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3-乙基-1-(2-噻吩基)咪唑鎓(L)和2,2\'-联吡啶(bpy)为配体,合成了一个新的环金属钌配合物[Ru(L)(bpy)2]+(1),并通过NMR和HRMS谱表征了该配合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实验研究了该配合物对常见金属离子的识别作用,发现在CH3CN/HEPES中,仅Hg2+的加入使配合物溶液的最大吸收峰由546 nm蓝移至448 nm,溶液由紫红色变为黄色.通过吸收光谱及质谱分析,推测Hg2+与配合物1的作用机理可能是Hg2+与硫作用引起Ru—C配位向Ru—S配位模式转化.
【机 构】
:
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武汉43007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3-乙基-1-(2-噻吩基)咪唑鎓(L)和2,2\'-联吡啶(bpy)为配体,合成了一个新的环金属钌配合物[Ru(L)(bpy)2]+(1),并通过NMR和HRMS谱表征了该配合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实验研究了该配合物对常见金属离子的识别作用,发现在CH3CN/HEPES中,仅Hg2+的加入使配合物溶液的最大吸收峰由546 nm蓝移至448 nm,溶液由紫红色变为黄色.通过吸收光谱及质谱分析,推测Hg2+与配合物1的作用机理可能是Hg2+与硫作用引起Ru—C配位向Ru—S配位模式转化.
其他文献
研究轮胎-路面之间的三维作用力,对预测路面早期损坏、优化道路设计具有指导作用,同时也是分析车辆动力学性能、研制和改进整车控制系统的有效手段.文中利用ABAQUS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了轮胎与路面之间相互作用力与胎冠相对轮辋中心位移之间的力-位移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该模型通过分析在三维力作用下轮胎不同位置处节点的变形和位移,实现了不同节点处的轮胎与路面之间作用力的求解,并通过改变充气断面尺寸、不同载荷下沉量等指标使模型有效性得到了验证,为设计并优化位移传感器的布局、提高测量结果的可信度,提供了理论依据.采用带
回流条件下将两亲型杯芳烃,即丙基间苯二酚杯[4]芳烃(PRCA)、己基间苯二酚杯[4]芳烃(HRCA)和壬基间苯二酚杯[4]芳烃(NRCA),应用于诱导制备ZnO微纳结构,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分析了所制备ZnO样品的组成、形貌与微观结构,并以罗丹明B为模型污染物考察了所制备杯芳烃保护的ZnO样品的光催化性能.表征结果显示当杯芳环下缘所连直链烷基中含较多碳原子个数时(HRCA和NRCA),可调控ZnO粒子的尺寸和形貌;而无保护剂和下缘连接较短直链烷基的间
为探究藜麦的营养组分含量对其加工品质特性的影响,本研究选择主要营养组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的10份藜麦为实验材料,对其总淀粉、直链淀粉、总蛋白质、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藜麦粉的糊化特性,并对藜麦饭的质构特性和感官品质进行分析评价,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多种营养组分含量对藜麦加工品质特性均有显著影响(p<0.05).在糊化特性方面,总蛋白质和清蛋白含量与藜麦粉的峰值黏度等糊化指标显著负相关(p<0.05).在质构特性方面,总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与藜麦蒸煮后的硬度、胶着性、咀嚼
在溶剂热条件下,将2,4,6-三(2-吡啶基)-1,3,5-三嗪(2-TPT)、2,5-呋喃二羧酸(2,5-H2FCA)分别与不同类型的金属硝酸盐(Zn、Cd和Mn)进行组装,得到了3个2-TPT基配合物:[Zn(2-TPT)(2,5-FCA)](1)、[Cd(2-TPT)(2,5-FCA)]· 1.5H2O (2)和[Mn(2-TPT)(2,5-FCA)] (3).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FT-IR、UV-Vis、差热-热重、电子顺磁共振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1~3的结构和光致变色性能进行了表
为了解决现有试验设备难以激发并开展复杂节理岩体应力波传播规律研究的技术难题,基于摆锤撞击原理设计并研制了一种可用于实现断续节理应力波激发、传播和测试的试验装置.该装置主要由平面波发生器、支撑平台、软件控制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4部分构成.该试验装置具有可控、可调、可重复激发具有不同波长和幅值的应力波的优点.利用有限元数值软件模拟了平面应力波在岩石板上的传播,结果表明应力波波阵面沿板轴线对称分布,而波阵面幅值一致性范围随着传播距离逐渐下降.利用该试验装置分别在完整岩石板和断续节理岩石板上开展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基于蓝光芯片激发黄色荧光粉或近紫外芯片激发三基色荧光粉构建的白光发光二极管(WLED)在青光区域呈现明显的凹口,导致白光的色彩性能不够理想.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实现全光谱白光,我们设计了Eu3+掺杂Ca2KZn2(V04)3黄色荧光粉,其发射波长范围为400~750 nm.在387 nm激发下,在所制荧光粉中可同时获得来自VO43-基团和Eu3+的发射光.Eu3+在Ca2KZn2(VO4)3基质中的最佳掺杂浓度(物质的量分数)为0.05,且VO43-基团向Eu3+的能量传递效率达到64.9%.基于变温的发射
以磷钼酸和氯化铯为原料、三嵌段共聚物F127为模板剂制备Keggin型介孔Cs3PMo12O40(简称m-Cs3PMo),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FT-IR、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N2吸附-脱附测试和小角X射线散射(SAXS)对催化剂的组成、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 表明,m-Cs3PMo属于立方相晶系,具有2.5和6.0 nm的蠕虫状介孔.以m-Cs3PMo为催化剂考察其水相中D-葡萄糖、D-木糖和L-阿拉伯糖差向异构化反应的催化性能,并研究了反应温度、时
用常规溶液法由氯化锰(MnCl2·4H2O)和4-甲基-1,2,3-噻二唑-5-甲酸(HL)反应制备了配位聚合物[Mn3(L)6(H2O)4]n(1),加入配体菲咯啉(phen)后合成了配合物[Mn2(phen)4(H2O)2Cl2](L)2·3H2O (2).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及单晶X射线衍射进行了配合物的表征.单晶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3个锰离子通过6个L-中的氧原子双齿桥联,形成了线型三核簇合物单元,簇合物单元间又通过其中一个噻二唑环上的氮原子与另一个簇合物单
以双(2-氯乙基)氨基甲酸叔丁酯、2,2-(乙烷-1,2-二丁基(氧基))二乙硫醇和N-乙基咔唑为起始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种含有杂冠醚基团的新型荧光探针分子L,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及高分辨质谱进行了表征.随后利用荧光光谱在水/乙醇溶剂(4∶1,VIV)中研究了探针L对Ag+的选择性识别.研究结果表明,探针L与Ag+以1∶1的比例配位.通过计算得到配位常数Ka为2.01×105 L·mol-1,检测限为4.13 μmol·L-1.通过实验证明,该探针分子可应用于河流等环境水样中Ag+的检测.
共享威胁情报便于组织高效的应对威胁和部署防御计划.针对威胁情报在收集过程中出现的质量参差不齐、价值不高、容易过期等问题,通过评估情报厂商和共享平台提供的数据,基于制定的评估原则,提出了4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建立了威胁情报评估体系.所选的评估指标能够实现可计算化,其中一级指标包括信誉、时效性、贡献度和质量,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采用以太坊架构和智能合约设计了一级指标中的信誉系统,通过评分的更新实现了信誉评分的动态调整;区块链技术中的匿名和隐私方案保护了用户的隐私性,同时对于恶意用户也制定了相应的惩罚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