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是一所百年名校,一直秉持“爱的教育”理念,旨在滋养学生“爱”的精神气质。2012年,我从同仁小学调任南京师范大学附小时,正赶上学校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幕开启,即将学校传承的“童心母爱”教育思想,融入到新课标指导下的学科教学改革探索中去。那时,我已从事德育工作二十多年,此前一直带领团队就“德育必须走向整合”这一主张,展开了一系列尝试,并收获了一定的成果。这些成果激励着我,也更加坚定了我的想法,“德育走向整合”的研究虽已起步,但仍需践行,去粗取精。因此我想,何不抓住学校这一轮课改研究的契机,把这一探索深入地做下去呢?“爱的德育课程”由此应运而生。
整合:品德课程的“必经之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以“整合”为核心要义的“爱的德育课程”从哪一步走起呢?我首先想到的便是品德课程。因为毫无疑问,品德课程在学校德育课程主体架构中起着相当直接而重要的作用。于学生而言,这既是一门以生活为基础,促进其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也是他们良好品德形成的重要阵地。我认为,任何课程体系的架构与发展,都必须要为其找寻一个“立足之根”,“根子”扎实了,“枝叶”才能繁茂。而我为“爱的德育课程”埋下的“根”便是品德课程,我所研究的“资源整合”也是从品德课程开始的。新课标强调,不同学段的品德课程需具备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实践性及开放性等特质,这些特质要求品德教学所依托的素材资源需不断因时、因地制宜,丰富充盈。研究品德课程的资源整合,正是因为这是保证品德课程与时俱进、贴近生活、联系社会的“必经之路”,而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整合创新也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一种方向与核心要义。
刚从事品德课教学时,每次给学生上课,我总会有这样的感觉:教材中包含的大部分议题和道理其实都颇为浅显,尤其是中低年段的内容,即便是自学,学生们也大都是能读懂的。他们能准确地判断教材案例中的做法是否正确,也能头头是道地用自己的看法和评判,甚至说出一连串的“大道理”来纠正案例中的错误做法。但这种看似精彩的课堂讨论是否真正起到了育德的作用呢?其实不然。因为我就曾不止一次地看到,在品德课上说要爱惜公物的孩子,每次关教室门时总是用力过猛;刚刚在情境表演中完美表现帮助同学这一角色的孩子,遇到同学向他借文具时,却冷漠地拒绝……为此,我深刻地反思并发现,学生能说理,却不能守理,这种“知行不一”现象的背后,是学生没有在心底里认同和拥护那些“正确的观点”。
我想,品德课要触动心灵,就需要用大量现实案例来刺激学生的内心感知,需要设计合理的体验活动来引起学生情感共鸣。而要做到这两点,仅靠现有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其中的许多观点和教例都已远离了当前时代。
于是,我尝试联系当前热点话题及现实情境,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整合。在一次执教四年级下册第二课《想想他们的难处》时,教材中原本有一段无臂大学生刘涛自强不息的故事,但我认为,这段文字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情感的渲染成分还不够,倘若能配以影像画面,效果当会更好。因此在教学时,我将此处更换为“无臂钢琴师”刘伟的录像介绍。由于此前孩子们大多对“中国达人秀”有所关注,因此,当播放课件时,很多学生的眼睛都亮了起来,有的低呼刘伟名字,有的开始小声交流……看到这样的场景,我不由会心一笑:看来,如此整合还真是个“妙招”。接着,我又补充了一段对刘伟的评价和介绍。学生们看得更加入神起来,直到影像结束,同学们还意犹未尽,并自发地鼓起掌来。我想,即使他们在那一刻没有任何言语,但心里的震撼和受到的启迪都已不言而喻。
斯霞老师曾说:“与孩子打成一片,这叫有童心,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这就叫对学生的母爱。”其实,品德课的资源整合,正是从贴合孩子们的童心这一角度出发,向孩子们传递爱的思想。
南京师范大学附小的校训有云:“怀大爱心,做小事情。”这平实的八个字,道出了我们培养孩子的目标。而“大爱心”从哪里来?是从点滴的“小事情”中反映出来的,是从点滴的“小事情”中学习而来的。我想,对教材内容做合理调整,在每一节课上找寻可成为学生“生长点”的“小事情”,品德课的生机正来源于此。
目标:从“AB结构”的嘗试开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我发现资源整合可以为品德课程输入新鲜活力后,一个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整合的“规矩”是什么?显然,整合不是任意地添加、替换或合并,而需要有科学合理的目标引领。这里的目标,一是指品德学科的课程标准,二是指一节课的课时目标。苏教版品德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即不同年级相关的主题在教学侧重点上会有不同,但年级之间又有联系和交叉。我想,不妨先从课标上宏观把握每一个年级学生需达成的各级指标,再落实到每一课的教学之中。为此,我认真研读了不同学段的品德新课标,认真梳理了每一册教材及教师用书,设计了“AB结构”的层级教学目标划分结构,并据此目标指导每一课的教材、课程资源整合。其中A目标就是学生本年段通过该课学习必须达到的一级目标,B目标是参考课程标准,联系到学生将来学习的,可以涉及到的二级目标。这样的目标层级划分可以更好地帮助教师明确教学重难点,有效地进行资源整合和拓展。比如以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为例:
第一单元《1.在公共汽车上》
【AB结构目标】
A.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安全,做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B.了解本地区交通情况,知道有关的交通常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安全。
B.体验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形成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的意识,能够自觉爱护公共设施。
第二单元《6.我们的民风民俗》
A.了解本地区的民风民俗,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A.了解我国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
B.比较不同民族的生活习俗、传统节日、服饰和建筑,尝试探究差异产生的原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AB结构的教学目标订立过程,亦是对教学内容和资源的思考及探索过程,它不仅关注了学生的“当下”,还指向了学生的“未来”,它不仅契合了“童心母爱”教育思想对儿童身心人格长远发展的期许,也与品德课程本身“螺旋上升”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它为品德课的教学打开了这样的局面: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学生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教学空间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学生的其他生活空间;学习时间形成了课前、课中、课后相衔接的弹性延展;衡量评价关注了学生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江苏省特级教师张启建在听了一节我以“AB”结构教学目标导学的品德课后评价说:“立足学科本位,居高望远,始终关注学生的素养提升,是我们品德课理想的幸福朝向。”我愿在这幸福的朝向中不断前行。
策略:开启一段“走心”之旅
有了资源整合的“规矩”,下一步便是制定出合适的整合策略了。当然,在此过程中,也要将附小“童心母爱”的教育思想融入其内。因此,我坚守这样的原则:站在儿童的立场理解儿童,自觉主动地走近儿童,呵护儿童最纯洁的“本心”,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无论怎样的整合策略,它最终指向的,是让学生将在品德课中学到的观点内化为自己的认知,并由此培养和升华内在的道德情感。故此,在研究品德课程资源整合的过程中,我总结出了“补充”“替换”“联结”三条策略。
所谓补充,即在教材之外,增加一些能直击学生心灵的现实案例。如前所述,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学生自己就能读懂,但教师不能止步于此,因为真正的品德教学是要深入儿童内心,触摸儿童灵魂的。因此,我们在研究和使用教材时,就要有一种开放的视野,注意补充更具体、更生动、更“走心”的现实案例,让学生获得更多情感认知和体验,产生真正的共鸣,最终实现“知行合一”。
在执教《在公共汽车上》一课时,我在研究教材时发现,该课设计了主动让座、乘车文明注意事项、不同公共场所应具备的礼仪规范及不遵守公约会带来的危害等情境讨论点。这对于如今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已显老套。为此,我补充了一些更合适的素材。比如,乘坐地铁时排队通行、不做“扒门客”、不在地铁站及车厢内饮食等,这离学生生活很近,能让学生学以致用,规范自己乘坐交通工具时的言行。另外,就乘坐公交车这一话题,我又补充了我市优秀公交员工的故事,让学生畅谈看法和感受,并倾听网友留言,学生们谈得热烈,学得投入,教学效果显著。
替换是另一种形式的补充,即指将一些过时的内容替换为同类的热点新闻或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标志性事件,如上述“无臂钢琴师刘伟”就属此例。替换是源于教材重修速度赶不上形势更新的速度,当年的热点话题已难以激起学生共鸣,需要教师作出及时的取舍,以触发学生内心共鸣。如教材《在公共汽车上》中原本有一个关于“随地吐痰”话题的讨论,我将之替换为刚刚引发社会热议的“丁锦昊事件”(即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有人用中文刻上“丁锦昊到此一游”事件),引发了学生热烈的讨论,让他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在公共场合中遵守文明规范的重要性。
联结是对教材本身内容的统整。苏教版品德教材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写,每个单元一般3-4课,最终指向一个话题。比如,四下教材第一单元“我能为你做什么”中包含四课内容:1.在公共汽车上;2.想想他们的难处;3.生死不离;4.伸出我的手。通过研读教材,我发现第三课《生死不离》与第四课《伸出我的手》都渗透着“助人为乐”品质的培养,不同的是,前者侧重于当一个地区发生重大灾难,人民面临巨大困难时,我们该怎样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而后者更偏重于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我将这两课统整在一起教学,并渗透了有关地震、火灾逃生、自救常识的学习应用,将学校逃生演练、爱心义卖、去社会福利院做公益服务等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也联系了起来。我想,唯有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尊重“童心”,才能切实传递“母爱”,才可将“怀大爱心,做小事情”的培养目标落到实处。
校本化:坚持德育课程开发的“儿童视角”
从我个人的先行探索到我所带领的南京师范大学附小品德团队的共同实践,伴随着“整合”理念在学校品德课程中的渗透,“爱的德育课程”已经将“根”深深地扎入实践的土壤,如今该是“生发枝叶”的时候了。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头人,我将资源整合的探索与实践从品德课程拓展到学校德育课程的整体建设中去,形成了“大德育观”引领下的德育课程校本化研究,由此开发出“節日课程”“访学护照课程”“俱乐部课程”等一系列德育校本课程。
比如,考虑到孩子们都喜欢过节,我便设计了“节日课程”。以“月”为单位,让全校学生在校期间每个月都享受一个热闹的节日。三月感恩节,四月读书节,五月运动节,六月力行节,九月礼仪节,十月明星节,十一月劳动节,十二月创想节。这些令学生倍感亲切的节日主题,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表现出来,还邀请学生参与评价,这为学生德性的养成提供了由“知”走向“行”、由“内化”走向“外化”的实践途径。
“访学护照课程”把德育课程的实施空间推向社区、社会这个“大课堂”。多年的德育工作经验告诉我:生活的范围就是德育的范围,生活的边界就是德育的边界,生活就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整合学校德育校本课程资源时,我努力抓住社区和社会提供的真实情境和实践机会,为每位学生准备了一本“访学护照”,将南京市数十个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社区资源等全部浓缩在一本“护照”上。“护照”具有景点导航、门票优惠、纪念收藏、实践记录等功能,孩子们持着这本“小护照”,可以自由地出入全市许多纪念馆、景点、社区,在广阔的天地里去学习、去实践、去体验、去探索、去创造……可以说,“访学护照”记录了儿童实践成长的足迹,也让儿童在多姿多彩的体验中学会了爱自己、爱他人、爱生活、爱自然、爱社会。
“俱乐部课程”则为学生的多元发展提供了更多选择。品德教育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素养,而仅靠目前国家课程规定的每周两节的课时安排,是远不能满足学生兴趣、特长、素养发展需要的,我们需要提供更广阔、更专业的资源,帮助学生在其感兴趣的领域发展潜能,选修课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俱乐部课程”利用每周五下午的第三节课为学生提供菜单式的选修课程内容,如独轮车、轮滑、篮球、十字绣、版画、魔方、动漫制作……四十多种课程给予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让学生们在培养兴趣、陶冶情操的同时,进行丰富的实践体验,促进了自身潜能的发展。
如今,以“童心母爱”为指导思想,以“整合”为核心要义的“爱的德育课程”依然在有声有色地构建着,实施着。我相信,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从品德课程到德育课程,我们已经迈出了一大步,“照本宣科”的旧思想正在被“与时俱进”的新理念所替代,这是一场需要不断更新的“变革”,它让德育养成的积淀成为学生知识积累、能力培养和多元发展的催化剂,也终将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建立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责任编辑 余志权
整合:品德课程的“必经之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以“整合”为核心要义的“爱的德育课程”从哪一步走起呢?我首先想到的便是品德课程。因为毫无疑问,品德课程在学校德育课程主体架构中起着相当直接而重要的作用。于学生而言,这既是一门以生活为基础,促进其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也是他们良好品德形成的重要阵地。我认为,任何课程体系的架构与发展,都必须要为其找寻一个“立足之根”,“根子”扎实了,“枝叶”才能繁茂。而我为“爱的德育课程”埋下的“根”便是品德课程,我所研究的“资源整合”也是从品德课程开始的。新课标强调,不同学段的品德课程需具备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实践性及开放性等特质,这些特质要求品德教学所依托的素材资源需不断因时、因地制宜,丰富充盈。研究品德课程的资源整合,正是因为这是保证品德课程与时俱进、贴近生活、联系社会的“必经之路”,而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整合创新也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一种方向与核心要义。
刚从事品德课教学时,每次给学生上课,我总会有这样的感觉:教材中包含的大部分议题和道理其实都颇为浅显,尤其是中低年段的内容,即便是自学,学生们也大都是能读懂的。他们能准确地判断教材案例中的做法是否正确,也能头头是道地用自己的看法和评判,甚至说出一连串的“大道理”来纠正案例中的错误做法。但这种看似精彩的课堂讨论是否真正起到了育德的作用呢?其实不然。因为我就曾不止一次地看到,在品德课上说要爱惜公物的孩子,每次关教室门时总是用力过猛;刚刚在情境表演中完美表现帮助同学这一角色的孩子,遇到同学向他借文具时,却冷漠地拒绝……为此,我深刻地反思并发现,学生能说理,却不能守理,这种“知行不一”现象的背后,是学生没有在心底里认同和拥护那些“正确的观点”。
我想,品德课要触动心灵,就需要用大量现实案例来刺激学生的内心感知,需要设计合理的体验活动来引起学生情感共鸣。而要做到这两点,仅靠现有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其中的许多观点和教例都已远离了当前时代。
于是,我尝试联系当前热点话题及现实情境,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整合。在一次执教四年级下册第二课《想想他们的难处》时,教材中原本有一段无臂大学生刘涛自强不息的故事,但我认为,这段文字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情感的渲染成分还不够,倘若能配以影像画面,效果当会更好。因此在教学时,我将此处更换为“无臂钢琴师”刘伟的录像介绍。由于此前孩子们大多对“中国达人秀”有所关注,因此,当播放课件时,很多学生的眼睛都亮了起来,有的低呼刘伟名字,有的开始小声交流……看到这样的场景,我不由会心一笑:看来,如此整合还真是个“妙招”。接着,我又补充了一段对刘伟的评价和介绍。学生们看得更加入神起来,直到影像结束,同学们还意犹未尽,并自发地鼓起掌来。我想,即使他们在那一刻没有任何言语,但心里的震撼和受到的启迪都已不言而喻。
斯霞老师曾说:“与孩子打成一片,这叫有童心,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这就叫对学生的母爱。”其实,品德课的资源整合,正是从贴合孩子们的童心这一角度出发,向孩子们传递爱的思想。
南京师范大学附小的校训有云:“怀大爱心,做小事情。”这平实的八个字,道出了我们培养孩子的目标。而“大爱心”从哪里来?是从点滴的“小事情”中反映出来的,是从点滴的“小事情”中学习而来的。我想,对教材内容做合理调整,在每一节课上找寻可成为学生“生长点”的“小事情”,品德课的生机正来源于此。
目标:从“AB结构”的嘗试开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我发现资源整合可以为品德课程输入新鲜活力后,一个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整合的“规矩”是什么?显然,整合不是任意地添加、替换或合并,而需要有科学合理的目标引领。这里的目标,一是指品德学科的课程标准,二是指一节课的课时目标。苏教版品德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即不同年级相关的主题在教学侧重点上会有不同,但年级之间又有联系和交叉。我想,不妨先从课标上宏观把握每一个年级学生需达成的各级指标,再落实到每一课的教学之中。为此,我认真研读了不同学段的品德新课标,认真梳理了每一册教材及教师用书,设计了“AB结构”的层级教学目标划分结构,并据此目标指导每一课的教材、课程资源整合。其中A目标就是学生本年段通过该课学习必须达到的一级目标,B目标是参考课程标准,联系到学生将来学习的,可以涉及到的二级目标。这样的目标层级划分可以更好地帮助教师明确教学重难点,有效地进行资源整合和拓展。比如以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为例:
第一单元《1.在公共汽车上》
【AB结构目标】
A.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安全,做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B.了解本地区交通情况,知道有关的交通常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安全。
B.体验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形成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的意识,能够自觉爱护公共设施。
第二单元《6.我们的民风民俗》
A.了解本地区的民风民俗,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A.了解我国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
B.比较不同民族的生活习俗、传统节日、服饰和建筑,尝试探究差异产生的原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AB结构的教学目标订立过程,亦是对教学内容和资源的思考及探索过程,它不仅关注了学生的“当下”,还指向了学生的“未来”,它不仅契合了“童心母爱”教育思想对儿童身心人格长远发展的期许,也与品德课程本身“螺旋上升”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它为品德课的教学打开了这样的局面: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学生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教学空间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学生的其他生活空间;学习时间形成了课前、课中、课后相衔接的弹性延展;衡量评价关注了学生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江苏省特级教师张启建在听了一节我以“AB”结构教学目标导学的品德课后评价说:“立足学科本位,居高望远,始终关注学生的素养提升,是我们品德课理想的幸福朝向。”我愿在这幸福的朝向中不断前行。
策略:开启一段“走心”之旅
有了资源整合的“规矩”,下一步便是制定出合适的整合策略了。当然,在此过程中,也要将附小“童心母爱”的教育思想融入其内。因此,我坚守这样的原则:站在儿童的立场理解儿童,自觉主动地走近儿童,呵护儿童最纯洁的“本心”,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无论怎样的整合策略,它最终指向的,是让学生将在品德课中学到的观点内化为自己的认知,并由此培养和升华内在的道德情感。故此,在研究品德课程资源整合的过程中,我总结出了“补充”“替换”“联结”三条策略。
所谓补充,即在教材之外,增加一些能直击学生心灵的现实案例。如前所述,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学生自己就能读懂,但教师不能止步于此,因为真正的品德教学是要深入儿童内心,触摸儿童灵魂的。因此,我们在研究和使用教材时,就要有一种开放的视野,注意补充更具体、更生动、更“走心”的现实案例,让学生获得更多情感认知和体验,产生真正的共鸣,最终实现“知行合一”。
在执教《在公共汽车上》一课时,我在研究教材时发现,该课设计了主动让座、乘车文明注意事项、不同公共场所应具备的礼仪规范及不遵守公约会带来的危害等情境讨论点。这对于如今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已显老套。为此,我补充了一些更合适的素材。比如,乘坐地铁时排队通行、不做“扒门客”、不在地铁站及车厢内饮食等,这离学生生活很近,能让学生学以致用,规范自己乘坐交通工具时的言行。另外,就乘坐公交车这一话题,我又补充了我市优秀公交员工的故事,让学生畅谈看法和感受,并倾听网友留言,学生们谈得热烈,学得投入,教学效果显著。
替换是另一种形式的补充,即指将一些过时的内容替换为同类的热点新闻或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标志性事件,如上述“无臂钢琴师刘伟”就属此例。替换是源于教材重修速度赶不上形势更新的速度,当年的热点话题已难以激起学生共鸣,需要教师作出及时的取舍,以触发学生内心共鸣。如教材《在公共汽车上》中原本有一个关于“随地吐痰”话题的讨论,我将之替换为刚刚引发社会热议的“丁锦昊事件”(即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有人用中文刻上“丁锦昊到此一游”事件),引发了学生热烈的讨论,让他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在公共场合中遵守文明规范的重要性。
联结是对教材本身内容的统整。苏教版品德教材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写,每个单元一般3-4课,最终指向一个话题。比如,四下教材第一单元“我能为你做什么”中包含四课内容:1.在公共汽车上;2.想想他们的难处;3.生死不离;4.伸出我的手。通过研读教材,我发现第三课《生死不离》与第四课《伸出我的手》都渗透着“助人为乐”品质的培养,不同的是,前者侧重于当一个地区发生重大灾难,人民面临巨大困难时,我们该怎样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而后者更偏重于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我将这两课统整在一起教学,并渗透了有关地震、火灾逃生、自救常识的学习应用,将学校逃生演练、爱心义卖、去社会福利院做公益服务等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也联系了起来。我想,唯有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尊重“童心”,才能切实传递“母爱”,才可将“怀大爱心,做小事情”的培养目标落到实处。
校本化:坚持德育课程开发的“儿童视角”
从我个人的先行探索到我所带领的南京师范大学附小品德团队的共同实践,伴随着“整合”理念在学校品德课程中的渗透,“爱的德育课程”已经将“根”深深地扎入实践的土壤,如今该是“生发枝叶”的时候了。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头人,我将资源整合的探索与实践从品德课程拓展到学校德育课程的整体建设中去,形成了“大德育观”引领下的德育课程校本化研究,由此开发出“節日课程”“访学护照课程”“俱乐部课程”等一系列德育校本课程。
比如,考虑到孩子们都喜欢过节,我便设计了“节日课程”。以“月”为单位,让全校学生在校期间每个月都享受一个热闹的节日。三月感恩节,四月读书节,五月运动节,六月力行节,九月礼仪节,十月明星节,十一月劳动节,十二月创想节。这些令学生倍感亲切的节日主题,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表现出来,还邀请学生参与评价,这为学生德性的养成提供了由“知”走向“行”、由“内化”走向“外化”的实践途径。
“访学护照课程”把德育课程的实施空间推向社区、社会这个“大课堂”。多年的德育工作经验告诉我:生活的范围就是德育的范围,生活的边界就是德育的边界,生活就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整合学校德育校本课程资源时,我努力抓住社区和社会提供的真实情境和实践机会,为每位学生准备了一本“访学护照”,将南京市数十个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社区资源等全部浓缩在一本“护照”上。“护照”具有景点导航、门票优惠、纪念收藏、实践记录等功能,孩子们持着这本“小护照”,可以自由地出入全市许多纪念馆、景点、社区,在广阔的天地里去学习、去实践、去体验、去探索、去创造……可以说,“访学护照”记录了儿童实践成长的足迹,也让儿童在多姿多彩的体验中学会了爱自己、爱他人、爱生活、爱自然、爱社会。
“俱乐部课程”则为学生的多元发展提供了更多选择。品德教育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素养,而仅靠目前国家课程规定的每周两节的课时安排,是远不能满足学生兴趣、特长、素养发展需要的,我们需要提供更广阔、更专业的资源,帮助学生在其感兴趣的领域发展潜能,选修课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俱乐部课程”利用每周五下午的第三节课为学生提供菜单式的选修课程内容,如独轮车、轮滑、篮球、十字绣、版画、魔方、动漫制作……四十多种课程给予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让学生们在培养兴趣、陶冶情操的同时,进行丰富的实践体验,促进了自身潜能的发展。
如今,以“童心母爱”为指导思想,以“整合”为核心要义的“爱的德育课程”依然在有声有色地构建着,实施着。我相信,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从品德课程到德育课程,我们已经迈出了一大步,“照本宣科”的旧思想正在被“与时俱进”的新理念所替代,这是一场需要不断更新的“变革”,它让德育养成的积淀成为学生知识积累、能力培养和多元发展的催化剂,也终将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建立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责任编辑 余志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