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快乐的历史课堂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oa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教师是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更是和谐课堂的创造者。多年的初中历史教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教学风格。教学语言风趣、幽默;讲解问题深入浅出;比喻形象生动;知识联系游刃有余。我就是在快乐中让学生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并联系家乡实际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利用课程帮助学生进行生涯规划。
  【关键词】 快乐 历史课堂 提高能力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初一的学生刚刚升入初中,增加了许多新课程,好奇心特别强。我就抓住他们的好奇心,利用他们已经掌握的历史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在讲中国历史第一册《秦的统一》这一课时,我用了这样的课前导语:同学们对秦始皇的功绩有所了解,老师领同学们做个游戏。假设老师请同学们吃饭(本故事纯属虚构),同学们,用你们学过的成语故事、历史典故来点你们想吃的菜。鸡鸭鱼肉都可以,但必须是成语故事,历史典故中出现过的才算有效。话音刚落,同学们纷纷响应:“闻鸡起舞”、“年年有鱼”、“兔死狗烹”、“庖丁解牛”、“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苏武牧羊”……同学们发言非常热烈,我做了一个“暂停”的手势,有个同学说“老师你也点个菜。”闻听此言,正和我意:“老师点的菜是‘秦王扫六合。’”同学们有的先是一愣,继而聪明的学生哈哈大笑,道出其中原委:“老师是秦王灭掉齐、楚、燕、韩、赵、魏,满桌统吃啊!真可谓‘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做完这个游戏,同学们踊跃发言,课堂气氛异常活跃,通过老师的点拨很快掌握了知识点。学生也在展示自我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获得了快乐。
  二、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作为初中的历史学科,有着非常优越的有利条件。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伟大的中华文明有着数不清的成语故事、典故、历史故事,即使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也能讲出一两个《三国演义》中的故事,说出一两个《西游记》中的人物。有的同学还能将《水浒传》中108将的绰号如数家珍,倒背如流。学生有这么好的基础,我稍加引导就会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接一批初一的新生,第一节历史课是《祖国境内的原始居民》,我会把学生分成男生队和女生队,带领学生穿越到遥远的远古时代,开始快乐而艰苦的生活。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放飞思绪,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男生队经过讨论派出几名代表说说他们作为远古居民一天的工作。男人的任务是打猎,武器是石头和木棒,但由于工具简陋,开始基本打不到猎物。这样在氏族内部的地位就不高,这就是母系氏族社会。他们经过改进工具,有了弓箭和长矛,还学会了挖陷阱。这样不仅打到了很多猎物,还抓了一些幼崽,把它们饲养起来,这就是原始畜牧业。男人對氏族的贡献越来越大,逐渐由母系氏族过渡到父系氏族。在打猎过程中,碰到雷击点着树木,烧死了野兽,生肉变成烤肉,男人们从附近经过闻着好香啊,争先品尝都觉得熟的比生的好吃,从此告别“茹毛饮血”时代。学会使用天然火,知道保存火种。后来学会人工钻木取火。女生也不甘落后,去采集野菜、野果。在采集过程中发现了规律,有的植物这次摘完了过一段时间还会长出来,她们就把这种植物移栽到她们居住的山洞附近,这就是原始的农业。两组代表踊跃发言,每一个同学都可以补充。远古人类一天的生活结束了,同学们初中第一节历史课也要下课了,但当你看到一双双熠熠发光的眼睛、一个个群情激昂的稚嫩面孔、一个个理论联系实际的发问,意犹未尽真地是给我最大的鼓励。今后的历史课,我告诉自己要再接再励。
  三、学会知识提高能力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例如在讲《农村与城市的改革》这一课时,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道非常贴近生活的课后思考题“我和老师比童年”,要从衣、食、住、行几方面入手。让学生回家收集购粮本、布票、粮票,听爷爷、奶奶讲小时候的故事。改革开放前,物质匮乏,生活用品不随便买,买粮要购粮本,买布要布票,家里孩子的衣服是大的穿完小的接着穿,这就是常说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当年住低矮的平房,出行有个自行车就算条件好的。改革开放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学们展示了收集的不同款式衣服的图片,颜色五彩斑斓,款式多种多样。吃饭由以前的“能吃饱”到现在的“要吃好”,特别是副食水果、蔬菜品种齐全,鸡鸭鱼肉,应有尽有。通过棚户区改造,大部分居民都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出行可选火车、汽车、高铁、飞机,有的家里还有私家车。公路、铁路四通八达。让学生把老师的童年与自己目前的生活条件进行对比,这样既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使他们真真正正、确确实实地感受到改革开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感受到改革开放40年辉煌的成就,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从心底发出感慨: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
  四、帮助学生做好生涯规划的指导
  所谓中学生生涯规划,就是让中学生尽早认识自我、认识职业。如你的兴趣是什么?你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对哪方面的知识比较感兴趣,你将来想从事什么职业?你有什么样的梦想?我在讲九年级下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这一课时,重点是苏联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后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超过法、英、德,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我并将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做了对比,利用顺口溜:一五成就不寻常,自产铁轨出鞍钢。一汽长春解放牌,飞机南昌又沈阳。武汉大桥跨天堑,克拉玛依油不洋,铁路鹰夏宝成等,三条公路通西藏。帮助学生记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同时也把中考的重点考点用对比的方法复习了一遍,教学生学会历史知识的纵向、横向联系。接着问学生:你有三年规划或更长远的规划吗?你将来想上什么样的大学?想从事什么职业?告诉学生所谓的生涯规划就是规划人生的远景,彩绘你生命的蓝图,将来实现你的梦想。启发学生,你们很快就要参加中考,三年后还要考大学,今后考大学是3+3模式,也就是语、数、外三大主科必选,然后再从史、地、政、生、物、化六个可选科目中选出三科。所以现在你就应该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只有明确目标,找对方向,经过努力才能实现你的梦想。
  五、幽默、风趣、深入浅出是我的风格
  九年级《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课,第一部分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不好理解。我借用蒲松龄的《狼》,带领学生分析参加慕尼黑会议的德、意、英、法四国领导人希特勒、墨索里尼、张伯伦、达拉第,他们在《狼》这篇文章中分别扮演什么角色。同学们在我的点拨下说出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是贪得无厌的狼,张伯伦、达拉第是心存侥幸的屠夫,被牺牲的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是屠夫扔出去的肉骨头。狼先吞下苏台德进而占领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这就表现了狼的贪得无厌,并把矛头指向了屠夫。经过分析同学们恍然大悟,对号入座,弄明白了慕尼黑阴谋,也懂得了英、法等欧洲国家对法西斯侵略者不是严加制裁,而是希望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人们把这种政策称为“绥靖”政策。在我的鼓励下,四个同学即兴表演了小品“慕尼黑阴谋”。
  六、联系家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我的家乡是黑龙江省虎林市的东方红林业局,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祖国边陲小镇,就在这里有1969年3月发生的中苏边界冲突而闻名的珍宝岛,一个面积仅0.74平方公里的小岛,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那场非常激烈的战斗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战士用热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赞歌。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所以,我要让学生懂得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身边也有英雄,也有历史。所以,我会联系家乡实际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不失时机地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教育。
  我是一个快乐的历史教师,我的教学理念是:建立快乐的历史课堂。我喜欢波涛壮阔的大海,但我更愿做一滴平平凡凡的春雨,耐心细致,潜移默化,一点一滴地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以致于对历史课的喜爱。在课堂上把知识和快乐带给学生是我的责任。我真觉得我适合历史老师这项工作,同时我也体会到了作为老师的幸福。
  参考文献
  [1] 杨占稳.构建初中历史快乐课堂刍议[A].2012年12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
  [2] 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写作属于较为主要及重要的一部分,在写作教学过程中由于写作难度、学生年龄、认知等的特殊性,导致写作教学效率不高,学生们写作水平停留在较低状态下,因此开展“微作文”的习作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分析“微作文”为小学语文教学提效的教学措施,笔者针对微作文教学意义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微作文 小学语文 教学效果  微作文主要是指短小精簡的作文,相对于普通作文来说具有篇幅
期刊
【摘 要】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让人感到欣喜与激动,但同时也让人发现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某些缺陷——数学课堂存在低效现象,因此,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被广大教师重视,而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教学方法,能促进有效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 选择方法 促进 有效教学  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每一个教师的心愿。特别是在素质教育影响和新课程改革如此热闹非凡的大
期刊
儿童阅读已经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儿童阅读使教学浸放在思想和意义的长河里,采撷爱、宽容、分享等人性的种子,引领学生走进经典,重建阅读的深度空间。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面对刚入学的学生,首先应该要让他们体会到读书的乐趣,老师可以采取形式多样的阅读方式来激发,同时了解学生感兴趣的是哪些读物,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一起阅读,让他们尝到阅读的快乐,我一般采取以下的方法:  1. 故事引趣——
期刊
【摘 要】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生命”,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知识、能力、过程的载体。纵观每年的高考地理试卷,几乎每一道题都离不开地图。但如果我们深入到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低效、无效甚至根本不讲成效的教学现象俯拾即是,在选图、用图等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学生连最基本的读图、析图能力都没有。因此,该如何有效利用图表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对于地理教学工作者来讲尤显重要。  【关键词】 地图教学 地理课堂
期刊
【摘 要】 数学作为最古老同时与人的生活结合最紧密的学科,所包含的远不止公式定理这么简单,数学的背景文化非常的丰富多彩。近几年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也使得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加入数学文化的相关内容,关注学生的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成为了主流。高中数学的教学不能仅限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更应该注重对学生数学文化以及数学思维的培养。本文从以下几个层面分析了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  【关键词】 高
期刊
【摘 要】 在数学课程中,当注重发展和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感,《义务课程标准》将其数感放在首位,可见培养数感的重要性,同时也是一年级学生系统学习数学知识的开始,是培养学生良好数感的契机。本文将从一年级学生观察、操作、小组合作交流、生活应用等策略进行论述,更好地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感。  【关键词】 数感 一年级学生 有效策略  数感的培养是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一方面,同时笔者认为数感
期刊
【摘 要】 思政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思想的构建不仅对于学生个人发展有着影响,对于社会乃至国家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于土木工程专业思政课的学习,应当积极顺应社会的发展,切实关注学生的需求和真实想法,对已有的思政课程进行改革与建设,让学生通过思政课程的学习完善自身思维,构建正确的三观,为进入社会后的个人发展打下基础。  【关键词】 土木工程 思政课 改革 建设  在当前的土木工程专业思
期刊
【摘 要】 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之一。所有的任课教师都负有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学科教学既可以培养中学生健康的心理,也可以给中学生带来各种心理压力。教师应通过各种方式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减少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学科教学 心理素质  一、挖掘课本知识,学习心理理论,提高心理素质  课本中隐含了一定的心理学内容,通过教师有意识的挖掘
期刊
【摘 要】 本文基于如何提高师生网络应用的水平进行了思考,先从教与学、课堂结构、教学内容和目标、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教学环境等方面来阐述网络的推动作用;接着通过转变师生的观念、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提高师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提高师生的网络操作能力等方法,一步步提高师生的网络应用的水平。希望能在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认识的主体,最后取得师生共同成长。  【關键词】 提高
期刊
【摘 要】 新课程改革在初中教学体系中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已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实际需求,这需要对原有的课堂教学方式和模式进行调整和创新,以教学视频为载体的微课教学模式在初中教学体系中广泛应用开来,尤其是针对初中生学习兴趣和热情高昂,同时叛逆性格的特点,发挥微课教学模式可控性强、教学趣味性大以及教学印象深刻的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微课教学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效地激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