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提升到一个更高、更新和更全面的战略层面,这是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的战略部署,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举措。农村能源生态建设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近年来,杭州市农村能源建设遵循“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和开发与节约并重”的工作方针,以农村可再生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为主线,以促进农村节能减排、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以推广农村适用节能技术、发展优质清洁能源、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深入实施农村能源生态建设综合工程,大力推广农村能源生态循环技术,积极培育农林牧废弃物生物质产业发展,着力推进农村节能减排和人居环境建设,努力完善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将农村能源生态建设融入到城乡统筹发展、生态型城市建设和打造美丽杭州的各个方面,积极探索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在农业生产、农民生活过程中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新途径、新作用,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成为推动杭州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一、立足实际,统筹分析农村能源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成效
1、农村能源项目建设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为加强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力度,推进农村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杭州农村能源建设结合城乡统筹发展和低碳试点城市、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三江两岸建设等中心工作,以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工程综合示范乡镇项目建设为抓手,在增加清洁能源供给、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市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打造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工程综合示范乡镇项目50个,至2015年底全市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80%以上。目前,已经完成20个综合示范乡镇项目的建设任务,取得了明显成效,项目所在乡镇可再生能源利用户率由原来的67.8%提高到78.9%。新增年节能折合标煤7179t,减排二氧化碳18665t。
一是拓宽了太阳能利用与节能产品的应用范围。实际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利用户19192户、集热面积38384m2,推广太阳能集中供热工程13处、集热面积3750m2,新装太阳能杀虫灯332盏,新装各类太阳能路灯、庭院灯、草坪灯1636盏;新装LED路灯436盏及各类节能灯5000多盏,完成对130家农村炒货企业的节能改造。
二是加大了沼气综合开发利用的力度。新建户用沼气池1257户、总池容9760m3;新建沼气利用工程25处、池容4490m3、发展沼气集中供气农户170户。积极推广了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种养结合型和农业副产物多级循环利用的再生利用型模式,加快了沼液、沼渣输配送、有机肥深加工、沼气自用及发电并网体系等三沼综合利用设施建设,使沼气建设逐渐向解决农村生活用能,同时又发挥生态功能等综合利用方向发展。
三是促进了农林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改建年处理山核桃壳、菌棒1000t,年产500t机制炭项目1个,新建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2处,年处理农林废弃物5.5万t,增加了农民收入,保护了生态环境。
四是探索了淺层地热能在设施农业中的示范应用。在粮种培育、苗木生产等现代设施农业基地,新建地源热泵机组99套,应用面积已达2万m2,替代了原有的常规能源,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五是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改建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01处11503m3,新建农村生活垃圾生态处理项目5处。使农村环境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面源污染初步控制,生态恢复与治理成效明显。
2、农村能源生态农业模式有效促进了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
围绕省“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以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和资源化利用为重点,按照“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的治理原则,积极推广“能源生态型”、“能源环保型”、“综合利用型”等不同农村能源生态农业模式,至2012年底,全市已累计推广沼气工程742处,沼气池容积11.19万m3,形成年处理养殖污水456.41万t,年产沼气873.78万m3,折合标煤0.63万t。
一是发展了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循环农业产业。以畜禽养殖场能源环境工程为纽带,沼气、沼液、沼渣等“三沼”进行综合利用,实现了沼气发电、农业生产无害化,发展了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将畜牧业与种植业、水产养殖业、水利、旅游观光农业等相关产业紧密联系起来,推进了现代农业与循环经济紧密结合,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促进了生态循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促进了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的技术发展。在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农林废弃物致密成型、碳化、气化等工艺研究,并进行了产业化生产,目前生物质成型燃料已形成约5万t/年生产能力,产品深受市场欢迎,实现了农林业废弃物资源的再生增值,提高了农林作物的综合收益,为农民带来了新的收入来源,同时,保护了环境,为企业提供了优质清洁的能源,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
3、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垃圾减量化处理有效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
近几年来,我市注重农村能源生态技术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减量化的推广应用,切实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截止到2012年底,全市已累计建设污水净化池总容积达34.2万m3,形成了年处理农村生产生活污水4185.27万t的能力,直接受益农户22.59万户。
一是逐步完善生活污水处理模式。根据农村经济、地理、生活习性等不同情况,先后形成了适用不同建造条件,不同出水要求的“无动力厌氧生物处理”、“微动力厌氧 好氧生物处理”、“人工湿地处理”、“氧化塘 阿科蔓生态基处理”和“户用生活污水净化器”等5种技术模式,这些模式在“美丽乡村”、生态乡镇创建等新农村建设中被广泛应用。 二是积极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新技术。从2010年开始,我们先后在富阳市洞桥镇等“六镇一乡”建设了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处理工程,建立了生活垃圾运输、分拣、处理、综合利用体系,使项目地区农村生活垃圾基本实现了无害化、减量化处理,项目生产的有机垃圾肥达到了《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可以用于农业生产。
4、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效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一是结合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不断完善大中型沼气工程处理工艺,提出了从治理为主向资源化利用转变的多种技术路线。积极推广沼肥等有机肥,形成种植业(饲料)-养殖业(粪便)-沼气池(沼气、沼肥)-种养业(优质农产品)循环模式,将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联结,实现了向資源循环利用型的生态农业转变。
二是不断拓宽现代农业生产中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推广应用。在水产养殖、养猪、鸡场育苗、花卉苗木上应用推广了地源热泵、太阳能集中供热系统,大力推广太阳能杀虫灯等绿色防控技术,减少了化肥、农药使用量,减轻环境污染,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二、明确目标,理清进一步推进农村能源建设的思考
我市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将重点围绕三个结合开展工作:一是结合城乡统筹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二是结合低碳城市试点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推进农村社会经济的低碳发展。三是结合创建生态市和美丽杭州建设,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到2015年,建成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综合示范乡镇工程50个、完成低碳农村试点乡镇4个、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80%。
1、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促进农林牧废弃物资源产业化发展
农林牧废弃物的开发利用前景良好,但也存在着收集成本高、生产企业的分布不合理等问题。我市应加强调研,摸清农林牧废弃物资源分布情况,提出合理的布局建议,引导民营企业有序开发,避免盲目投入。同时,要出台扶持政策,加大对废弃物开发利用产业化的补助力度,提高民营企业开发利用废弃物资源的积极性,并鼓励农民收集废弃物,改善农村环境,增加农民收入。
2、进一步拓展发展领域,促进沼气、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随着农村能源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能源生态建设与农业产业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我市应加强农村能源新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应用,在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功能区大力推广太阳能集中供热、太阳能杀虫灯、地源热泵等新产品,提高太阳能、地热能的利用水平,减少农业生产中的能耗成本,进一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建议出台相关的财政补助政策,引导和鼓励农业企业开发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
3、进一步强化科技研发,提高农村能源生态技术自主创新能力
我市应加强与科研院所和民营企业的合作,加大对沼肥综合利用、生物质固化、太阳能光电热等前沿技术攻关力度,增强农村能源生态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同时,要继续引进和吸收国内外农村能源开发利用最新技术、最新产品,并结合杭州实际,加以推广和示范。
4、进一步加强部门协作,推进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广泛应用
农村拥有更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利用资源的有利条件。近几年,我市在不断拓展光热利用途径的同时,也开展了光电技术的试点推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目前中央、省、市相关部门对光伏产业的发展都有较好的政策。但由于管理部门条线较多,而且关注的重点是城市。因此,下一步我市应整合有关部门力量,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积极推进光伏在农民生活、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5、加强建后监管,建立农村能源生态长效运行机制
近几年我市已建设了一批农村能源生态项目,深受农民欢迎。农村能源建设是农村公益设施,下一步我市应加大对已建项目的后续管理,完善农村能源服务网点建设,充实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手段,逐步建立长效运行机制,确保这些项目安全、长效运转,发挥应有的作用。各级政府应从统筹城乡发展、城市反哺农村的高度,加大资金扶持农村能源生态服务网点建设的力度。
一、立足实际,统筹分析农村能源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成效
1、农村能源项目建设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为加强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力度,推进农村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杭州农村能源建设结合城乡统筹发展和低碳试点城市、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三江两岸建设等中心工作,以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工程综合示范乡镇项目建设为抓手,在增加清洁能源供给、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市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打造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工程综合示范乡镇项目50个,至2015年底全市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80%以上。目前,已经完成20个综合示范乡镇项目的建设任务,取得了明显成效,项目所在乡镇可再生能源利用户率由原来的67.8%提高到78.9%。新增年节能折合标煤7179t,减排二氧化碳18665t。
一是拓宽了太阳能利用与节能产品的应用范围。实际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利用户19192户、集热面积38384m2,推广太阳能集中供热工程13处、集热面积3750m2,新装太阳能杀虫灯332盏,新装各类太阳能路灯、庭院灯、草坪灯1636盏;新装LED路灯436盏及各类节能灯5000多盏,完成对130家农村炒货企业的节能改造。
二是加大了沼气综合开发利用的力度。新建户用沼气池1257户、总池容9760m3;新建沼气利用工程25处、池容4490m3、发展沼气集中供气农户170户。积极推广了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种养结合型和农业副产物多级循环利用的再生利用型模式,加快了沼液、沼渣输配送、有机肥深加工、沼气自用及发电并网体系等三沼综合利用设施建设,使沼气建设逐渐向解决农村生活用能,同时又发挥生态功能等综合利用方向发展。
三是促进了农林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改建年处理山核桃壳、菌棒1000t,年产500t机制炭项目1个,新建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2处,年处理农林废弃物5.5万t,增加了农民收入,保护了生态环境。
四是探索了淺层地热能在设施农业中的示范应用。在粮种培育、苗木生产等现代设施农业基地,新建地源热泵机组99套,应用面积已达2万m2,替代了原有的常规能源,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五是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改建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01处11503m3,新建农村生活垃圾生态处理项目5处。使农村环境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面源污染初步控制,生态恢复与治理成效明显。
2、农村能源生态农业模式有效促进了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
围绕省“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以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和资源化利用为重点,按照“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的治理原则,积极推广“能源生态型”、“能源环保型”、“综合利用型”等不同农村能源生态农业模式,至2012年底,全市已累计推广沼气工程742处,沼气池容积11.19万m3,形成年处理养殖污水456.41万t,年产沼气873.78万m3,折合标煤0.63万t。
一是发展了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循环农业产业。以畜禽养殖场能源环境工程为纽带,沼气、沼液、沼渣等“三沼”进行综合利用,实现了沼气发电、农业生产无害化,发展了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将畜牧业与种植业、水产养殖业、水利、旅游观光农业等相关产业紧密联系起来,推进了现代农业与循环经济紧密结合,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促进了生态循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促进了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的技术发展。在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农林废弃物致密成型、碳化、气化等工艺研究,并进行了产业化生产,目前生物质成型燃料已形成约5万t/年生产能力,产品深受市场欢迎,实现了农林业废弃物资源的再生增值,提高了农林作物的综合收益,为农民带来了新的收入来源,同时,保护了环境,为企业提供了优质清洁的能源,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
3、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垃圾减量化处理有效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
近几年来,我市注重农村能源生态技术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减量化的推广应用,切实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截止到2012年底,全市已累计建设污水净化池总容积达34.2万m3,形成了年处理农村生产生活污水4185.27万t的能力,直接受益农户22.59万户。
一是逐步完善生活污水处理模式。根据农村经济、地理、生活习性等不同情况,先后形成了适用不同建造条件,不同出水要求的“无动力厌氧生物处理”、“微动力厌氧 好氧生物处理”、“人工湿地处理”、“氧化塘 阿科蔓生态基处理”和“户用生活污水净化器”等5种技术模式,这些模式在“美丽乡村”、生态乡镇创建等新农村建设中被广泛应用。 二是积极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新技术。从2010年开始,我们先后在富阳市洞桥镇等“六镇一乡”建设了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处理工程,建立了生活垃圾运输、分拣、处理、综合利用体系,使项目地区农村生活垃圾基本实现了无害化、减量化处理,项目生产的有机垃圾肥达到了《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可以用于农业生产。
4、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效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一是结合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不断完善大中型沼气工程处理工艺,提出了从治理为主向资源化利用转变的多种技术路线。积极推广沼肥等有机肥,形成种植业(饲料)-养殖业(粪便)-沼气池(沼气、沼肥)-种养业(优质农产品)循环模式,将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联结,实现了向資源循环利用型的生态农业转变。
二是不断拓宽现代农业生产中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推广应用。在水产养殖、养猪、鸡场育苗、花卉苗木上应用推广了地源热泵、太阳能集中供热系统,大力推广太阳能杀虫灯等绿色防控技术,减少了化肥、农药使用量,减轻环境污染,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二、明确目标,理清进一步推进农村能源建设的思考
我市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将重点围绕三个结合开展工作:一是结合城乡统筹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二是结合低碳城市试点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推进农村社会经济的低碳发展。三是结合创建生态市和美丽杭州建设,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到2015年,建成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综合示范乡镇工程50个、完成低碳农村试点乡镇4个、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80%。
1、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促进农林牧废弃物资源产业化发展
农林牧废弃物的开发利用前景良好,但也存在着收集成本高、生产企业的分布不合理等问题。我市应加强调研,摸清农林牧废弃物资源分布情况,提出合理的布局建议,引导民营企业有序开发,避免盲目投入。同时,要出台扶持政策,加大对废弃物开发利用产业化的补助力度,提高民营企业开发利用废弃物资源的积极性,并鼓励农民收集废弃物,改善农村环境,增加农民收入。
2、进一步拓展发展领域,促进沼气、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随着农村能源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能源生态建设与农业产业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我市应加强农村能源新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应用,在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功能区大力推广太阳能集中供热、太阳能杀虫灯、地源热泵等新产品,提高太阳能、地热能的利用水平,减少农业生产中的能耗成本,进一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建议出台相关的财政补助政策,引导和鼓励农业企业开发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
3、进一步强化科技研发,提高农村能源生态技术自主创新能力
我市应加强与科研院所和民营企业的合作,加大对沼肥综合利用、生物质固化、太阳能光电热等前沿技术攻关力度,增强农村能源生态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同时,要继续引进和吸收国内外农村能源开发利用最新技术、最新产品,并结合杭州实际,加以推广和示范。
4、进一步加强部门协作,推进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广泛应用
农村拥有更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利用资源的有利条件。近几年,我市在不断拓展光热利用途径的同时,也开展了光电技术的试点推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目前中央、省、市相关部门对光伏产业的发展都有较好的政策。但由于管理部门条线较多,而且关注的重点是城市。因此,下一步我市应整合有关部门力量,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积极推进光伏在农民生活、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5、加强建后监管,建立农村能源生态长效运行机制
近几年我市已建设了一批农村能源生态项目,深受农民欢迎。农村能源建设是农村公益设施,下一步我市应加大对已建项目的后续管理,完善农村能源服务网点建设,充实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手段,逐步建立长效运行机制,确保这些项目安全、长效运转,发挥应有的作用。各级政府应从统筹城乡发展、城市反哺农村的高度,加大资金扶持农村能源生态服务网点建设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