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产业结构的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关系吗?文章在测量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基础上,构建了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的计量模型,对我国1984—2014年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显著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但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合理化 高级化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1-010-02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我国经济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保持着平稳快速发展的趋势,经济的增长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稳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区别的一个核心变量,产业结构的演进是经济增长对技术创新的吸收以及主导产业经济部门依次更替的过程(罗斯托,1962)。
对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学术界存在两种观点:一是认为经济增长引起产业结构变化。在理论上,库兹涅茨(1966)提出经济总量的增长带动了经济结构的变化,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因此经济总量的增长促进产业结构的变化。在实证上,付凌晖(2010)通过对我国1978—2008年经济数据研究,结果发现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明显帶动了产业结构的变动;二是认为产业结构变动推动经济增长。理论上,以罗斯托为代表的观点认为部门结构变动推动经济总量增长。实证上,王立平、王建(2010)从区域空间的角度实证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变迁对地区经济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干春晖等(2011)从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的视角实证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阶段性影响。
基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关系分析,李慧、平芳芳(2014)基于河南省1978—2012年数据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合理化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并且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产业结构合理化。
二、理论与假设
(一)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增长
以库兹涅茨(1966)为代表的学者认为经济总量的增长会引起需求结构的变动,从而带动产业结构朝着更合理化的方向发展,而产业结构合理化也会促进经济增长。由此,我们提出:
假设1a:经济增长正向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
假设1b:产业结构合理化正向带动经济增长。
(二)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
付春晖(2010)已经通过实证关系证明经济总量增长显著带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因此我们提出:
假设2a:经济增长正向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
假设2b:产业结构高级化正向带动经济增长。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收集
本研究主要研究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因此本文将产业结构按行业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本文从我国2015年统计年鉴和世界银行网站上选取了1984—2014年的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三次产业的就业人数以及根据GDP名义值等数据。对名义GDP用GDP指数进行平减,算出实际GDP,同时为了消除异方差的问题,对实际GDP取对数。
(二)变量与测量
综合干春晖等人的研究经验,我们从两个维度观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即是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两个维度。
1.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为提高经济效益,要求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上,根据科学技术水平、消费需求结构、人口基本素质和资源条件,对起初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使各产业协调发展,是要素投入结构与产出结构耦合的衡量。本文借鉴干春晖等人的研究方法,在泰尔指数的基础上对其重新定义,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TS是衡量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指标,n表示产业部门数,i表示具体的产业,在这里代表三个产业。Y表示产值,L表示就业人数。
TS值越小表明产业合理化程度越高。利用我国1984—2014年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和产值的数据,我们计算出了不同时期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标TS的值。
2.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就是高附加价值化,指一国经济发展重点或产业结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次转移的过程,标志着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发展阶段、方向(付凌晖,2010)。产业结构高级化往往具体反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产值、就业人员、国民收入比例变动的过程上。本文选取W值为衡量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指标。具体定义如下:首先根据三次产业划分将GDP分为三部分,每一部分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作为空间向量中的一个分量,从而构成一组3维向量X0=(X1,0,X2,0,X3,0)。分别计算X0与产业由低层次到高层次排列的向量X1=(1,0,0),X2=(0,1,0),X3=
W值越大表明产业高级化水平越高。通过我国1987—2014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的数据,本文计算除了不同时期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标W的值。
3.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们首先对上文的两个指标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TS指标的均值为0.2426,30年数据的标准差为0.0464,最大值和最小值差别较小,因此在这30年内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程度有一定的改善,但是总体来说是稳定的。W值总体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均值为6.2948,最大值和最小值差别较大,方差为0.3022。
(三)模型的构建
本文为了深入探讨TS、W两个指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建立了计量经济多元回归模型,如下:
yt=β0+β1TSt+β2Wt+μt(3)
其中t表示时间,y表示我国经济增长,为了消除异方差,我们对实际GDP取对数,TS表示产业结构合理化衡量指标,W表示产业结构高级化衡量指标,μt表示随机误差项。 四、假设检验与分析
(一)平稳性检验
对于时间序列,首先需要进行平稳性检验,不然会导致伪回归问题。本文主要使用ADF检验对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从表2可以看出,LNGDP、TS、W三个变量的ADF检验一阶差分通过了检验,那么上述三个变量均为一阶单整。
(二)协整检验
由平稳性检验,我们知道了三个变量之间是同阶单整,那么有可能存在长期稳定关系,所以接下来对变量进行协整检验。本文采用Engle-Granger两步法进行检验,得到回归方程:
LNGDP=-5.31.4-3.0297TS+2.567W
(-17.24) (-10.56) (58.24) R2=0.99
括号内为t值,并且都是显著的。从上式可以看出,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负相关(证明了假设1),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证明了假设2),也与现实情况相符。接下来对残差进行单文跟检验,结果如下:
从表3可以看出残差项通过了平穩性检验,说明了LNGDP和TS、W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通过分析,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均衡关系,但是并没有具体指出因果关系的方向。那么我们进一步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三个变量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在1%的显著水平下,经济增长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格兰杰原因,三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仅仅从实证结果来看,我国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没有明显的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四)脉冲响应分析
通过分析1984—2014年的数据得到了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与经济增长的短期关系,所以我们用脉冲响应分析进一步分析三个变量之间的长期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的影响关系,在前4个滞后期有所波动,最后收敛,说明产业高级化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关系表明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合理化呈现负相关关系(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标越小越表明合理化程度越高)。经济增长在前5个滞后期大体上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有抑制作用,但在后期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并最终收敛。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利用1984—2014年数据,从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两个维度分析了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如下: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且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从协整方程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经济增长伴随着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朝着合理化的方向发展,证明了假设1a。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证明了假设2a。但是格兰杰因果关系结果中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对经济增长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脉冲响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有负相关(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指标越小越合理)证明了假设1a。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有正向促进作用,证明了假设2a。从长期来看,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有正向影响,证明了假设2b。
对于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的结论,1984—2014年我国的经济增长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但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并没有明显地带动经济增长。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数据选取的问题以及分析视角的不同。
我们需要重视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向的带动作用,同时也不能忽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们要加大产业结构合理化建设,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健康发展,同时也要加强产业结构高级化建设,推动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调健康发展,从而建立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 付凌晖.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明[J].统计研究,2010(8):79-81
[3] 王立平,王健.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7):92-95
[4] 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被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5):4-16
[5] 李慧,平芳芳.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4(10):33-40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0)(责编:若佳)
关键词:合理化 高级化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1-010-02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我国经济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保持着平稳快速发展的趋势,经济的增长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稳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区别的一个核心变量,产业结构的演进是经济增长对技术创新的吸收以及主导产业经济部门依次更替的过程(罗斯托,1962)。
对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学术界存在两种观点:一是认为经济增长引起产业结构变化。在理论上,库兹涅茨(1966)提出经济总量的增长带动了经济结构的变化,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因此经济总量的增长促进产业结构的变化。在实证上,付凌晖(2010)通过对我国1978—2008年经济数据研究,结果发现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明显帶动了产业结构的变动;二是认为产业结构变动推动经济增长。理论上,以罗斯托为代表的观点认为部门结构变动推动经济总量增长。实证上,王立平、王建(2010)从区域空间的角度实证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变迁对地区经济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干春晖等(2011)从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的视角实证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阶段性影响。
基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关系分析,李慧、平芳芳(2014)基于河南省1978—2012年数据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合理化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并且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产业结构合理化。
二、理论与假设
(一)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增长
以库兹涅茨(1966)为代表的学者认为经济总量的增长会引起需求结构的变动,从而带动产业结构朝着更合理化的方向发展,而产业结构合理化也会促进经济增长。由此,我们提出:
假设1a:经济增长正向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
假设1b:产业结构合理化正向带动经济增长。
(二)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
付春晖(2010)已经通过实证关系证明经济总量增长显著带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因此我们提出:
假设2a:经济增长正向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
假设2b:产业结构高级化正向带动经济增长。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收集
本研究主要研究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因此本文将产业结构按行业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本文从我国2015年统计年鉴和世界银行网站上选取了1984—2014年的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三次产业的就业人数以及根据GDP名义值等数据。对名义GDP用GDP指数进行平减,算出实际GDP,同时为了消除异方差的问题,对实际GDP取对数。
(二)变量与测量
综合干春晖等人的研究经验,我们从两个维度观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即是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两个维度。
1.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为提高经济效益,要求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上,根据科学技术水平、消费需求结构、人口基本素质和资源条件,对起初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使各产业协调发展,是要素投入结构与产出结构耦合的衡量。本文借鉴干春晖等人的研究方法,在泰尔指数的基础上对其重新定义,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TS是衡量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指标,n表示产业部门数,i表示具体的产业,在这里代表三个产业。Y表示产值,L表示就业人数。
TS值越小表明产业合理化程度越高。利用我国1984—2014年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和产值的数据,我们计算出了不同时期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标TS的值。
2.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就是高附加价值化,指一国经济发展重点或产业结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次转移的过程,标志着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发展阶段、方向(付凌晖,2010)。产业结构高级化往往具体反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产值、就业人员、国民收入比例变动的过程上。本文选取W值为衡量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指标。具体定义如下:首先根据三次产业划分将GDP分为三部分,每一部分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作为空间向量中的一个分量,从而构成一组3维向量X0=(X1,0,X2,0,X3,0)。分别计算X0与产业由低层次到高层次排列的向量X1=(1,0,0),X2=(0,1,0),X3=
W值越大表明产业高级化水平越高。通过我国1987—2014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的数据,本文计算除了不同时期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标W的值。
3.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们首先对上文的两个指标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TS指标的均值为0.2426,30年数据的标准差为0.0464,最大值和最小值差别较小,因此在这30年内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程度有一定的改善,但是总体来说是稳定的。W值总体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均值为6.2948,最大值和最小值差别较大,方差为0.3022。
(三)模型的构建
本文为了深入探讨TS、W两个指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建立了计量经济多元回归模型,如下:
yt=β0+β1TSt+β2Wt+μt(3)
其中t表示时间,y表示我国经济增长,为了消除异方差,我们对实际GDP取对数,TS表示产业结构合理化衡量指标,W表示产业结构高级化衡量指标,μt表示随机误差项。 四、假设检验与分析
(一)平稳性检验
对于时间序列,首先需要进行平稳性检验,不然会导致伪回归问题。本文主要使用ADF检验对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从表2可以看出,LNGDP、TS、W三个变量的ADF检验一阶差分通过了检验,那么上述三个变量均为一阶单整。
(二)协整检验
由平稳性检验,我们知道了三个变量之间是同阶单整,那么有可能存在长期稳定关系,所以接下来对变量进行协整检验。本文采用Engle-Granger两步法进行检验,得到回归方程:
LNGDP=-5.31.4-3.0297TS+2.567W
(-17.24) (-10.56) (58.24) R2=0.99
括号内为t值,并且都是显著的。从上式可以看出,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负相关(证明了假设1),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证明了假设2),也与现实情况相符。接下来对残差进行单文跟检验,结果如下:
从表3可以看出残差项通过了平穩性检验,说明了LNGDP和TS、W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通过分析,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均衡关系,但是并没有具体指出因果关系的方向。那么我们进一步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三个变量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在1%的显著水平下,经济增长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格兰杰原因,三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仅仅从实证结果来看,我国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没有明显的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四)脉冲响应分析
通过分析1984—2014年的数据得到了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与经济增长的短期关系,所以我们用脉冲响应分析进一步分析三个变量之间的长期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的影响关系,在前4个滞后期有所波动,最后收敛,说明产业高级化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关系表明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合理化呈现负相关关系(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标越小越表明合理化程度越高)。经济增长在前5个滞后期大体上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有抑制作用,但在后期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并最终收敛。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利用1984—2014年数据,从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两个维度分析了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如下: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且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从协整方程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经济增长伴随着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朝着合理化的方向发展,证明了假设1a。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证明了假设2a。但是格兰杰因果关系结果中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对经济增长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脉冲响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有负相关(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指标越小越合理)证明了假设1a。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有正向促进作用,证明了假设2a。从长期来看,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有正向影响,证明了假设2b。
对于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的结论,1984—2014年我国的经济增长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但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并没有明显地带动经济增长。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数据选取的问题以及分析视角的不同。
我们需要重视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向的带动作用,同时也不能忽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们要加大产业结构合理化建设,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健康发展,同时也要加强产业结构高级化建设,推动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调健康发展,从而建立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 付凌晖.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明[J].统计研究,2010(8):79-81
[3] 王立平,王健.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7):92-95
[4] 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被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5):4-16
[5] 李慧,平芳芳.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4(10):33-40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0)(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