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动设计意义
十二三岁的学生已经进入青春期。他们具有更强的自主意识,做事喜欢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开始想摆脱父母的左右,已不愿与父母谈更多的关于自己的事。在日常生活中,长辈则喜欢以自己的生活经历教训晚辈。同样的内容重复多了,就变成了唠叨,影响了两代人之间的关系。本课首先帮助学生认识长辈一般都在什么情况下唠叨,然后弄清楚唠叨的内容对自己有没有益处,最后探讨在不伤害感情的前提下,如何对待长辈的唠叨。
辅导目的
1.了解父母在什么情况下唠叨。
2.明白父母的唠叨是关心、爱护孩子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
3.探讨应对唠叨的好办法。
辅导方式
1.小组讨论
2.小品表演
3.社会调查
辅导前准备
1.课前做好一份社会调查
2.排练小品《亮亮在家(一)、(二)》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早上好!我们彩虹聊天的时间又到了。我们今天聊的话题是:怎样对待长辈的唠叨。
二、说说自己
1.介绍自己年龄。
2.现在,你们当中有哪些同学能主动把自己的作业给爸爸妈妈看呢?
(教师评价:大家的这些表现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你们长大了,都希望自己能独立去做自己的事情)
三、说说唠叨
1.你的爸爸、妈妈或者其他长辈喜欢唠叨吗?(让学生讨论一分钟)
2.长辈一般是在什么情况下唠叨呢?(指名发言)
3.看小品表演《亮亮在家(一)》。
亮亮放学回到家里,放下书包后打开电视机,津津有味地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不久妈妈回来了。“亮亮,在干什么呢?写完作业没有……”妈妈一边换拖鞋,一边问道。“一会儿再写吧。”“快写作业去,快去呀!”妈妈话音刚落,爸爸也回来了,爸爸还没放好提包就问:“亮亮,今天表现怎么样?还有……”爸爸还没问完,亮亮已经不耐烦了,没好气地说:“不怎么样!还不是老样子。”说完继续看电视,这时,爸爸瞪着眼睛……
4.讨论:亮亮为什么会不耐烦呢?
5.说说自己的爸爸、妈妈在什么情况下会唠叨?他们往往喜欢说些什么呢?(举手发言)
这个问题的讨论还可以分两步进行:①个别发言;②小组交流。教师的评价则可以说:“真有意思”“挺特别的”“我十分同情你”“他们这样说可以理解”等。
6.实话实说:在日常生活中,当你听到长辈唠叨你的时候,你会有什么反应呢?
教师小结:听着父母反反复复地说着同一个内容,大家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想法是比较正常的,可以理解。
四、爸爸妈妈的话
1.导入:上课时,老师做了一份社会调查,并把这次调查的谈话记录下来了,下面,我们一些来听听爸爸、妈妈是怎么说的。
2.播放社会调查的录音
问:您好,现在,想请你来谈谈关于“唠叨”的话题……
问:您好,你的孩子快12岁了,当你想跟他说一件什么事的时候,他有时候就表现出很不耐烦的样子,这时候你是怎么想的?
(这份社会调查一定要提前两周去做,而且要细致,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要让每一位被访的家长说出他们最想与孩子讲的话,家长的姓名尽可能不公开)
3.小结:刚才,我们听了爸爸、妈妈的心里话,相信大家一定受到心灵的震撼。唠叨是天下父母关心孩子、爱护孩子的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
五、找方法
1.讨论:唠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当自己的想法、做法与父母长辈的愿望不一致时,你是怎么做的?
(让学生充分举手发言,教师适时点拨总结方法。)
(1)安静聆听法
(2)转移注意力法
(3)自我讽刺法
(4)解释说明法
……
2.看小品表演《亮亮在家(二)》
亮亮放学回到家里,放下书包后打开电视机,津津有味地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不久,妈妈回来了,妈妈进门就问:“亮亮,写完作业了吗?”“妈妈,看一会儿电视就去写,放心吧!”亮亮笑眯眯地帮妈妈拿拖鞋。妈妈笑了笑,就做饭去了。亮亮刚要坐下来,这时,爸爸也回来了,刚进门就问:“亮亮,今天表现怎么样?”亮亮调皮地一笑:“还好,老爸,我这个儿子不会给你丢脸的。”说完又继续看电视。“亮亮,今天的日记准备写什么内容……”爸爸又问了许多问题,亮亮没有发火,只是静静地听着……
3.讨论:亮亮是怎样对待长辈的唠叨的?(让学生用前面列出的方法来解答)
六、帮帮你
在日常生活中,面对父母长辈的唠叨,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大家帮助吗?(让学生把问题写在纸条上,通过讨论来解决)
七、小结
父母亲由于爱而唠叨孩子,我们应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让我们共同架设起一座彩虹桥,使人和人之间多一份沟通和理解,这样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活动延伸
开展辅导两周之后再次做社会调查,让家长谈谈孩子在这段时间的表现和变化,为今后开展辅导工作积累第一手资料。
十二三岁的学生已经进入青春期。他们具有更强的自主意识,做事喜欢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开始想摆脱父母的左右,已不愿与父母谈更多的关于自己的事。在日常生活中,长辈则喜欢以自己的生活经历教训晚辈。同样的内容重复多了,就变成了唠叨,影响了两代人之间的关系。本课首先帮助学生认识长辈一般都在什么情况下唠叨,然后弄清楚唠叨的内容对自己有没有益处,最后探讨在不伤害感情的前提下,如何对待长辈的唠叨。
辅导目的
1.了解父母在什么情况下唠叨。
2.明白父母的唠叨是关心、爱护孩子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
3.探讨应对唠叨的好办法。
辅导方式
1.小组讨论
2.小品表演
3.社会调查
辅导前准备
1.课前做好一份社会调查
2.排练小品《亮亮在家(一)、(二)》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早上好!我们彩虹聊天的时间又到了。我们今天聊的话题是:怎样对待长辈的唠叨。
二、说说自己
1.介绍自己年龄。
2.现在,你们当中有哪些同学能主动把自己的作业给爸爸妈妈看呢?
(教师评价:大家的这些表现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你们长大了,都希望自己能独立去做自己的事情)
三、说说唠叨
1.你的爸爸、妈妈或者其他长辈喜欢唠叨吗?(让学生讨论一分钟)
2.长辈一般是在什么情况下唠叨呢?(指名发言)
3.看小品表演《亮亮在家(一)》。
亮亮放学回到家里,放下书包后打开电视机,津津有味地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不久妈妈回来了。“亮亮,在干什么呢?写完作业没有……”妈妈一边换拖鞋,一边问道。“一会儿再写吧。”“快写作业去,快去呀!”妈妈话音刚落,爸爸也回来了,爸爸还没放好提包就问:“亮亮,今天表现怎么样?还有……”爸爸还没问完,亮亮已经不耐烦了,没好气地说:“不怎么样!还不是老样子。”说完继续看电视,这时,爸爸瞪着眼睛……
4.讨论:亮亮为什么会不耐烦呢?
5.说说自己的爸爸、妈妈在什么情况下会唠叨?他们往往喜欢说些什么呢?(举手发言)
这个问题的讨论还可以分两步进行:①个别发言;②小组交流。教师的评价则可以说:“真有意思”“挺特别的”“我十分同情你”“他们这样说可以理解”等。
6.实话实说:在日常生活中,当你听到长辈唠叨你的时候,你会有什么反应呢?
教师小结:听着父母反反复复地说着同一个内容,大家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想法是比较正常的,可以理解。
四、爸爸妈妈的话
1.导入:上课时,老师做了一份社会调查,并把这次调查的谈话记录下来了,下面,我们一些来听听爸爸、妈妈是怎么说的。
2.播放社会调查的录音
问:您好,现在,想请你来谈谈关于“唠叨”的话题……
问:您好,你的孩子快12岁了,当你想跟他说一件什么事的时候,他有时候就表现出很不耐烦的样子,这时候你是怎么想的?
(这份社会调查一定要提前两周去做,而且要细致,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要让每一位被访的家长说出他们最想与孩子讲的话,家长的姓名尽可能不公开)
3.小结:刚才,我们听了爸爸、妈妈的心里话,相信大家一定受到心灵的震撼。唠叨是天下父母关心孩子、爱护孩子的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
五、找方法
1.讨论:唠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当自己的想法、做法与父母长辈的愿望不一致时,你是怎么做的?
(让学生充分举手发言,教师适时点拨总结方法。)
(1)安静聆听法
(2)转移注意力法
(3)自我讽刺法
(4)解释说明法
……
2.看小品表演《亮亮在家(二)》
亮亮放学回到家里,放下书包后打开电视机,津津有味地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不久,妈妈回来了,妈妈进门就问:“亮亮,写完作业了吗?”“妈妈,看一会儿电视就去写,放心吧!”亮亮笑眯眯地帮妈妈拿拖鞋。妈妈笑了笑,就做饭去了。亮亮刚要坐下来,这时,爸爸也回来了,刚进门就问:“亮亮,今天表现怎么样?”亮亮调皮地一笑:“还好,老爸,我这个儿子不会给你丢脸的。”说完又继续看电视。“亮亮,今天的日记准备写什么内容……”爸爸又问了许多问题,亮亮没有发火,只是静静地听着……
3.讨论:亮亮是怎样对待长辈的唠叨的?(让学生用前面列出的方法来解答)
六、帮帮你
在日常生活中,面对父母长辈的唠叨,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大家帮助吗?(让学生把问题写在纸条上,通过讨论来解决)
七、小结
父母亲由于爱而唠叨孩子,我们应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让我们共同架设起一座彩虹桥,使人和人之间多一份沟通和理解,这样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活动延伸
开展辅导两周之后再次做社会调查,让家长谈谈孩子在这段时间的表现和变化,为今后开展辅导工作积累第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