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不同程度地处于低效状态。新课程改革以后,这种状况有了一定的改观。其中,“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深入课堂教学一线,由此带来了教学生态的良性转化。
但不无遗憾的是,新版教材并不是完备无缺的,表现在作文教学上,缺乏系统的作文训练课程资源。究竟该如何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完全由教师自己来决定,教学随意性太大。 仔细剖析现在的作文教学课堂,不少教师或把作文教学当成单纯的文体教学,机械地进行各种文体的呆板训练,使本来极富激情与创意的作文课堂味同嚼蜡;或直接把上一年的高考试题拿来给学生“写”作,使学生头脑中偶然闪现的真正的新意、创意,在还没有冒出来之前,就扼杀在这种刻板的应试模式训练里了。
再看作文批改与评价。一方面是繁重的工作导致教师无法进行深入的作文教学研究。而另一方面,就算教师每篇精批精改,提出许多有益的建议,不少学生拿回作文本之后,常常只是翻看一下批语就塞进了抽屉里。即便是看了存在的问题和教师提出的修改意见,也不会举一反三,应用到下一篇作文里。强化学生的写作素养,更是无从谈起。
因此,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写作素养,让作文教学回归学科的本真,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而正确认识学情,合理设定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恰当的增长目标,无疑是作文教学回归本真的基础和前提。
仔细分析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与缺陷,我们不难发现:有些问题,比如文体“四不像”、议论文论据叙述冗长等,属于初中写作基础不扎实所导致;有些问题,比如叙事平淡缺乏细节、议论文缺少论证分析等,属于写作素养缺失所导致,需要在高中的学习中逐渐掌握并类化为新的学习能力。
这样,就有了如下一个基于有效性的作文训练的基本策略:夯实学生现有的学习基础,强化训练学生应该达到的写作素养。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达成这个训练策略呢?笔者认为,至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作文教学。
一、补充必要的写作知识,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
学生所出现的写作问题,无论是学习基础不扎实所致,还是写作素养缺失所致,其根本症结在于写作知识的缺失,因此有必要给学生补充必要的写作学知识。
依据学生的学力情况,笔者以为,高一以记叙文训练为主,培养热爱写作、乐于交流、勤于修改的习惯,使学生具有相当的记叙类写作能力,重点解决“叙事的波澜”和“细节的生动”等写作素养缺失的问题;高二以议论文训练为主,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认识力、思考力和表达力,使学生具有相当的议论类写作能力,着重解决“议论的条理”和“议论的分析”等写作素养的缺失问题;高三以记叙、议论复习为主,全面梳理,在类化记叙文和议论文写作素养的基础上,强化考场作文的训练。下文以记叙文的训练为例,谈一谈在日常教学中,如何通过补充必要的写作知识,循序渐进地增强学生的写作素养。
1.正确认识学情,这是训练能够正确开展的起点和基础。进入高中的学生在完成记叙文时,基本能够完整地叙述一件事,并得出一定感想;不足之处在于情节平铺直叙,缺少细节描写。正确认识学情,可以为后期训练目标的达成铺垫一个正确的导入口。
2.针对学生的素养缺陷,给予相关写作知识,展开相关专题训练。比如针对学生叙事平淡的问题,笔者从初中课文《散步》的分析入手,给学生归纳了“五笔叙事法”(即“简述一笔——概说事件”、“铺垫一笔——介绍原委”、“渲染一笔——烘托点染”、“巧折一笔——写出波澜”、“深化一笔——表达感悟”),开展“叙事的波澜”专题训练。又如,针对学生在记叙文中长于概述、短于细节描写的现状,笔者又开展了“细节的生动”专题训练,从五个经典细节描写(《背影》中父亲背影及作者心理、《范进中举》中范进动作及语言、《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动作及心理、《围城》中方鸿渐感受家中钟声的独特细节、茨威格《看不见的珍藏》中盲人收藏家的动作及眼神)的分析入手,让学生体会到:生动的细节必须是具体的、个性化的、深入体验的典型情节。然后,设置学生熟悉的写作情景,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细节描写,从而类化为新的写作素养。
3.设计专题训练时,既要目标明确、便于操作,又要注意目标间的关联性。仍以“叙事的波澜”专题为例,之所以从“五笔叙事法”入手展开专题训练,是因为例文《散步》是学生熟知的文章,而且这种写法更贴近学生的写作生态,更易于与学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但仅仅一种写法远不能代表“叙事波澜”的全部,所以后面又补充了几种常用的写作技巧,以帮助学生类化相关知识,形成新的写作素养。
必须指出的是,所有专题训练(小作文)的目的,都是为了整篇作文(大作文)服务。因而,开展“小作文”训练时,必须与“大作文”写作相结合,以确保训练的有效性。
二、开拓视野,激发思维火花,充实学生的见解与思考
从某种意义上说,给学生补充必要的写作知识,只是解决了学生作文时应该具备的基本的文体意识和结构意识,而要想改变学生作文“缺乏真情实感、套话空话连篇、不见个性”的痼疾,还必须打开学生的生活视野。在学生现有“两点一线”生活没有本质改变的情况下,教师要通过搭设语文实践活动的平台,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充实学生的见解与思考。
搭设语文实践活动平台的最基本做法,是在平时的教学细节中注重思维习惯的培养。比如,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初抽出几分钟的时间,用 “晒思汇”的形式给学生的思维一个“天马行空”的机会。如端午节前,可以让学生说说对“端午”的感悟。学生可以由“屈原之死”而讨论具有现代气息的话题“一个人选择自杀是善待生命吗”,或者由韩国“端午申遗”而讨论“韩国端午申遗成功,对我国传统文化保护有何功过”等。类似的话题,如“无臂钢琴手刘伟的达人秀”“极品乞丐犀利哥的传说”“暴走妈妈救子”等,因为源于生活,很容易激活学生的思维火花,起到在日常教学细节中培养学生思考习惯的作用。
同时,还应该从课程开发的角度,搭建学生的写作活动平台。教师可以结合粤教版教材“活动单元”的要求,细化相应主题为若干写作活动,如“体验情感”(亲情、爱情、乡情) “关注自然”(人文、生命) “寻找身边的英雄”(传记或访谈) “读美文,秀我思”(读后感)等。总之,搭设语文实践活动平台,可以把“教材和生活”“教材和学生”“学生和生活”“活动与考试”等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生成写作所需的要素,提炼写作语言,从而形成真实的表达;学生的作文也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从仅仅立足于“技法”的漂亮,转化为立足于“生活经验与体悟”的思想。
三、改进评价机制,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评价与修改自己的文章
基于前面提到的作文批改的弊端,笔者认为应该改进现有的作文评价机制,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评价与修改自己的文章。具体做法如下:教师把收上来的作文分成三个等级(合格、需要修改和不合格)分类指导,“需要修改”等级在原文基础上修改,“不合格”等级需要推倒重写。讲评时可以从“合格”等级中选择一两篇优秀作文,当做“伙伴美文”而学习;重点在“需要修改”等级中选择典型例文进行讲评,通过集体修改加以升级,帮助大部分学生感悟体验写作要素,让学生在修改作文中类化自身写作素养。笔者认为,一篇好作文应该具备这样几个特征:一是内容 “充实”;二是结构 “清晰”;三是语言有“文采”。
如何在写作教学中使学生的写作素养得到有效地增强?我们应该把关注的重心,从“写什么”“写得怎样”,适度转移到“怎么写”上,即关注达成写作目标的方法;培养学生把“所知之事物,所思之意念”明白确切地表达出来的能力。
参考资料: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马金平《搭设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写作》。
4. 曹勇军《让作文“回家”》,《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8期。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不同程度地处于低效状态。新课程改革以后,这种状况有了一定的改观。其中,“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深入课堂教学一线,由此带来了教学生态的良性转化。
但不无遗憾的是,新版教材并不是完备无缺的,表现在作文教学上,缺乏系统的作文训练课程资源。究竟该如何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完全由教师自己来决定,教学随意性太大。 仔细剖析现在的作文教学课堂,不少教师或把作文教学当成单纯的文体教学,机械地进行各种文体的呆板训练,使本来极富激情与创意的作文课堂味同嚼蜡;或直接把上一年的高考试题拿来给学生“写”作,使学生头脑中偶然闪现的真正的新意、创意,在还没有冒出来之前,就扼杀在这种刻板的应试模式训练里了。
再看作文批改与评价。一方面是繁重的工作导致教师无法进行深入的作文教学研究。而另一方面,就算教师每篇精批精改,提出许多有益的建议,不少学生拿回作文本之后,常常只是翻看一下批语就塞进了抽屉里。即便是看了存在的问题和教师提出的修改意见,也不会举一反三,应用到下一篇作文里。强化学生的写作素养,更是无从谈起。
因此,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写作素养,让作文教学回归学科的本真,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而正确认识学情,合理设定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恰当的增长目标,无疑是作文教学回归本真的基础和前提。
仔细分析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与缺陷,我们不难发现:有些问题,比如文体“四不像”、议论文论据叙述冗长等,属于初中写作基础不扎实所导致;有些问题,比如叙事平淡缺乏细节、议论文缺少论证分析等,属于写作素养缺失所导致,需要在高中的学习中逐渐掌握并类化为新的学习能力。
这样,就有了如下一个基于有效性的作文训练的基本策略:夯实学生现有的学习基础,强化训练学生应该达到的写作素养。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达成这个训练策略呢?笔者认为,至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作文教学。
一、补充必要的写作知识,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
学生所出现的写作问题,无论是学习基础不扎实所致,还是写作素养缺失所致,其根本症结在于写作知识的缺失,因此有必要给学生补充必要的写作学知识。
依据学生的学力情况,笔者以为,高一以记叙文训练为主,培养热爱写作、乐于交流、勤于修改的习惯,使学生具有相当的记叙类写作能力,重点解决“叙事的波澜”和“细节的生动”等写作素养缺失的问题;高二以议论文训练为主,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认识力、思考力和表达力,使学生具有相当的议论类写作能力,着重解决“议论的条理”和“议论的分析”等写作素养的缺失问题;高三以记叙、议论复习为主,全面梳理,在类化记叙文和议论文写作素养的基础上,强化考场作文的训练。下文以记叙文的训练为例,谈一谈在日常教学中,如何通过补充必要的写作知识,循序渐进地增强学生的写作素养。
1.正确认识学情,这是训练能够正确开展的起点和基础。进入高中的学生在完成记叙文时,基本能够完整地叙述一件事,并得出一定感想;不足之处在于情节平铺直叙,缺少细节描写。正确认识学情,可以为后期训练目标的达成铺垫一个正确的导入口。
2.针对学生的素养缺陷,给予相关写作知识,展开相关专题训练。比如针对学生叙事平淡的问题,笔者从初中课文《散步》的分析入手,给学生归纳了“五笔叙事法”(即“简述一笔——概说事件”、“铺垫一笔——介绍原委”、“渲染一笔——烘托点染”、“巧折一笔——写出波澜”、“深化一笔——表达感悟”),开展“叙事的波澜”专题训练。又如,针对学生在记叙文中长于概述、短于细节描写的现状,笔者又开展了“细节的生动”专题训练,从五个经典细节描写(《背影》中父亲背影及作者心理、《范进中举》中范进动作及语言、《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动作及心理、《围城》中方鸿渐感受家中钟声的独特细节、茨威格《看不见的珍藏》中盲人收藏家的动作及眼神)的分析入手,让学生体会到:生动的细节必须是具体的、个性化的、深入体验的典型情节。然后,设置学生熟悉的写作情景,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细节描写,从而类化为新的写作素养。
3.设计专题训练时,既要目标明确、便于操作,又要注意目标间的关联性。仍以“叙事的波澜”专题为例,之所以从“五笔叙事法”入手展开专题训练,是因为例文《散步》是学生熟知的文章,而且这种写法更贴近学生的写作生态,更易于与学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但仅仅一种写法远不能代表“叙事波澜”的全部,所以后面又补充了几种常用的写作技巧,以帮助学生类化相关知识,形成新的写作素养。
必须指出的是,所有专题训练(小作文)的目的,都是为了整篇作文(大作文)服务。因而,开展“小作文”训练时,必须与“大作文”写作相结合,以确保训练的有效性。
二、开拓视野,激发思维火花,充实学生的见解与思考
从某种意义上说,给学生补充必要的写作知识,只是解决了学生作文时应该具备的基本的文体意识和结构意识,而要想改变学生作文“缺乏真情实感、套话空话连篇、不见个性”的痼疾,还必须打开学生的生活视野。在学生现有“两点一线”生活没有本质改变的情况下,教师要通过搭设语文实践活动的平台,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充实学生的见解与思考。
搭设语文实践活动平台的最基本做法,是在平时的教学细节中注重思维习惯的培养。比如,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初抽出几分钟的时间,用 “晒思汇”的形式给学生的思维一个“天马行空”的机会。如端午节前,可以让学生说说对“端午”的感悟。学生可以由“屈原之死”而讨论具有现代气息的话题“一个人选择自杀是善待生命吗”,或者由韩国“端午申遗”而讨论“韩国端午申遗成功,对我国传统文化保护有何功过”等。类似的话题,如“无臂钢琴手刘伟的达人秀”“极品乞丐犀利哥的传说”“暴走妈妈救子”等,因为源于生活,很容易激活学生的思维火花,起到在日常教学细节中培养学生思考习惯的作用。
同时,还应该从课程开发的角度,搭建学生的写作活动平台。教师可以结合粤教版教材“活动单元”的要求,细化相应主题为若干写作活动,如“体验情感”(亲情、爱情、乡情) “关注自然”(人文、生命) “寻找身边的英雄”(传记或访谈) “读美文,秀我思”(读后感)等。总之,搭设语文实践活动平台,可以把“教材和生活”“教材和学生”“学生和生活”“活动与考试”等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生成写作所需的要素,提炼写作语言,从而形成真实的表达;学生的作文也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从仅仅立足于“技法”的漂亮,转化为立足于“生活经验与体悟”的思想。
三、改进评价机制,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评价与修改自己的文章
基于前面提到的作文批改的弊端,笔者认为应该改进现有的作文评价机制,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评价与修改自己的文章。具体做法如下:教师把收上来的作文分成三个等级(合格、需要修改和不合格)分类指导,“需要修改”等级在原文基础上修改,“不合格”等级需要推倒重写。讲评时可以从“合格”等级中选择一两篇优秀作文,当做“伙伴美文”而学习;重点在“需要修改”等级中选择典型例文进行讲评,通过集体修改加以升级,帮助大部分学生感悟体验写作要素,让学生在修改作文中类化自身写作素养。笔者认为,一篇好作文应该具备这样几个特征:一是内容 “充实”;二是结构 “清晰”;三是语言有“文采”。
如何在写作教学中使学生的写作素养得到有效地增强?我们应该把关注的重心,从“写什么”“写得怎样”,适度转移到“怎么写”上,即关注达成写作目标的方法;培养学生把“所知之事物,所思之意念”明白确切地表达出来的能力。
参考资料: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马金平《搭设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写作》。
4. 曹勇军《让作文“回家”》,《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