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设计是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安排、决策的过程,是优化课堂教学程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如何通过优化教学设计来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一、明确教学目标是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的前提
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在吃透“课标”(理清本节课教学的知识点的认识层次,能力培养要求,情感教育要求等),精读教材(熟悉本节课教学认知内容,认知内容的发生过程,教材编写思路),全面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依据教学内容在本章、本节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出本节课的知识点。依据《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合理地划分每个知识点在本节课学习中要达到的知识层次;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分析每个知识点在认知过程中所采用的认知方法、思维方法、教学手段,并确定出培养目标;通过本节课所采用的认知过程中贯穿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制定出学生要学会的知识与方法及培养层次;通过挖掘教材中的趣味资料,科普故事以及本节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事例等内容作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内容,制定出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情感目标及形成层次;通过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的准确、全面、科学的确定,使教学目标明确化、教学操作具体化、教学评价定量化,使“教有所循,学有所依”,从而为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全面性奠定基础。
二、现代化教学理论思想的运用是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的关键
作为教师应当注重研究讲课的方法、艺术和技巧。教学方法的优化,其核心是从教学实际出发,对多种方法作出合理的选择和灵活运用。俗话说“教无定则,学无定法”,但教法的优劣与选择得当与否直接影响教学设计的成败,影响教学效益的提高。现代教育理论要求我们必须树立起“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能为核心”的“三主一核心”的教学指导思想,变教师的“主演”为“导演”,变学生的“观众”为“演员”,变“教堂”为“学堂”。学习现代化教育理论知识,关键是要吸收先进的教学方法,并指导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教法与学法的优化组合,为认知程序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对优秀教法的选用应灵活地学习、消化、吸收和应用,切忌生搬硬套。一般说来,教学的优化设计与组合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教法的选择要与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相适应;二是教学选择要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三是教学的选择要有利于学生的学法形成,使教学重心由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体现教与学的辨证统一。
三、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
无论设计什么样的认知程序,都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认知程序的设计要把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作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把发展学生认知结构作为教学的中心和归宿;二是把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贯穿于认知程序中,在认知程序中不但要注意设计认知结果的达成,更要注意设计认知形成的过程;三是要把能力的提高附于知识的载体之上,在认知程序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出恰当的问题情境,摈弃注入式、结论型认知方式,使学生在探索知识的同时,其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知识增长同步提高;四是把情感教育的内容引入认知过程中,通过适时地引入古今中外的科学成就、日常应用事例、科学知识中蕴含的唯物主义观点以及科技成果的发展及应用情况,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情感目标与认知目标协同达成;五是要把学生主体参与活动贯穿于教学设计中,在认知程序设计中通过巧设悬念,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独立地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练习获取知识;六是要把“学法指导”与“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整体提高”的思想融入认知程序中,在认知程序的设计中,要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分层练习、分类提高、整体提高,从而达到“培优补差”,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进而落实素质教育中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目标。
四、说课活动的开展是优化教学设计的有效手段
说课者要对自己教学设计中的以下内容和设计思想进行阐述:①本课的教学内容及本节内容的地位、作用和前后联系。②教学目标、重难点的确定及依据。③教学方法的总体构想及选择依据、教学手段、教学媒体的应用。④教学设计中认知程序设计(主要怎样进行导入新课;重难点如何突破;怎样组织双边活动;学法指导如何落实;练习如何设置;课尾如何小结;能力如何培养等。)然后,再根据评议,广泛吸收、采纳他人可取之处,进一步去修改完善自己的设计,以保证它在课堂教学中顺利实施。
责任编辑 潘孟良
一、明确教学目标是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的前提
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在吃透“课标”(理清本节课教学的知识点的认识层次,能力培养要求,情感教育要求等),精读教材(熟悉本节课教学认知内容,认知内容的发生过程,教材编写思路),全面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依据教学内容在本章、本节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出本节课的知识点。依据《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合理地划分每个知识点在本节课学习中要达到的知识层次;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分析每个知识点在认知过程中所采用的认知方法、思维方法、教学手段,并确定出培养目标;通过本节课所采用的认知过程中贯穿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制定出学生要学会的知识与方法及培养层次;通过挖掘教材中的趣味资料,科普故事以及本节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事例等内容作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内容,制定出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情感目标及形成层次;通过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的准确、全面、科学的确定,使教学目标明确化、教学操作具体化、教学评价定量化,使“教有所循,学有所依”,从而为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全面性奠定基础。
二、现代化教学理论思想的运用是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的关键
作为教师应当注重研究讲课的方法、艺术和技巧。教学方法的优化,其核心是从教学实际出发,对多种方法作出合理的选择和灵活运用。俗话说“教无定则,学无定法”,但教法的优劣与选择得当与否直接影响教学设计的成败,影响教学效益的提高。现代教育理论要求我们必须树立起“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能为核心”的“三主一核心”的教学指导思想,变教师的“主演”为“导演”,变学生的“观众”为“演员”,变“教堂”为“学堂”。学习现代化教育理论知识,关键是要吸收先进的教学方法,并指导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教法与学法的优化组合,为认知程序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对优秀教法的选用应灵活地学习、消化、吸收和应用,切忌生搬硬套。一般说来,教学的优化设计与组合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教法的选择要与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相适应;二是教学选择要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三是教学的选择要有利于学生的学法形成,使教学重心由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体现教与学的辨证统一。
三、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
无论设计什么样的认知程序,都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认知程序的设计要把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作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把发展学生认知结构作为教学的中心和归宿;二是把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贯穿于认知程序中,在认知程序中不但要注意设计认知结果的达成,更要注意设计认知形成的过程;三是要把能力的提高附于知识的载体之上,在认知程序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出恰当的问题情境,摈弃注入式、结论型认知方式,使学生在探索知识的同时,其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知识增长同步提高;四是把情感教育的内容引入认知过程中,通过适时地引入古今中外的科学成就、日常应用事例、科学知识中蕴含的唯物主义观点以及科技成果的发展及应用情况,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情感目标与认知目标协同达成;五是要把学生主体参与活动贯穿于教学设计中,在认知程序设计中通过巧设悬念,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独立地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练习获取知识;六是要把“学法指导”与“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整体提高”的思想融入认知程序中,在认知程序的设计中,要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分层练习、分类提高、整体提高,从而达到“培优补差”,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进而落实素质教育中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目标。
四、说课活动的开展是优化教学设计的有效手段
说课者要对自己教学设计中的以下内容和设计思想进行阐述:①本课的教学内容及本节内容的地位、作用和前后联系。②教学目标、重难点的确定及依据。③教学方法的总体构想及选择依据、教学手段、教学媒体的应用。④教学设计中认知程序设计(主要怎样进行导入新课;重难点如何突破;怎样组织双边活动;学法指导如何落实;练习如何设置;课尾如何小结;能力如何培养等。)然后,再根据评议,广泛吸收、采纳他人可取之处,进一步去修改完善自己的设计,以保证它在课堂教学中顺利实施。
责任编辑 潘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