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南宋绘画因时而变,不再迷恋写实风格带来的完美视觉享受。转向诗化意境和文人化个人情感的诉求,完成了后期文人画发展所必需的技法铺垫,这是两宋在绘画史上表现的差异。北宋到南宋的画风转变并不是艺术风格上的对立,而是不分彼此的共同演进,是一个获得同样辉煌的时代整体。
关键词:文人画;院体画;现代水墨
站在时间的维度上,宏观的看待从远古一直到明清的古代中国绘画史。我们发现两宋时期的绘画呈现出一种巨大的张力。这种巨大的张力一方面来自于五代时日渐成熟的绘画语言在两宋所取得的夺人心魄的成就。另一方面,从中国绘画风格流变的轨迹看,由于两宋是整个中国绘画史上最显著也最重要的历史转型期,因此这种巨大的张力也来自于这一时期历史转型所蕴含的文化上的冲突。
北宋南宋虽然是同一封建政权在地域上的政治承接,但其绘画史则有着不同的文化隐喻。山水画在晋唐初虽有模样,但属于相对青涩的探索阶段。五代至北宋,山水画技法全面成熟,高手辈出,画风迭变,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人物画在唐代所取得成就的基础上,继续得到提高。花鸟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绘画画种,在宋代迅速成熟,特别是翰林画院的兴起,成就了中国古典写实的最高峰。而然,艺术的历史惯性并非是以一种平滑的姿态在两宋展开的。虽然南宋绘画是北宋绘画的自然承接与提高,但这种提高是指否定自身的方向而导致的。首先就山水画而言画家普遍忽视了五代以及北宋所惯常使用的巨障式构图,相反的“马一角,夏半边”的构图模式成为了时下绘画图式性的主流。自此美轮美奂的古典写实风格淡出中国绘画史主流。其次,在技法形态上,南宋绘画因时而变,不再迷恋写实风格带来的完美视觉享受。转向诗化意境和文人化个人情感的诉求,完成了后期文人画发展所必需的技法铺垫,这是两宋在绘画史上表现的差异。而当我们换个角度把北、南两宋合成一个整体考察时,这种差异就不复存在了,绘画技法风格的演进是在一种温和的状态下不知不觉得发生了。从溪山行旅式的完整叙事性构图到折枝花卉小品的精巧甚至是所谓山水画对南宋政权偏安一隅之残山剩水的文化折射,也因其在审美层面、风格、技法流变的脉络清晰可辨的情况下而成为一个捕风捉影的谣言。至于一直被后人诟病的院体画也没有因为文人画的出现使得在审美理想和创作理念上存在分野。就绘画技巧上看仍旧存在相互交融的局面。由此看来从北宋到南宋的画风转变并不是艺术风格上的对立,而是不分彼此的共同演进,是一个获得同样辉煌的时代整体。
两宋绘画的历史转型使得中国绘画在21世纪的前后逐渐淡出了古典写实主义传统。以知识分子的文人趣味为审美核心的文人画一直主导着后来的绘画史。就观察对象的方法言,中国画似乎更愿意相信对象的外观形状是由它自身的结构决定的,而非光影所能左右的;构图中的对象关系是由对象在空间中的位置决定的,而非透视法则所能穷极的。这种主观主义的写实方式,尤其在两宋院体花鸟画中展现了其别具韵味的视觉魅力。宋代以后这种写实主义的画风迅速没落,以一种非主流的民间状态被散落在市井之中。但其鲜明绘画性的自觉面貌使我们感到那种来自于生活的朴素热情扑面而来、印象深刻。而文人画经元、明至清,终因沉迷图示的玩味和重复而内容空洞、形式僵化。如果说文人画对于院体画是获得了中国绘画艺术在审美思想和创作理念上的全新高度,那么文人画最终衰败也恰恰是因为缺少了像院体画那样朴素而执着的绘画性的自觉。从五代两宋写实主义绘画的兴盛到重在表现的文人画最终的衰落,也许正是绘画艺术创作规律作用的必然。
千年后的今天面对传统,我们在描述宋代的艺术成就时很难将自己从当下多元化而复杂的文化环境中抽身而出。从希腊雕塑到中国商周青铜器;从北宋翰林画院的名声大噪到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开端;从清代文人画中文人意识的的缺席到现代水墨的实验性。这都影响着我们對两宋绘画的判断,当代水墨画曾经的实验与探索似乎已经归于平静。而传统,无论是生动的院体绘画性的自觉还是矜持的文人画的艺术创作姿态依旧是当代国画家经行创作和思考的重要背景环境。传统绘画艺术的当代性,传统绘画本身的使命感,传统画家自身的文化身份的确立和含义。这些问题也本就从来没有困扰过五代两宋的画家。他们浸淫在生活中从生活中感受美,从生活中汲取绘画思想的营养,他们根植于生活,感受生活,把自己生活的感受展露于笔端,创造了我们所看到的辉煌的传统图示性绘画语言。而我们需要再一次地正视传统,正视绘画史上这样一种完美的视觉图景,一座显著地艺术高峰,一个文化冲突的历史转型。这种转型是伟大的,是壮士断腕式的,也是润物细无声式的,我们要继承这种先贤的理解,并理解这样高度的藝光辉就是如何奠定的,面对中国绘画史上完美的艺术成就。我们需要真正的在进入传统中去感知那绘画艺术本体的脉搏,也许只有这样,中国画的当代和未来才会获得自然而健康的传承和推进。
参考文献:
[1]郭熙.林泉高致[M].
[2]朱良志.南画十六观[M].作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李维洁(1991—),河北张家口人,现就读于广西艺术学院师从广西青年画家王雪峰副教授,主攻山水画方向。
第二作者:徐清(1990—),杭州人,2013年毕业于北大艺术学院,主攻人物画方向,师从史国良老师,现供职于西泠印社出版社。
关键词:文人画;院体画;现代水墨
站在时间的维度上,宏观的看待从远古一直到明清的古代中国绘画史。我们发现两宋时期的绘画呈现出一种巨大的张力。这种巨大的张力一方面来自于五代时日渐成熟的绘画语言在两宋所取得的夺人心魄的成就。另一方面,从中国绘画风格流变的轨迹看,由于两宋是整个中国绘画史上最显著也最重要的历史转型期,因此这种巨大的张力也来自于这一时期历史转型所蕴含的文化上的冲突。
北宋南宋虽然是同一封建政权在地域上的政治承接,但其绘画史则有着不同的文化隐喻。山水画在晋唐初虽有模样,但属于相对青涩的探索阶段。五代至北宋,山水画技法全面成熟,高手辈出,画风迭变,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人物画在唐代所取得成就的基础上,继续得到提高。花鸟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绘画画种,在宋代迅速成熟,特别是翰林画院的兴起,成就了中国古典写实的最高峰。而然,艺术的历史惯性并非是以一种平滑的姿态在两宋展开的。虽然南宋绘画是北宋绘画的自然承接与提高,但这种提高是指否定自身的方向而导致的。首先就山水画而言画家普遍忽视了五代以及北宋所惯常使用的巨障式构图,相反的“马一角,夏半边”的构图模式成为了时下绘画图式性的主流。自此美轮美奂的古典写实风格淡出中国绘画史主流。其次,在技法形态上,南宋绘画因时而变,不再迷恋写实风格带来的完美视觉享受。转向诗化意境和文人化个人情感的诉求,完成了后期文人画发展所必需的技法铺垫,这是两宋在绘画史上表现的差异。而当我们换个角度把北、南两宋合成一个整体考察时,这种差异就不复存在了,绘画技法风格的演进是在一种温和的状态下不知不觉得发生了。从溪山行旅式的完整叙事性构图到折枝花卉小品的精巧甚至是所谓山水画对南宋政权偏安一隅之残山剩水的文化折射,也因其在审美层面、风格、技法流变的脉络清晰可辨的情况下而成为一个捕风捉影的谣言。至于一直被后人诟病的院体画也没有因为文人画的出现使得在审美理想和创作理念上存在分野。就绘画技巧上看仍旧存在相互交融的局面。由此看来从北宋到南宋的画风转变并不是艺术风格上的对立,而是不分彼此的共同演进,是一个获得同样辉煌的时代整体。
两宋绘画的历史转型使得中国绘画在21世纪的前后逐渐淡出了古典写实主义传统。以知识分子的文人趣味为审美核心的文人画一直主导着后来的绘画史。就观察对象的方法言,中国画似乎更愿意相信对象的外观形状是由它自身的结构决定的,而非光影所能左右的;构图中的对象关系是由对象在空间中的位置决定的,而非透视法则所能穷极的。这种主观主义的写实方式,尤其在两宋院体花鸟画中展现了其别具韵味的视觉魅力。宋代以后这种写实主义的画风迅速没落,以一种非主流的民间状态被散落在市井之中。但其鲜明绘画性的自觉面貌使我们感到那种来自于生活的朴素热情扑面而来、印象深刻。而文人画经元、明至清,终因沉迷图示的玩味和重复而内容空洞、形式僵化。如果说文人画对于院体画是获得了中国绘画艺术在审美思想和创作理念上的全新高度,那么文人画最终衰败也恰恰是因为缺少了像院体画那样朴素而执着的绘画性的自觉。从五代两宋写实主义绘画的兴盛到重在表现的文人画最终的衰落,也许正是绘画艺术创作规律作用的必然。
千年后的今天面对传统,我们在描述宋代的艺术成就时很难将自己从当下多元化而复杂的文化环境中抽身而出。从希腊雕塑到中国商周青铜器;从北宋翰林画院的名声大噪到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开端;从清代文人画中文人意识的的缺席到现代水墨的实验性。这都影响着我们對两宋绘画的判断,当代水墨画曾经的实验与探索似乎已经归于平静。而传统,无论是生动的院体绘画性的自觉还是矜持的文人画的艺术创作姿态依旧是当代国画家经行创作和思考的重要背景环境。传统绘画艺术的当代性,传统绘画本身的使命感,传统画家自身的文化身份的确立和含义。这些问题也本就从来没有困扰过五代两宋的画家。他们浸淫在生活中从生活中感受美,从生活中汲取绘画思想的营养,他们根植于生活,感受生活,把自己生活的感受展露于笔端,创造了我们所看到的辉煌的传统图示性绘画语言。而我们需要再一次地正视传统,正视绘画史上这样一种完美的视觉图景,一座显著地艺术高峰,一个文化冲突的历史转型。这种转型是伟大的,是壮士断腕式的,也是润物细无声式的,我们要继承这种先贤的理解,并理解这样高度的藝光辉就是如何奠定的,面对中国绘画史上完美的艺术成就。我们需要真正的在进入传统中去感知那绘画艺术本体的脉搏,也许只有这样,中国画的当代和未来才会获得自然而健康的传承和推进。
参考文献:
[1]郭熙.林泉高致[M].
[2]朱良志.南画十六观[M].作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李维洁(1991—),河北张家口人,现就读于广西艺术学院师从广西青年画家王雪峰副教授,主攻山水画方向。
第二作者:徐清(1990—),杭州人,2013年毕业于北大艺术学院,主攻人物画方向,师从史国良老师,现供职于西泠印社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