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对译中的音译法

来源 :科学时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t3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译随着翻译的出现而出现,随着翻译的发展而发展。如今,音译法开始被大多数译者广泛使用。音译也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翻译方法。本文将根据本人自身学习翻译的一些经验对英汉对译中的音译方法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关键词】翻译;音译;语用功能;适用范围;使用原则
  一、引言
  当前,英汉对译采用的主要方法有意译、直译和音译等几种。每种翻译方法也都有它存在的必要性和各自的优势。可是弊端就是外国的读者往往都会不太理解译文;意译方法的使用对于语言的接收方来讲虽然比较容易接纳,但是有时译文和原文却很难达到语义对等,所以有时我们会看到译者使用直译加解释的方法。对于语言差别较大的文化现象词,如人名、地名或带有民族特色的词汇,在另一个国家的语言中根本难以找到与其语义对等的词汇,这时候我们就会使用音译法。这也就是说,在特定情况下, 音译是英汉对译中一种不可或缺的主要手段。音译法。
  音译, 顾名思义, 是一种以音代义的方法。音译就是译音,即是把一种语言的词语用另一种语言中跟它发音相同或近似的语音表示出来的翻译方法。 以下将谈及音译的语用功能,适用范围及使用原则。
  二、音译的语用功能
  从语言的角度看, 音译词可起到填空补缺的作用。美国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松认为, 人类一切认知经历及其分类都是可以用某种现有的语言来表述的。一旦出现词语空缺, 就可以通过用外来词或外译词、新词、语义改变和迂回说法等手段来限定和扩大已有术语。(罗曼·雅可布逊)
  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 同一个词有时会有两种译法,即意译和音译。但是有一些词,如“太极”,这一中华民族古老而又深受人们喜爱的强身健体运动项目, 不是区区“Breathing exercise”能概括的,而英语中也找不到与之完全语义对等的词语,所以此时就出现了词汇空缺,因此“Taijiquan”这种音译法得以使用,而且这种译法也更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三、音译的适用范围
  1.用于专有名词的翻译
  专有名词是指某人、某地方、某机构等的专有名称,如毛泽东Mao Zedong; 武汉Wuhan;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 比尔·盖茨Bill Gates 等。
  1979年6月15日,联合国秘书处发出通知:汉语拼音的新拼法作为在各种拉丁字母文字中转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名和地名的标准,从这一天起,秘书处起草、翻译或发出的各种文件都用汉语拼音书写中国名称。
  2.用于品牌的名称翻译
  如:Adidas阿的达斯;Canon佳能;Coca-Cola可口可乐; Colgate高露洁;Kodak柯达; McDonald麦当劳; Motorola摩托罗拉;Nike耐克; Sony索尼; Sprite雪碧等品牌名词的翻译。
  3.用于缩写语的专有名词翻译
  一些缩写语的形式较短,采用音译法比较容易上口,所以往往人们更愿意使用音译法,如:AIDS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翻譯为“艾滋病”;TOFEL (Testing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翻译为“托福”;OPEC (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翻译为“欧佩克”。
  4.用于民族特有事物名词的翻译
  有些属于某个民族特有的事物如食品、乐器、舞蹈、度量单位和货币等的名词, 民族色彩很浓, 翻译时为了保持其民族特色, 最好使用音译法, 否则将失去原有的韵味。
  如,西方的食物cheese翻译为“芝士”, chocolate翻译为“巧克力”, hamburger翻译为“汉堡包”, salad翻译为“沙拉”, sandwich翻译为“三明治”; 西洋的乐器guitar翻译为“吉他”;西方的舞蹈ballet翻译为“芭蕾”, waltz翻译为“华尔兹”; 西方的酒类champagne翻译为“香槟”, whisky翻译为“威士忌”; 西方的度量单位gallon翻译为“加仑”, pound翻译为“磅”, ton翻译为“吨”等。汉语中的此类名词翻译为英语时也多采用音译法,如荔枝翻译为“litchi”, 芒果翻译为“mango”, 人参翻译为“ginseng”, 麻将翻译为“mahjong”等。
  5.用于无对应词的词语的翻译
  有一种情况时有发生,即一种语言中的某些词语或概念在另一种语言中无与之相对应的词,此时译出语与译入语的差异最大, 翻译时往往无法从语义上入手,而音译法则能解决这种矛盾。如:aspirin翻译为“阿司匹林”,heroin翻译为“海洛因”, humor翻译为“幽默”, microphone翻译为“麦克风”, model翻译为“模特”, romantic翻译为“罗曼蒂克”等。
  四、音译法的使用原则
  音译的原则是“统一认识、规范译法”,“名从主人、约定俗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谐音兼义、力求贴切”。对人名的翻译也有这样几点规则:第一,遵守约定束成;第二,名从主人;第三,使用标准汉音;第四,使用常见字,即查询张培基老师的人名汉英表(张培基等,2008);第五,不要滥用音译;第六,遵循音译雅原则(田传茂、杨先明,2007)。
  1.统一规范
  专有名词,尤其是地名人名的译法, 必须力求统一化和规范化。过去,有些专有名词的翻译没有统一的规范, 很多名著的不同版本中人名的翻译也不尽相同,如名著“Gone with Wind”中的女主角“Scarlett”就有几种不同译名, 如“斯佳丽”,“郝思佳”等等。   中国人名、地名的英译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鲁迅有人译为“Xun Lu”,“Lu Xun”。1978年,我国政府已规定统一采用汉语拼音音译我国地名、人名, 而且音译中国人姓名都采用先姓后名的排列顺序, 同时出版了一系列译名辞书。我们应在翻译时参照这些资料采用规范译法。遵循统一规范的原则。
  2.约定俗成
  翻译时除了要考虑规范外, 还要尊重源语言的特点及已经约定俗成的东西。如英国作家Bernard Shaw早期被译为“萧伯纳”, 如美国总统 Ronald Wilson Reagan 被译为“罗纳德·威尔逊·里根”,这些译名已被大家广为接受并认可, 我们就没有必要按现在的习惯重新翻译, 而应沿用原有译名。孙中山先生的姓名不能译为“Sun Zhongshan”, 而应尊重历史,以他的字“逸仙”在广东方言中的发音译为“Sun Yat-sen”。
  3.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的原则同样也适用于音译。有些音译外来语在日常语言中仅昙花一现,很快就被人们所忘记, 如camera(照相机)曾被译为“开麦拉”; cement(水泥)曾被译为“水门汀”, 此类词语早已被淘汰, 而代之以规范译法, 不应再被沿用。与之相反, 有些音译词却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如humor一词, 自林语堂先生首次译为“幽默”后经久不衰,至今仍被广泛使用着。据称当时,林语堂把humour译为“幽默”,当时许多文化名人也持有异议。鲁迅就曾嫌它容易被误解为“静默”或“幽静”。李青崖主张译为“语妙”,但“语妙天下”是句成语,有“光说不做”含义,不太妥当。陈望道拟译成“油滑”,但又觉得不够确切,且有轻浮之嫌。后来,唐栩侯则译作“谐穆”,认为一“谐”一“穆”构成“幽默”的整体。争论中,“幽默”一词已经广泛流行,其含义也为世人认可,一直沿用至今,还曾被评为20世纪翻译最为传神的外来词。
  五、总结
  尽管现如今音译法开始被很多译者广泛使用。使音译法也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翻译方法。但是,每一种翻译方法都有其利端和弊端,当然音译法也不例外。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音译法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音译法缺乏系统性, 很多译者都喜欢各行其是,不遵守音译的原则,导致相同的词汇会有很多种译法,从而显得杂乱无章。因此, 音译的系统性还有待提高,音译还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到现在为止仍有待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培基. 英漢翻译教程[M].
  [2]田传茂, 杨先明. 汉英翻译策略[M].
  [3]周敦义.翻译名义序[M].
  [4]罗曼·雅可布逊.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M].
其他文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