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不是考试卷,不是象牙塔,不是故纸堆;教育是一种生活,一个过程,一段经历,一种体验”,只有课堂充满了快乐,有着和谐的氛围,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挖掘学生创新的热情;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添课堂的新鲜感,从而在课堂对话中,提升学生的幸福感。
关键词:课堂;快乐;对话;幸福感
恩格斯指出:“每一个人的意识或感觉中都存在着这样的原则,它们是颠扑不破的原则,是整个历史发展的结果,是无须加以证明的……例如,每个人都追求幸福。”
那么,幸福是什么呢?是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幸福就是一种心理状态。
而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是师生个体生命有意义的构成部分,是师生展示生命意义与价值的舞台。
那么什么是幸福的课堂呢?
笔者认为充满生机的教育教学活动,能产生智慧的火花,充分激发师生的想象力,加深师生的感情,在追求教育的生命意义与价值的基础上,形成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就是幸福的课堂。
我们应该如何构建充满幸福的课堂呢?
对于如何构建幸福的课堂,学术界有一部分人已经对这方面做了相关研究。有的是作单个科目探索幸福课堂的研究,也有的做整个教学的研究。但是基于他们的研究只是对幸福课堂大而化之的讲解,很少有人从案例分析方向入手,对课堂活动进行有效的观察以探索幸福的课堂。所以,笔者试着从这个方向入手,谈谈自己的理解。
一、幸福的课堂应该具有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现代课堂不应当是封闭的、线性的、灰色的‘工业车间’,而应当是绿色的‘生态田园’。从生态论视点看,课堂的生态性在于,它是充满人格影响、精神交往、文化对话的生命场域。课堂里生命的在场,意味着它始终是积极的、活跃的、自在的、自由的,就像花开草长的自然生态一样,散发着成长的气息。生态课堂天然地富有农业文明的绿色底蕴。”快乐课堂本身就是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只有当我们认识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联系是交互的、复杂的生命联系时,我们才能体会到快幸福课堂的生命内涵。
在课堂,就要求老师从一开始营造一个轻松愉快课堂,让学生融入课堂。在观察我们老师上课时,有这样的一个案例。这是一节初一学生的语文课,上课内容是《课外古诗词阅读指导》。课堂开课时,老师让学生展示日常积累的写景时,有的学生反应效果良好,有的学生则显出胆怯或读诗不完整,可就在此时,老师亲切地鼓励他,并让全班诵读孩子想展示的诗歌,既让孩子不尴尬,又让孩子感受到集体学习的乐趣。在教学中,老师要明白关注人的重要,让学生感到安全、放松,从而使他们能够思想自由的表达。
此外,一节初一的数学课上,上课内容是《两条直线的位子关系》,教学中,教师提问,哪位同学上讲台来表演一下两条直线之间有哪些位子关系。这时,有一位男同学走到了讲台,说他来表演,并请老师播放一段男同学准备好的音乐,伴随着音乐,男同学表演了相交和平行的动作,生動形象展示赢得了全班的鼓掌。老师的安排很有新意,把老师放在了学生的位子上进行思考,这节课是下午2点15分开始上的,有部分同学开始困了累了,但看完这个表演后,我观察到几乎全班同学都很有精神,没有一个睡觉的,这样学生学习下面的内容才可能有效率。学生轻松的上课,就是一种幸福。而没有效率的课堂是在浪费时间。所以在安排教学时,老师要需换位思考,如何让学生集中注意力,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
所以,一个具有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是创造一切课堂效果的基础,同时也是创造幸福课堂的基础。
二、给予学生积极评价是创设幸福课堂的源泉。
在教学中,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不要急着给予正确或者错误的答复,而是经过同学们相互讨论,以寻求一种更好的方法。这样,那个提出方法的同学就体验到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快乐,也教育激励了全班其他同学。
在我观察课上,有这样的例子。这节课是初一的数学课,内容是《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老师讲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后,老师布置了一个任务:用一张不规则的纸折出两条平行的直线,全班同学都在试着折,由于难度较大,部分学生折不出来,有少数学生折出了两条平行的直线,过程中,老师并没有批评不成功的同学,而是满脸微笑地请了一个同学给大家展示折纸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困难和问题,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如果老师一味地指责学生不认真对待,冷嘲热讽,将会让学生紧张,因而没有自信,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会害怕课堂。在课堂上更谈不上幸福。反之,老师鼓励的眼神,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会感染学生,会让学生放轻松,愉快的进行学习。特别是对有些后进生,他们习惯了批评与惩罚,如果这时教师一个亲切的手势,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期待的眼神就将会点燃他们的希望之火,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学中我们老师应该竭尽全力给学生创设这样的机会和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快乐。
三、培养优质的对话习惯是创设幸福课堂的升华剂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在《思想录》 中引用拉·布鲁意叶的话说:“有两件完全相反的东西在同样左右着我们,即习惯和新奇。”其实,这两件东西同样也左右着对话教学。首先,对话教学的有效展开需要师生都具有良好的对话习惯。其次,对话教学需要师生不断探究和解决教学中产生的问题,也即保持对教学中发生的问题的新奇。因此,对话教学中师生均需养成以下习惯: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激发他们乐学的热情,使每个人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这才是创设和谐幸福课堂的有力保障。
对此,一节政治课给我带来了一些启发。这节课的内容是《告别依赖,走向自立》。课上,老师设计了两个活动教学。在第二个活动中,是各抒己见的环节。第一步:假如学校取消了班主任制度,我们班可能会出现哪些状况?学生:到处都是垃圾,“两操”(眼保健操和课间操)没人管……。第二步:针对这些状况,你又会如何处理呢?学生:要有自我约束能力……老师:如果班上的同学在疯打,你会怎么办?学生:我会叫班长管……老师继续追问,在这样的情况下,你有没有管理的责任呢?学生:我也要管……老师:针对班级工作,你又会怎么做?学生:……老师:老师不禁想到,“没有优秀的班集体,就没有优秀的个人”……在这个“各抒己见”的活动环节中,教师所设计的两个主问题(两步)层层递进,激发了学生的思考,特别在第二步问题回答后,老师对学生进行了两次追问,并且这两次追问让学生们深入思考到自己对集体的责任。这个活动启发我们在教学中设计问题时应该考虑层次性以及对问题进行深入挖掘,这对提高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考,培养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习惯,提升学生的成就感与满足感是非常重要的。这也体现着新课标教学理念中“思想性”原则。
以上教学范例都是发生在真实的课堂上的,引起我无限的思考以及反思我自身的课堂,很多时候,自己在教学中也会出现这样的状况甚至更多。如何在别人的课堂教学经验中完善自己的课堂,并让学生在课堂上轻松、愉快、幸福的接受知识,让自己掌握的各种知识与道理于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学生,使得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高效的学习,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着重去认识和学习的。但是,在这条路上,各种因素还阻碍着学生体验学习之快乐,因为幸福是一种心理状态,每个人对于同一件事情有着不同的感受,对幸福的理解更是各异。所以,如何构建幸福的课堂,不是在寻求一个结果,而是在寻找一个方法,一个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的让大多数学生感到相对幸福的方法。这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去思考和总结的漫长而无止境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周庆元、黄耀红:《走向课堂的生态和谐》,《高等教育研究》,2008(3)。
[2]祁仁东、黄振华:《对话——快乐课堂的源泉》,基础教育论坛,2012(12)。
[3]陈大伟:《观课议课与课堂建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第一版。
(作者单位:贵阳市第二实验中学)
关键词:课堂;快乐;对话;幸福感
恩格斯指出:“每一个人的意识或感觉中都存在着这样的原则,它们是颠扑不破的原则,是整个历史发展的结果,是无须加以证明的……例如,每个人都追求幸福。”
那么,幸福是什么呢?是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幸福就是一种心理状态。
而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是师生个体生命有意义的构成部分,是师生展示生命意义与价值的舞台。
那么什么是幸福的课堂呢?
笔者认为充满生机的教育教学活动,能产生智慧的火花,充分激发师生的想象力,加深师生的感情,在追求教育的生命意义与价值的基础上,形成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就是幸福的课堂。
我们应该如何构建充满幸福的课堂呢?
对于如何构建幸福的课堂,学术界有一部分人已经对这方面做了相关研究。有的是作单个科目探索幸福课堂的研究,也有的做整个教学的研究。但是基于他们的研究只是对幸福课堂大而化之的讲解,很少有人从案例分析方向入手,对课堂活动进行有效的观察以探索幸福的课堂。所以,笔者试着从这个方向入手,谈谈自己的理解。
一、幸福的课堂应该具有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现代课堂不应当是封闭的、线性的、灰色的‘工业车间’,而应当是绿色的‘生态田园’。从生态论视点看,课堂的生态性在于,它是充满人格影响、精神交往、文化对话的生命场域。课堂里生命的在场,意味着它始终是积极的、活跃的、自在的、自由的,就像花开草长的自然生态一样,散发着成长的气息。生态课堂天然地富有农业文明的绿色底蕴。”快乐课堂本身就是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只有当我们认识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联系是交互的、复杂的生命联系时,我们才能体会到快幸福课堂的生命内涵。
在课堂,就要求老师从一开始营造一个轻松愉快课堂,让学生融入课堂。在观察我们老师上课时,有这样的一个案例。这是一节初一学生的语文课,上课内容是《课外古诗词阅读指导》。课堂开课时,老师让学生展示日常积累的写景时,有的学生反应效果良好,有的学生则显出胆怯或读诗不完整,可就在此时,老师亲切地鼓励他,并让全班诵读孩子想展示的诗歌,既让孩子不尴尬,又让孩子感受到集体学习的乐趣。在教学中,老师要明白关注人的重要,让学生感到安全、放松,从而使他们能够思想自由的表达。
此外,一节初一的数学课上,上课内容是《两条直线的位子关系》,教学中,教师提问,哪位同学上讲台来表演一下两条直线之间有哪些位子关系。这时,有一位男同学走到了讲台,说他来表演,并请老师播放一段男同学准备好的音乐,伴随着音乐,男同学表演了相交和平行的动作,生動形象展示赢得了全班的鼓掌。老师的安排很有新意,把老师放在了学生的位子上进行思考,这节课是下午2点15分开始上的,有部分同学开始困了累了,但看完这个表演后,我观察到几乎全班同学都很有精神,没有一个睡觉的,这样学生学习下面的内容才可能有效率。学生轻松的上课,就是一种幸福。而没有效率的课堂是在浪费时间。所以在安排教学时,老师要需换位思考,如何让学生集中注意力,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
所以,一个具有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是创造一切课堂效果的基础,同时也是创造幸福课堂的基础。
二、给予学生积极评价是创设幸福课堂的源泉。
在教学中,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不要急着给予正确或者错误的答复,而是经过同学们相互讨论,以寻求一种更好的方法。这样,那个提出方法的同学就体验到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快乐,也教育激励了全班其他同学。
在我观察课上,有这样的例子。这节课是初一的数学课,内容是《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老师讲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后,老师布置了一个任务:用一张不规则的纸折出两条平行的直线,全班同学都在试着折,由于难度较大,部分学生折不出来,有少数学生折出了两条平行的直线,过程中,老师并没有批评不成功的同学,而是满脸微笑地请了一个同学给大家展示折纸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困难和问题,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如果老师一味地指责学生不认真对待,冷嘲热讽,将会让学生紧张,因而没有自信,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会害怕课堂。在课堂上更谈不上幸福。反之,老师鼓励的眼神,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会感染学生,会让学生放轻松,愉快的进行学习。特别是对有些后进生,他们习惯了批评与惩罚,如果这时教师一个亲切的手势,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期待的眼神就将会点燃他们的希望之火,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学中我们老师应该竭尽全力给学生创设这样的机会和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快乐。
三、培养优质的对话习惯是创设幸福课堂的升华剂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在《思想录》 中引用拉·布鲁意叶的话说:“有两件完全相反的东西在同样左右着我们,即习惯和新奇。”其实,这两件东西同样也左右着对话教学。首先,对话教学的有效展开需要师生都具有良好的对话习惯。其次,对话教学需要师生不断探究和解决教学中产生的问题,也即保持对教学中发生的问题的新奇。因此,对话教学中师生均需养成以下习惯: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激发他们乐学的热情,使每个人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这才是创设和谐幸福课堂的有力保障。
对此,一节政治课给我带来了一些启发。这节课的内容是《告别依赖,走向自立》。课上,老师设计了两个活动教学。在第二个活动中,是各抒己见的环节。第一步:假如学校取消了班主任制度,我们班可能会出现哪些状况?学生:到处都是垃圾,“两操”(眼保健操和课间操)没人管……。第二步:针对这些状况,你又会如何处理呢?学生:要有自我约束能力……老师:如果班上的同学在疯打,你会怎么办?学生:我会叫班长管……老师继续追问,在这样的情况下,你有没有管理的责任呢?学生:我也要管……老师:针对班级工作,你又会怎么做?学生:……老师:老师不禁想到,“没有优秀的班集体,就没有优秀的个人”……在这个“各抒己见”的活动环节中,教师所设计的两个主问题(两步)层层递进,激发了学生的思考,特别在第二步问题回答后,老师对学生进行了两次追问,并且这两次追问让学生们深入思考到自己对集体的责任。这个活动启发我们在教学中设计问题时应该考虑层次性以及对问题进行深入挖掘,这对提高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考,培养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习惯,提升学生的成就感与满足感是非常重要的。这也体现着新课标教学理念中“思想性”原则。
以上教学范例都是发生在真实的课堂上的,引起我无限的思考以及反思我自身的课堂,很多时候,自己在教学中也会出现这样的状况甚至更多。如何在别人的课堂教学经验中完善自己的课堂,并让学生在课堂上轻松、愉快、幸福的接受知识,让自己掌握的各种知识与道理于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学生,使得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高效的学习,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着重去认识和学习的。但是,在这条路上,各种因素还阻碍着学生体验学习之快乐,因为幸福是一种心理状态,每个人对于同一件事情有着不同的感受,对幸福的理解更是各异。所以,如何构建幸福的课堂,不是在寻求一个结果,而是在寻找一个方法,一个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的让大多数学生感到相对幸福的方法。这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去思考和总结的漫长而无止境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周庆元、黄耀红:《走向课堂的生态和谐》,《高等教育研究》,2008(3)。
[2]祁仁东、黄振华:《对话——快乐课堂的源泉》,基础教育论坛,2012(12)。
[3]陈大伟:《观课议课与课堂建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第一版。
(作者单位:贵阳市第二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