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学实践中,除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对教学节奏的把控是否到位也决定了一堂课的教学成果。为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预设教学节奏;观察学生反应,合理调整教学节奏;开展高密度的练习,提升课堂节奏感。
[关键词]教学节奏;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33-0045-01
教学节奏主要是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在对所教授的内容深刻理解和有效掌握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速度进行调整,使整堂课呈现出张弛有度、收放自如的状态。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会对课堂教学节奏的掌控非常注重,因为良好的课堂教学节奏除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之外,还能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课堂教学层次错落有致,从而在一个轻松快乐的教学氛围中实现教学目的。
谈起初中信息技术学科,很多人会认为就是“电脑”学科,学生就知道电脑很好玩,觉得打字做表沒意思,编程太枯燥,上课太无聊。教学缺乏节奏感,是导致教学效率不高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结合教学内容,预设教学节奏
对于教材中浅显易懂的内容,教师在讲解时可以浅略带过,避免让学生感觉课堂流程拖沓,课堂内容冗余。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依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对一些知识点进行补充。这样的教学,层次分明、重点明确、张弛有度,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就被吸引到了课堂中,课堂教学的效率自然而然就高了。
例如,在进行“幻灯片超级链接”教学前,我就根据实际教学需求,确定了相应的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自学了解超级链接的作用,并尝试自己来建立超级链接,体验在演示文档中设置超级链接带来的便捷。我对每个知识点进行合理取舍、妥善编排,并对知识点讲解的时间进行合理分配。在这个过程中要体现出重难点的变化,例如先易后难、时重时轻,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具有针对性。
二、观察学生反应,合理调整教学节奏
课堂教学节奏应当跌宕起伏,在轻松快乐的教学气氛中要有适当的紧凑感,这样才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处于思维活跃、情绪高涨的状态,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基础。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能力对教学节奏进行合理调整。过分紧张的节奏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这时候就需要教师适当放慢节奏,可以利用一个小游戏或是有趣的话题来刺激学生的感官,调节一下课堂氛围。如果教师观察到学生对于一些已经了然于胸的知识点表现出松懈的状态,那么此时就可以加快节奏,振奋学生精神,使学生再次绷紧思维的弦;如果教师观察到学生对教学内容表现出不理解,无法“消化”知识内容,就需要放慢节奏,甚至对于一些重难点重复讲解,让学生能够听懂。
例如,在开展“幻灯片整体设计”教学时,在课堂伊始,我发现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因此,在对幻灯片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后,我向学生展示了一个事先做好的幻灯片,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背景的添加,很快就有学生完成了设置。随着越来越多学生完成,我知道绝大多数学生都已经掌握了此知识点,于是在对学生进行肯定和科学评价后,我直接进入下一个知识点。通过观察能够客观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节奏,让学生在张弛有度的教学氛围中更牢固地掌握知识点。
三、开展高密度的练习,提升课堂节奏感
我们在观看篮球比赛、拳击比赛时会发现,这些竞赛具有较强的节奏感,都是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一个回合,时间一到,比赛将会暂停,稍作休息后再继续,这样教练员和运动员都能够全程保持高度的紧张感。同样,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时,如果没有明确的操作目的,开展的练习不具备针对性,那么学习效率就不会高。
例如,在开展“自定义动画”教学时,在学生做课堂练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目标意识和时间意识的培养。我将“自定义动画”练习分为几个环节,每个环节为10分钟,第一个环节由学生对单个对象设置动画。完成第一环节后,学生可以适当放松,然后进入第二、第三个环节:设置多个对象的出现顺序,对动画进行顺序调整、删除和改动。每个环节的练习内容难度逐层提升,待学生适应以后,又可以划出20分钟,甚至于一节课,逐步对学生的操作能力进行强化。又如在制作表格时,我采取了比赛的方式,首先明确告知学生完成每一项任务的时间,在规定时间内学生如果完成相应的操作就可以获得相应的积分,最后积分最高的获胜。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升课堂节奏感。
总而言之,在每一节课中教学节奏自始至终都是存在的,教师要综合考虑,巧妙安排,根据教学内容预设教学节奏,同时善于观察学生的反应,对课堂教学节奏进行适当调整,最后通过高密度的练习提升课堂节奏感,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责任编辑 周侯辰)
[关键词]教学节奏;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33-0045-01
教学节奏主要是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在对所教授的内容深刻理解和有效掌握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速度进行调整,使整堂课呈现出张弛有度、收放自如的状态。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会对课堂教学节奏的掌控非常注重,因为良好的课堂教学节奏除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之外,还能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课堂教学层次错落有致,从而在一个轻松快乐的教学氛围中实现教学目的。
谈起初中信息技术学科,很多人会认为就是“电脑”学科,学生就知道电脑很好玩,觉得打字做表沒意思,编程太枯燥,上课太无聊。教学缺乏节奏感,是导致教学效率不高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结合教学内容,预设教学节奏
对于教材中浅显易懂的内容,教师在讲解时可以浅略带过,避免让学生感觉课堂流程拖沓,课堂内容冗余。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依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对一些知识点进行补充。这样的教学,层次分明、重点明确、张弛有度,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就被吸引到了课堂中,课堂教学的效率自然而然就高了。
例如,在进行“幻灯片超级链接”教学前,我就根据实际教学需求,确定了相应的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自学了解超级链接的作用,并尝试自己来建立超级链接,体验在演示文档中设置超级链接带来的便捷。我对每个知识点进行合理取舍、妥善编排,并对知识点讲解的时间进行合理分配。在这个过程中要体现出重难点的变化,例如先易后难、时重时轻,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具有针对性。
二、观察学生反应,合理调整教学节奏
课堂教学节奏应当跌宕起伏,在轻松快乐的教学气氛中要有适当的紧凑感,这样才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处于思维活跃、情绪高涨的状态,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基础。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能力对教学节奏进行合理调整。过分紧张的节奏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这时候就需要教师适当放慢节奏,可以利用一个小游戏或是有趣的话题来刺激学生的感官,调节一下课堂氛围。如果教师观察到学生对于一些已经了然于胸的知识点表现出松懈的状态,那么此时就可以加快节奏,振奋学生精神,使学生再次绷紧思维的弦;如果教师观察到学生对教学内容表现出不理解,无法“消化”知识内容,就需要放慢节奏,甚至对于一些重难点重复讲解,让学生能够听懂。
例如,在开展“幻灯片整体设计”教学时,在课堂伊始,我发现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因此,在对幻灯片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后,我向学生展示了一个事先做好的幻灯片,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背景的添加,很快就有学生完成了设置。随着越来越多学生完成,我知道绝大多数学生都已经掌握了此知识点,于是在对学生进行肯定和科学评价后,我直接进入下一个知识点。通过观察能够客观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节奏,让学生在张弛有度的教学氛围中更牢固地掌握知识点。
三、开展高密度的练习,提升课堂节奏感
我们在观看篮球比赛、拳击比赛时会发现,这些竞赛具有较强的节奏感,都是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一个回合,时间一到,比赛将会暂停,稍作休息后再继续,这样教练员和运动员都能够全程保持高度的紧张感。同样,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时,如果没有明确的操作目的,开展的练习不具备针对性,那么学习效率就不会高。
例如,在开展“自定义动画”教学时,在学生做课堂练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目标意识和时间意识的培养。我将“自定义动画”练习分为几个环节,每个环节为10分钟,第一个环节由学生对单个对象设置动画。完成第一环节后,学生可以适当放松,然后进入第二、第三个环节:设置多个对象的出现顺序,对动画进行顺序调整、删除和改动。每个环节的练习内容难度逐层提升,待学生适应以后,又可以划出20分钟,甚至于一节课,逐步对学生的操作能力进行强化。又如在制作表格时,我采取了比赛的方式,首先明确告知学生完成每一项任务的时间,在规定时间内学生如果完成相应的操作就可以获得相应的积分,最后积分最高的获胜。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升课堂节奏感。
总而言之,在每一节课中教学节奏自始至终都是存在的,教师要综合考虑,巧妙安排,根据教学内容预设教学节奏,同时善于观察学生的反应,对课堂教学节奏进行适当调整,最后通过高密度的练习提升课堂节奏感,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