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志愿者文化的实践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tato_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进步,志愿者文化逐渐走入校园,学校成为志愿者服务的新兴群体,纵观学校志愿者文化的服务现状,存在的服务意识初步形成,内涵领悟有待加深,组织机构有待完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服务短期收效明显,长期机制有待健全等方面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学校志愿者文化的实践问题,以及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以此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学校;志愿者文化;实践研究
  一、 引言
  校园培养的学生对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说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时代变化的晴雨表。学生的行为和价值观引导并且影响着社会人士的行为以及价值观念。因此志愿者文化的发展要从校园开始,但是由于我国志愿者文化本身起步较晚,历时短,因此其发展进程还有待完善。
  二、 志愿者文化的发展现状
  (一) 国外校园志愿者文化的发展现状
  在当前,国外的志愿者发展得如火如荼,他们的校园志愿者文化随着志愿服务的发展而进步,志愿服务正在以其优异的社会效益,受到国家以及政府的越来越多的重视。在美国、日本、荷兰、法国等一些国家在校园纷纷成立了社会工程课程,来促进校园志愿者服务的发展,一些国家为了提升学生的志愿者服务意识,将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作为升学的一个重要条件,这些都使得校园志愿者服务在理论指导上得到提升,在服务实践上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二) 国内校园志愿者发展现状
  在国内校园志愿者服务首先是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研究的载体。在校园志愿者服务启动阶段,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人们对于这项事业缺少必要的认知,认为这种志愿者活动是学生学雷锋活动的创新,在有关校园志愿者服务体系方面,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校园学生志愿者行动在组织体系,管理体系以及资源整合和工作模式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整体来看,目前校园的整体作用没有在学生志愿者行动中得到完善的发挥,学生志愿者在行动、认知、等方面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三、 校园志愿者文化发展的不足
  (一) 重视程度不高
  校园志愿者服务作为自发性的群众组织,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而产生的。基本上与现存的学雷锋日活动没有太多的差别,具有临时性以及短期性的特点,并且是停留在表面的、形式的层面上,没有做到自觉主动以及常态化的活動,这与校园领导的重视程度有关,如组织机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以及经费保障等。与此同时,如何把志愿者服务工作与校园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起来没有根本的认识和实施。重视程度不高,宣传力度不够,以至于有点边缘化。
  (二) 服务内容形式具有局限性
  就目前校园志愿者服务来说,存在三月来四月走的情况,主要的服务内容是:政府大型活动的协助,如奥运会、亚运会等;雷锋月的系列活动,像是搞卫生、到敬老院和孤儿院的帮扶等,服务内容以及服务方式过于单一,没有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达到预期目的,不能满足社会更多更有针对性的服务要求。在服务内容上没能做到随需要和特长而考虑,作为校园,除了外出进行社会性志愿服务外,能否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紧紧联系,根据服务者的能力,围绕服务对象的具体需求,像是学业、生活、情感、事业等方面给以服务,目前还是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三) 激励性机制缺乏
  就目前来说,校园志愿者服务没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缺乏一个健全的激励机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志愿者的服务范围窄,常态化程度不高,基本处于自发状态。虽然志愿者服务奉献爱心,服务他人,是自愿的行为,不追求回报,但作为公益事业为了发挥其存在的意义,弘扬社会正气,体现党和政府对于校园志愿服务的支持与重视,也是应该考虑一定褒扬和激励措施,可以是精神或者是物质上的。
  四、 校园志愿者服务的实践途径
  (一) 提高认识,扩大宣传力度
  校园志愿者服务要从之前的自发性发展到自觉性,从阶段性发展到常态性,这种实质上的变化,是需要一定的客观与主观的条件来保障实现的,即领导的重视以及大众的支持。校园作为党和国家培养接班人以及建设者的单位,培养一个怎样的学生,如何培养学生,除了教会学生成才之外,如何做人,怎样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发展,这些必须让学生在实践中完成,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接触和参与社会。学校领导必须要有足够的重视,给予支持和鼓励。首先可以建立一个部门,作为学校的一项专项职能来要求和开展,其次是给予经费,支持此项活动顺利进行,第三把志愿者服务和其他实践活动融入人才培养计划当中,最后要加强监督,促进活动顺利进行,做到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
  (二) 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
  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和推进都不能离开内在的动力机制。校园志愿者服务发展至今,仍然存在各种困难,这与内部的动力机制是有很大的关系的。校园志愿者服务虽然是奉献爱心,服务他人的自愿行为,但是其作为一种长期稳定性的活动而言,在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对志愿者服务进行一定的激励是十分必要的。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长期的、多层次和多形式的激励表彰机制。例如可以颁发相关活动的证书奖章,或者在正式场合举行表彰仪式以及颁发物质奖励或者纪念品等,通过这些让学生志愿者感受到关怀和鼓励,使自己的付出得到肯定,感受到社会的认可,激励学生后续为志愿者服务做出更多贡献。
  五、 结束语
  校园志愿者服务需要体现服务精神以及服务宗旨,结合服务的主客体实际情况,根据形式,采取切合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希,秦玮.志愿者活动在提升高校学生社会责任感中的作用[J].时代教育,2017(9):100.
  [2]李涛,苗忠.论志愿者服务与构建和谐校园[J].西安邮电大学学报,2008,13(4):160-162.
  [3]张弋,周琳锦,李帷.志愿者服务培训学校存在问题调查及改进对策研究——基于校地共建模式[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7(7):24-26.
  [4]王晓虹.志愿服务持续性与志愿者信仰关系研究——以云南省迪庆州豪毅迪喜慈善学校和村达摩双语学校为例[J].西藏科技,2015(8):14-16.
  作者简介:
  郑玘,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我国是农业大国,近些年我国的现代农业产业不断发展并开始转型,在转型过程中需要一批具有专业型素养和技术的农业产业从业者,而涉农类中职院校是为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人才的重要教学机构。在我国当前农业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培训职业农民已经成为当前农业生产的当务之急。在办学过程中将教学理念更新,创新教学模式,从而展开培训职业农民的深入研究势在必行。  关键词:中职;涉农专业;职业农民  一、 前言 
摘 要:教研组是农村中学中集教学、科研和管理于一体的基层组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各个中学都意识到改善教研组常规工作管理的重要性,也意识到只有充分发挥出教研组的管理功能,才能有效增强农村中学教师的专业技能,切实提升农村中学的教学质量,但是现阶段农村中学教研组常规工作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农村中学认真分析目前教研组常规工作管理的实践现状,找出管理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并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案
摘 要:全员育人工作是党在新时期加强高等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大学生成长辅导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我们树立全员育人的新型育人理念,形成全员育人工作的新突破、新局面和新发展。  关键词:高校;全员育人;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高校的发展乃至社会的稳定,而成长辅导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成长辅导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学校心理咨询中心、高校特色成长咨询室、年级同伴机制可
摘 要:对于农村学校来说,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德育上升到更高层面,积极探索有利于培养农村学生综合素质的德育教育模式。本文对农村学校德育教育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在简要分析农村学校德育教育困境的基础上,着重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旨在为促进农村学校德育教育实现新突破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学校;德育教育;困境;对策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在“教育公平”
摘 要:普通高等院校中大学生学习意识薄弱现象越来越普遍。追根溯源是其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动力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和思维的养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动力;分析;建议  一、 学习动力对大学生的作用  学习动力在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对学习的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普通高校中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大学阶段目标
摘 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凡为教育必期于达到不须教。教师所务唯在启发导引,使学生逐步增益其知能,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改变教育观念,使自己成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和鼓励者,把大量的时间让给学生,让他们在阅读的实践中学会自主学习。唯有如此,那些天生就爱“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孩子,才有可能自由地提出许多有独自见解的问题,才能成为解决问题的主人,学得积极、主动、扎实
摘 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就地取材,将校园自然环境的优势充分地利用起来展开教学,为科学教学活动提供内容丰富的教学材料。这不仅能够解决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学材料缺乏的问题,而且能够提供给学生较多的机会与大自然进行零距离接触,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参与到活动当中。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亲自感受科学探索的整个过程,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欲望和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科学;校园化;科学教学;教学材料  科学这门
摘 要:班班通是继校校通和农远工程后,在基础教育网络建设中又一创举,对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班班通的推广和发展有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村小学,对教师在专业性发展提供了有效帮助。  关键词:班班通;教师专业;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的专业性不仅体现为传统的教材知识讲解方面,更重要的是将教材知识与信息化的结合,同时依托信息化提升自我的专业
摘 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明确在教师提出问题时应集中精力听清问题力争理解准确,然后结合学习基础和本节学习的内容积极思考,争取利用最短的时间得到完整的正确答案。  关键词:教学;互动;学习  一、 对所提问题的要求  (一) 教师提的问题必须语言清晰、简洁  就是说问题的语言是自然的,不模棱两可。问题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适应:所用词组、语言描述,学生应该注意的具体关键点,
摘 要:基于信息时代环境下,互联网已经渗透至不同领域,而且发揮着关键性作用。新时期的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要求朝网络化、信息化方向发展,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促进高校各项事物的正常运转,也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对此,分析网络环境下高校行政管理的创新性发展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网络背景;高校;行政管理;创新发展  行政管理创新发展是促进高校管理工作质量提高的路径。随着时代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