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我有幸随团去江苏省“扬中市革命历史纪念馆”参观,被扬中市厚重的革命斗争历史所感动。
在“扬中市革命历史纪念馆”主题馆参观时,一尊“我送亲人过大江”的雕像吸引了我的目光。这尊雕像,是根据新华社原高级记者邹健东同志,在1949年4月22日拍摄的纪实照片《我送亲人过大江》创作的。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颁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渡江战役打响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恢弘历史大幕由此拉开。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万船齐发,横渡长江。在炮声隆隆的扬中县西南江面上,一位身材瘦小、梳着大辫子的姑娘,挺立船头,正奋力划桨。她一心想要船儿驶得飞快,好让船上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尽快登陆,到对岸去打胜仗,解放全中国。这一幕,因为一张题为《我送亲人过大江》的照片,被永远地定格在历史记忆中。那么,这位留给我们背影的大辫子姑娘究竟是谁呢?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震看过照片后曾动情地说:“一定要找到这位小姑娘。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过不了江。”后来,经过新闻媒体的多次艰辛查找,终于在1999年5月7日,找到了当年这位渡江支前模范——大辫子小姑娘。如今,她已安居在苏州市吴江区滨湖新城松陵鎮菀坪社区,名叫颜红英,已是85岁的老奶奶了。与此同时,相隔千里之外的邹健东老人也从有关部门得知,已经找到了50年前他拍摄的那张《我送亲人过大江》照片中的长辫子小姑娘。闻得喜讯,邹健东老人热情邀请颜红英到北京相聚。颜红英指着照片脸颊上的伤痕回忆说:“那天(1949年4月22日),大军要到江南去了,我家的船上坐了24名人民解放军战士,南边(国民党军)向我们打炮,厉害哪!有一名战士又问我:‘你怕不怕?’我说:‘不怕,怕什么!我要把你们送过江,解放全中国。’我驾驶着船划到江心时,突然一颗炮弹就在我家船边不远处爆炸了,一块东西(弹片)擦破我的脸颊,顿时满脸是血,我也不管,还是拼命地划,一心想尽快把人民解放军战士渡过江到前方打胜仗”。
新华社原随军记者邹健东老人回忆说:“就在颜红英奋力划桨驶出港口时,我用在开封战役中从敌人手里缴获的老式莱卡照相机,在江岸上抓拍到了这一瞬间。照片洗印出来后,以《我送亲人过大江》为题,发表在当时的《新华日报》上。现在这张照片,还珍藏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
如今,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苦难的岁月亦成历史。扬中市革命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大型雕像“我送亲人过大江”的故事,深深地感动着前来参观的人们。 (责任编辑 徐良文)
在“扬中市革命历史纪念馆”主题馆参观时,一尊“我送亲人过大江”的雕像吸引了我的目光。这尊雕像,是根据新华社原高级记者邹健东同志,在1949年4月22日拍摄的纪实照片《我送亲人过大江》创作的。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颁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渡江战役打响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恢弘历史大幕由此拉开。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万船齐发,横渡长江。在炮声隆隆的扬中县西南江面上,一位身材瘦小、梳着大辫子的姑娘,挺立船头,正奋力划桨。她一心想要船儿驶得飞快,好让船上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尽快登陆,到对岸去打胜仗,解放全中国。这一幕,因为一张题为《我送亲人过大江》的照片,被永远地定格在历史记忆中。那么,这位留给我们背影的大辫子姑娘究竟是谁呢?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震看过照片后曾动情地说:“一定要找到这位小姑娘。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过不了江。”后来,经过新闻媒体的多次艰辛查找,终于在1999年5月7日,找到了当年这位渡江支前模范——大辫子小姑娘。如今,她已安居在苏州市吴江区滨湖新城松陵鎮菀坪社区,名叫颜红英,已是85岁的老奶奶了。与此同时,相隔千里之外的邹健东老人也从有关部门得知,已经找到了50年前他拍摄的那张《我送亲人过大江》照片中的长辫子小姑娘。闻得喜讯,邹健东老人热情邀请颜红英到北京相聚。颜红英指着照片脸颊上的伤痕回忆说:“那天(1949年4月22日),大军要到江南去了,我家的船上坐了24名人民解放军战士,南边(国民党军)向我们打炮,厉害哪!有一名战士又问我:‘你怕不怕?’我说:‘不怕,怕什么!我要把你们送过江,解放全中国。’我驾驶着船划到江心时,突然一颗炮弹就在我家船边不远处爆炸了,一块东西(弹片)擦破我的脸颊,顿时满脸是血,我也不管,还是拼命地划,一心想尽快把人民解放军战士渡过江到前方打胜仗”。
新华社原随军记者邹健东老人回忆说:“就在颜红英奋力划桨驶出港口时,我用在开封战役中从敌人手里缴获的老式莱卡照相机,在江岸上抓拍到了这一瞬间。照片洗印出来后,以《我送亲人过大江》为题,发表在当时的《新华日报》上。现在这张照片,还珍藏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
如今,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苦难的岁月亦成历史。扬中市革命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大型雕像“我送亲人过大江”的故事,深深地感动着前来参观的人们。 (责任编辑 徐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