通过对学生心理的了解,对教材内容开展深入挖掘。在两者有效结合的基础上,努力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深层次的认知,在心灵与情感共鸣的基础上感受艺术的熏陶,从而确保整体教学的有效运行,在潜移默化的教学环境下实现对学生审美精神的塑造。
  2.教学过程的审美化是具体体现
  就具体教学活动而言,动态化的美感主要是通过具体的教学环节和教学结构得以体现。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艺术美感的熏陶,进而使自身的审美能力得到提升,充分体现出教学活动的核心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对音乐的聆听、表现、创新等审美活动,能够使学生更加充分地对教学活动中所体现的艺术情感进行感知,在实现情感共鸣的基础上对音乐教学内容的审美活动有更加深切的理解,进而实现审美精神的塑造。
  3.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审美化是载体
  对于中小学的音乐教学而言,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审美化能够充分展示音乐教学的静态之美,在外部环境支撑下,使教学活动的美感得以充分体现和说明,进而确保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审美传递,确保审美精神塑造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行。音乐教学讲究一定的方式和方法,新课标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在选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时,需要考虑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其审美精神的塑造。
  二、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审美精神的塑造分析
  1.塑造审美精神,提高审美感知能力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它通过人的审美感知,能迅速调节情感,引起共鸣。审美精神的塑造,在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从中感知音乐所表现的情绪,并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从美学角度看,只有形成正确的审美精神,才能有深刻的审美体验、主动的审美意识,才能提高审美感知力,进而形成创造美的欲望。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熟悉音乐教材,面向全体学生,选择那些具有优美旋律、富有明快节奏的音乐,让学生深感乐曲之美;选择形象鲜明的音乐去叩动学生的心弦,使他们情感得到满足;创设赏心悦目、轻松,渝快的音乐学习环境与艺术氛围,使学生感到快乐。这样,让学生在听、唱、奏、律动等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塑造审美精神,获得审美愉悦的体验,提高审美感知能力,从而提高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2提高审美表现,塑造审美精神
  音乐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性表达个人情感的可能性,是需要当众表达的学科,这种表现的价值对人格的发展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表现”是新课标中提出的重要理念,贯穿了音乐教学的所有过程。在音乐课堂中,应充分凸显“表现”这一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中小学音乐教育就要培养学生的表现意识,让学生知道如何去表现。在培养学生表现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经常体会到参与表现后所获得的审美愉悦感,这样学生们才会敢于表现、善于表现。音乐课中不仅要培养学生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还要塑造学生的审美精神,应该引导学生在表现中善于发现美,创造美。教师应该将美学精神教学渗透到欣赏、歌唱、器乐演奏、律动等各项教学活动中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艺术氛围,利用艺术的魅力吸引、感染学生,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并富有激情性地参与发现美、创造美。
  3.塑造审美精神,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音乐是一门很特殊的艺术,一方面它很抽象,另一方面它却又能最深刻、最细腻、最准确地反映人的情感!从这门特殊的艺术中欣赏者感受歌曲(乐曲)的丰富情感和思想内涵,从中获取精神力量,思想得到升华。目前,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快餐文化的影响,高雅的民族音乐文化已不占主导地位,流行音乐被渗透到各个角落。音乐老师应该认识到自己身上的重任,让学生区分流行歌曲中的良荞。同时,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優秀音乐作品,精心设计音乐教学和课内外活动,充分挖掘教材的歌词美、旋律美、节奏美、力度美,以动情的演唱、演奏,生动有趣的讲解,以及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启发学生细细品味音乐,让学生体验每一个音乐作品的美感和思想内涵,以达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精神、积极进行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塑造健康高尚的审美精神的目的。总之,逐步培养学生对高雅艺术的好感、兴趣,从而净化学生心灵、塑造审美精神。
  三、结束语
  要使学生健康成长,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外,还要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外育人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音乐的育人作用,使音乐的美育渗透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潘慧.浅议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中华少年,2017(11).
  [2]张迎迎,赵玲.流行音乐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影响及作用[J].艺术评鉴,2016(08).
其他文献
伏羲位居“三皇之首”,既是中国古史中原始渔猎时代的一位英雄,也是中华统一文化的缔造者.有关其传说和文化创造活动在中华统一文化的生发与形成中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伏羲
当前,我区扶贫工作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全国两会之后,从自治区党委十届六次全会,到自治区脱贫攻坚推进会,再到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我区深入贯
期刊
数学教学的内容源于生活.而学习数学知识,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的应用是我们开展数学学习的主要目的,其最本质的原因在于我们将学到的数学知识能够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因此
摘 要:微课是一种新颖的、与时俱进的教学方式,是一种与传统教学方式截然不同的创新,也是一次具有进步意义的革新,必然对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形成冲击,也是对教师传统听评模式的突破,也能够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随着微课在教学中优势的日渐明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也被广泛使用,本文围绕初中化学教学的特点就
摘 要:文章从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有效益”培养的概念出发,探讨了技能人才培养中的“需要”问题,并对建筑类专业学生和用人单位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了“有效益”的高职建筑类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判断依据。  关键词: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有效益”;培养  2015年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提出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前提。而建筑行业普遍存在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现状,需要综合素质相对较高人员来
教师是孩子学校生活的教育者,而父母是孩子家庭生活的教育者。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最直接的桥梁,是情感與思想的碰撞,需要面对面、心对心地密切相连的家庭教育,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功能。通过家访,教师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并争取家长的支持、配合与积极参与,从而使学校教育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家访是教师的主要工作和责任之一,也是做好班级工作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学生的任何一种社会或心理方面的行为,通常都
期刊
摘 要: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比较,它的专业性较强,美术教学活动中有很多不能忽视的细节,美术细节对教学具有重要的推动和连接作用;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学中每个细节的落实情况;精彩的教学细节构成了经典的教学案例,细节的设计与捕捉是教师智慧的呈现;善于发现和关注细节,反映了教师的睿智和思想;捕捉和利用细节,体现教师的实力和底蕴。细节决定着美术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更加注重细节
摘 要:素质教育强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国家兴旺与发展的源泉。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一线初中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直接影响着创新教学的开展。面对创新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初中数学通过对课程的不断改革,利用多种方式开展创新教育,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的培养开展了创新教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师创新意识培养;探究  意识是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初中数学教师要想开展创新教学,首先要提高自身创新意
摘 要:写作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在培养学生基础写作能力和初期文字表达能力方面发揮重要作用、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写作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目前我国多数小学在语文写作教学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写作教学作为一个较难突破的教学瓶颈,限制着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与小学语文教学事业的发展,为小学语文教师带来较大的困扰、因此,研究当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并提出改革措施十分有必要、木
摘 要:“教学是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说到底就是要改变“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全程互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切实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因此,只有变教师的“独角戏”为师生的“交响乐”并让互动成为其中的主旋律,师生才能在和谐配合的过程中更好地教和更好地学,最终达到师生共赢。  关键词:数学教学;有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