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活作为一个大的资源库,能够为很多学科教学实践工作的展开提供有效的资源。而相比初中阶段的其他学科,道德与法治是一门蕴含着很多生活道理的学科,脱离了实际生活的道德与法治,内容将成为真空,没有了用武之地,所以说,将生活化教学法落实到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实践中去是十分必要的。鉴于此,本文理论联系实际,综合文献资料、案例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就此问题展开了具体的分析,给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生活教学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囿于应试教育、传统教学观念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现阶段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存在教学目标过于偏重知识目标、教学内容疏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学方法主要依赖理论灌输等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认知,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和效果的提升,而生活化教学法的有效导入,有助于这些问题的缓解或解决,因此,需要将其落到实处。
一、 导入生活化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找准所要讲解的道德与法治的内容与生活的衔接点,导入生活化素材,开一个好头,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为学生更理想学习效果的实现奠定基础。而生活中有故事、歌曲、漫畫、时事政治、新闻事件等多种多样的素材,教师要做的就是加强对学生的了解程度,以学生感兴趣的点为出发点,以所需要教授的道德与法治的内容为落脚点,做到衔接,顺利导入,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效果。
例如,笔者在教学“参与政治生活”这一内容时,就给学生导入了两会的内容,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两会的文件内容,并给学生展示了一些时代变迁的故事、图片,让学生对此内容有大方面的理解之后,再进行课文内容的学习,并提出:什么是政治生活?我们应该怎样参与政治生活?在参与政治生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习什么基本的理论知识,需要做些什么准备……通过生活化素材的导入和这些开放性问题的提出,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在接下来课程内容的学习中,都能够做到积极参与,充满激情。
二、 创设生活化情境,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就是让学生将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再次呈现在学生的面前,通过声音、画面、文字等多种元素的共同配合,让学生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产生一探究竟的欲望,进而让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很好的发挥。现如今,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生活化情境也有了很多新的变式,那我们一线教师要做的就是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诉求来创设尽可能真实的情境,在情境中有效的引导和帮助学生,最终让学生收获更理想的学习效果。
例如,笔者在教学行动指南时,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了我国自成立以来随着我国的国情不断变化所涌现的不同指导思想,并且在课堂备课之前让学生做了一项关于时代变迁见证者的访问,让学生通过走访爷爷奶奶,记录和总结在爷爷奶奶眼中时代的发展变化,并且笔者配合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了相关的影视资料,如“三个代表”在什么背景下提出,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导意义等,并且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进行相互补充,从而引起了学生学习政治的主动性。
三、 布置生活化作业,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作业是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是帮助学生温故知新的重要工具,而生活化作业的布置,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领悟到生活与道德与法治内容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应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实现知识的内化和深化,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此外,生活化道德与法治作业的布置,还能够改变之前做作业题这种单调的作业形式,有助于学生学习压力的降低和作业积极性的提高。因此,我们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科学、合理的布置一些生活化作业。
例如,笔者在教学完“学会合理消费”这一内容之后,就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生活化的作业:回顾自己前一周的消费情况,并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分析自己的哪些消费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在此基础上,规划出下一周的消费计划,并和同学相互交流,相互给出意见。这样既开放又充满生活气息的作业,学生很愿意去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总的来说,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实践中,融入生活化教学法是十分必要的,既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学生的诉求,更是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效果,提升学生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关键力量。而本文提出的导入生活化素材、创设生活化情境、布置生活化作业这三个策略为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当然不够具体和细致,在今后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知识学习中,笔者还会继续研究和探索,继续为促进生活化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实现价值最大化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灵锐.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8,5(41):375-376.
[2]付岭.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德育生活化教学方法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8,5(38):374-375.
作者简介:
黄子燕,四川省达州市,四川省开江县任市初级中学。
关键词:生活教学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囿于应试教育、传统教学观念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现阶段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存在教学目标过于偏重知识目标、教学内容疏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学方法主要依赖理论灌输等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认知,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和效果的提升,而生活化教学法的有效导入,有助于这些问题的缓解或解决,因此,需要将其落到实处。
一、 导入生活化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找准所要讲解的道德与法治的内容与生活的衔接点,导入生活化素材,开一个好头,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为学生更理想学习效果的实现奠定基础。而生活中有故事、歌曲、漫畫、时事政治、新闻事件等多种多样的素材,教师要做的就是加强对学生的了解程度,以学生感兴趣的点为出发点,以所需要教授的道德与法治的内容为落脚点,做到衔接,顺利导入,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效果。
例如,笔者在教学“参与政治生活”这一内容时,就给学生导入了两会的内容,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两会的文件内容,并给学生展示了一些时代变迁的故事、图片,让学生对此内容有大方面的理解之后,再进行课文内容的学习,并提出:什么是政治生活?我们应该怎样参与政治生活?在参与政治生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习什么基本的理论知识,需要做些什么准备……通过生活化素材的导入和这些开放性问题的提出,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在接下来课程内容的学习中,都能够做到积极参与,充满激情。
二、 创设生活化情境,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就是让学生将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再次呈现在学生的面前,通过声音、画面、文字等多种元素的共同配合,让学生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产生一探究竟的欲望,进而让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很好的发挥。现如今,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生活化情境也有了很多新的变式,那我们一线教师要做的就是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诉求来创设尽可能真实的情境,在情境中有效的引导和帮助学生,最终让学生收获更理想的学习效果。
例如,笔者在教学行动指南时,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了我国自成立以来随着我国的国情不断变化所涌现的不同指导思想,并且在课堂备课之前让学生做了一项关于时代变迁见证者的访问,让学生通过走访爷爷奶奶,记录和总结在爷爷奶奶眼中时代的发展变化,并且笔者配合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了相关的影视资料,如“三个代表”在什么背景下提出,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导意义等,并且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进行相互补充,从而引起了学生学习政治的主动性。
三、 布置生活化作业,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作业是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是帮助学生温故知新的重要工具,而生活化作业的布置,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领悟到生活与道德与法治内容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应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实现知识的内化和深化,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此外,生活化道德与法治作业的布置,还能够改变之前做作业题这种单调的作业形式,有助于学生学习压力的降低和作业积极性的提高。因此,我们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科学、合理的布置一些生活化作业。
例如,笔者在教学完“学会合理消费”这一内容之后,就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生活化的作业:回顾自己前一周的消费情况,并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分析自己的哪些消费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在此基础上,规划出下一周的消费计划,并和同学相互交流,相互给出意见。这样既开放又充满生活气息的作业,学生很愿意去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总的来说,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实践中,融入生活化教学法是十分必要的,既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学生的诉求,更是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效果,提升学生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关键力量。而本文提出的导入生活化素材、创设生活化情境、布置生活化作业这三个策略为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当然不够具体和细致,在今后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知识学习中,笔者还会继续研究和探索,继续为促进生活化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实现价值最大化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灵锐.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8,5(41):375-376.
[2]付岭.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德育生活化教学方法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8,5(38):374-375.
作者简介:
黄子燕,四川省达州市,四川省开江县任市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