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的投资可能经历三个阶段、两种路径。3-4月会同时面临失业上升、投资下滑和房地产小旺季,届时政府如何对待房价上涨是关键。如果放松房地产调控,那么投资旺季值得期待,中游投资品将迎来两年来最难得的一次反弹机会,但之后通胀约束会出现,市场仍会下跌,再往后无论是经济还是股市都将面临更大的困境。如果继续紧缩房地产,投资旺季很难再现,市场走势和2011年、2012年类似,控制仓位是第一要务,4月至10月还要经历一段难熬的时光,但10月份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及之后的市场值得期待。
A股实际估值并不便宜
从实际估值来看,当前市场的估值可能并不便宜。我们依据三季度的行业增速外推得到的估值,更加贴近实际的估值。从这个角度来看,许多板块目前的动态估值存在不同程度的低估,相比历史最低PE还有较大的溢价空间,存在进一步下跌的风险。
短期面临的第一个风险是数据幻觉的逐渐消失和股票供应的增加。2012年9、10月份经济数据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它更多是基于旺季效应和基数效应的数据幻觉。对此,市场的反应也并不剧烈。在出现9、10月份数据利好的情况下,9、10月份的维稳行情仅仅涨了140多点,持续了不到一周,市场很快就重归弱势。数据幻觉会逐渐消失。
而“十八大”过后,新股发行很可能重启,目前有90多家公司通过审批等待发行,有800多家公司排队等待审批,一旦放开对市场造成的冲击是巨大的。此外,迫于资本监管的压力,银行近期也在不断寻找融资渠道。
第二个风险是年底资金会紧张起来。2012年仍然是地方平台贷还款的高峰期,仍然有18402亿元的地方债务到期。
第三个风险是,年底投资的风险偏好会趋于下降。临近年末,考核临近,投资者风险偏好的下降,再去博收益的动力会下降,股市上涨动力不足。
最后一个风险是,海外风险资产可能下跌,从而对A股市场也造成一定压制。
熟悉A股的跑道
每年的A股投资呈现强烈的规律性。
春季市场往往会出现一番春季躁动,市场热度较高。4、5月份投资旺季是否能够到来是关注的焦点,如果投资旺季到来,4月份以后的股市往往会趋于上涨,否则往往趋于下跌。投资旺季的缺失会导致消费品和成长股的行情提前,这两年食品饮料等消费品板块行情从三季度提前到二季度,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此。年中的北戴河会议通常政策基调不会发生大变化,因此4月份到10月份市场往往是一种趋势一种风格。但是2010年是个例外,年中以后政策开始转向宽松,市场也开始触底回升。9、10月份需要关注消费品的旺季是否到来,消费品可能会有一波估值切换的投资机会。但是由于近年来投资热情不旺,导致消费品行情提前,9、10月份的消费品行情也变得不十分明显了。10月份之后,由于年底资金紧张、风险偏好下降、机构调仓等因素,市场往往较弱,投资者需要关注的是12月份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第二年经济的定调。
2013年春季,市场也同样会有这样一番躁动,届时市场热度较高,适合做主题:一是下届政府非常关注的“新型城镇化”相关的主题;二是美国强势品种在A股的映射。
新型城镇化主题
新型城镇化是下届政府重要的关注点。新型城镇化强调农村居民融入城市生活方式。从消费结构角度来看,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整体分布大致相同,农村居民居住和医疗保健消费相对更多,在衣着、教育、交通和通信方面则相对较少。新型城镇化的加速必然带来农村消费方式的改进,进一步向城镇消费方式靠拢,从而引发消费升级相关领域的投资机会。
城镇化加速必然带动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加速。我们认为未来最具市场潜力与投资价值的领域包括:智能交通、节能建筑、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医疗信息化以及安防等。新型城镇化是更加绿色的城镇化。“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美丽中国”的概念,绿色环保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大主题,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有望达到4.5万亿元,其中节能产业1.6万亿元,环保产业1.1万亿元。
新型城镇化引发能源结构的变迁。第三次工业革命下,分布式能源崛起,屋顶光伏电站国家可以120亿元以下投资拉动15GW光伏需求,四两拨千斤。天然气改变中国能源结构,城市燃气管网“十二五”较“十一五”投资增长40%,看好城市燃气管道建设产业链上的管道、燃气控件等细分领域。
美国强势品种在A股的映射
过去两年,尽管A股有过众多主题投资的机会,但是真正持续时间较久的是“页岩气”+“苹果皮”。而这两者正是经济危机倒逼生产力重构下,美国以其强大技术创新能力,在能源+技术革命两条线上的呈现。
从1999年科网泡沫再到今天的页岩气、苹果皮,尽管创新和技术上落后,但A股往往能够享受到这种技术溢出带来的映射效应:或者能够分享到新技术产业链上的一环(苹果皮),或者在资源禀赋相似的基础上,能够进行产业模仿和复制(页岩气)。
2013年美国市场上可能会出现的热点是什么?大数据、物联网、内存计算、云服务中介、呼叫中心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管理软件、战略业务能力、未来货币、操作工艺冲击以及绿色IT技术是值得特别关注的明星产业链。根据美国著名技术咨询机构Gartner的预测,有48项技术位于最新技术成熟度曲线之上,有十大新技术猜想有望在2013年取得市场突破。事实上,部分技术在美国资本市场已经开始有所反映了,2013年华尔街最看好的25只股票中有多只股票是涉及这些前沿科技。
美国映射主题下,我们看好以下股票:移动互联高速发展倒逼电池续航能力提升,无线充电迎来大发展。看好硕贝德(300322.SZ)等;移动互联深度延伸,从“傍硬件大佬”到“傍平台大佬”,传统业态和商业模式急剧变化,电子取证市场从红海驶入蓝海。看好美亚柏科(300188.SZ)等;在新储能技术革命带动下,能源战略从“源”革命(页岩气)走向“储能”革命,引爆国内相关储能细分行业。看好德赛电池(000049.SZ)、鑫龙电器(002298.SZ)、浙富股份(002266.SZ)、开山股份(300257.SZ)等。
4月决断才是关键
对于新一届政府来说,2013年4月份可能要面临三个困境:首先,元宵节之后、两会之前,就业可能出现一定问题。其次,目前20%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能否维持存在变数,投资链是否会断裂。第三,3月份房地产会迎来小旺季,价格可能会上涨,之前地方政府会有一些小动作,中央政府压还是不压?
其中,政府对于房地产的态度是关键,房地产不仅仅是重要的下游需求,更加涉及经济的投融资模式,是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的微观基础。
如果政府选择放松房地产,那么中游周期品会有一波上涨的机会。本轮经济下滑以来中游产业被压抑太久,即便是在2012年的春季躁动,中游也没有持续表现的机会。一旦房地产政策放松,中游会有反弹的机会,建议投资者沿着产业链从最先去库存的重卡开始配置。
本轮经济调整以来,中国是全球产业链中放松的最后一环,一旦放松,通胀必然会抬头,其中房租的上涨很可能会成为本轮通胀的重要推手。
届时,市场会重回跌势,大多数行业包括周期品都不会有太多机会,如果真的是这种情景,不论是中国经济还是股市都会面临更大的困境。由于经济结构没有充分调整,中国经济在短时期起来之后,可能又会陷入滞胀和衰退,未来经济的调整会更加漫长,股市也将步入漫漫熊途。
如果政府选择继续压制房地产,投资旺季很难再现,市场走势和2011年、2012年类似,4月至10月还要经历一段难熬的时光,周期品不能碰,地产也被丢弃,去产能真正开始,控制仓位是第一要务。这种情景下,需要自下而上深挖成长股。未来中国的牛市一定是提估值而非有业绩,投资者不要再为短期的“无业绩”、“高估值”而烦恼。接下来的2013年10月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值得期待,可能会为中国未来经济指出新的方向,带来新的投资方向和机会,2013年是一段较为难熬的“熊牛之界”。
作者为2012年卖方分析师评选水晶球奖策略研究第一名
A股实际估值并不便宜
从实际估值来看,当前市场的估值可能并不便宜。我们依据三季度的行业增速外推得到的估值,更加贴近实际的估值。从这个角度来看,许多板块目前的动态估值存在不同程度的低估,相比历史最低PE还有较大的溢价空间,存在进一步下跌的风险。
短期面临的第一个风险是数据幻觉的逐渐消失和股票供应的增加。2012年9、10月份经济数据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它更多是基于旺季效应和基数效应的数据幻觉。对此,市场的反应也并不剧烈。在出现9、10月份数据利好的情况下,9、10月份的维稳行情仅仅涨了140多点,持续了不到一周,市场很快就重归弱势。数据幻觉会逐渐消失。
而“十八大”过后,新股发行很可能重启,目前有90多家公司通过审批等待发行,有800多家公司排队等待审批,一旦放开对市场造成的冲击是巨大的。此外,迫于资本监管的压力,银行近期也在不断寻找融资渠道。
第二个风险是年底资金会紧张起来。2012年仍然是地方平台贷还款的高峰期,仍然有18402亿元的地方债务到期。
第三个风险是,年底投资的风险偏好会趋于下降。临近年末,考核临近,投资者风险偏好的下降,再去博收益的动力会下降,股市上涨动力不足。
最后一个风险是,海外风险资产可能下跌,从而对A股市场也造成一定压制。
熟悉A股的跑道
每年的A股投资呈现强烈的规律性。
春季市场往往会出现一番春季躁动,市场热度较高。4、5月份投资旺季是否能够到来是关注的焦点,如果投资旺季到来,4月份以后的股市往往会趋于上涨,否则往往趋于下跌。投资旺季的缺失会导致消费品和成长股的行情提前,这两年食品饮料等消费品板块行情从三季度提前到二季度,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此。年中的北戴河会议通常政策基调不会发生大变化,因此4月份到10月份市场往往是一种趋势一种风格。但是2010年是个例外,年中以后政策开始转向宽松,市场也开始触底回升。9、10月份需要关注消费品的旺季是否到来,消费品可能会有一波估值切换的投资机会。但是由于近年来投资热情不旺,导致消费品行情提前,9、10月份的消费品行情也变得不十分明显了。10月份之后,由于年底资金紧张、风险偏好下降、机构调仓等因素,市场往往较弱,投资者需要关注的是12月份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第二年经济的定调。
2013年春季,市场也同样会有这样一番躁动,届时市场热度较高,适合做主题:一是下届政府非常关注的“新型城镇化”相关的主题;二是美国强势品种在A股的映射。
新型城镇化主题
新型城镇化是下届政府重要的关注点。新型城镇化强调农村居民融入城市生活方式。从消费结构角度来看,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整体分布大致相同,农村居民居住和医疗保健消费相对更多,在衣着、教育、交通和通信方面则相对较少。新型城镇化的加速必然带来农村消费方式的改进,进一步向城镇消费方式靠拢,从而引发消费升级相关领域的投资机会。
城镇化加速必然带动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加速。我们认为未来最具市场潜力与投资价值的领域包括:智能交通、节能建筑、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医疗信息化以及安防等。新型城镇化是更加绿色的城镇化。“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美丽中国”的概念,绿色环保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大主题,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有望达到4.5万亿元,其中节能产业1.6万亿元,环保产业1.1万亿元。
新型城镇化引发能源结构的变迁。第三次工业革命下,分布式能源崛起,屋顶光伏电站国家可以120亿元以下投资拉动15GW光伏需求,四两拨千斤。天然气改变中国能源结构,城市燃气管网“十二五”较“十一五”投资增长40%,看好城市燃气管道建设产业链上的管道、燃气控件等细分领域。
美国强势品种在A股的映射
过去两年,尽管A股有过众多主题投资的机会,但是真正持续时间较久的是“页岩气”+“苹果皮”。而这两者正是经济危机倒逼生产力重构下,美国以其强大技术创新能力,在能源+技术革命两条线上的呈现。
从1999年科网泡沫再到今天的页岩气、苹果皮,尽管创新和技术上落后,但A股往往能够享受到这种技术溢出带来的映射效应:或者能够分享到新技术产业链上的一环(苹果皮),或者在资源禀赋相似的基础上,能够进行产业模仿和复制(页岩气)。
2013年美国市场上可能会出现的热点是什么?大数据、物联网、内存计算、云服务中介、呼叫中心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管理软件、战略业务能力、未来货币、操作工艺冲击以及绿色IT技术是值得特别关注的明星产业链。根据美国著名技术咨询机构Gartner的预测,有48项技术位于最新技术成熟度曲线之上,有十大新技术猜想有望在2013年取得市场突破。事实上,部分技术在美国资本市场已经开始有所反映了,2013年华尔街最看好的25只股票中有多只股票是涉及这些前沿科技。
美国映射主题下,我们看好以下股票:移动互联高速发展倒逼电池续航能力提升,无线充电迎来大发展。看好硕贝德(300322.SZ)等;移动互联深度延伸,从“傍硬件大佬”到“傍平台大佬”,传统业态和商业模式急剧变化,电子取证市场从红海驶入蓝海。看好美亚柏科(300188.SZ)等;在新储能技术革命带动下,能源战略从“源”革命(页岩气)走向“储能”革命,引爆国内相关储能细分行业。看好德赛电池(000049.SZ)、鑫龙电器(002298.SZ)、浙富股份(002266.SZ)、开山股份(300257.SZ)等。
4月决断才是关键
对于新一届政府来说,2013年4月份可能要面临三个困境:首先,元宵节之后、两会之前,就业可能出现一定问题。其次,目前20%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能否维持存在变数,投资链是否会断裂。第三,3月份房地产会迎来小旺季,价格可能会上涨,之前地方政府会有一些小动作,中央政府压还是不压?
其中,政府对于房地产的态度是关键,房地产不仅仅是重要的下游需求,更加涉及经济的投融资模式,是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的微观基础。
如果政府选择放松房地产,那么中游周期品会有一波上涨的机会。本轮经济下滑以来中游产业被压抑太久,即便是在2012年的春季躁动,中游也没有持续表现的机会。一旦房地产政策放松,中游会有反弹的机会,建议投资者沿着产业链从最先去库存的重卡开始配置。
本轮经济调整以来,中国是全球产业链中放松的最后一环,一旦放松,通胀必然会抬头,其中房租的上涨很可能会成为本轮通胀的重要推手。
届时,市场会重回跌势,大多数行业包括周期品都不会有太多机会,如果真的是这种情景,不论是中国经济还是股市都会面临更大的困境。由于经济结构没有充分调整,中国经济在短时期起来之后,可能又会陷入滞胀和衰退,未来经济的调整会更加漫长,股市也将步入漫漫熊途。
如果政府选择继续压制房地产,投资旺季很难再现,市场走势和2011年、2012年类似,4月至10月还要经历一段难熬的时光,周期品不能碰,地产也被丢弃,去产能真正开始,控制仓位是第一要务。这种情景下,需要自下而上深挖成长股。未来中国的牛市一定是提估值而非有业绩,投资者不要再为短期的“无业绩”、“高估值”而烦恼。接下来的2013年10月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值得期待,可能会为中国未来经济指出新的方向,带来新的投资方向和机会,2013年是一段较为难熬的“熊牛之界”。
作者为2012年卖方分析师评选水晶球奖策略研究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