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农业”模式下桑蚕产业发展思考

来源 :南方农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lll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开始引领社会各行各业实现创新发展。对于农业来说,通过对互联网思维及互联网技术的有效引入,切实实现了互联网与农业之间的跨界融合,进而诞生了“互联网+农业”模式,这对现代农业来说属于一种变革和突破,预示着农业开始向智能化及信息化的方向不断转变和发展。针对“互联网+农业”模式下的桑蚕产业发展做出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 “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桑蚕产业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8.066
  在对“互联网+农业”模式的概念进行分析之前,首先应该明确“互联网+”的概念。“互联网+”主要是指借助现代化网络信息通信技术和各种互联网平台,促使互联网能够和传统行业之间实现深度有效的结合,进而创造出新的发展业态。对于“互联网+”来讲,其代表着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也就是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当中具备的强有力的优化作用以及集成作用,切实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更加有深度、有广度的融入到经济和社会等各个领域,以此增强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从而构建出一个更为广泛的、主要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良好经济发展新形态。而“互联网+农业”则是在这一新形态背景下诞生的一种农业发展模式,其主要是指借助互联网的信息技术和通信平台,促使传统农业摆脱以往消息闭塞和流通受限等问题的困扰,实现生产方式、产业模式及经营手段的有效创新,借助更为便利化、实时化及物联化甚至是智能化等手段,来不断改变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各个农业产业链环节,并且不断向着更为优质的方向转变,从而切实有效地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1]。
  1 存在的问题
  1.1 规划不够科学,不具备较高管理效能
  尽管我国的桑蚕产业在很多地区均属于一种优势产业,然而大部分地区农业信息化发展程度并不高,這些地区一般凭借自身力量实现桑蚕产业现代化和信息化转型升级往往极为困难。结合整个桑蚕产业发展现状来看,互联网技术至今都没有充分有效地应用到其规划及管理当中,而且并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大数据”管理系统,从而难以及时有效地借助大数据提供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和行之有效的技术指导,更无法形成高效精准的管理监督[2]。
  1.2 存在生产模式单一,无法有效应用互联网的问题
  从我国桑蚕产业现状来看,大部分地区的种桑养蚕模式仍然处于小规模饲养模式。这种模式对“互联网+农业”的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应用限制,难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开展统一的信息采集和气候、温度、湿度等各项参数的有效记录,从而导致桑蚕生产数据无法及时有效地进行收集、反馈,进而导致互联网在桑蚕产业当中的广泛应用受到了一定制约,并且也严重阻碍了互联网作用的有效发挥。除此之外,在传统种桑养蚕模式下,桑树和家蚕的季节多发疾病和流行病等也难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及时有效地预测以及预警,更无法及时利用各种有效防控措施和诊治措施进行防治,这使得很多桑蚕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等问题都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并不能搭上“互联网+农业”的顺风车,严重制约了桑蚕产业的发展。
  1.3 物联网和互联网的发展与构建相对较为滞后
  从我国桑蚕产业现状来看,我国仍有很多地区的桑蚕产业在电子商务构建方面存在欠缺。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电子商务整体构建和供求建设方面均不够完善,并且存在着网站营销与蚕桑业生产经营严重脱节的问题,并没有实现网上交易服务,仍然只停留在一个相对简单的供求信息发布层面上。除此之外,我国部分桑蚕产业处于边远区域,这些区域物流相对落后,这也对“互联网+农业”在桑蚕产业当中的应用产生了不利影响。
  2 产业发展的思考
  2.1 大力建设“互联网+桑蚕管理”模式,增强管理能力
  在“互联网+农业”模式下,桑蚕产业想要取得良好发展,应做好以下3个方面工作。1)构建一个互联网管理体系,切实借助“大数据”将当地与蚕业有关的部门、事业单位和经营部门等进行有效连接,并且分级管理、统一建设,以此实现网格化、标准化和智能化的管理体系建设[3]。2)进一步优化现代化桑蚕产业体系建设工作,切实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的监管体系。该体系应包括桑蚕政务信息、涉及桑蚕产业的资金、桑蚕产品生产检测、桑蚕病虫害防治、桑蚕产品质量控制及桑蚕产品流通等。3)应注重加强对桑蚕产品的质量安全溯源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切实有效地将物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应用到桑蚕产品的质量检测和市场准入监管体系的建设当中。例如,相应地区的茧丝绸行业协会可以借助当地的价格检测点、物价局在相应茧丝绸行业网站上公布的实际价格和市场行情大数据,来对蚕茧的价格趋势和收购形势等开展预判工作,这样能够为蚕茧的收购市场提供一些指导性意见,从而对茧丝绸市场的稳定和可持续性发展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2.2 注重发展“互联网+桑蚕营销”模式,增强桑蚕产品的流通能力
  桑蚕产业在国内外均拥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只不过部分地域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限制,导致其桑蚕产品的流通能力相对较弱,进而严重制约了桑蚕产业的发展[4]。在“互联网+农业”模式下,桑蚕产业应该注重发展“互联网+桑蚕营销”模式,借助互联网技术和现代化网络营销平台等大力拓宽营销渠道,以此来不断增强桑蚕产品的流通能力。例如,可以借助京东、淘宝等线上网络销售平台来扩增桑蚕产品的销售渠道,同时这些销售平台也具有较强的推广宣传能力,可以借其实施立体式推广宣传,增强桑蚕产品的知名度和传播范围。此外,也可以利用一些新起的新媒体平台,如“抖音”“快手”等增强宣传推广效果。现如今,在“互联网+农业”模式下,有很多农产品都借助“抖音”大火特火,因此,可以对这些农产品的宣传推广方式进行学习和借鉴,将其应用到桑蚕产业中,以此来增强桑蚕产品的流通能力。除此之外,各地区政府部门还应该注重加强当地村镇电子商务的覆盖率,加大对物流网络延伸链的建设力度,这样才能够保证蚕农可以切实有效地借助互联网开展桑蚕产品的推广宣传和销售。   对于各地桑蚕企业来讲,也应该借助国内和国际互联网渠道,来销售各种桑蚕产品,如蚕丝被、丝绸和服装等一些較为传统的丝绸制品,同时还可以销售桑果酒、桑果醋和桑叶茶等相应桑蚕食品或者桑蚕保健品等。在加强“互联网+桑蚕营销”模式发展力度的同时,要保证自身产品的质量和丰富性,以便于该模式能够更好地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和作用。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物流配送网络的建设力度,不断增加对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和改造投入,借助“互联网+农业”模式,不断为桑蚕从业者创造出更多低投入、高收益的交易方式,不断拓宽桑产业、丝绸产业以及蚕产业的实际销售范围,进而推动桑蚕产业能够切实实现多元化发展。
  2.3 注重构建“互联网+桑蚕服务”,为桑蚕产业构建信息服务平台
  各地区政府部门应发挥出领导作用,推动当地“互联网+桑蚕产业”信息平台建设工作,切实结合实际情况,加大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增加光纤基站,并且推进光纤进村入户,这样能够促使蚕农、合作社和龙头企业还有示范基地等切实实现互联网的就近使用。此外,还需要加强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力度,努力打造出一个集多元服务为一体的数字化桑蚕产业信息平台,具体内容应包括政策发布、产品信息、企业推广、产品检测、市场行情、技术咨询等多项服务。同时,还应该注重完善桑蚕远程网络服务系统,以此来实现在线桑蚕产业专家指导、技术传播、知识培训等,将更多科学、先进的养蚕、种树技术,家蚕、桑树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切实有效地传授给蚕农和相关技术人员,从而推动桑蚕产业能够从养蚕种树这一根本环节上实现更为健康优质的发展[5]。
  3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以及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互联网+农业”模式的发展进步将会更为迅猛,在这种形势下,桑蚕产业一定要切实结合时代发展特点,积极主动地做出改变,要能够对“互联网+农业”模式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用。相关政府部门也应该对此大力推广和支持,促使桑蚕产业能够借助这一新兴模式,实现智能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发展,进而切实实现健康、稳定、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文志. 破解单一栽桑养蚕模式推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J]. 四川农业科技,2019(1):56-58.
  [2] 帕提古力·阿布拉. 对“互联网+”时代下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思考[J]. 农家致富顾问,2020(6):286.
  [3] 程爱民,朱木富,方忠仙. 对现代农业形势下蚕桑产业发展的探讨[J]. 新农业,2020(3):52-53.
  [4] 栾宜明. 稳定发展蚕桑生产主要措施的思考和探索[J]. 农民致富之友,2020(9):115.
  [5] 张震.“互联网+农业”模式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战略思考[J].低碳世界,2018(8):337-338.
  (责任编辑:刘宁宁)
其他文献
摘 要 三叶木通全身都是宝,除花之外全身皆可入药,具有药食同源的特点,市场需求巨大,前景广阔。通过分析三叶木通的生物学特性有助于更好地进行三叶木通的栽培和管理,实现三叶木通的驯化和栽培。从三叶木通的市场前景、生物学特点、驯化栽培技术及造林技术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更好地开发三叶木通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关键词 三叶木通;驯化;栽培;管理技术;甘肃省天水市  中图分类号:S567.19 文献标志码:B
摘 要 在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的背景下,要实现县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县域经济增长方式,从而加速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并在此基础上最终实现城市和乡村的融合发展是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深入分析河北省石家庄市县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现状,找到其存在的问题,遵照城乡融合发展规律和充分满足各要素的前提下,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城乡融
摘 要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于优美生活环境的追求力度不断提升,对城市园林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结合当前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现状,针对养护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养护管理措施,同时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养护管理工作来确保园林管护的质量,从而使园林绿化工作可持续  发展。  关键词 园林绿化;养护技术;养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S688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
摘 要 近几年,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举措指导生态建设实践。广东省韶关市响应国家生态保护号召,积极探索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发挥茶叶产业发展优势,推出了以茶叶产业为龙头的绿色发展之路,值得其他地区借鉴学习。通过对韶关地区绿色发展之路——茶叶产业发展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区域绿色产业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 林产业;茶产业;绿色生态发展;广东省韶关市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
摘 要 随着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我国农村城镇化得到了快速地发展,而物流业的发展水平通常是衡量一个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乡村物流的发展并不断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因此,以广东省羅定市乡镇物流发展为例,研究乡村物流对推动乡村振兴的协同发展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 乡镇物流;农村建设;乡村振兴;广东省罗定市  中图分类号:F320;F299.21 文献标志码:C D
摘 要 结合国家农业产业化战略和河北省秦皇岛市农业产业强镇的实际情况,针对秦皇岛市农业产业强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秦皇岛市农业产业强镇发展的对策,旨在为秦皇岛市农村经济发展提出建议,也为秦皇岛市的农业“十四五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先建后补;土地流转;河北省秦皇岛市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
摘 要 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下,采取大面积皆伐的方式实施林分更新改造被严格禁止。湖北省钟祥市盘石岭林场现有火炬松林出现了林下生物多样性减退、冰冻灾害应对能力差、松材线虫病害威胁等问题,需要进行大面积采伐并更换树种。基于此,以近自然森林经营理念和目标树经营方法为指导,探讨了树冠连续覆盖下火炬松林更新改造的4种模式,以期为生态林树种更新和低产低效林改造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近自然森林经营;
摘 要 近年来,伴随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农村电商也呈现更多新样式。新媒体传播下的电子商务成为影响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基于此,描述了贵州省黔东州榕江县新媒体传播下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并深入分析榕江县新媒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榕江县实际情况提出了“内培外引”,解决人才短缺;因地制宜,完善农村电商法规;精准定位,推广新媒体传播;真抓实干,重抓农产品品牌建立;精益
摘 要 生态乡村建设工作能提高农民幸福感和获得感,是对生态农村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生态乡村的建设是有效推进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关键构成要素之一,我国乡村生态建设虽然在现阶段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乡村地区内的生态环境也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被破坏和生态被污染现象依旧存在,因此要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应把生态乡村建设作为切入点,引领农村农业可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 生态乡村建设;模式;途径  中图分
摘 要 林下经济是以林地与森林资源為依托发展起来的产业,能够有效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是当前一种重要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林下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核桃栽培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并阐述了核桃林下复合经营的模式,针对核桃林下经济发展现状,总结出一系列能够推动发展的策略,以期提高核桃产量与林下经济发展水平。  关键词 林下经济;核桃栽培;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S664.1 文献标志码:B DOI: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