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是传承人类发展的重要工具,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国学知识当中蕴含着中国传统美德,在潜移默化当中能够塑造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初中教学当中开展国学知识教育,不仅能够让当代初中生了解到我们五千年来的优秀传统文化,还能够对传承我国的经典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涵养其人格,陶冶其情操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国学知识对当代初中生的语文素养培养的作用进行相关的研究和总结,以期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初中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国学知识教育;初中生;语文素养;培养;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使初中学生能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其还提出,语文教师应当高度重视语文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语文教学活动,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对初中语文教师来讲,重视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便成了其中的题中之义。国学知识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与灵魂的结晶,国学著作当中蕴含着丰富的语文因素,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将国学知识教育纳入到初中语文教育当中能够指导中学生正确地运用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语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发展思维,对提高初中生的语文素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国学知识的内涵
国学知识,广义上来讲,就是中國古代的传统文化与思想,中国没有西方意义上的哲学,有的是思想,而国学不仅是哲学或者思想,它是中华五千年来的历史传承,是贯穿祖国历史数千年来的文化精髓。从狭义上来讲,其就是中国的唐诗、宋词,是四书五经,是二十四史,是我国上千年留下来的古代文化、文献。但国学最根本的是中国的和谐文化,是传承在中国人骨子里与血脉中的仁义忠孝。
(二)国学知识教育的重要性
在当前大的社会背景之下,国学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当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是中国特色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如果没有长期以来形成的多民族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就有可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现代化的过程中被‘化’掉。国民,特别是青少年的文化归属感极为重要。”因此,在义务教育的初中阶段开展国学知识的教育,对当代青少年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人格的养成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语文课程很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其工具性,也就是说语文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的应用性。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强调对语文知识的识记,而诵读识记能够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记忆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当代的语文教学中,我们重视学生的创造力,往往忽视了对学生识记的要求,甚至认为记诵是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事实上,识记、背诵与学生的创造力从来都不是矛盾的,因为只有记得多了看得多了才能够创造出来,创造必须要先积累、吸收,然后才能够通过自己的思维编辑,最后才是生成表达出来。而我们的国学知识中的不计其数的诗词、文章,正是学生语文学习当中的活水,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大量记诵,能够让学生积累吸收,进而改善他们的认知能力与知识结构,从而促进其语文素养的提高。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要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当中学会移情,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我国传统的国学知识当中,很多内容都蕴含着极为深刻的内涵,如诗词当中的广大意境与其表达的言简意赅,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语感方面得到培养与锻炼,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意境,其中灌注着作者深刻的情感,正如白居易所说的“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诗歌的遣词造句到画面的营造、意向的选择,其中都蕴含着作者的情感,学生在背诵、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潜移默化地领略到其中的感情,进而运用到自己的情感的表达当中,促进审美移情的产生。
(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初中生与小学生不同,他们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一定的积累,而面对新的事物又充满了好奇心;生理层面,他们具有旺盛的精力。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将国学知识纳入其中,能够避免盲目、死板地向学生灌输语文知识,这样极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增强学习的兴趣。而学习国学知识,能够拓宽学生的阅读量,增加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而我们的国学当中因为蕴含丰富,包罗万象,本身又是积累阅读与写作素材的良好范本,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实施国学知识的教学,能够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语文知识的视野。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而初中生又处于好奇心旺盛的阶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其学习的兴趣,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能够发自内心地想学习,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才能在语文学习当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语文教学当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充分地了解国学知识中的情感,进而让学生得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因而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情景教学的方式,通过声音、画面等调动学生的感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修身正己,为人师表
教师本身对国学知识的理解是影响学生理解的主要因素,因此,教师在教授国学的过程当中,应当不断完善自己对国学的学习,不断领悟。国学知识具有民族文化特色与智慧,教师应当不断地学习,通过各种渠道,如自读、阅读笔记、讲座等方式进行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应当以身作则,进行朗读的示范,从而在情感上影响学生,让学生能够自觉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另外,教师在平时工作生活的过程当中要注意修身正己,在学生面前展示良好的师德,在举手投足间彰显国学的魅力,让学生能够以教师为范,不断涵养自身的气质。
(三)注重激励,对学生进行多维度的评价
教师在教授国学知识的时候,对学生进行记诵、阅读等方面的要求的时候,不能够一概而论,并通过学习的任务来束缚、绑架学生,应当注重正面地引导,并采用多维度的方式进行评价,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感受到自由的空间,从而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另外,为激励学生,教师可以定期举行剧本朗读、背诵的比赛,开展阅读的对话或主题班会,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氛围当中进行学习。在对学生的评价当中,教师应当从多方面进行综合的评价,让学生能够充分地认识到国学的魅力,充分地体验到学习国学知识的愉悦与快乐,进而激发对国学知识自觉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张辉.诵读经典古诗词对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J]. 新作文(初中版),2015(9).
[2]刘媛媛,刘佩.国学经典诵读对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8).
[3]马箫.浅议诵读国学经典对初中生语文素养提升的作用[J].中学教育科研,2017(5-6).
[4]赖相卫.浅谈国学教育对学生的影响[J].新课程(上),2013(4).
作者简介:褚婕,女,1982年生,河北省交河县人,本科,兰州市第五十六中学,中级,研究方向为国学知识教育。
【关键词】国学知识教育;初中生;语文素养;培养;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使初中学生能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其还提出,语文教师应当高度重视语文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语文教学活动,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对初中语文教师来讲,重视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便成了其中的题中之义。国学知识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与灵魂的结晶,国学著作当中蕴含着丰富的语文因素,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将国学知识教育纳入到初中语文教育当中能够指导中学生正确地运用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语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发展思维,对提高初中生的语文素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国学知识教育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一)国学知识的内涵
国学知识,广义上来讲,就是中國古代的传统文化与思想,中国没有西方意义上的哲学,有的是思想,而国学不仅是哲学或者思想,它是中华五千年来的历史传承,是贯穿祖国历史数千年来的文化精髓。从狭义上来讲,其就是中国的唐诗、宋词,是四书五经,是二十四史,是我国上千年留下来的古代文化、文献。但国学最根本的是中国的和谐文化,是传承在中国人骨子里与血脉中的仁义忠孝。
(二)国学知识教育的重要性
在当前大的社会背景之下,国学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当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是中国特色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如果没有长期以来形成的多民族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就有可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现代化的过程中被‘化’掉。国民,特别是青少年的文化归属感极为重要。”因此,在义务教育的初中阶段开展国学知识的教育,对当代青少年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人格的养成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国学知识教育对学生语文素养培养方面的作用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语文课程很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其工具性,也就是说语文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的应用性。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强调对语文知识的识记,而诵读识记能够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记忆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当代的语文教学中,我们重视学生的创造力,往往忽视了对学生识记的要求,甚至认为记诵是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事实上,识记、背诵与学生的创造力从来都不是矛盾的,因为只有记得多了看得多了才能够创造出来,创造必须要先积累、吸收,然后才能够通过自己的思维编辑,最后才是生成表达出来。而我们的国学知识中的不计其数的诗词、文章,正是学生语文学习当中的活水,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大量记诵,能够让学生积累吸收,进而改善他们的认知能力与知识结构,从而促进其语文素养的提高。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要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当中学会移情,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我国传统的国学知识当中,很多内容都蕴含着极为深刻的内涵,如诗词当中的广大意境与其表达的言简意赅,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语感方面得到培养与锻炼,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意境,其中灌注着作者深刻的情感,正如白居易所说的“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诗歌的遣词造句到画面的营造、意向的选择,其中都蕴含着作者的情感,学生在背诵、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潜移默化地领略到其中的感情,进而运用到自己的情感的表达当中,促进审美移情的产生。
(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初中生与小学生不同,他们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一定的积累,而面对新的事物又充满了好奇心;生理层面,他们具有旺盛的精力。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将国学知识纳入其中,能够避免盲目、死板地向学生灌输语文知识,这样极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增强学习的兴趣。而学习国学知识,能够拓宽学生的阅读量,增加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而我们的国学当中因为蕴含丰富,包罗万象,本身又是积累阅读与写作素材的良好范本,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实施国学知识的教学,能够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语文知识的视野。
三、通过国学知识教育培养初中生语文素养的实践对策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而初中生又处于好奇心旺盛的阶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其学习的兴趣,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能够发自内心地想学习,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才能在语文学习当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语文教学当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充分地了解国学知识中的情感,进而让学生得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因而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情景教学的方式,通过声音、画面等调动学生的感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修身正己,为人师表
教师本身对国学知识的理解是影响学生理解的主要因素,因此,教师在教授国学的过程当中,应当不断完善自己对国学的学习,不断领悟。国学知识具有民族文化特色与智慧,教师应当不断地学习,通过各种渠道,如自读、阅读笔记、讲座等方式进行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应当以身作则,进行朗读的示范,从而在情感上影响学生,让学生能够自觉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另外,教师在平时工作生活的过程当中要注意修身正己,在学生面前展示良好的师德,在举手投足间彰显国学的魅力,让学生能够以教师为范,不断涵养自身的气质。
(三)注重激励,对学生进行多维度的评价
教师在教授国学知识的时候,对学生进行记诵、阅读等方面的要求的时候,不能够一概而论,并通过学习的任务来束缚、绑架学生,应当注重正面地引导,并采用多维度的方式进行评价,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感受到自由的空间,从而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另外,为激励学生,教师可以定期举行剧本朗读、背诵的比赛,开展阅读的对话或主题班会,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氛围当中进行学习。在对学生的评价当中,教师应当从多方面进行综合的评价,让学生能够充分地认识到国学的魅力,充分地体验到学习国学知识的愉悦与快乐,进而激发对国学知识自觉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张辉.诵读经典古诗词对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J]. 新作文(初中版),2015(9).
[2]刘媛媛,刘佩.国学经典诵读对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8).
[3]马箫.浅议诵读国学经典对初中生语文素养提升的作用[J].中学教育科研,2017(5-6).
[4]赖相卫.浅谈国学教育对学生的影响[J].新课程(上),2013(4).
作者简介:褚婕,女,1982年生,河北省交河县人,本科,兰州市第五十六中学,中级,研究方向为国学知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