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90年代中期台湾日益兴起全民教育理念风潮,通过分析台湾地区全人教育理念的发展及含义,并针对台湾师范大学全人教育模式的内容及服务学习阶段进行思考,从中得到高校大学生教育的启示,以期对我们当前大学教育改革有所借鉴。
【关键词】台湾地区高校;全人教育;台湾师范大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全人教育理念
(一)全人教育理念含义
全人(holistic person)一词的中文意思,即完整的人,它是相对于半人或非人而言,但又与完美的人有所不同。从英文词根解释,全人一词源自希腊文holistic,其中的词根“holo”是指将可看见的各部分汇集在一起,再加上一部分看不见但又确实举足轻重的部分,将其两者合并在一起。而全人教育是一种整全、全备、完备的教育,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人、重点在人、意义在人的成长,而非简单的知识的习得。全人教育是一种“心”的教育,教学的内容在于能力的启发培养,而不是知识的记诵,教学方式着重于老师提供开放、尊重、讨论的教学环境,以生命感动生命,启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与实践。全人教育旨在培养专业技能与基本生存技能,同时更重要的是旨在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完美的道德、社会的责任和宇宙的眼光。
全人教育理念的含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在教育目标方面,全人教育遵循以生为本的理念,将学生视为完整的个体,旨在通过教育将学生培养成完整的人;在教育内容与形式方面,全人教育理念将德性、智能、体力、社群、美育、事业及情绪等整合在一起,同时顾及思维与操作、观念与实践、分工与合作、欣赏与创作的学习过程;在教育组织与资源方面,教育单位必须与行政结构协力合作,并且提供师生所需的教学材料与行政资源。
(二)台湾地区全人教育理念发展
在台湾地区,全人教育(holistic education)的理念,最早是由中原大学所提出,中原大学在建校四十周年时,以“天、人、物、我”四个层面,开展全人教育的思维与策略。1999年台湾地区最高教育行政主管杨朝祥受到该学校办学方针的启发,提出“全人教育、温馨校园、终身学习”作为21世纪的台湾教育愿景。从那之后,台湾各地区开始开展以全人教育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例如台北县森林小学、苗栗县全人高级实验中学等。这些实验学校力求突破传统应试教育以升学为唯一教学目的的教育思维,强调“学生为主、共同参与及行动省思”的精神,来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期望下一代能够达到“全人”的教育目的。
二、臺湾师范大学全人教育模式
台湾地区在1922年创立的“台湾总督府高等学校”是台湾师范大学的前身,台湾光复后即改为台湾省立师范学院,是当下台湾四大学府之一。学校以培养台湾发展高科技知识经济以及国际化专业所需人才及教育、中文、资讯、艺术、人文、理工科技及运动休闲等各领域中的精英为目标,极力创造优质及多元学习环境,培育学生成为德、智、体、群、美五育均衡发展的全人模范。
台湾师范大学全人教育旨在让学生在自由的学习环境中,由经过培训的教师团队协助学生探索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开发其潜在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使其达到个人的各方面均衡发展,成为有德性的全人。全人教育的目标,是在培育大学生成为一位具有人文素养、人本情怀、科技智能、人际沟通、独立思维判断力、关怀社会之身心健全的良好公民。台湾师范大学全人教育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其中正式课程包括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即公选课)及服务学习课程;非正式课程包括学校讲座、社团活动、竞赛展演、体育活动、庆典活动、图书馆借阅等;潜在课程包括生活教育,全方位辅导机制及专职导师制度,特色校园文化、国际化教学环境等潜在环境的感染。同时通过建立学生网络学习历程档案进行记录与追踪,学生需要在个人网络学习历程档案中记录个人成长记录,最终形成德、智、体、群、美五育活动的整体评价体系。其中,全人教育服务学习的主要阶段分为以下几个。
(一)准备与构思阶段
本阶段之重点工作包括:连结社区(受服务机构)需求与学生能力。老师、服务学习承办单位、学生、社区(受服务机构)共同发展服务计划。例如组织学生参加景区导览服务、反毒宣导、寒暑假志愿者服务等,在活动中教师是服务活动的指导者,服务学习承办单位和社区(受服务机构)提供训练和协助。
(二)服务与行动阶段
本阶段之重点工作包括:从事有意义的、实作的、具有挑战性的、与社区(受服务机构)实际问题解决有关的服务。例如在服务过程总需要先习得服务所需要的技能,如参加故宫博物院解说员前,需要经过服务学习的培训才能参与实际的服务工作,按照规定,学生需要完成4-8个小时的服务知识培训、10-14个小时的服务实践才能得到相应的学分。这一阶段的服务学习使学生对服务知识从理解到实践,且根据不同能力的学生,安排合适的服务项目,参与方式也从团体逐渐过渡到个别方式参与。
(三)反省与检讨阶段
本阶段之重点工作包括:依照课程教师安排专业服务,并依照课程规划开展反思活动。反省是服务学习与社区服务最大不同的地方,通过结构化的反省过程,如:撰写服务日志、小组讨论、研究报告等,把握经验学习周期:What?(我做了哪些服务?);So What?(这些服务带给我的意义与学习?);Now What?(未来我将如何运用所学?),从而使实践的经验上升成为知识,并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
(四)发表与庆贺
本阶段之重点工作包括:经过学习-实践-升华的过程后的分享过程,让学生、社区(受服务机构)、老师一起分享彼此的学习与成长。庆贺通常采用庆祝同乐方式进行,并可颁赠感谢状、答谢卡、徽章、证明等,通过庆贺的方式来达到人文关怀的升华,并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启示
(一)知识学习与人格养成共建
全人教育是一种知识、经验的整合连结与经验历程,同时是一种人的完整均衡发展,为了达到人与生态环境的永续共生的理念。其教育目标在于培育兼具思考性、学习性和人文关怀特质的学生,全人教育理念看重人,把人当作教育的主体,将培养整全的人所具备的知识技能当作教育的内涵,将培养一个能够立足天地之间,与大自然生态和谐共处的完整的人作为教育的理想。教育的内涵是多元而又宽广的,兼容并进但不仅仅偏向于智力学习,教育理念是可以透过人文教育的方式达到人格的养成,方式是有教无类,尊重个体差异,并通过培养教育实践的精神来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二)合理性教育与终身教育并进
合理的教育思想,是合理教育實践的基础。全人教育的目的性合乎人性的需求,符合“理想人”的完整典范,有助于一个人“成为他自己”。全人教育更加强调尊重人性而非强调知识性,是和谐圆融并非辩证冲突,且全人教育实践的领域广阔,从广博的服务课程到专业性较强的服务性工作循序渐进,由正式教育课程到潜在课程兼容并进,不仅关注学生发展,同时关注辅导教师的培养与发展。由学校教育到终身教育紧密结合,使人能够真正活到老学到老,终身不断学习,充实自我,开发潜能,成为提升人生境界的一种长期一体实践的教育活动。
(三)多元化教育与自我教育齐行
传统教育模式以传授知识经验为主,而全人教育能够从多个角度去培养并开发学生的潜能,达到教育主体多元化,教育目标与评价多元化、教育形式与内容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学生通过学习课程内专业知识,同时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与兴趣,选择相对应的服务性课程进行学习,获取实际操作的机会和经验,同时在服务课程的反省与检讨阶段,能够达到评价的多元化目标,所学的的内容能够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使学生从真正意义上学以致用,并能够逐步体会到个人发展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帮助。再通过非正式课程的培训,如学校讲座、社团活动、竞赛展演、体育活动、图书馆借阅等多元课程内容与评价标准,学生能够在过程中逐步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在建立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为形成良好的品质和成为拥有良好德性的全人而自觉进行思想的转化和行为控制,从而达到高校教育中使学生成为自我控制、自我评价、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教育理念。
但是,整体的理念落实还需要教育政策的配合,课程的规划、活动的开展、历史的传承以及校园文化的熏陶等因素相互配合才能有所成,否则理念停留在空想,也就永无落实之日,这也是全人教育理念发扬光大所面临的最大困境。
参考文献:
[1]林治平.中原大学实施全人教育之理念与实践之研究[C].全人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6.
[2]林治平.全人教育理念与生命教育[M].宇宙光出版社,2001.
[3]郭朝顺.从哲学人类学看通识教育中的“全人”理念[C].元培技术学院第一届通识教育论文集,2001.
[4]胡梦鲸.全人教育理念下的大学通识教育改革诌议[J].淡江学报,1989.
作者简介:郑慧(1990-),女,福建平潭人,硕士,现就职于福建师范大学软件学院,主要从事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台湾地区高校;全人教育;台湾师范大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全人教育理念
(一)全人教育理念含义
全人(holistic person)一词的中文意思,即完整的人,它是相对于半人或非人而言,但又与完美的人有所不同。从英文词根解释,全人一词源自希腊文holistic,其中的词根“holo”是指将可看见的各部分汇集在一起,再加上一部分看不见但又确实举足轻重的部分,将其两者合并在一起。而全人教育是一种整全、全备、完备的教育,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人、重点在人、意义在人的成长,而非简单的知识的习得。全人教育是一种“心”的教育,教学的内容在于能力的启发培养,而不是知识的记诵,教学方式着重于老师提供开放、尊重、讨论的教学环境,以生命感动生命,启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与实践。全人教育旨在培养专业技能与基本生存技能,同时更重要的是旨在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完美的道德、社会的责任和宇宙的眼光。
全人教育理念的含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在教育目标方面,全人教育遵循以生为本的理念,将学生视为完整的个体,旨在通过教育将学生培养成完整的人;在教育内容与形式方面,全人教育理念将德性、智能、体力、社群、美育、事业及情绪等整合在一起,同时顾及思维与操作、观念与实践、分工与合作、欣赏与创作的学习过程;在教育组织与资源方面,教育单位必须与行政结构协力合作,并且提供师生所需的教学材料与行政资源。
(二)台湾地区全人教育理念发展
在台湾地区,全人教育(holistic education)的理念,最早是由中原大学所提出,中原大学在建校四十周年时,以“天、人、物、我”四个层面,开展全人教育的思维与策略。1999年台湾地区最高教育行政主管杨朝祥受到该学校办学方针的启发,提出“全人教育、温馨校园、终身学习”作为21世纪的台湾教育愿景。从那之后,台湾各地区开始开展以全人教育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例如台北县森林小学、苗栗县全人高级实验中学等。这些实验学校力求突破传统应试教育以升学为唯一教学目的的教育思维,强调“学生为主、共同参与及行动省思”的精神,来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期望下一代能够达到“全人”的教育目的。
二、臺湾师范大学全人教育模式
台湾地区在1922年创立的“台湾总督府高等学校”是台湾师范大学的前身,台湾光复后即改为台湾省立师范学院,是当下台湾四大学府之一。学校以培养台湾发展高科技知识经济以及国际化专业所需人才及教育、中文、资讯、艺术、人文、理工科技及运动休闲等各领域中的精英为目标,极力创造优质及多元学习环境,培育学生成为德、智、体、群、美五育均衡发展的全人模范。
台湾师范大学全人教育旨在让学生在自由的学习环境中,由经过培训的教师团队协助学生探索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开发其潜在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使其达到个人的各方面均衡发展,成为有德性的全人。全人教育的目标,是在培育大学生成为一位具有人文素养、人本情怀、科技智能、人际沟通、独立思维判断力、关怀社会之身心健全的良好公民。台湾师范大学全人教育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其中正式课程包括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即公选课)及服务学习课程;非正式课程包括学校讲座、社团活动、竞赛展演、体育活动、庆典活动、图书馆借阅等;潜在课程包括生活教育,全方位辅导机制及专职导师制度,特色校园文化、国际化教学环境等潜在环境的感染。同时通过建立学生网络学习历程档案进行记录与追踪,学生需要在个人网络学习历程档案中记录个人成长记录,最终形成德、智、体、群、美五育活动的整体评价体系。其中,全人教育服务学习的主要阶段分为以下几个。
(一)准备与构思阶段
本阶段之重点工作包括:连结社区(受服务机构)需求与学生能力。老师、服务学习承办单位、学生、社区(受服务机构)共同发展服务计划。例如组织学生参加景区导览服务、反毒宣导、寒暑假志愿者服务等,在活动中教师是服务活动的指导者,服务学习承办单位和社区(受服务机构)提供训练和协助。
(二)服务与行动阶段
本阶段之重点工作包括:从事有意义的、实作的、具有挑战性的、与社区(受服务机构)实际问题解决有关的服务。例如在服务过程总需要先习得服务所需要的技能,如参加故宫博物院解说员前,需要经过服务学习的培训才能参与实际的服务工作,按照规定,学生需要完成4-8个小时的服务知识培训、10-14个小时的服务实践才能得到相应的学分。这一阶段的服务学习使学生对服务知识从理解到实践,且根据不同能力的学生,安排合适的服务项目,参与方式也从团体逐渐过渡到个别方式参与。
(三)反省与检讨阶段
本阶段之重点工作包括:依照课程教师安排专业服务,并依照课程规划开展反思活动。反省是服务学习与社区服务最大不同的地方,通过结构化的反省过程,如:撰写服务日志、小组讨论、研究报告等,把握经验学习周期:What?(我做了哪些服务?);So What?(这些服务带给我的意义与学习?);Now What?(未来我将如何运用所学?),从而使实践的经验上升成为知识,并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
(四)发表与庆贺
本阶段之重点工作包括:经过学习-实践-升华的过程后的分享过程,让学生、社区(受服务机构)、老师一起分享彼此的学习与成长。庆贺通常采用庆祝同乐方式进行,并可颁赠感谢状、答谢卡、徽章、证明等,通过庆贺的方式来达到人文关怀的升华,并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启示
(一)知识学习与人格养成共建
全人教育是一种知识、经验的整合连结与经验历程,同时是一种人的完整均衡发展,为了达到人与生态环境的永续共生的理念。其教育目标在于培育兼具思考性、学习性和人文关怀特质的学生,全人教育理念看重人,把人当作教育的主体,将培养整全的人所具备的知识技能当作教育的内涵,将培养一个能够立足天地之间,与大自然生态和谐共处的完整的人作为教育的理想。教育的内涵是多元而又宽广的,兼容并进但不仅仅偏向于智力学习,教育理念是可以透过人文教育的方式达到人格的养成,方式是有教无类,尊重个体差异,并通过培养教育实践的精神来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二)合理性教育与终身教育并进
合理的教育思想,是合理教育實践的基础。全人教育的目的性合乎人性的需求,符合“理想人”的完整典范,有助于一个人“成为他自己”。全人教育更加强调尊重人性而非强调知识性,是和谐圆融并非辩证冲突,且全人教育实践的领域广阔,从广博的服务课程到专业性较强的服务性工作循序渐进,由正式教育课程到潜在课程兼容并进,不仅关注学生发展,同时关注辅导教师的培养与发展。由学校教育到终身教育紧密结合,使人能够真正活到老学到老,终身不断学习,充实自我,开发潜能,成为提升人生境界的一种长期一体实践的教育活动。
(三)多元化教育与自我教育齐行
传统教育模式以传授知识经验为主,而全人教育能够从多个角度去培养并开发学生的潜能,达到教育主体多元化,教育目标与评价多元化、教育形式与内容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学生通过学习课程内专业知识,同时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与兴趣,选择相对应的服务性课程进行学习,获取实际操作的机会和经验,同时在服务课程的反省与检讨阶段,能够达到评价的多元化目标,所学的的内容能够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使学生从真正意义上学以致用,并能够逐步体会到个人发展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帮助。再通过非正式课程的培训,如学校讲座、社团活动、竞赛展演、体育活动、图书馆借阅等多元课程内容与评价标准,学生能够在过程中逐步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在建立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为形成良好的品质和成为拥有良好德性的全人而自觉进行思想的转化和行为控制,从而达到高校教育中使学生成为自我控制、自我评价、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教育理念。
但是,整体的理念落实还需要教育政策的配合,课程的规划、活动的开展、历史的传承以及校园文化的熏陶等因素相互配合才能有所成,否则理念停留在空想,也就永无落实之日,这也是全人教育理念发扬光大所面临的最大困境。
参考文献:
[1]林治平.中原大学实施全人教育之理念与实践之研究[C].全人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6.
[2]林治平.全人教育理念与生命教育[M].宇宙光出版社,2001.
[3]郭朝顺.从哲学人类学看通识教育中的“全人”理念[C].元培技术学院第一届通识教育论文集,2001.
[4]胡梦鲸.全人教育理念下的大学通识教育改革诌议[J].淡江学报,1989.
作者简介:郑慧(1990-),女,福建平潭人,硕士,现就职于福建师范大学软件学院,主要从事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