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落实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文言文的编写意图,首先要做好文言文的教学解读。依托“助学系统”,解读文言文承载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咀嚼文言文“章法考究处”和“炼字炼句处”,探寻其“所言之志,所载之道”,并在同一“文化母题”的拓展对比解读中,准确把握文言文的文化内涵与外延,让文言文教学扎根于文本的沃土中,实现传统文化的真正渗透与传承。
关键词:文言文;统编教材;教学解读;《伯牙鼓琴》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特别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立德树人、爱国主义都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字里行间”。其中选入的文言文堪称教材中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载体。要落实编者意图,窃以为,首先要做好文言文的教学解读。当一篇文言文作为教学材料被选入教材,成为特殊文本“课文”,它的“身份”就被功能化,应在语文教学的场域中讨论其教育教学价值,即教师要对文本的教学功用做专业解读。本文以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一课为例,谈谈文言文的教学解读的几个要点。
一、联系“助学系统”,解读文言文承载的教学目标
教材是语文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解读文言文时,首先要利用教材的“助学系统”“课后练习”来进一步框定文言文中哪些内容是教学内容,以及具体需要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来达成怎样的教学目标。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 “助学系统”包括单元前的“导语”、课文批注、“泡泡语”、“资料袋”和“阅读链接”、课后练习题、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助学系统”对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起着指引的作用。因此,教师可以依据“助学系统”精准地定位文言文所承载的教学目标。
以《伯牙鼓琴》为例,解读文本时,先看“导语”中提示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本篇文言文所在单元的人文主题为“艺术之美”,语文要素为“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可见,本单元的语文能力训练点侧重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从不同角度展开想象,进入课文的情境中,感受艺术的魅力,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结合《伯牙鼓琴》的文本内容,落实到文言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根据锺子期听伯牙鼓琴时赞叹的语句,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音乐之美。再看 “课后练习”及“资料袋”。课后练习二题要求“‘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再结合‘资料袋’和同学交流感受”。接着在课后“资料袋”介绍了历史上与伯牙、子期有关的传说、文献资料,对“知音”“高山流水”文化含义作出了解释。“课后练习”及“资料袋”提示我们,《伯牙鼓琴》作为具有文学史价值的定篇,应带领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知音文化,使他们受到熏陶和感染。
经过这一番结合“助学系统”的文言文教学解读,教师便能明确教学本篇文言文在于让学生在熟读成诵中,借助文字展开想象,感受音乐之美;借助文字感受伯牙、子期之间的深厚情谊;结合“資料袋”及文中相关诗句,感悟“高山流水”“知音”等意象背后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传承优秀文化。
二、咀嚼篇章语辞,解读文言文蕴含的教学关键点
文言文是“文章”与“文学”的统一。“文章”是就文言文的表达功能而言的,“文学”指其表现形式,即文言文的文学性。文质兼美的文言文承载了中国古代仁人贤士的情意与思想。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多为经典古典散文,其“文章”与“文学”的统一体现在“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承载的作者的“志”与“道”,这也是一篇文言文教学的关键点。教师要细读文本,咀嚼敲击篇章语辞,具体把握其中“所言之志,所载之道”。
(一)探寻“章法考究处”
“在熟读成诵中,借助文字展开想象,感受音乐之美”是《伯牙鼓琴》一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可是,凭借哪些文字,为什么要凭借这些文字?该怎样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音乐之美呢?这就要落实到文本之中,落实到文言文本身的篇章结构之中进行解读,从而抓取文本的教学关键点,使之后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更有抓手。
细读文本会发现,本篇文言文前半部分的文章结构基本上是一句写伯牙,下一句写子期。文章结构上的一一对应、相互呼应,向读者昭示了子期非凡的音乐才能、伯牙高雅的音乐鉴赏能力,以及子期、伯牙在音乐上的相知相惜,心有灵犀。
文章具体描写“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时写道: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解读这句话可读出两层境界。第一层:伯牙高超的琴技。伯牙不但能鼓出高山之势、流水之音(若泰山、若流水),还能通过琴音表现出山之巍峨、高远(巍巍乎),以及水之浩淼、澎湃(汤汤乎)。第二层:伯牙非凡的创作。伯牙心之所念,必手而得之,操琴创作到了一种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出神入化的境界。伯牙与音乐相知!
仍然解读这一句,从子期的角度也可读出两层意义。第一层:子期对音乐形象性的鉴赏能力。音乐是“抽象”的。面对着伯牙由心淌出的抽象的“纯音乐”,子期居然能听出这“弦外之音”——“若太山”“若流水”。伯牙音乐中所传递的信息,在子期心中引起了响应,共振,发出了丰富的谐音,音乐就“活”了!第二层:子期对音乐细节个性的鉴赏能力。子期不但能将音乐“形象化”“活化”,而且对音乐是如此敏感,以致能敏锐地“看到”音乐的个性与细节。善哉,子期与音乐相知!
正由于伯牙有着如此非凡的创造才能与演奏技能,才能创作出如此气韵相生、意境悠远的《高山流水》;也正因为子期有着如此精深的音乐鉴赏能力,才能听懂这《高山流水》。伯牙与子期的相识是建立在对音乐共同的相知之上。
这样落实到文本篇章结构精妙处的解读,能使我们的教学落到实处,令文言文教学有依托和抓手,不会流于空谈。
(二)探寻“炼字炼句处”
正如朱光潜所论 “思想是无声的语言,语言也就是有声的思想”“作家们表面上重视用字的推敲,在骨子里来是重视思想的严谨。唯有严谨,思想情感才能正确地凝定于语文,人格才能正确地流露于风格”,文言文对字句的推敲锤炼,素来被人们津津乐道。作家在字句语言上的锤炼和讲究,并不只是一种技巧上的追求,更是一种情意甚至是理、志、道的追求。解读文言文时,我们不妨找到这些能够承载思想、意志的关键字句,对其做一番细读、推敲。 《伯牙鼓琴》一文彰显了伯牙、子期的相识相知,蕴含我国传统的“知音文化”。文章除了通过故事情节“破琴绝弦”“谢知音”来表现知音相互的忠贞,在文字的使用上也颇有讲究。
细读文本,聚焦伯牙“方鼓琴而志在太山”中的“志”字。“志”字,金文中写作“”,为会意兼形声字。上为“止”,下为“心”,指“心要到的地方,想要达到的目的”。《说文解字》中解释“从心之聲。志者,心之所之也” ,系心中所思、所想,心里的意向、意念。透过这个“志”字,我们可以解读出两层意境。第一层:知心——心灵的交融。从“志”字不难看出,子期所得的不仅仅是对伯牙音乐的了解,而是越过音乐、越过形象触及到了伯牙的内心,这表面的“知音”背后其实深藏着子期对伯牙的知心!第二层:知志——精神的共鸣。“志”字最初的本意是“心之所向,意向、意念”,后来其意思发生变化,引申为“志向”,“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中的“志”便是此意。伯牙与子期的相知不仅指音乐上的共鸣,更是精神上的高度契合。《太平御览》记载,伯牙为了学琴,独居于东海蓬莱岛上,每日面对浩瀚的大海,远望高山峻岭,听着拍岸的海涛声、山中的鸟鸣声,顿时领悟,于是以琴写心,实现了个人与自然、 心与琴的完美融合。锺子期虽然只是一山中野樵,却与伯牙两心相合、志趣相投。两人对音乐的高度共鸣,蕴含两人忘却“小我”, 以天地自然为“大我”的宇宙精神。
解读文言文时从文字入手,注重对文言文字文化意义的发掘,并注意把字词的文化内涵与整部作品主题思想的文化意蕴结合起来分析,可以有效改变“字字疏通、句句落实”的零散、枯燥的教学方式,又为教学增加情趣,帮助学生深化对词义的理解,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三、还原“文化母题”,确定文言文的文化渗透边界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文言文都是“源于经、史、子、集四部文献中的经典之作”,“均是在文学史上广受好评的典范之作”,这些文言文均为“定篇”无疑。学习“定篇”类课文,落脚点还在文化的传承与反思。但在具体教学中渗透何种文化?以何种方式渗透?文化渗透的尺度、边界在哪里?值得深究。否则,教学就会在所谓人文价值、文化传承的探求跑道上越跑越远,无度拓展,浮于花哨,架空了语言根基。据此,教师可以将“文化母题”纳入文言文解读的视野。
精读单篇文言文,就像认识这一棵树,视野还十分有限。当我们将这棵树放入一片同种的“森林”中去比对考察,视野就更为宽广,体认也更为深刻。将单篇文言文放入同类主题的“文学母题”中,与同一“母题”的各种文学形式做比对鉴赏,不但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该篇课文的“义理”——情感、主旨、思想,而且对该篇课文所承载的文化价值的体认更准确。
《伯牙鼓琴》选自《吕氏春秋》,结合课文“资料袋”可知,该篇文章是“知音”这一母题的源头。于是,我们可以爬梳汉文化中有关“知音”这一“文化母题”的相关内容:
“知音”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伯牙破琴绝弦谢知音”的经典,而后《列子·汤问》中亦有记载,明代冯梦龙将其收入《警世通言》并拓展为话本,广为流传。这些关于伯牙、子期的故事,都表现了“辄穷其趣” “君所思即我所思”的对音律的通晓,以及心灵相通、生死不渝的真挚感情。此外,魏晋南北朝时期刘勰将“知音”进一步深化拓展,成为一种“对作品、人品的赏析理解”的文学批评方法及思想。同时,“伯牙鼓琴”这一典故还逐渐负载了具有审美雅趣的文人生活方式、渴求明主伯乐知遇赏鉴以及“士为知己者死”的政治抱负和士人精神、“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诗意追求等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内涵。围绕知音典故,汉语演绎构建出一系列相关的“知音”文化语词,形成了一个具有文化关联的表意载体和认知框架,从而使“知音”系列语词成为汉民族特有的文化意象符号。
在对“知音”母题的探寻解读中,又可以爬梳历代有关“知音”的古诗文:从汉朝《西北有高楼》中的“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东晋陶渊明的“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南朝鲍照的“漱玉延幽性,攀桂藉知音”,唐朝孟浩然所歌咏的“锺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到清朝余鸿的“锺子难逢谁识我,高山流水慕知音”,乃至近代秋瑾的“一匣深藏不露锋,知音落落世难逢” ……历朝历代歌咏“知音”,渴盼“知音”的诗文不胜枚举,形成了汉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高山流水”已经化作每个中国人心中对于知音的向往与期盼,成为每个中国人心中最為温暖的慰藉。
从同一母题出发,筛选拓展内容,教学中引入这些诗文加以延伸,可以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丰富对知音内涵和知音文化的历史脉络的认识,增加文化体认与认同感。
文言文的教学解读是文言文教学的起点。教师应该结合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意图,揣摩文本蕴含的教学目标,进而细读文本中“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从而探寻文言文“所言之志,所载之道”,在同一文化母题的拓展对比解读中,准确把握文言文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与外延。 这样,文言文教学才能扎根在文本的沃土中,实现文言、文章、文学与文化的四位一体,最终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真正渗透与传承。
参考文献:
[1] 王荣生.文言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 朱光潜.谈文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
关键词:文言文;统编教材;教学解读;《伯牙鼓琴》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特别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立德树人、爱国主义都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字里行间”。其中选入的文言文堪称教材中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载体。要落实编者意图,窃以为,首先要做好文言文的教学解读。当一篇文言文作为教学材料被选入教材,成为特殊文本“课文”,它的“身份”就被功能化,应在语文教学的场域中讨论其教育教学价值,即教师要对文本的教学功用做专业解读。本文以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一课为例,谈谈文言文的教学解读的几个要点。
一、联系“助学系统”,解读文言文承载的教学目标
教材是语文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解读文言文时,首先要利用教材的“助学系统”“课后练习”来进一步框定文言文中哪些内容是教学内容,以及具体需要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来达成怎样的教学目标。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 “助学系统”包括单元前的“导语”、课文批注、“泡泡语”、“资料袋”和“阅读链接”、课后练习题、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助学系统”对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起着指引的作用。因此,教师可以依据“助学系统”精准地定位文言文所承载的教学目标。
以《伯牙鼓琴》为例,解读文本时,先看“导语”中提示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本篇文言文所在单元的人文主题为“艺术之美”,语文要素为“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可见,本单元的语文能力训练点侧重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从不同角度展开想象,进入课文的情境中,感受艺术的魅力,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结合《伯牙鼓琴》的文本内容,落实到文言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根据锺子期听伯牙鼓琴时赞叹的语句,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音乐之美。再看 “课后练习”及“资料袋”。课后练习二题要求“‘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再结合‘资料袋’和同学交流感受”。接着在课后“资料袋”介绍了历史上与伯牙、子期有关的传说、文献资料,对“知音”“高山流水”文化含义作出了解释。“课后练习”及“资料袋”提示我们,《伯牙鼓琴》作为具有文学史价值的定篇,应带领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知音文化,使他们受到熏陶和感染。
经过这一番结合“助学系统”的文言文教学解读,教师便能明确教学本篇文言文在于让学生在熟读成诵中,借助文字展开想象,感受音乐之美;借助文字感受伯牙、子期之间的深厚情谊;结合“資料袋”及文中相关诗句,感悟“高山流水”“知音”等意象背后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传承优秀文化。
二、咀嚼篇章语辞,解读文言文蕴含的教学关键点
文言文是“文章”与“文学”的统一。“文章”是就文言文的表达功能而言的,“文学”指其表现形式,即文言文的文学性。文质兼美的文言文承载了中国古代仁人贤士的情意与思想。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多为经典古典散文,其“文章”与“文学”的统一体现在“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承载的作者的“志”与“道”,这也是一篇文言文教学的关键点。教师要细读文本,咀嚼敲击篇章语辞,具体把握其中“所言之志,所载之道”。
(一)探寻“章法考究处”
“在熟读成诵中,借助文字展开想象,感受音乐之美”是《伯牙鼓琴》一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可是,凭借哪些文字,为什么要凭借这些文字?该怎样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音乐之美呢?这就要落实到文本之中,落实到文言文本身的篇章结构之中进行解读,从而抓取文本的教学关键点,使之后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更有抓手。
细读文本会发现,本篇文言文前半部分的文章结构基本上是一句写伯牙,下一句写子期。文章结构上的一一对应、相互呼应,向读者昭示了子期非凡的音乐才能、伯牙高雅的音乐鉴赏能力,以及子期、伯牙在音乐上的相知相惜,心有灵犀。
文章具体描写“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时写道: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解读这句话可读出两层境界。第一层:伯牙高超的琴技。伯牙不但能鼓出高山之势、流水之音(若泰山、若流水),还能通过琴音表现出山之巍峨、高远(巍巍乎),以及水之浩淼、澎湃(汤汤乎)。第二层:伯牙非凡的创作。伯牙心之所念,必手而得之,操琴创作到了一种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出神入化的境界。伯牙与音乐相知!
仍然解读这一句,从子期的角度也可读出两层意义。第一层:子期对音乐形象性的鉴赏能力。音乐是“抽象”的。面对着伯牙由心淌出的抽象的“纯音乐”,子期居然能听出这“弦外之音”——“若太山”“若流水”。伯牙音乐中所传递的信息,在子期心中引起了响应,共振,发出了丰富的谐音,音乐就“活”了!第二层:子期对音乐细节个性的鉴赏能力。子期不但能将音乐“形象化”“活化”,而且对音乐是如此敏感,以致能敏锐地“看到”音乐的个性与细节。善哉,子期与音乐相知!
正由于伯牙有着如此非凡的创造才能与演奏技能,才能创作出如此气韵相生、意境悠远的《高山流水》;也正因为子期有着如此精深的音乐鉴赏能力,才能听懂这《高山流水》。伯牙与子期的相识是建立在对音乐共同的相知之上。
这样落实到文本篇章结构精妙处的解读,能使我们的教学落到实处,令文言文教学有依托和抓手,不会流于空谈。
(二)探寻“炼字炼句处”
正如朱光潜所论 “思想是无声的语言,语言也就是有声的思想”“作家们表面上重视用字的推敲,在骨子里来是重视思想的严谨。唯有严谨,思想情感才能正确地凝定于语文,人格才能正确地流露于风格”,文言文对字句的推敲锤炼,素来被人们津津乐道。作家在字句语言上的锤炼和讲究,并不只是一种技巧上的追求,更是一种情意甚至是理、志、道的追求。解读文言文时,我们不妨找到这些能够承载思想、意志的关键字句,对其做一番细读、推敲。 《伯牙鼓琴》一文彰显了伯牙、子期的相识相知,蕴含我国传统的“知音文化”。文章除了通过故事情节“破琴绝弦”“谢知音”来表现知音相互的忠贞,在文字的使用上也颇有讲究。
细读文本,聚焦伯牙“方鼓琴而志在太山”中的“志”字。“志”字,金文中写作“”,为会意兼形声字。上为“止”,下为“心”,指“心要到的地方,想要达到的目的”。《说文解字》中解释“从心之聲。志者,心之所之也” ,系心中所思、所想,心里的意向、意念。透过这个“志”字,我们可以解读出两层意境。第一层:知心——心灵的交融。从“志”字不难看出,子期所得的不仅仅是对伯牙音乐的了解,而是越过音乐、越过形象触及到了伯牙的内心,这表面的“知音”背后其实深藏着子期对伯牙的知心!第二层:知志——精神的共鸣。“志”字最初的本意是“心之所向,意向、意念”,后来其意思发生变化,引申为“志向”,“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中的“志”便是此意。伯牙与子期的相知不仅指音乐上的共鸣,更是精神上的高度契合。《太平御览》记载,伯牙为了学琴,独居于东海蓬莱岛上,每日面对浩瀚的大海,远望高山峻岭,听着拍岸的海涛声、山中的鸟鸣声,顿时领悟,于是以琴写心,实现了个人与自然、 心与琴的完美融合。锺子期虽然只是一山中野樵,却与伯牙两心相合、志趣相投。两人对音乐的高度共鸣,蕴含两人忘却“小我”, 以天地自然为“大我”的宇宙精神。
解读文言文时从文字入手,注重对文言文字文化意义的发掘,并注意把字词的文化内涵与整部作品主题思想的文化意蕴结合起来分析,可以有效改变“字字疏通、句句落实”的零散、枯燥的教学方式,又为教学增加情趣,帮助学生深化对词义的理解,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三、还原“文化母题”,确定文言文的文化渗透边界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文言文都是“源于经、史、子、集四部文献中的经典之作”,“均是在文学史上广受好评的典范之作”,这些文言文均为“定篇”无疑。学习“定篇”类课文,落脚点还在文化的传承与反思。但在具体教学中渗透何种文化?以何种方式渗透?文化渗透的尺度、边界在哪里?值得深究。否则,教学就会在所谓人文价值、文化传承的探求跑道上越跑越远,无度拓展,浮于花哨,架空了语言根基。据此,教师可以将“文化母题”纳入文言文解读的视野。
精读单篇文言文,就像认识这一棵树,视野还十分有限。当我们将这棵树放入一片同种的“森林”中去比对考察,视野就更为宽广,体认也更为深刻。将单篇文言文放入同类主题的“文学母题”中,与同一“母题”的各种文学形式做比对鉴赏,不但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该篇课文的“义理”——情感、主旨、思想,而且对该篇课文所承载的文化价值的体认更准确。
《伯牙鼓琴》选自《吕氏春秋》,结合课文“资料袋”可知,该篇文章是“知音”这一母题的源头。于是,我们可以爬梳汉文化中有关“知音”这一“文化母题”的相关内容:
“知音”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伯牙破琴绝弦谢知音”的经典,而后《列子·汤问》中亦有记载,明代冯梦龙将其收入《警世通言》并拓展为话本,广为流传。这些关于伯牙、子期的故事,都表现了“辄穷其趣” “君所思即我所思”的对音律的通晓,以及心灵相通、生死不渝的真挚感情。此外,魏晋南北朝时期刘勰将“知音”进一步深化拓展,成为一种“对作品、人品的赏析理解”的文学批评方法及思想。同时,“伯牙鼓琴”这一典故还逐渐负载了具有审美雅趣的文人生活方式、渴求明主伯乐知遇赏鉴以及“士为知己者死”的政治抱负和士人精神、“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诗意追求等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内涵。围绕知音典故,汉语演绎构建出一系列相关的“知音”文化语词,形成了一个具有文化关联的表意载体和认知框架,从而使“知音”系列语词成为汉民族特有的文化意象符号。
在对“知音”母题的探寻解读中,又可以爬梳历代有关“知音”的古诗文:从汉朝《西北有高楼》中的“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东晋陶渊明的“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南朝鲍照的“漱玉延幽性,攀桂藉知音”,唐朝孟浩然所歌咏的“锺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到清朝余鸿的“锺子难逢谁识我,高山流水慕知音”,乃至近代秋瑾的“一匣深藏不露锋,知音落落世难逢” ……历朝历代歌咏“知音”,渴盼“知音”的诗文不胜枚举,形成了汉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高山流水”已经化作每个中国人心中对于知音的向往与期盼,成为每个中国人心中最為温暖的慰藉。
从同一母题出发,筛选拓展内容,教学中引入这些诗文加以延伸,可以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丰富对知音内涵和知音文化的历史脉络的认识,增加文化体认与认同感。
文言文的教学解读是文言文教学的起点。教师应该结合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意图,揣摩文本蕴含的教学目标,进而细读文本中“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从而探寻文言文“所言之志,所载之道”,在同一文化母题的拓展对比解读中,准确把握文言文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与外延。 这样,文言文教学才能扎根在文本的沃土中,实现文言、文章、文学与文化的四位一体,最终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真正渗透与传承。
参考文献:
[1] 王荣生.文言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 朱光潜.谈文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