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识谱教学的重要性又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同,但由于识谱教学本身的枯燥性,识谱教学在实际教学中仍然面临着较多的困难。本文试图通过对识谱教学美感的挖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识谱教学;美感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6)07-0026-02
一、新课程背景下的识谱教学意义重大
识谱是一个综合概念,涵盖了音乐知识技能方面的诸多要素和内容,如音准、节奏、旋律、和声、音色……识谱教学是音乐教师在歌唱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它对学生获得音乐知识和学习能力,以及更好地感受、鉴赏、表现音乐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我区,更是把如何提高音乐课堂识谱教学的有效性作为一个重点的研究课题。
二、目前识谱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识谱教学的枯燥性,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识谱要与演唱、演奏、创造、鉴赏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要以生动的音乐为载体,在学生感性积累和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突出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图达到提高学生识谱能力为目的。”这就要求音乐课中要进行识谱教学,并且应将识谱教学与音乐审美体验相结合。但学生往往喜欢的是唱歌、游戏,一旦让他们识谱,很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机械训练的感觉,顿感索然无味,课堂气氛也会出现冷场,音乐情感美的熏陶更无从谈起。
(二)作为副课,缺乏考核等强制性激励,学生音乐学习投入不足
音乐课作为副课,不是中考课程,对学生的升学影响不大。在以升学为主要目标的初中教学而言,音乐课缺乏强制性的激励措施,难以避免的是,音乐课难以得到真正重视,学生在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不足。学生在心理上就认为音乐课就是来放松心情的,学习多少音乐知识是次要的,对学习识谱就更加忽视了。
(三)学生音乐基础参差不齐,给识谱教学带来了难度
在农村中学,农村班和城镇班的学生音乐基础不同,每个学生的音乐基础也是不一样的,这使得教师在开展识谱教学面临着两难:以什么样的预期基础作为教学的依据。如果以基础最差的学生作为依据进行教学,则很可能使先进的学生感觉索然无趣,感觉在浪费时间,如果以先进的、或者是大部分先进的同学作为依据,则后进的部分则一开始就进入了一个无字天书的世界,难以产生对音乐课的兴趣。而课后补习在紧张的备考学习中,是不大现实的。
综上所述,唯有音乐老师,在课堂上的创造性教学,是在目前体制下实现音乐课程有效教学的途径。只有在识[JP2]谱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自身的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在识谱教学的过程中感受美、演绎美和追求美,才能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注意力和积极性,从而实现音乐课程的有效教学。
三、以美为基点,让识谱教学闪动美
识谱教学的枯燥是识谱教学不受学生欢迎的主要原因,而对美的追求则是人本能的需求。如果教师在识谱教学过程,能唤起学生对美的体会和欣赏,那么识谱教学就可以摆脱枯燥,从而使学生在探知音乐的道路上渐入佳境。
(一)让学生在识谱中感受美
1.在教师的语言中感受美
教师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是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的催化剂。学生在识谱的过程中,总是会感到抽象难懂、兴趣索然,教师应借助语言的直观性,形象生动的启发,引导学生去体会准确识谱后歌唱时的美,去体会学会识谱的成就感。例如:在学唱《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曲时,学生很容易将每句第一拍的前八分休止忘记,我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们找到这个休止符,然后,我告诉学生:“同学们,因为有爱,才能捧着你的脸把眼泪擦干,才能让我们不再孤单,那就让我们用一个‘爱’字代替这个休止符,请同学们在心里轻轻地念‘爱’字。”经老师点拨,学生很快就把这个知识点掌握了。我又接着说,“爱是源源不断的,请同学们在唱每一句的最后一个音时,一定要将这4拍延续下来,让爱能在我们的心中蔓延。”然后我又问,这样唱是不是更好听了?是不是更美了?学生们对自己的进步纷纷感到了自豪。
2.在聆听中感受美
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聆听。学谱的基础也应该首先放在听觉能力的培养上。听得多了,就自然会有一些音高的感觉,有了先入为主的音高再唱简谱,学生更容易掌握音准的概念。但一遍一遍的唱学生很容易分心,也提不起兴趣。所以在听的时候要变化多种形式,在给学生美的感受的同时强化他们听的感觉。如《青春舞曲》一课,歌曲很简单,如果一味地聆听,学生很快就会产生审美疲劳。老师为了让学生熟悉歌谱,先采用完整聆听的方法感受歌曲情绪,然后找出歌曲中最具代表性的节奏型,并用手有强弱变化地打出节奏,来加强对歌谱的理解,最后用边唱边聆听寻找容易错的句子,在纠正的过程中巩固了对歌谱的认识。学生也通过这种变化的聆听,加深了对谱子的认识,也感受到了歌谱中的美。
(二)让学生在识谱中演绎美
1.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兴趣入手让学生在识谱中演绎美
(1)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学习方式。我在让学生学唱歌曲时,让学生自由选择学唱的方式,“直接唱歌词还是先唱旋律”,这样让学生自主、自觉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再根据他们演唱中的不足,通过老师的对比演唱,让学生自己判断哪种演唱是正确的,老师再做出评价,曲谱就在这样的气氛中轻松、愉快、自然地学会了。
(2)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化解歌曲难度,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比较了解音乐的结构,再教唱或让学生跟唱歌曲曲谱,就可以大大降低学习的难度。同时有利于学生记住音符的音高,唱出的旋律也更加优美,为学生学习歌谱建立了自信心。如《梨园金曲 京剧》一课中,在练习念锣鼓经时,我就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念词进入,通过特殊的练习方式,使学生自然地轻松地掌握了节奏,并从中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谱例:四击头
大台︱仓 - ︱ 仓 七台︱ 仓台 七台 ︱仓0‖
第一步:在教师的示范下,集体练习念词。
第二步:将学生分成4个大组,分别念大、台、仓、七。
第三步:教师先按顺序检查学生的记忆,用手点到哪组,这组同学就把自己的那个字念出来。
第四步:打乱顺序让每组学生念自己的锣鼓经。
第五步:跟着教师点的节奏连贯地慢速地念。
第六步:在念了几遍之后,加快速度连贯地念。
第七步:全班再次完整地念出锣鼓经。
带着游戏的形式,化解了识谱难度的教学,给学生带来的是美的享受、以及快乐和自信。再让学生打这个节奏,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随着这种感性积累的逐渐增多,为今后学生的识谱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将乐器带进课堂,让识谱教学更好地演绎美
将乐器引进课堂,是识谱的最佳实践活动。学习乐器演奏的过程,同时也是识谱的过程。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不仅能正确演奏出各种音符的节奏、音高,还可以通过反复的演奏达到听音训练的作用。如《红河谷》,这是个二声部的作品,识谱有一定难度。我将口风琴带进了课堂,[JP2]利用口风琴吹奏二声部旋律,学生在学习用口风琴吹奏的过程中,同时也学习了二声部的歌谱,并建立了一定的音高概念,再学习这首歌曲时就轻松很多,也能更好地演绎美。
(三)利用评价机制,让学生在识谱中主动追求美
每位学生的音乐天赋、能力,都有差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一切表现,随时随地发现,挖掘他们唱谱、识谱过程中的进步,给学生适时的鼓励、评价。如:我在课堂上进行了一个创编活动,在创编过程中,我先对率先完成的同学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并对该同学在今后的音乐道路做了一些积极的鼓励。这样的表扬和鼓励在让那些完成的同学体会到成就感的同时,也极大的激发了其他学生的积极性,纷纷开始了老师要求的创编活动。学生在课堂中得到了自信和鼓舞,继而激发其他同学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在笔者的课堂教学中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
[参考文献]
[1]丁保平.谈音乐课教学语言艺术[J].石家庄示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09).
[2]王天马.如何面对识谱教学[J].中国音乐教育,2004(05).
[3]叶 静.涛声依旧——对识谱教学的再认识[J].中国音乐教育,2008(03).
[4]葛云云.常态下音乐教学的初探[J].小学教学参考,2008(12).
[5]鲁应良.农村初级中学识谱教学初探[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8(15).
[6]张飞龙.音乐研究与教学探讨[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7]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李志锋.“即时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09(15).
(责任编辑:邢晓萌)
[关键词]识谱教学;美感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6)07-0026-02
一、新课程背景下的识谱教学意义重大
识谱是一个综合概念,涵盖了音乐知识技能方面的诸多要素和内容,如音准、节奏、旋律、和声、音色……识谱教学是音乐教师在歌唱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它对学生获得音乐知识和学习能力,以及更好地感受、鉴赏、表现音乐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我区,更是把如何提高音乐课堂识谱教学的有效性作为一个重点的研究课题。
二、目前识谱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识谱教学的枯燥性,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识谱要与演唱、演奏、创造、鉴赏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要以生动的音乐为载体,在学生感性积累和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突出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图达到提高学生识谱能力为目的。”这就要求音乐课中要进行识谱教学,并且应将识谱教学与音乐审美体验相结合。但学生往往喜欢的是唱歌、游戏,一旦让他们识谱,很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机械训练的感觉,顿感索然无味,课堂气氛也会出现冷场,音乐情感美的熏陶更无从谈起。
(二)作为副课,缺乏考核等强制性激励,学生音乐学习投入不足
音乐课作为副课,不是中考课程,对学生的升学影响不大。在以升学为主要目标的初中教学而言,音乐课缺乏强制性的激励措施,难以避免的是,音乐课难以得到真正重视,学生在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不足。学生在心理上就认为音乐课就是来放松心情的,学习多少音乐知识是次要的,对学习识谱就更加忽视了。
(三)学生音乐基础参差不齐,给识谱教学带来了难度
在农村中学,农村班和城镇班的学生音乐基础不同,每个学生的音乐基础也是不一样的,这使得教师在开展识谱教学面临着两难:以什么样的预期基础作为教学的依据。如果以基础最差的学生作为依据进行教学,则很可能使先进的学生感觉索然无趣,感觉在浪费时间,如果以先进的、或者是大部分先进的同学作为依据,则后进的部分则一开始就进入了一个无字天书的世界,难以产生对音乐课的兴趣。而课后补习在紧张的备考学习中,是不大现实的。
综上所述,唯有音乐老师,在课堂上的创造性教学,是在目前体制下实现音乐课程有效教学的途径。只有在识[JP2]谱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自身的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在识谱教学的过程中感受美、演绎美和追求美,才能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注意力和积极性,从而实现音乐课程的有效教学。
三、以美为基点,让识谱教学闪动美
识谱教学的枯燥是识谱教学不受学生欢迎的主要原因,而对美的追求则是人本能的需求。如果教师在识谱教学过程,能唤起学生对美的体会和欣赏,那么识谱教学就可以摆脱枯燥,从而使学生在探知音乐的道路上渐入佳境。
(一)让学生在识谱中感受美
1.在教师的语言中感受美
教师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是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的催化剂。学生在识谱的过程中,总是会感到抽象难懂、兴趣索然,教师应借助语言的直观性,形象生动的启发,引导学生去体会准确识谱后歌唱时的美,去体会学会识谱的成就感。例如:在学唱《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曲时,学生很容易将每句第一拍的前八分休止忘记,我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们找到这个休止符,然后,我告诉学生:“同学们,因为有爱,才能捧着你的脸把眼泪擦干,才能让我们不再孤单,那就让我们用一个‘爱’字代替这个休止符,请同学们在心里轻轻地念‘爱’字。”经老师点拨,学生很快就把这个知识点掌握了。我又接着说,“爱是源源不断的,请同学们在唱每一句的最后一个音时,一定要将这4拍延续下来,让爱能在我们的心中蔓延。”然后我又问,这样唱是不是更好听了?是不是更美了?学生们对自己的进步纷纷感到了自豪。
2.在聆听中感受美
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聆听。学谱的基础也应该首先放在听觉能力的培养上。听得多了,就自然会有一些音高的感觉,有了先入为主的音高再唱简谱,学生更容易掌握音准的概念。但一遍一遍的唱学生很容易分心,也提不起兴趣。所以在听的时候要变化多种形式,在给学生美的感受的同时强化他们听的感觉。如《青春舞曲》一课,歌曲很简单,如果一味地聆听,学生很快就会产生审美疲劳。老师为了让学生熟悉歌谱,先采用完整聆听的方法感受歌曲情绪,然后找出歌曲中最具代表性的节奏型,并用手有强弱变化地打出节奏,来加强对歌谱的理解,最后用边唱边聆听寻找容易错的句子,在纠正的过程中巩固了对歌谱的认识。学生也通过这种变化的聆听,加深了对谱子的认识,也感受到了歌谱中的美。
(二)让学生在识谱中演绎美
1.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兴趣入手让学生在识谱中演绎美
(1)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学习方式。我在让学生学唱歌曲时,让学生自由选择学唱的方式,“直接唱歌词还是先唱旋律”,这样让学生自主、自觉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再根据他们演唱中的不足,通过老师的对比演唱,让学生自己判断哪种演唱是正确的,老师再做出评价,曲谱就在这样的气氛中轻松、愉快、自然地学会了。
(2)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化解歌曲难度,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比较了解音乐的结构,再教唱或让学生跟唱歌曲曲谱,就可以大大降低学习的难度。同时有利于学生记住音符的音高,唱出的旋律也更加优美,为学生学习歌谱建立了自信心。如《梨园金曲 京剧》一课中,在练习念锣鼓经时,我就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念词进入,通过特殊的练习方式,使学生自然地轻松地掌握了节奏,并从中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谱例:四击头
大台︱仓 - ︱ 仓 七台︱ 仓台 七台 ︱仓0‖
第一步:在教师的示范下,集体练习念词。
第二步:将学生分成4个大组,分别念大、台、仓、七。
第三步:教师先按顺序检查学生的记忆,用手点到哪组,这组同学就把自己的那个字念出来。
第四步:打乱顺序让每组学生念自己的锣鼓经。
第五步:跟着教师点的节奏连贯地慢速地念。
第六步:在念了几遍之后,加快速度连贯地念。
第七步:全班再次完整地念出锣鼓经。
带着游戏的形式,化解了识谱难度的教学,给学生带来的是美的享受、以及快乐和自信。再让学生打这个节奏,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随着这种感性积累的逐渐增多,为今后学生的识谱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将乐器带进课堂,让识谱教学更好地演绎美
将乐器引进课堂,是识谱的最佳实践活动。学习乐器演奏的过程,同时也是识谱的过程。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不仅能正确演奏出各种音符的节奏、音高,还可以通过反复的演奏达到听音训练的作用。如《红河谷》,这是个二声部的作品,识谱有一定难度。我将口风琴带进了课堂,[JP2]利用口风琴吹奏二声部旋律,学生在学习用口风琴吹奏的过程中,同时也学习了二声部的歌谱,并建立了一定的音高概念,再学习这首歌曲时就轻松很多,也能更好地演绎美。
(三)利用评价机制,让学生在识谱中主动追求美
每位学生的音乐天赋、能力,都有差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一切表现,随时随地发现,挖掘他们唱谱、识谱过程中的进步,给学生适时的鼓励、评价。如:我在课堂上进行了一个创编活动,在创编过程中,我先对率先完成的同学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并对该同学在今后的音乐道路做了一些积极的鼓励。这样的表扬和鼓励在让那些完成的同学体会到成就感的同时,也极大的激发了其他学生的积极性,纷纷开始了老师要求的创编活动。学生在课堂中得到了自信和鼓舞,继而激发其他同学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在笔者的课堂教学中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
[参考文献]
[1]丁保平.谈音乐课教学语言艺术[J].石家庄示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09).
[2]王天马.如何面对识谱教学[J].中国音乐教育,2004(05).
[3]叶 静.涛声依旧——对识谱教学的再认识[J].中国音乐教育,2008(03).
[4]葛云云.常态下音乐教学的初探[J].小学教学参考,2008(12).
[5]鲁应良.农村初级中学识谱教学初探[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8(15).
[6]张飞龙.音乐研究与教学探讨[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7]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李志锋.“即时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09(15).
(责任编辑:邢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