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展示学生制作的一些经典的物理模型,阐述了模型建构对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影响以及在模型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高中生物;模型建构;物理模型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9-0110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具体的实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其中物理模型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模型建构的重要性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地位日渐突出,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地位的建构模式逐渐转变成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模型制作过程中不但能增强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其对生物的兴趣,加深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本文通过展示学生制作的一些经典的物理模型,阐述了模型建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在模型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学生模型展示
学生利用假期时间,按照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材料,制作了各种类型的物理模型,下面将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模型。
1. 细胞模型
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制作的模型中,有的学生用橡皮泥、棉花等建构出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有的用硬纸、颜料绘制了真核细胞的平面结构;还有用泡沫、乒乓球、牙签、铁丝等做成细胞膜,形象地展示了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与其中的蛋白质;用木棍、胶水粘成的细胞骨架令人耳目一新(如图1)。
2. 分裂模型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过程一直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难点。我们给每个学生布置了制作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的模型作业,材料、形式不限。制作的模型中,有用木板、彩泥、棉签、牙签、胶带、火柴、纸板、毛线、彩线、颜料、图画等模拟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如图2)的过程。通过建构模型,学生可以清晰地掌握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过程与特征,并且能很好的理解染色质、染色体、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等概念。
3. DNA模型
沃森与克里克创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经典的物理模型之一。在学习了DNA分子结构之后,学生再来制作其模型就形象、贴切很多。制作的模型中,有用铁丝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有些则用不同颜色与形状的彩纸代表磷酸、五碳糖、四种碱基,以此表现DNA分子的平面结构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如图3)。
4. 其他模型
有同学以吃过的玉米棒子为主要材料制作了噬菌体模型(如图4),有的则利用铜丝与塑料胶巧妙地构建了神经元模型。还有同学用河泥、水草、金鱼、透明的塑料盒等制作了生态缸,至今还保持着稳定性。
二、模型建构对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影响
通过布置和指导学生制作模型,发现模型建构对高中生物教学带来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具体如下:
1. 提升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
生物教学中很多知识和理念会比较枯燥和抽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因为这些方面的内容失去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而通过模型建构,能够很好地诠释高中生物课程中各种抽象的概念比如细胞微观结构、细胞分裂过程等,模型的表达直观而又形象,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形成自动自发的学习习惯。
2. 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形象思维能力以及节约资源的习惯
模型建构的整个过程包括材料的选取、方法的应用、模型的具体制作等方面,这些都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形象思维以及动手能力,并且在材料的选取过程中,很多同学都是从自己身边寻找材料,变废为宝,这样又有利于学生养成节约资源的好习惯。
3. 增强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生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这样或那样自己处理不了的问题,学生之间就会通过相互讨论或者通过请教教师形成自己建构模型的理念和方法,这样就可以增强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沟通和感情,形成积极学习的氛围。
三、模型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指导学生制作模型的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互动,总结出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下:1. 要求学生对制作的模型的理论基础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教师要做好相应的引导工作,如果连基础知识都没有掌握,那其制作的模型肯定是有问题的;2. 让学生享受制作模型的整个过程,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去做,如果是被动的去完成模型制作,这样不但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增加了负担;3. 模型交上来以后,教师要对所有作品及时进行点评,对优秀的作品进行肯定,指出其优点所在;对做的不是很好的模型要指出其缺点所在并且让其进行修正。
四、小结
经过多次的模型建构实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和动手能力以及求知的欲望,同时增加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更有利于学生牢固、准确地建立基本生物观念,让学生在经历体验中感知、感悟、享受学习生物。
参考文献:
[1] 陶忠华.生物学模型探析[J].生物学教学,2006(8).
[2] 顾晓芹.高中生物课堂中模型方法的应用初探[J].东方青年·教师,2011(10).
[3] 徐捷,郑近.浅谈模型构建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和价值[J].中学生物教学,2011(3).
[4] 李智苹.生物模型制作——开启学生创造力的大门[J].中学生物学,2011(27).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 528454)
关键词:高中生物;模型建构;物理模型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9-0110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具体的实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其中物理模型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模型建构的重要性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地位日渐突出,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地位的建构模式逐渐转变成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模型制作过程中不但能增强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其对生物的兴趣,加深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本文通过展示学生制作的一些经典的物理模型,阐述了模型建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在模型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学生模型展示
学生利用假期时间,按照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材料,制作了各种类型的物理模型,下面将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模型。
1. 细胞模型
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制作的模型中,有的学生用橡皮泥、棉花等建构出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有的用硬纸、颜料绘制了真核细胞的平面结构;还有用泡沫、乒乓球、牙签、铁丝等做成细胞膜,形象地展示了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与其中的蛋白质;用木棍、胶水粘成的细胞骨架令人耳目一新(如图1)。
2. 分裂模型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过程一直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难点。我们给每个学生布置了制作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的模型作业,材料、形式不限。制作的模型中,有用木板、彩泥、棉签、牙签、胶带、火柴、纸板、毛线、彩线、颜料、图画等模拟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如图2)的过程。通过建构模型,学生可以清晰地掌握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过程与特征,并且能很好的理解染色质、染色体、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等概念。
3. DNA模型
沃森与克里克创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经典的物理模型之一。在学习了DNA分子结构之后,学生再来制作其模型就形象、贴切很多。制作的模型中,有用铁丝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有些则用不同颜色与形状的彩纸代表磷酸、五碳糖、四种碱基,以此表现DNA分子的平面结构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如图3)。
4. 其他模型
有同学以吃过的玉米棒子为主要材料制作了噬菌体模型(如图4),有的则利用铜丝与塑料胶巧妙地构建了神经元模型。还有同学用河泥、水草、金鱼、透明的塑料盒等制作了生态缸,至今还保持着稳定性。
二、模型建构对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影响
通过布置和指导学生制作模型,发现模型建构对高中生物教学带来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具体如下:
1. 提升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
生物教学中很多知识和理念会比较枯燥和抽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因为这些方面的内容失去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而通过模型建构,能够很好地诠释高中生物课程中各种抽象的概念比如细胞微观结构、细胞分裂过程等,模型的表达直观而又形象,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形成自动自发的学习习惯。
2. 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形象思维能力以及节约资源的习惯
模型建构的整个过程包括材料的选取、方法的应用、模型的具体制作等方面,这些都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形象思维以及动手能力,并且在材料的选取过程中,很多同学都是从自己身边寻找材料,变废为宝,这样又有利于学生养成节约资源的好习惯。
3. 增强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生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这样或那样自己处理不了的问题,学生之间就会通过相互讨论或者通过请教教师形成自己建构模型的理念和方法,这样就可以增强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沟通和感情,形成积极学习的氛围。
三、模型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指导学生制作模型的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互动,总结出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下:1. 要求学生对制作的模型的理论基础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教师要做好相应的引导工作,如果连基础知识都没有掌握,那其制作的模型肯定是有问题的;2. 让学生享受制作模型的整个过程,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去做,如果是被动的去完成模型制作,这样不但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增加了负担;3. 模型交上来以后,教师要对所有作品及时进行点评,对优秀的作品进行肯定,指出其优点所在;对做的不是很好的模型要指出其缺点所在并且让其进行修正。
四、小结
经过多次的模型建构实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和动手能力以及求知的欲望,同时增加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更有利于学生牢固、准确地建立基本生物观念,让学生在经历体验中感知、感悟、享受学习生物。
参考文献:
[1] 陶忠华.生物学模型探析[J].生物学教学,2006(8).
[2] 顾晓芹.高中生物课堂中模型方法的应用初探[J].东方青年·教师,2011(10).
[3] 徐捷,郑近.浅谈模型构建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和价值[J].中学生物教学,2011(3).
[4] 李智苹.生物模型制作——开启学生创造力的大门[J].中学生物学,2011(27).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 528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