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卓越教师计划”旨在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教育教学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本文就卓越教师计划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推进卓越教师计划的实施提出对策性思考。
关键词:卓越教师计划;卓越教师;实施;人才培养模式
为积极推进“卓越教师计划”实施,各高校整合内外优势资源,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为主线,以建立卓越教师实验班为载体,积极探索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新机制,大胆改革、努力创新,稳步推进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一、“卓越教师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各高校通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在卓越教师培养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遭遇了一些困难与问题。
1. 卓越教师标准不明确
何谓“卓越教师”,如何认定卓越教师,这是目前困扰卓越计划实施的一个主要因素。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类似于美国NBCTs(National Board Certified Teachers)资格认定标准,NBCTs是美国卓越教师的象征,它是由美国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NBPTS)实施国家高级教师资格证书(National Board Certified)计划,旨在“为称职教师应该了解和能够做到的一切建立高质量的严格标准”[1]。在我国,2011、2012年教育部连续印发了各层次学校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和教师专业标准,这些标准对于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的规范与引领作用,但这些标准只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虽然在我国一些高校结合本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服务面向、办学优势与特色,制定了本校的卓越教师培养标准,但过多的是描述性的要求,还没有建立成熟的标准体系,这显然对实施卓越教师计划是非常不利的。
2. 培养方案重“术”轻“学”
2011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等文件,各高校根据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卓越教师计划实施,均对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与内容进行了调整与改革,在过去“老三门”基础上拓展了教育类课程设置,且增加了教育实践学时数等,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但遗憾的是许多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学科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及实践要求没有得到“同比”的重视,甚至在有的高校卓越教师培养方案中看不到学科专业教育教学方面的只言片语,通篇就教育论教育,有“泛教育化”之嫌,这样容易造成以教育学科为中心的“教育本位主义”,弱化学科专业在教师培养中的主体地位。如果将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科专业课程比喻为“学”,教育学科课程更多地体现在“术”上,“学”更多地表现为理论创造,“术”更多地表现为实际应用上,“学必借术以应用,术必以学为基本”[2],毕竟“学”是“本”和“体”,“术”是“表”和“用”,应用的张力最终取决于理论的深度。另外,就教育学科而言,其内部也存在重术轻学的倾向。如,许多高校对“强化实践”出现矫枉过正的诠释,在方案中过分注重对学生教育教学技能的培养,即过分强调教学技能与技巧的训练,更多关注“如何教”、“怎样教”,忽视了教育理论对“为什么这样教”的引领与指导。有学者对此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学之所以不那么让人理直气壮,就是它太过于强调让人去如何做,而忽略了它首先要研究教学中为什么要这样做[3]。”就教师教育专业来说,学科专业课程与教育学科课程以及教育理论与教育教学技能的关系如同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二者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不可偏废。
3. 合作单位态度不积极
随着社会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已清醒地意识到,从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和符合度分析,要实现“行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对教师的培养就必须获得中小学校以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力配合与大力支持。高校要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强化实践环节,加强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训练,培养师范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必须想办法争取中小学校的参与支持。然而,许多中小学校迫于升学压力,担心与高校合作,接受高校实习生会冲击自身的教学计划,影响正常教学秩序,进而影响到教育教学效果,加之家长也担心学校接受高校实习生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因此许多中小学校对与高校合作采取排斥态度。另外,也有不少高校仅从自身利益出发,只是将合作学校作为达成自己利益的手段与工具,没有太多考虑与顾及对方的长远发展与需要,这样在多方因素的影响下,高校与中小学就难以进行深度的合作。
4. 学生参与意识不强
“卓越教师计划”的受益主体是学生,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实施卓越计划的关键因素。然而,当高校正积极探索卓越教师培养模式,深化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时,却遭遇了来自学生方面的阻力。具体表现为,一是多元就业机会影响了师范生的专业学习心态。二是严峻的教师就业形势影响了师范生的专业学习动力。三是受传统学历教育思想的影响,一部分学生把进入更高学历层次教育纳入自己的生涯规划,当卓越计划强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要求学生到实习学校进行实践锻炼,就自然地被一些追求高学历的学生看作是耽误时间,影响其实现目标的干扰因素,最终导致这些学生对卓越计划参与的不积极。四是长期养成的学习习惯让部分学生对卓越计划实施心存抵触。要求学生从被动接受式学习向主动探究式学习方式转变,从寻求“唯一标准答案”到从众多矛盾中寻求最优解的转变,势必对学生的惯常式学习方式和思维产生极大的冲击,必然会引起一些学生的不适,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予以调整与适应,就有可能产生抵触情绪。
二、实施“卓越教师计划”对策性思考
卓越教师培养在我国还刚刚起步,存在问题在所难免,这就要求不仅要从理论上进行研究,更需要在实践中进行认真探索,既需要从战略高度进行分析,也需要从微观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措施,使卓越教师计划真正落实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之中。
1. 明确培养标准,优化课程结构体系 培养标准既体现了人才培养基本规格要求和质量标准,同时也体现了一定时期的教育价值观念。为满足教育界对教师的职业要求,遵循教师培养规律,高校必须明确卓越教师人才培养标准。培养标准分为通用标准与行业标准,其中通用标准规定各级各类教师培养都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行业专业标准依据通用标准的要求制订,规定行业领域内具体专业的教师培养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培养标准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教师人文素质的养成。笔者认为,高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卓越教师培养标准,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根据我国关于教师有关政策要求把握从事教师职业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条件,如教育法、教师法等对专门对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以及从事教师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条件,这是教师人才培养的通用标准。二是结合教育部颁布的各层次教师标准深刻认识不同层次学校对教师的一些个性化的要求,这是教师人才培养的行业标准。三是高校要深入中小学校广泛搜集那些教育教学水平高、经验丰富教师的信息资料,从中提炼出他们在教育教学方面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共性化的元素,以进一步丰富与完善培养标准。因为在他们身上蕴含了大量的卓越教师所具备的种种元素与潜质,如被誉为美国最好的老师之一的肯·贝恩(Ken Bain)所撰写的《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一书就是对不同大学和各个学科近百位教师研究结果进行总结,从而揭示了卓越教师的成长的一般与特殊经历。
课程结构体系是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与标准的,卓越教师的课程结构体系必须与教师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相呼应。关于教师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中外学者均提出了不同看法与观点,但大体上包括文化科学的基础知识、专业学科知识、教育科学和心理学知识等几个方面。2001年前后我国学者在批判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同时,提出了“实践性知识”概念。鉴于以上关于教师知识结构的论述,高校在构建卓越教师课程结构体系时,必须要恰当处理好各门知识学科所占的比重与关系,既要防止“学科本位主义”,也要淡化“泛教育化”倾向,既要消除教育理论的普遍化、概括化、抽象化,也要摒弃片面强调实践而忽视理论指导的经验教条主义。
2. 积极争取合作方的支持与配合
卓越教师计划以提高学生教育教学能力为主线,以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为目标,以合作教育为途径,建立一个“业界全程参与,高校与中小学深度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只有通过获取中小学校对教师的需要信息来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借助中小学校现场资源打造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才能使高校培养的人才适应中小学校的需要,并最终契合社会的发展。正如上文所述,与高校合作的学校参与性并未达到高校所期望的热度,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击“卓越教师计划”实施者的积极性。这就要求高校必须理性对待问题,并从各自实际出发,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与途径。中小学校关注自身利益,无可厚非,尤其当计划实施之初,不能从中看到明显收益,所以不能从战略合作的高度,将高校卓越教师计划纳入其教育事业发展的整体布局中,高校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并同时认真思考解决办法。这就要求高校做到以下几点:一要不断地向中小学校宣传卓越教师培养的理念,并用培养的人才证明中小学校的积极参与支持对于卓越教师培养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让中小学校在合作过程中感受到其自身价值所在;二是高校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帮助中小学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以获取中小学校对高校的认可。高校需要在卓越教师计划实施的过程中,注意收集实习学校现场的各种细微的“信息”,从“信息”中提炼出对方学校面临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并通过组织人员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为问题解决提出科学合理的措施与方案。三以项目研究为建设平台,巩固双方合作关系。高校结合工作实际,围绕双方关心、关注的重点问题,联合申报课题共同研究,在研究中增进彼此了解,同时充分发挥高校自身的理论研究优势,让中小学校意识到与大学合作是促使其不断提升内在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和便捷途径。四是高校要端正合作态度,要让中小学校认识到,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不是简单地完成学分量和学时数,不是走一个虚无的过场,而是实实在在地邀请中小学校参与,共同完成教师教育改革的重任。高校以自己积极的工作态度影响对方,赢得对方真诚的合作。这样高校与中小学校双方在初期的接触中能够获得各自利益,在彼此配合中完成合作双方的品质提升,高校与中小学校的深度合作就成为必然了。总而言之,高校要想争取中小学校的配合与支持,就必须将双方的需求对接,以强化双方合作纽带,让双方的能力和拥有的资源差异随着合作的深入而展开,并找到各自发展的原动力,从而调动中小学校参与高校教师教育改革的积极性。
3. 妥善解决来自学生的阻力
服务学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卓越教师计划”的终极追求,卓越计划的实施必须要时刻把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面对学生方面的阻力,高校要积极应对,采取措施妥善解决。一是针对学生专业学习动力不足,高校要从多方面找原因,是课程安排不合理,还是学生对教师职业认识不清等。传统的师范类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与基础教育脱节,教育理论知识与教育实践脱节,让学生感叹“学了教育学、心理学,还是不会教书”,致使学生感到学不能致用,这是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主要因素,对此,高校必须通过调整与优化课程结构体系,更新教学内容等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与兴趣。就专业学习心态而言,高校要加强学生从教理想信念教育,让学生了解教师职业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以及对其发展前景有一个总体认识与把握,从而巩固教师教育专业思想。此外,高校应加强教师教育文化建设,温家宝在谈到教师教育工作时特别提到“未来教师气质的培养,最重要的是文化熏陶”,这是因为良好的教师教育文化是教师人才成长不可或缺的生态环境,是养成“教师人”的精神、情感和职业素质的良田沃土,它对培养学生的教师职业情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二是卓越教师计划不仅应该在每一个学历层次教育中强调对教师素养的重视,还必须通过加深对教师职业的缜密调研,明确不同层次学校岗位教师职业中的素养区分,并将这一区分体现在教师教育对不同层次学历教育中,以便将不同层次学校岗位对教师要求的递进性体现在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的系列培养方案之中,满足不同学生进入更高层次学历教育体系的愿望。当然对于一些有条件的高校实行本、硕贯通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更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教师教育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三是通过对授课方式、训练方式以及评价方式的改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转变,消除他们对卓越教师计划的抵触情绪。突破“教师讲、学生听”的“听讲式学习”的模式,倡导教师推行启发式、探究式、案例式、讨论式以及参与式等教学方法,以教师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驱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由过去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向积极探究式学习。改革评价方式,由过去终结性评价,即注重学习结果评价,向过程性评价,即强调学习过程评价转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育教学过程,而不是站在终点被动地记忆一些结论性的知识。同时为学生创造深入教育教学实际现场的条件,让他们身临其境的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寻求“最优解”的思维习惯。当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取向适应计划实施要求,他们的参与热情与能量将被激活,这股能量将进一步为推进教师教育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何逢春. 美国最卓越教师评析[J]. 世界教育信息,2005(7):26-27.
[2] 高水平. 蔡元培年谱长编(中)[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398.
[3] 石鸥.新世纪拒斥这样的教学论[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3):32-36.
[本研究是2011年安徽省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卓越中小学教师计划(27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吴芳和]
关键词:卓越教师计划;卓越教师;实施;人才培养模式
为积极推进“卓越教师计划”实施,各高校整合内外优势资源,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为主线,以建立卓越教师实验班为载体,积极探索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新机制,大胆改革、努力创新,稳步推进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一、“卓越教师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各高校通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在卓越教师培养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遭遇了一些困难与问题。
1. 卓越教师标准不明确
何谓“卓越教师”,如何认定卓越教师,这是目前困扰卓越计划实施的一个主要因素。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类似于美国NBCTs(National Board Certified Teachers)资格认定标准,NBCTs是美国卓越教师的象征,它是由美国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NBPTS)实施国家高级教师资格证书(National Board Certified)计划,旨在“为称职教师应该了解和能够做到的一切建立高质量的严格标准”[1]。在我国,2011、2012年教育部连续印发了各层次学校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和教师专业标准,这些标准对于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的规范与引领作用,但这些标准只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虽然在我国一些高校结合本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服务面向、办学优势与特色,制定了本校的卓越教师培养标准,但过多的是描述性的要求,还没有建立成熟的标准体系,这显然对实施卓越教师计划是非常不利的。
2. 培养方案重“术”轻“学”
2011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等文件,各高校根据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卓越教师计划实施,均对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与内容进行了调整与改革,在过去“老三门”基础上拓展了教育类课程设置,且增加了教育实践学时数等,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但遗憾的是许多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学科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及实践要求没有得到“同比”的重视,甚至在有的高校卓越教师培养方案中看不到学科专业教育教学方面的只言片语,通篇就教育论教育,有“泛教育化”之嫌,这样容易造成以教育学科为中心的“教育本位主义”,弱化学科专业在教师培养中的主体地位。如果将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科专业课程比喻为“学”,教育学科课程更多地体现在“术”上,“学”更多地表现为理论创造,“术”更多地表现为实际应用上,“学必借术以应用,术必以学为基本”[2],毕竟“学”是“本”和“体”,“术”是“表”和“用”,应用的张力最终取决于理论的深度。另外,就教育学科而言,其内部也存在重术轻学的倾向。如,许多高校对“强化实践”出现矫枉过正的诠释,在方案中过分注重对学生教育教学技能的培养,即过分强调教学技能与技巧的训练,更多关注“如何教”、“怎样教”,忽视了教育理论对“为什么这样教”的引领与指导。有学者对此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学之所以不那么让人理直气壮,就是它太过于强调让人去如何做,而忽略了它首先要研究教学中为什么要这样做[3]。”就教师教育专业来说,学科专业课程与教育学科课程以及教育理论与教育教学技能的关系如同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二者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不可偏废。
3. 合作单位态度不积极
随着社会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已清醒地意识到,从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和符合度分析,要实现“行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对教师的培养就必须获得中小学校以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力配合与大力支持。高校要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强化实践环节,加强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训练,培养师范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必须想办法争取中小学校的参与支持。然而,许多中小学校迫于升学压力,担心与高校合作,接受高校实习生会冲击自身的教学计划,影响正常教学秩序,进而影响到教育教学效果,加之家长也担心学校接受高校实习生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因此许多中小学校对与高校合作采取排斥态度。另外,也有不少高校仅从自身利益出发,只是将合作学校作为达成自己利益的手段与工具,没有太多考虑与顾及对方的长远发展与需要,这样在多方因素的影响下,高校与中小学就难以进行深度的合作。
4. 学生参与意识不强
“卓越教师计划”的受益主体是学生,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实施卓越计划的关键因素。然而,当高校正积极探索卓越教师培养模式,深化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时,却遭遇了来自学生方面的阻力。具体表现为,一是多元就业机会影响了师范生的专业学习心态。二是严峻的教师就业形势影响了师范生的专业学习动力。三是受传统学历教育思想的影响,一部分学生把进入更高学历层次教育纳入自己的生涯规划,当卓越计划强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要求学生到实习学校进行实践锻炼,就自然地被一些追求高学历的学生看作是耽误时间,影响其实现目标的干扰因素,最终导致这些学生对卓越计划参与的不积极。四是长期养成的学习习惯让部分学生对卓越计划实施心存抵触。要求学生从被动接受式学习向主动探究式学习方式转变,从寻求“唯一标准答案”到从众多矛盾中寻求最优解的转变,势必对学生的惯常式学习方式和思维产生极大的冲击,必然会引起一些学生的不适,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予以调整与适应,就有可能产生抵触情绪。
二、实施“卓越教师计划”对策性思考
卓越教师培养在我国还刚刚起步,存在问题在所难免,这就要求不仅要从理论上进行研究,更需要在实践中进行认真探索,既需要从战略高度进行分析,也需要从微观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措施,使卓越教师计划真正落实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之中。
1. 明确培养标准,优化课程结构体系 培养标准既体现了人才培养基本规格要求和质量标准,同时也体现了一定时期的教育价值观念。为满足教育界对教师的职业要求,遵循教师培养规律,高校必须明确卓越教师人才培养标准。培养标准分为通用标准与行业标准,其中通用标准规定各级各类教师培养都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行业专业标准依据通用标准的要求制订,规定行业领域内具体专业的教师培养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培养标准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教师人文素质的养成。笔者认为,高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卓越教师培养标准,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根据我国关于教师有关政策要求把握从事教师职业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条件,如教育法、教师法等对专门对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以及从事教师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条件,这是教师人才培养的通用标准。二是结合教育部颁布的各层次教师标准深刻认识不同层次学校对教师的一些个性化的要求,这是教师人才培养的行业标准。三是高校要深入中小学校广泛搜集那些教育教学水平高、经验丰富教师的信息资料,从中提炼出他们在教育教学方面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共性化的元素,以进一步丰富与完善培养标准。因为在他们身上蕴含了大量的卓越教师所具备的种种元素与潜质,如被誉为美国最好的老师之一的肯·贝恩(Ken Bain)所撰写的《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一书就是对不同大学和各个学科近百位教师研究结果进行总结,从而揭示了卓越教师的成长的一般与特殊经历。
课程结构体系是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与标准的,卓越教师的课程结构体系必须与教师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相呼应。关于教师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中外学者均提出了不同看法与观点,但大体上包括文化科学的基础知识、专业学科知识、教育科学和心理学知识等几个方面。2001年前后我国学者在批判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同时,提出了“实践性知识”概念。鉴于以上关于教师知识结构的论述,高校在构建卓越教师课程结构体系时,必须要恰当处理好各门知识学科所占的比重与关系,既要防止“学科本位主义”,也要淡化“泛教育化”倾向,既要消除教育理论的普遍化、概括化、抽象化,也要摒弃片面强调实践而忽视理论指导的经验教条主义。
2. 积极争取合作方的支持与配合
卓越教师计划以提高学生教育教学能力为主线,以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为目标,以合作教育为途径,建立一个“业界全程参与,高校与中小学深度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只有通过获取中小学校对教师的需要信息来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借助中小学校现场资源打造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才能使高校培养的人才适应中小学校的需要,并最终契合社会的发展。正如上文所述,与高校合作的学校参与性并未达到高校所期望的热度,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击“卓越教师计划”实施者的积极性。这就要求高校必须理性对待问题,并从各自实际出发,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与途径。中小学校关注自身利益,无可厚非,尤其当计划实施之初,不能从中看到明显收益,所以不能从战略合作的高度,将高校卓越教师计划纳入其教育事业发展的整体布局中,高校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并同时认真思考解决办法。这就要求高校做到以下几点:一要不断地向中小学校宣传卓越教师培养的理念,并用培养的人才证明中小学校的积极参与支持对于卓越教师培养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让中小学校在合作过程中感受到其自身价值所在;二是高校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帮助中小学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以获取中小学校对高校的认可。高校需要在卓越教师计划实施的过程中,注意收集实习学校现场的各种细微的“信息”,从“信息”中提炼出对方学校面临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并通过组织人员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为问题解决提出科学合理的措施与方案。三以项目研究为建设平台,巩固双方合作关系。高校结合工作实际,围绕双方关心、关注的重点问题,联合申报课题共同研究,在研究中增进彼此了解,同时充分发挥高校自身的理论研究优势,让中小学校意识到与大学合作是促使其不断提升内在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和便捷途径。四是高校要端正合作态度,要让中小学校认识到,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不是简单地完成学分量和学时数,不是走一个虚无的过场,而是实实在在地邀请中小学校参与,共同完成教师教育改革的重任。高校以自己积极的工作态度影响对方,赢得对方真诚的合作。这样高校与中小学校双方在初期的接触中能够获得各自利益,在彼此配合中完成合作双方的品质提升,高校与中小学校的深度合作就成为必然了。总而言之,高校要想争取中小学校的配合与支持,就必须将双方的需求对接,以强化双方合作纽带,让双方的能力和拥有的资源差异随着合作的深入而展开,并找到各自发展的原动力,从而调动中小学校参与高校教师教育改革的积极性。
3. 妥善解决来自学生的阻力
服务学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卓越教师计划”的终极追求,卓越计划的实施必须要时刻把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面对学生方面的阻力,高校要积极应对,采取措施妥善解决。一是针对学生专业学习动力不足,高校要从多方面找原因,是课程安排不合理,还是学生对教师职业认识不清等。传统的师范类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与基础教育脱节,教育理论知识与教育实践脱节,让学生感叹“学了教育学、心理学,还是不会教书”,致使学生感到学不能致用,这是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主要因素,对此,高校必须通过调整与优化课程结构体系,更新教学内容等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与兴趣。就专业学习心态而言,高校要加强学生从教理想信念教育,让学生了解教师职业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以及对其发展前景有一个总体认识与把握,从而巩固教师教育专业思想。此外,高校应加强教师教育文化建设,温家宝在谈到教师教育工作时特别提到“未来教师气质的培养,最重要的是文化熏陶”,这是因为良好的教师教育文化是教师人才成长不可或缺的生态环境,是养成“教师人”的精神、情感和职业素质的良田沃土,它对培养学生的教师职业情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二是卓越教师计划不仅应该在每一个学历层次教育中强调对教师素养的重视,还必须通过加深对教师职业的缜密调研,明确不同层次学校岗位教师职业中的素养区分,并将这一区分体现在教师教育对不同层次学历教育中,以便将不同层次学校岗位对教师要求的递进性体现在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的系列培养方案之中,满足不同学生进入更高层次学历教育体系的愿望。当然对于一些有条件的高校实行本、硕贯通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更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教师教育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三是通过对授课方式、训练方式以及评价方式的改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转变,消除他们对卓越教师计划的抵触情绪。突破“教师讲、学生听”的“听讲式学习”的模式,倡导教师推行启发式、探究式、案例式、讨论式以及参与式等教学方法,以教师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驱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由过去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向积极探究式学习。改革评价方式,由过去终结性评价,即注重学习结果评价,向过程性评价,即强调学习过程评价转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育教学过程,而不是站在终点被动地记忆一些结论性的知识。同时为学生创造深入教育教学实际现场的条件,让他们身临其境的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寻求“最优解”的思维习惯。当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取向适应计划实施要求,他们的参与热情与能量将被激活,这股能量将进一步为推进教师教育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何逢春. 美国最卓越教师评析[J]. 世界教育信息,2005(7):26-27.
[2] 高水平. 蔡元培年谱长编(中)[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398.
[3] 石鸥.新世纪拒斥这样的教学论[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3):32-36.
[本研究是2011年安徽省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卓越中小学教师计划(27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吴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