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张家界日报》上读到了著名作家衣向东写的《去找翠翠》的文章,不由使我想起在80年代初期,沈从文大师给我谈起关于“翠翠”的那段珍闻。
1982年,我在县文化局出任专业文学创作组长。5月中旬的一天,省文联专业作家宋梧刚突然来到慈利,找到我的领导,说他要去大湘西采风,为期半个月,要我陪同他,经领导同意后,征求我个人意见。我一想,神秘的湘西是我梦寐以求的地方,便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
在出发前,宋老兄讲了他的安排,先到永顺、桑植、保靖、龙山,然后去沅陵、辰溪、泸溪、麻阳,最后到边城花垣、凤凰收尾。
人生的机遇往往出乎人的意料。我们在慈利上火车,一进车厢,竟然遇到了在湘西工作的诗人夏天,他是长沙人,回家探亲返回工作岗位。老朋友久别重逢,自然高兴,他第一句话便向我们透露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说沈从文偕夫人张兆和从北京回到老家凤凰。沈从文是我在中学时就崇拜的大作家,他的《边城》几乎成了我的日常读本。宋老兄激动得击掌惊叫“天意,天意”。于是我们改变了行程计划,决定先拜访沈老。
下车时,正值中午时分,夏天将我们接到他的家中。夏天家住自治州文化馆旁边,按照宋梧刚的意见,特邀了本土作家韩棕树、滕和叶共进午餐。
韩棕树告诉我们,沈老现住在他的表侄黄永玉之弟黄永前家中。沈老虽年过八旬,但眼明耳聪、思维敏捷。前些日子,黄苗子给黄永玉题写“古椿书屋”匾额,顺便给沈老送一联“沱水开图画,边城出凤凰”,一语双关。沈老马上改为“天开图画,人出凤凰”,既歌颂前贤,又鼓后继,较前更显博深。在席上,宋梧刚作了一番周密的采访部署,他说,沈老毕竟年事已高,我们只能选重点提问,千万不能过多打扰他的休息时间,最后议定由他一人做代表,说出我们想说的话,当然,《边城》的创作和文中人物“翠翠”是中心话题。
吃罢午饭,已到下午一点半,我们一行5人,前往目的地。黄永前家住城郊、沱江右岸,是一栋老式的木房,屋周围砌了一道砖石院墙。坐落在一片古老的树林子里,阳光初染,河雾刚退。林中山花野草散发出一股诱人的清香,大树上筑满了鸟巢,小鸟们似懂主人之意,唱出优美的迎客歌儿。好一处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风水宝地。槽门紧闭,门上有两条醒目的粉笔字:进屋先敲门,里面有恶狗。
我们按照主人的提示,敲开门后,接见我们的是我很想见到的大画家黄永玉,他头戴一顶灰色的工人帽,嘴上叼一只大烟斗,正袅袅冒着青烟。他问明情况后,向我们约法三章说:“见沈老可以,为保护他老人家的身体起见,谈话不超过一个小时,否则我勒令你们离开。”不过他说这句话,态度十分和蔼,脸色略带微笑。
黄画家将我们一行引荐给沈老。初夏的沱江,空气格外新鲜宜人。沈老坐在禾场上喝茶,满头稀疏的白发,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圆圆的脸上充满了和善可亲的笑容,全无大作家的架子,倒像自己的长者。听说我们是湘西人,很热情地和我们交谈,当他得知宋梧刚是个湘西通时,两人竟忘情谈起湘西人和事。沈老将《边城》的创作情况,谈得极为投入。他的声音轻柔,大概怕我们听不清,总是把头偏向宋梧刚面前。
他说,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翠翠”确有原型。他认识翠翠也是缘分所致。他在《自我评述》一文中写道:“(光绪二十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我出生在湖南西部边远地区一个汉苗杂处的小小山城(即凤凰),小时候因顽劣爱逃学,小学刚毕业,就被送到土著军队(即湘西靖国联军第二军陈渠珍的部队)中当兵(即文书之类的小卒),在一条沅水和它的支流各城镇游动五年。那时正是中国最黑暗的军阀统治时期,我和士兵、农民、小手工业者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社会底层人们生活在一起,亲身体会到他们的悲惨生活,认识了中国一小隅的好坏人事。”
沈老喝了一口茶,用他的小手绢揩揩额头的汗继续往下说。那是民国六年,大约六七月间,他刚入伍不久,乘船来到泸溪县城,当晚住宿在船上。沈从文想进城逛逛,借口船上住不下,向班长赵开明建议,借民房住宿几晚,未获批准。他们就从当地船上借些稻草在河堤柳丛下进行露宿,一住就是5个日子。一天,他和赵开明在城南的一条小街上走动,走着走着,一家名叫“富开兴”的绒线店铺,吸住了他俩的眼球,店中一位长相娇美的女孩进入视线。经问,这个女孩名叫翠翠,芳龄16岁。正处在青春期的赵开明,对翠翠一见钟情,附在沈从文耳边轻声说:“这女孩简直美得像一朵花儿可爱。”为了进一步与翠翠套近乎,赵开明向沈从文借了两块铜板,找翠翠买了几根系草鞋的带子和棉绒。5天时间内,他和沈从文去了三次,每次都被翠翠那清纯的美姿所吸引。赵开明果然因翠翠漂亮可爱而动了真情,向沈从文发誓:“若是哪一天我作了军官,一定娶翠翠为妻。”
讲到这里,沈老见我们在笔记本上写个不停,做了一个手势说,你们不要记录,我只是随便聊聊。
沈老说,他正式写作是进入北京之后的民国十三年,动手写《边城》是民国二十二年金秋季节。他和恋人张兆和结婚之后,住在北京西城达子营的一栋寓所里。新婚给他带来无限激情,开始酝酿中篇小说《边城》,由于他写的全是自己经历过的事,写起来得心应手,如沐春风。谁知刚写完第二部书时,忽然接到一封告急的家书。“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正是军阀混战时期,家书珍贵,他急忙打开一看,原是母亲病危。沈从文是有名的孝子,因为自己闯荡江湖多年而未在母亲身边尽孝,心中愧疚,泪水盈眶,决定南下返家,于次年元月7日,火车到达常德下车。
常德是历史有名的湘西门户,也是他较熟悉的地方。一别十八年,所见所闻,与以前截然不同了,似有一点进步的气氛,也闻到了一丝丝新生活的气息。因为等船,只好在城南一家旅馆暂住下来,第二天他去码头打听船情时,蓦然遇上一个与翠翠年龄和长相极似的女孩,经问,这女孩的名字末也带有一个翠字,名叫王春翠,是船老板的女儿。于是他就乘了这条船溯沅水而上,在船上他对春翠有了深层次的了解。在沅水整整行了7天,才到达泸溪。
也许因为翠翠的缘故,他在泸溪等船时,又来到当年的那条街上,寻找那个翠翠的绒线铺。来到店前,正疑惑之时,恰好有人进店买货。沈从文就随着那人进入店内,一个酷像翠翠的女孩向他们打招呼,这不就是翠翠吗?沈从文差点叫出声来。女孩给那个顾客发了货,问沈从文,“你想买点什么?”沈从文本不买东西,见女孩一脸真诚,只好说买几两棉绒。女孩很客气地给他搬来椅子请坐,当女孩伸手去取货时,柜旁边火盆上的茶壶发出水沸呲呲的声音。房内一个男人有气无力地叫道:“小翠,壶内水开了,你怎么未发现?”并随声出来。沈从文一眼认出,他不是赵开明吗?这时赵开明才认清眼前的小伙子就是他掛念中的战友沈从文。原来赵开明入赘黄家,与翠翠结婚后,不珍惜幸福家庭,整天赌博吸毒,负债累累,家中一贫如洗,身体也瘦如干柴,不到30岁,成了个枯老头。可怜翠翠不堪重负,几年前就因病无钱治疗死去了,留下赵开明与小翠相依为命。沈从文望着赵开明那副狼狈相,又可怜又可恨,将身上本来不多的盘缠钱给了他一些,劝他戒赌戒烟。又望着发辫扎着一绺白绒的小翠,心中一阵阵绞痛,双眉紧锁,连叹两声长气。
元月23日,风尘仆仆的沈从文回到老家,见到久别的母亲,母子俩谈了许多话。这次老家之行,收获很大,一是为母亲尽到最后一点孝,二是加深对翠翠的印象,丰富了素材。
沈从文很健谈,全然忘了只谈一个小时的期限。他自我透露了他与丁玲的恩怨,还谈了与胡适、郁达夫、冯雪峰、胡也频等人的交往。
告别时,黄永玉画家指着手表对我们说,“你们已是超时两个半小时了”。我们只好与沈老依依握别。在回家的途中,宋老兄几乎疯狂地对我说:“我们意外地找到了翠翠。”
责任编辑:海 霞
美术插图:知 止
1982年,我在县文化局出任专业文学创作组长。5月中旬的一天,省文联专业作家宋梧刚突然来到慈利,找到我的领导,说他要去大湘西采风,为期半个月,要我陪同他,经领导同意后,征求我个人意见。我一想,神秘的湘西是我梦寐以求的地方,便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
在出发前,宋老兄讲了他的安排,先到永顺、桑植、保靖、龙山,然后去沅陵、辰溪、泸溪、麻阳,最后到边城花垣、凤凰收尾。
人生的机遇往往出乎人的意料。我们在慈利上火车,一进车厢,竟然遇到了在湘西工作的诗人夏天,他是长沙人,回家探亲返回工作岗位。老朋友久别重逢,自然高兴,他第一句话便向我们透露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说沈从文偕夫人张兆和从北京回到老家凤凰。沈从文是我在中学时就崇拜的大作家,他的《边城》几乎成了我的日常读本。宋老兄激动得击掌惊叫“天意,天意”。于是我们改变了行程计划,决定先拜访沈老。
下车时,正值中午时分,夏天将我们接到他的家中。夏天家住自治州文化馆旁边,按照宋梧刚的意见,特邀了本土作家韩棕树、滕和叶共进午餐。
韩棕树告诉我们,沈老现住在他的表侄黄永玉之弟黄永前家中。沈老虽年过八旬,但眼明耳聪、思维敏捷。前些日子,黄苗子给黄永玉题写“古椿书屋”匾额,顺便给沈老送一联“沱水开图画,边城出凤凰”,一语双关。沈老马上改为“天开图画,人出凤凰”,既歌颂前贤,又鼓后继,较前更显博深。在席上,宋梧刚作了一番周密的采访部署,他说,沈老毕竟年事已高,我们只能选重点提问,千万不能过多打扰他的休息时间,最后议定由他一人做代表,说出我们想说的话,当然,《边城》的创作和文中人物“翠翠”是中心话题。
吃罢午饭,已到下午一点半,我们一行5人,前往目的地。黄永前家住城郊、沱江右岸,是一栋老式的木房,屋周围砌了一道砖石院墙。坐落在一片古老的树林子里,阳光初染,河雾刚退。林中山花野草散发出一股诱人的清香,大树上筑满了鸟巢,小鸟们似懂主人之意,唱出优美的迎客歌儿。好一处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风水宝地。槽门紧闭,门上有两条醒目的粉笔字:进屋先敲门,里面有恶狗。
我们按照主人的提示,敲开门后,接见我们的是我很想见到的大画家黄永玉,他头戴一顶灰色的工人帽,嘴上叼一只大烟斗,正袅袅冒着青烟。他问明情况后,向我们约法三章说:“见沈老可以,为保护他老人家的身体起见,谈话不超过一个小时,否则我勒令你们离开。”不过他说这句话,态度十分和蔼,脸色略带微笑。
黄画家将我们一行引荐给沈老。初夏的沱江,空气格外新鲜宜人。沈老坐在禾场上喝茶,满头稀疏的白发,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圆圆的脸上充满了和善可亲的笑容,全无大作家的架子,倒像自己的长者。听说我们是湘西人,很热情地和我们交谈,当他得知宋梧刚是个湘西通时,两人竟忘情谈起湘西人和事。沈老将《边城》的创作情况,谈得极为投入。他的声音轻柔,大概怕我们听不清,总是把头偏向宋梧刚面前。
他说,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翠翠”确有原型。他认识翠翠也是缘分所致。他在《自我评述》一文中写道:“(光绪二十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我出生在湖南西部边远地区一个汉苗杂处的小小山城(即凤凰),小时候因顽劣爱逃学,小学刚毕业,就被送到土著军队(即湘西靖国联军第二军陈渠珍的部队)中当兵(即文书之类的小卒),在一条沅水和它的支流各城镇游动五年。那时正是中国最黑暗的军阀统治时期,我和士兵、农民、小手工业者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社会底层人们生活在一起,亲身体会到他们的悲惨生活,认识了中国一小隅的好坏人事。”
沈老喝了一口茶,用他的小手绢揩揩额头的汗继续往下说。那是民国六年,大约六七月间,他刚入伍不久,乘船来到泸溪县城,当晚住宿在船上。沈从文想进城逛逛,借口船上住不下,向班长赵开明建议,借民房住宿几晚,未获批准。他们就从当地船上借些稻草在河堤柳丛下进行露宿,一住就是5个日子。一天,他和赵开明在城南的一条小街上走动,走着走着,一家名叫“富开兴”的绒线店铺,吸住了他俩的眼球,店中一位长相娇美的女孩进入视线。经问,这个女孩名叫翠翠,芳龄16岁。正处在青春期的赵开明,对翠翠一见钟情,附在沈从文耳边轻声说:“这女孩简直美得像一朵花儿可爱。”为了进一步与翠翠套近乎,赵开明向沈从文借了两块铜板,找翠翠买了几根系草鞋的带子和棉绒。5天时间内,他和沈从文去了三次,每次都被翠翠那清纯的美姿所吸引。赵开明果然因翠翠漂亮可爱而动了真情,向沈从文发誓:“若是哪一天我作了军官,一定娶翠翠为妻。”
讲到这里,沈老见我们在笔记本上写个不停,做了一个手势说,你们不要记录,我只是随便聊聊。
沈老说,他正式写作是进入北京之后的民国十三年,动手写《边城》是民国二十二年金秋季节。他和恋人张兆和结婚之后,住在北京西城达子营的一栋寓所里。新婚给他带来无限激情,开始酝酿中篇小说《边城》,由于他写的全是自己经历过的事,写起来得心应手,如沐春风。谁知刚写完第二部书时,忽然接到一封告急的家书。“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正是军阀混战时期,家书珍贵,他急忙打开一看,原是母亲病危。沈从文是有名的孝子,因为自己闯荡江湖多年而未在母亲身边尽孝,心中愧疚,泪水盈眶,决定南下返家,于次年元月7日,火车到达常德下车。
常德是历史有名的湘西门户,也是他较熟悉的地方。一别十八年,所见所闻,与以前截然不同了,似有一点进步的气氛,也闻到了一丝丝新生活的气息。因为等船,只好在城南一家旅馆暂住下来,第二天他去码头打听船情时,蓦然遇上一个与翠翠年龄和长相极似的女孩,经问,这女孩的名字末也带有一个翠字,名叫王春翠,是船老板的女儿。于是他就乘了这条船溯沅水而上,在船上他对春翠有了深层次的了解。在沅水整整行了7天,才到达泸溪。
也许因为翠翠的缘故,他在泸溪等船时,又来到当年的那条街上,寻找那个翠翠的绒线铺。来到店前,正疑惑之时,恰好有人进店买货。沈从文就随着那人进入店内,一个酷像翠翠的女孩向他们打招呼,这不就是翠翠吗?沈从文差点叫出声来。女孩给那个顾客发了货,问沈从文,“你想买点什么?”沈从文本不买东西,见女孩一脸真诚,只好说买几两棉绒。女孩很客气地给他搬来椅子请坐,当女孩伸手去取货时,柜旁边火盆上的茶壶发出水沸呲呲的声音。房内一个男人有气无力地叫道:“小翠,壶内水开了,你怎么未发现?”并随声出来。沈从文一眼认出,他不是赵开明吗?这时赵开明才认清眼前的小伙子就是他掛念中的战友沈从文。原来赵开明入赘黄家,与翠翠结婚后,不珍惜幸福家庭,整天赌博吸毒,负债累累,家中一贫如洗,身体也瘦如干柴,不到30岁,成了个枯老头。可怜翠翠不堪重负,几年前就因病无钱治疗死去了,留下赵开明与小翠相依为命。沈从文望着赵开明那副狼狈相,又可怜又可恨,将身上本来不多的盘缠钱给了他一些,劝他戒赌戒烟。又望着发辫扎着一绺白绒的小翠,心中一阵阵绞痛,双眉紧锁,连叹两声长气。
元月23日,风尘仆仆的沈从文回到老家,见到久别的母亲,母子俩谈了许多话。这次老家之行,收获很大,一是为母亲尽到最后一点孝,二是加深对翠翠的印象,丰富了素材。
沈从文很健谈,全然忘了只谈一个小时的期限。他自我透露了他与丁玲的恩怨,还谈了与胡适、郁达夫、冯雪峰、胡也频等人的交往。
告别时,黄永玉画家指着手表对我们说,“你们已是超时两个半小时了”。我们只好与沈老依依握别。在回家的途中,宋老兄几乎疯狂地对我说:“我们意外地找到了翠翠。”
责任编辑:海 霞
美术插图:知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