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在前面:
“你拥有一匹马,就有一匹马的烦恼。”这是一位先哲说过的话。不是吗?当一个人占有得越多,就被占有得越多。你占有好身材,于是每天不敢多吃一点儿油腥;你占有了好脸蛋,于是护肤品就要摆满妆台;你占有了房子,但要做30年房奴;你拥有了手机,从此变成了手机控;你拥有了另一半,却发现对她/他更加的敏感自私……
这个世界,没有无成本的占有,你所占有的东西,同时也在占有你。如今,由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我们很轻易就可以获得大量的物质资源,但拥有的东西多了,却没有让人感到应有的满足,因为人的欲望是无穷的。越陷越深的物欲和方方面面的贪求,让我们找不到心灵的栖息之处,甚至听不到内心的需要和渴望……
我们虽拥有很多,幸福却是素与简
夏天回长春,准备卖掉住了20年的老房子。一百多平方米的三室旧居里堆满了过去的点滴岁月,满满的都是回忆。有我和先生上大学时各自用的皮箱,里面堆满了日记和照片,有我们恋爱时的信件和买給对方的礼物,音乐盒、小塑像……有结婚时同事朋友送的小礼物,儿子从小到大穿过的各色小鞋子和两大箱子玩具。还有父母用过的许多生活用品,父母的晚年是在这套房子里度过的,虽然他们都不在了,但里面依旧是父母那熟悉的气息,如今变得伤感又惶然。我和姐姐弟弟收拾了3天,但好像东西越来越多,最后都不知如何下手了。旧的东西拿不出手送人,又找不到旧物市场和合适的亲友,我们一边收拾一边感慨:余生绝对不能再买东西了,有一天我们不在了,这些东西真不知会给孩子添多少麻烦。
4个大书柜的书堆在地上,我们姐弟3个累得瘫坐在地中央。一本美国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就在脚边,顺手拿起来翻开,里面的一段话让我心动:“我们每一天努力忙碌、用力生活,却总在不知不觉间遗失了什么。面对不断膨胀的物欲,我们需要的是一颗能静下来的心。多余的财富只能够购买多余的东西,人的灵魂必需的东西,是不需要花钱购买的。”年轻时也读过这一段话,却无论如何都没有如此深切的感触。我给好友子琪发微信,问她是否要全套的世界名著,我送她。子琪回道:正清理物品,卖掉大房子搬去小房子住,为晚年生活做准备。
我们很多人用一生的时光去“得到”,却不知这种“得到”有一天却是负累,而这种物欲的背后,更多的是挣扎、疲惫和空虚……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一个人,真的是放下得越多,越富有。
5万人参与的“极简生活”挑战
一年不买东西?你一定会觉得这是天方夜谭,不买东西怎么活得下去?但其实,这群人并不是少数派,他们生活在澳洲,人数多达5万人!他们不仅活得下去,而且还活得很幸福!
这群决定“不买东西”的澳洲人,在一年前其实都和你我一样,是平凡的普通人,从来就没想过要放弃购物。直到有一天,一位生活在西澳名叫David Klein的小伙子,生活突然出现了一点儿小小的变故。这不仅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也让很多人的生活和观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那天David正在上班,却突然接到了房东的短信,说因为一些急事,他必须在一个月之内搬走。在打包收拾完家中的物品后,他本以为自己一个男生不会有很多行李,然而事实却是,他光衣服鞋子就有整整三大箱!而接下来当他疑惑地打开这些箱子时,他被深深震撼住了:原来里面有很多衣服,都是当初他觉得价格低廉,或者打折时买下的,有些衣服和鞋子他根本穿都没穿过……与此同时,他发现除了衣服,自己还买了很多完全没必要,或者根本没怎么用过的小工具、电子产品和家居用品等。当初一时兴起买下的东西,如今对于要搬家的他来说,就是累赘,是完完全全的浪费。
好不容易把这些多余的东西整理好,搬好家后,David开始检视自己曾经的生活。之前他觉得生活就是“越多越好”,于是陷入了无止境的购物中。而那些贪便宜或者冲动之下买的东西,到底能给他的生活带来什么价值呢?最终,他决定为自己的生活做减法。他将自己的想法和计划发布到了网上,让他的所有亲朋好友都看到,这样他就不得不执行下去了。这个计划名叫“Buy Nothing”,时间为一年,在这一年时间里,他必须:除了食物、日常用品外,不买任何其他东西;东西坏了就拿去修,除非修的费用比换新的更贵;如果有额外的需求,先看自己的亲朋好友是否有闲置或者二手的物品;如果需要送礼,礼品不能花钱去买,可以选择另一种方式。比如外出吃饭,去公园或者是探望亲朋好友,这些“体验”礼物能够使他和亲戚朋友建立更多的联系和创造很多美好的回忆。
随后,David的挑战正式开始了。大家都觉得,David这下要过苦行僧的生活了,别说一年了,可能连一周都坚持不了。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在最初的一个月,只购买基本物品,比如食物和生活用品的David,觉得这项挑战真的很困难。
但是过了几个星期之后,他开始对体验生活有了新的感受和体会,他的购物方式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他在社交网站上写道:“现在,我每一次购买前,都会思考这一次购买背后的真正原因。这能使我更加有目的性,也能让我有更少的压力,更少的奔波,以及更少的忧虑。”
毕竟当你把生活中杂七杂八的东西去掉时,你生活的目标就会清晰很多。同时,David还将家中超过一年不用的物品丢弃、送人、出售或捐赠。比如看过的杂志、图书,不再穿的衣服,早先收到的各种礼物或装饰品。而收到捐赠的人,都会告诉David,自己家也有不少闲置的物品,如果有需要,随时来取。就这样,David的生活并没有因为不买东西而变糟,反而变得越来越美好!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随着他挑战的进行,不仅有自己的好朋友要求加入“Buy Nothing”的挑战,还有更多素不相识的人在他的社交平台下留言,称赞这种前所未见的生活方式,并且表示自己也想试试!这些人里面,有的是家庭主妇,有的是单身白领,也有不少拖家带口希望参加这项挑战的人! 一传十,十传百,David“不买东西”的挑战,很快就传遍了整个西澳,人们纷纷在脸书上创造群组,邀请自己的好友和家人参加挑战,就连David也被自己的影响力惊讶到了,从最初孤单的一个人,现在竟然发展到了110多个不同的群组,有5万多人参与了这个项目!
在此之前,西澳地区每年有数百万的东西,被人丢弃,这些东西还有很多是全新的,或者还可以继续使用的,这些对于社会来说,都是巨大的浪费。而现在,由于5万人每个人都有无数的闲置或者完全用不上的东西,大家在群里说一声,那是一呼百应,大到汽车、钢琴,小到玻璃瓶和一株植物,都可以进行赠予或者交换。短短几周的时间,已经有25000个闲置物品在人们的交换或者赠予下,重新焕发了第二春!
他们的故事,被ABC报道后,也引起了很多人进一步的深思:在他们进行“不买东西”挑战之前,也曾经和普通人一样,经常冲动购买很少穿的衣服、鞋子或者很少使用的物品,这样做的后果,却很少有人仔细想过。
冲动消费会给社会资源带来极大的浪费,也会给我们的环境造成毁灭性的影响。在这次“不买东西”的挑战中,很多女孩儿为了抑制自己的购物欲,选择了交换衣物的方式。几个女生聚一起,每个人带来自己不怎么穿的衣物,大家相互挑选后将剩余的捐赠出去,可最后大家发现,即便如此,剩余的衣物数量依然多得非常惊人!这样的一幕在这次的“不买东西”的行动中反复上演,大家也逐渐意识到浪费的严重性。这些接受“不买东西”挑战的女孩儿们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坦诚地说:“其实我们根本不需要那么多衣物,只是以前我以为我需要。”
这5万澳洲人“不买东西”的挑战还在继续,他们也不满足于“物质极简”,开始更多关注“精神极简”,比如了解自己的真实欲望,不受外在潮流的影响,不盲从,不跟风。把自己的精力全部放在正确、有效的欲望上,比如健康、照顾家庭、关心朋友等。
我们总是觉得,快乐和幸福来源于买买买,来源于各种消费,我们总是将心思过度放在购物上,过度地依靠“名牌”和“价格”来标榜幸福,陷入“多就是好”的观念里。但其实,生活的本质并不是占有,有的时候,占有得越多,反而拥有得越少。
放弃那些没有意义的事情,多多关注生活本身,多多关注我们身边对于我们有特殊意义的人,这才是我们追求精神自由与幸福的源头。
如何过一种简单的生活?
十几年前,心理学家鲍迈斯特因提出“自我损耗”理论而震惊学界。所谓自我损耗,就是每做一个选择,就会损耗一点儿心理能量;每消耗一点儿心理能量,你的执行功能就会下降。比起追求更多,我们发现拥有更少会带来更多的乐趣。
乔布斯家里,只有一张爱因斯坦的照片,一盏桌灯,一把椅子和一张床。他说:“我喜欢极简的生活。”他把这种极简,也带到了工作中。1997年,他回到苹果公司。一上任就迅速砍掉了70%的项目,随即又砍掉了90%没有特色的产品,只专注于iMac、iPod、iPhone、iPad。他只有一个要求:“把最复杂最强大的功能最简单化。”结果极简的iPhone4,开创了全球智能手机时代。简到极致,便是大智。2012年,奥巴马登上《时代》封面时,穿的是一套蓝色西装。细心的人会发现,不管奥巴马出入什么场合,他永远都穿着灰色或蓝色的西装。他说:“我不想在穿什么上做选择,我要把时间花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轻简的生活让我们拥有更多
花费更少
当你积累的东西越少,开销就越少。除此之外,用于存放、维护、修理、清洁、甚至丢弃物品的费用也会大大减少。同时,当你对物质的欲望开始淡去,你会发现更多的机会去将你的钱用到其他方面。
更轻松
因为目光所及之物都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力,所以杂乱之所会让我们目不暇接。越整洁,我们的视觉压力就越少。一个极简主义者的家,让我们觉得沉静。
更多的自由
当我们环视焕然一新的简洁的办公室和简洁的家时,自由之感会油然而生。不再有3个标着“必读”的书架,不再有杂乱的纸堆,不再有杂乱的窒息感。极简主义带来了真正的自由。
生活得更有意义
我们拥有得越多,我們拥有的物品占用我们的生命就越多。加上我们在家中清扫、分类、整理物品的时间,我们可以拥有很多自由的时间。我们只有一次机会去过这辈子,将其意义发挥到最大是个明智之举。
为孩子树立榜样
在极简之路上,我们为孩子树立了这样的榜样,个人所有物并不是带来快乐的关键,安全感只能在内心才能寻求到,追求快乐的道路与追求物质的道路并不一样。
给予其他方面经济支持
物质极简不仅能让我们省钱,还能让我们可以将钱用在更伟大的事业上。我们的钱价值几许,在于我们将钱用在哪里。
减轻他人的工作负担
一个又一个小时,我们清理一箱又一箱物品,一个房间又一个房间。有些东西保留,有些东西卖掉,很多都被扔掉了。在你生命的某一刻(或是去世的时候),你的每一件物品都是由别人清理的。从今天开始过极简主义生活,我们可以生活得更轻松,也能减轻亲友的负担。
更加快乐
在调查了不同国家的2500个将自己定义为拥有更少物品的人之后,87%的人表示,比起曾经拥有更多物品的自己,现在的自己更加快乐。但是当我们开始考虑拥有更少生活的好处(更少负债、更少压力、更少清理工作)的时候,我们才能合理地看到这些数据为何真实。
从事你热爱的工作
那些选择极简主义生活方式的人会开启其生命的无限可能——包括选择一个热爱的职业。因为他们无须为了保持一定的收入而受限。当你将薪金水平从职业选择的考虑因素中剔除时,你便可以自由地选择你的职业。
从比较的游戏中解放出来
我们将宝贵的精力用于与他人进行比较。我们花费了如此多的心力去思考我们未曾拥有的,却没有欣赏我们已经拥有的东西。这让我们感觉似乎错过了些什么——即使我们眼前就有无数的乐趣。
心之所向更加集中
一位智者曾经说过:“你的宝藏在哪里,你的心就在哪里。”极简主义的一个益处就是,你投入到物质上的越少,你的心被吸引的地方就越少。当我们开始把我们的时间、金钱和生命投入到更有价值的东西上面,我们的心会被它们所牵引……
更多休息的机会
我们需要把握生命的自然节奏。极简主义给了我们机会来得到宝贵的休息,使我们能够焕然一新、心情愉悦。并且,将我们投注于实物上的价值移除,使我们可以重新定位我们的价值观和最重要的事情。
极简生活可以让我们看到,生命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并且这些重要的东西被哪些不太重要的东西淹没了。不妨从下面做起——
1.找出对你最重要的几件事;
2.简化你的工作任务;
3.一次只做一件事,做到最好;
4.释放时间做你喜欢的事情;
5.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
6.定期整理房间;
7.控制购买欲,不买不需之物;
8.确是必需物品,买最好的,充分使用它;
9.减少使用社交网络,少刷微博、微信;
10.尽量不关注娱乐,社会新闻;
11.找到属于自己的情感宣泄方式;
12.删除长期不用的软件;
13.享受慢生活;
14.不做无效社交;
15.坚持锻炼身体;
16.少吃垃圾食品;
17.穿着简洁、不花哨;
18.找出时间独处;
19.花时间和自己爱的人相处;
20.学会拒绝。
净心荐自《分忧》
“你拥有一匹马,就有一匹马的烦恼。”这是一位先哲说过的话。不是吗?当一个人占有得越多,就被占有得越多。你占有好身材,于是每天不敢多吃一点儿油腥;你占有了好脸蛋,于是护肤品就要摆满妆台;你占有了房子,但要做30年房奴;你拥有了手机,从此变成了手机控;你拥有了另一半,却发现对她/他更加的敏感自私……
这个世界,没有无成本的占有,你所占有的东西,同时也在占有你。如今,由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我们很轻易就可以获得大量的物质资源,但拥有的东西多了,却没有让人感到应有的满足,因为人的欲望是无穷的。越陷越深的物欲和方方面面的贪求,让我们找不到心灵的栖息之处,甚至听不到内心的需要和渴望……
我们虽拥有很多,幸福却是素与简
夏天回长春,准备卖掉住了20年的老房子。一百多平方米的三室旧居里堆满了过去的点滴岁月,满满的都是回忆。有我和先生上大学时各自用的皮箱,里面堆满了日记和照片,有我们恋爱时的信件和买給对方的礼物,音乐盒、小塑像……有结婚时同事朋友送的小礼物,儿子从小到大穿过的各色小鞋子和两大箱子玩具。还有父母用过的许多生活用品,父母的晚年是在这套房子里度过的,虽然他们都不在了,但里面依旧是父母那熟悉的气息,如今变得伤感又惶然。我和姐姐弟弟收拾了3天,但好像东西越来越多,最后都不知如何下手了。旧的东西拿不出手送人,又找不到旧物市场和合适的亲友,我们一边收拾一边感慨:余生绝对不能再买东西了,有一天我们不在了,这些东西真不知会给孩子添多少麻烦。
4个大书柜的书堆在地上,我们姐弟3个累得瘫坐在地中央。一本美国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就在脚边,顺手拿起来翻开,里面的一段话让我心动:“我们每一天努力忙碌、用力生活,却总在不知不觉间遗失了什么。面对不断膨胀的物欲,我们需要的是一颗能静下来的心。多余的财富只能够购买多余的东西,人的灵魂必需的东西,是不需要花钱购买的。”年轻时也读过这一段话,却无论如何都没有如此深切的感触。我给好友子琪发微信,问她是否要全套的世界名著,我送她。子琪回道:正清理物品,卖掉大房子搬去小房子住,为晚年生活做准备。
我们很多人用一生的时光去“得到”,却不知这种“得到”有一天却是负累,而这种物欲的背后,更多的是挣扎、疲惫和空虚……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一个人,真的是放下得越多,越富有。
5万人参与的“极简生活”挑战
一年不买东西?你一定会觉得这是天方夜谭,不买东西怎么活得下去?但其实,这群人并不是少数派,他们生活在澳洲,人数多达5万人!他们不仅活得下去,而且还活得很幸福!
这群决定“不买东西”的澳洲人,在一年前其实都和你我一样,是平凡的普通人,从来就没想过要放弃购物。直到有一天,一位生活在西澳名叫David Klein的小伙子,生活突然出现了一点儿小小的变故。这不仅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也让很多人的生活和观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那天David正在上班,却突然接到了房东的短信,说因为一些急事,他必须在一个月之内搬走。在打包收拾完家中的物品后,他本以为自己一个男生不会有很多行李,然而事实却是,他光衣服鞋子就有整整三大箱!而接下来当他疑惑地打开这些箱子时,他被深深震撼住了:原来里面有很多衣服,都是当初他觉得价格低廉,或者打折时买下的,有些衣服和鞋子他根本穿都没穿过……与此同时,他发现除了衣服,自己还买了很多完全没必要,或者根本没怎么用过的小工具、电子产品和家居用品等。当初一时兴起买下的东西,如今对于要搬家的他来说,就是累赘,是完完全全的浪费。
好不容易把这些多余的东西整理好,搬好家后,David开始检视自己曾经的生活。之前他觉得生活就是“越多越好”,于是陷入了无止境的购物中。而那些贪便宜或者冲动之下买的东西,到底能给他的生活带来什么价值呢?最终,他决定为自己的生活做减法。他将自己的想法和计划发布到了网上,让他的所有亲朋好友都看到,这样他就不得不执行下去了。这个计划名叫“Buy Nothing”,时间为一年,在这一年时间里,他必须:除了食物、日常用品外,不买任何其他东西;东西坏了就拿去修,除非修的费用比换新的更贵;如果有额外的需求,先看自己的亲朋好友是否有闲置或者二手的物品;如果需要送礼,礼品不能花钱去买,可以选择另一种方式。比如外出吃饭,去公园或者是探望亲朋好友,这些“体验”礼物能够使他和亲戚朋友建立更多的联系和创造很多美好的回忆。
随后,David的挑战正式开始了。大家都觉得,David这下要过苦行僧的生活了,别说一年了,可能连一周都坚持不了。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在最初的一个月,只购买基本物品,比如食物和生活用品的David,觉得这项挑战真的很困难。
但是过了几个星期之后,他开始对体验生活有了新的感受和体会,他的购物方式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他在社交网站上写道:“现在,我每一次购买前,都会思考这一次购买背后的真正原因。这能使我更加有目的性,也能让我有更少的压力,更少的奔波,以及更少的忧虑。”
毕竟当你把生活中杂七杂八的东西去掉时,你生活的目标就会清晰很多。同时,David还将家中超过一年不用的物品丢弃、送人、出售或捐赠。比如看过的杂志、图书,不再穿的衣服,早先收到的各种礼物或装饰品。而收到捐赠的人,都会告诉David,自己家也有不少闲置的物品,如果有需要,随时来取。就这样,David的生活并没有因为不买东西而变糟,反而变得越来越美好!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随着他挑战的进行,不仅有自己的好朋友要求加入“Buy Nothing”的挑战,还有更多素不相识的人在他的社交平台下留言,称赞这种前所未见的生活方式,并且表示自己也想试试!这些人里面,有的是家庭主妇,有的是单身白领,也有不少拖家带口希望参加这项挑战的人! 一传十,十传百,David“不买东西”的挑战,很快就传遍了整个西澳,人们纷纷在脸书上创造群组,邀请自己的好友和家人参加挑战,就连David也被自己的影响力惊讶到了,从最初孤单的一个人,现在竟然发展到了110多个不同的群组,有5万多人参与了这个项目!
在此之前,西澳地区每年有数百万的东西,被人丢弃,这些东西还有很多是全新的,或者还可以继续使用的,这些对于社会来说,都是巨大的浪费。而现在,由于5万人每个人都有无数的闲置或者完全用不上的东西,大家在群里说一声,那是一呼百应,大到汽车、钢琴,小到玻璃瓶和一株植物,都可以进行赠予或者交换。短短几周的时间,已经有25000个闲置物品在人们的交换或者赠予下,重新焕发了第二春!
他们的故事,被ABC报道后,也引起了很多人进一步的深思:在他们进行“不买东西”挑战之前,也曾经和普通人一样,经常冲动购买很少穿的衣服、鞋子或者很少使用的物品,这样做的后果,却很少有人仔细想过。
冲动消费会给社会资源带来极大的浪费,也会给我们的环境造成毁灭性的影响。在这次“不买东西”的挑战中,很多女孩儿为了抑制自己的购物欲,选择了交换衣物的方式。几个女生聚一起,每个人带来自己不怎么穿的衣物,大家相互挑选后将剩余的捐赠出去,可最后大家发现,即便如此,剩余的衣物数量依然多得非常惊人!这样的一幕在这次的“不买东西”的行动中反复上演,大家也逐渐意识到浪费的严重性。这些接受“不买东西”挑战的女孩儿们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坦诚地说:“其实我们根本不需要那么多衣物,只是以前我以为我需要。”
这5万澳洲人“不买东西”的挑战还在继续,他们也不满足于“物质极简”,开始更多关注“精神极简”,比如了解自己的真实欲望,不受外在潮流的影响,不盲从,不跟风。把自己的精力全部放在正确、有效的欲望上,比如健康、照顾家庭、关心朋友等。
我们总是觉得,快乐和幸福来源于买买买,来源于各种消费,我们总是将心思过度放在购物上,过度地依靠“名牌”和“价格”来标榜幸福,陷入“多就是好”的观念里。但其实,生活的本质并不是占有,有的时候,占有得越多,反而拥有得越少。
放弃那些没有意义的事情,多多关注生活本身,多多关注我们身边对于我们有特殊意义的人,这才是我们追求精神自由与幸福的源头。
如何过一种简单的生活?
十几年前,心理学家鲍迈斯特因提出“自我损耗”理论而震惊学界。所谓自我损耗,就是每做一个选择,就会损耗一点儿心理能量;每消耗一点儿心理能量,你的执行功能就会下降。比起追求更多,我们发现拥有更少会带来更多的乐趣。
乔布斯家里,只有一张爱因斯坦的照片,一盏桌灯,一把椅子和一张床。他说:“我喜欢极简的生活。”他把这种极简,也带到了工作中。1997年,他回到苹果公司。一上任就迅速砍掉了70%的项目,随即又砍掉了90%没有特色的产品,只专注于iMac、iPod、iPhone、iPad。他只有一个要求:“把最复杂最强大的功能最简单化。”结果极简的iPhone4,开创了全球智能手机时代。简到极致,便是大智。2012年,奥巴马登上《时代》封面时,穿的是一套蓝色西装。细心的人会发现,不管奥巴马出入什么场合,他永远都穿着灰色或蓝色的西装。他说:“我不想在穿什么上做选择,我要把时间花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轻简的生活让我们拥有更多
花费更少
当你积累的东西越少,开销就越少。除此之外,用于存放、维护、修理、清洁、甚至丢弃物品的费用也会大大减少。同时,当你对物质的欲望开始淡去,你会发现更多的机会去将你的钱用到其他方面。
更轻松
因为目光所及之物都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力,所以杂乱之所会让我们目不暇接。越整洁,我们的视觉压力就越少。一个极简主义者的家,让我们觉得沉静。
更多的自由
当我们环视焕然一新的简洁的办公室和简洁的家时,自由之感会油然而生。不再有3个标着“必读”的书架,不再有杂乱的纸堆,不再有杂乱的窒息感。极简主义带来了真正的自由。
生活得更有意义
我们拥有得越多,我們拥有的物品占用我们的生命就越多。加上我们在家中清扫、分类、整理物品的时间,我们可以拥有很多自由的时间。我们只有一次机会去过这辈子,将其意义发挥到最大是个明智之举。
为孩子树立榜样
在极简之路上,我们为孩子树立了这样的榜样,个人所有物并不是带来快乐的关键,安全感只能在内心才能寻求到,追求快乐的道路与追求物质的道路并不一样。
给予其他方面经济支持
物质极简不仅能让我们省钱,还能让我们可以将钱用在更伟大的事业上。我们的钱价值几许,在于我们将钱用在哪里。
减轻他人的工作负担
一个又一个小时,我们清理一箱又一箱物品,一个房间又一个房间。有些东西保留,有些东西卖掉,很多都被扔掉了。在你生命的某一刻(或是去世的时候),你的每一件物品都是由别人清理的。从今天开始过极简主义生活,我们可以生活得更轻松,也能减轻亲友的负担。
更加快乐
在调查了不同国家的2500个将自己定义为拥有更少物品的人之后,87%的人表示,比起曾经拥有更多物品的自己,现在的自己更加快乐。但是当我们开始考虑拥有更少生活的好处(更少负债、更少压力、更少清理工作)的时候,我们才能合理地看到这些数据为何真实。
从事你热爱的工作
那些选择极简主义生活方式的人会开启其生命的无限可能——包括选择一个热爱的职业。因为他们无须为了保持一定的收入而受限。当你将薪金水平从职业选择的考虑因素中剔除时,你便可以自由地选择你的职业。
从比较的游戏中解放出来
我们将宝贵的精力用于与他人进行比较。我们花费了如此多的心力去思考我们未曾拥有的,却没有欣赏我们已经拥有的东西。这让我们感觉似乎错过了些什么——即使我们眼前就有无数的乐趣。
心之所向更加集中
一位智者曾经说过:“你的宝藏在哪里,你的心就在哪里。”极简主义的一个益处就是,你投入到物质上的越少,你的心被吸引的地方就越少。当我们开始把我们的时间、金钱和生命投入到更有价值的东西上面,我们的心会被它们所牵引……
更多休息的机会
我们需要把握生命的自然节奏。极简主义给了我们机会来得到宝贵的休息,使我们能够焕然一新、心情愉悦。并且,将我们投注于实物上的价值移除,使我们可以重新定位我们的价值观和最重要的事情。
极简生活可以让我们看到,生命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并且这些重要的东西被哪些不太重要的东西淹没了。不妨从下面做起——
1.找出对你最重要的几件事;
2.简化你的工作任务;
3.一次只做一件事,做到最好;
4.释放时间做你喜欢的事情;
5.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
6.定期整理房间;
7.控制购买欲,不买不需之物;
8.确是必需物品,买最好的,充分使用它;
9.减少使用社交网络,少刷微博、微信;
10.尽量不关注娱乐,社会新闻;
11.找到属于自己的情感宣泄方式;
12.删除长期不用的软件;
13.享受慢生活;
14.不做无效社交;
15.坚持锻炼身体;
16.少吃垃圾食品;
17.穿着简洁、不花哨;
18.找出时间独处;
19.花时间和自己爱的人相处;
20.学会拒绝。
净心荐自《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