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要不要模式,究竟什么样的模式才是有效的,甚至是高效的?这一直是教育研究者争论不休的问题。但不管采用何种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其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追求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课堂历来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当今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时,我们发现,延续了很多年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适合于今天的教育的发展,课堂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课堂教学究竟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争论已经没有必要,很多有识之士已经深刻意识到传统课堂的危害,对人的成长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已经昭然在目。课堂教学到底要不要模式,究竟什么样的模式才是适合学生作为一个人的成长的需要,怎样使课堂教学从低效甚至无效的泥淖中走出来,继而寻找有效的甚至是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走出低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
如果我们把学生一天的学习比作一次短暂的旅游,学生每上一节课,算作一个景点,那么这样的“旅游”中,教师就是“导游”,学生们跟着“导游”走,走到那里算那里,看到哪儿算哪儿。这就是名副其实的“跟团游”,即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直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其实也跟“跟团游”差不多,老师按照既定的教学目标上课,课堂上不管学生愿不愿意听、愿不愿意学,我上我的课,你学你自己的,由此而造成学生不喜欢学习甚至厌学,“旅途”中享受不到快乐,一路走来死气沉沉,沉闷而压抑。
美国教育家詹姆斯·拉弗尼著的《这样教学生才肯学》一书提出:“人类天生需要感到独立自主,要自主控制生活,当个体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事时,自我决定需求得以满足——做他们想做而不是不得不做的事情。其核心是有选择的自由并进行选择而不是根据别人的意愿或者受他人胁迫行事。”
读了这句话,我想到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孩子们完全是根据我们的家长和教师的意愿来学习,并不是他们自己需要学习或者自由有选择自由的情况下自主选择内容来学习。于是,尽管取得了学习成绩,但是,由于学习对很多学生来讲,不是他们的自主选择,所以,没能满足内在的自主需求,并不会十分快乐。
为什么有的老师整堂课滔滔不绝地讲授着自己的课,有学生就是不买你的账,就是不听你的课,就知道其中的缘由了。如果学生们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结伴学习,对学习的内容有所选择,顺着学习路线学习,那么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新课改突出课堂教学的生成性,而要真正实现课堂的生成性与自主性,我们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我们把这种课堂模式称之为课堂“自助游”。倡导课堂“自助游”,成为今天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之一。
当然,这样说,并不是学生自己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想学就学不想学就不学。这是一种思想,需要我们去认识这种思想,理解这种思想,接受这种思想,运用这种思想来审视我们的教学,必要的时候有所改观。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本。怎么以学生为本?并不是我们主观上认为“我们是为了学生”就说我们是在以学生为本,关键要看我们是否尊重了学生内心的需求,是否在通过教学满足他们内心的需求。首要的需求是自主的需求,那么,我们就应该分析一下,我们的教学,体现了学生自主了吗?自主选择的空间有多大?
我们看到很多学校都悬挂着名人名言和名人画像,但是这些名言和画像究竟有多少是学生自己选择出来的呢?如果能够做到由学生们自己来推荐、宣传名人伟人画像名言警句,这就给了孩子们一个自主选择的空间,而他们自主选择推荐的,一定是他们自己感兴趣想学习的,因为推荐,他们必然了解得更深刻一些。这样的教育行为,比我们买来画像挂在墙上所发挥教育作用的效果,要强多少倍呢!
学生自主选择了,在这样的教育活动中,他们的自主内需得到了满足,应该是很快乐的,会对下一轮的重新推荐充满期待。老师讲重点内容就好比著名的景点,虽然有名,但是也许并不是他们所愿意或者所能欣赏的,所以即便是去看了,也未必心有所得。只有符合他们自己的审美情趣的,切合他们的需要的,才会给他们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象。
我想旅游的目的,不是去过某一个景点,而是在游的过程中获得快乐。那么,学的目的也不是学了某一个知识点,而是在过程中习得了某种能力,或者说激发了学习的欲望。
三、导学案是自主课堂的有效保证
课堂“自助游”,也并非完全是自由游,它是基于“导学案”为前提下的,是顺着教师预先设计的“导学案”中的“导向图”而进行的“自助游”。其实真正的“自助游”,也是需要有明确的方向和目的才能成行的,只不过比起“跟团游”更灵活。从课堂“自助游”的角度来讲,生成的东西也更多。
目前普遍实施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以“导学案”为载体,在“导学案”中教师设计了学习的导向图,这个导向图,就是引导学生在课堂里达到“自助游”的目的。因此,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实现课堂“自助游”,教师的“向导”作用必不可少,教师“导”得得法,“导”得到位,“导”得正确,“导”得有效,都是实施课堂“自助游”的有效保证。
“解放学生,解放课堂”,当课堂不再是原先的死水一般的沉寂,取代的是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可以在课堂大胆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的时候,我们的课堂成了富有生命力的课堂,富有活力的课堂的时候,我们的教学就有了效率,甚至是高效的。
要让学生在课堂的“自助游”中真切感受到“旅游”的快乐与幸福,就要每一节课都有幸福的因素,每一节都让学生有幸福的感受。李振村在《“幸福教育”,究竟幸福在哪里》演讲中指出:幸福课是多种层面的幸福课。第一个层面,幸福课首先应该让孩子自由,让孩子放松,让孩子有舒展的精神状态,来投入学习,让孩子感到愉快。如果让孩子很紧张,那你就不可能教得好。幸福课第二个层面就是,你要让孩子很积极,很投入,你要让孩子很有激情,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才能带来较高的课堂效率。幸福课的第三层含义就是,让孩子的思维充分得到激发,得到挑战,让孩子的思维机器真正运转起来。三个层面都具备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幸福课。
实际上,就目前的课堂教学现状来看,学生在课堂上能真正做到自己做主,还是极少的。因为我们很多老师,普遍存在着一种心理,就是惧怕心理,惧怕我把课堂交给学生做主以后,教师的尊严,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教学的艺术特点无法显示。造成这样的普遍的教师心理,其实是教师没有彻底的去实践,去尝试。我们有理由相信学生有自己的组织能力,有自己的对知识的探求欲望,正如今天的高效课堂模式中,学生能够做到自行展示,自行分析。
很多情况下,我们在评价一堂课的好坏时,关注的主要还在于教师教得怎样,而很少有人去关注学生学得怎样。课堂里学生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学习的方式,只要学得有效果,我认为课堂就是有效率的。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是以小团队形式出现的又一种课堂“自助游”。笔者以为,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如果真正能够落到实处,而不是出于一种形式上的需要,这样的学习方式一定是有效的。
课堂教学模式很多,很多人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尝试之中,但是有一个理念必须明确,无论你的课堂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它的前提和保证就是实现课堂“自助游”,即把课堂还给学生。
(责任编辑:李雪虹)
课堂历来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当今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时,我们发现,延续了很多年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适合于今天的教育的发展,课堂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课堂教学究竟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争论已经没有必要,很多有识之士已经深刻意识到传统课堂的危害,对人的成长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已经昭然在目。课堂教学到底要不要模式,究竟什么样的模式才是适合学生作为一个人的成长的需要,怎样使课堂教学从低效甚至无效的泥淖中走出来,继而寻找有效的甚至是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走出低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
如果我们把学生一天的学习比作一次短暂的旅游,学生每上一节课,算作一个景点,那么这样的“旅游”中,教师就是“导游”,学生们跟着“导游”走,走到那里算那里,看到哪儿算哪儿。这就是名副其实的“跟团游”,即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直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其实也跟“跟团游”差不多,老师按照既定的教学目标上课,课堂上不管学生愿不愿意听、愿不愿意学,我上我的课,你学你自己的,由此而造成学生不喜欢学习甚至厌学,“旅途”中享受不到快乐,一路走来死气沉沉,沉闷而压抑。
美国教育家詹姆斯·拉弗尼著的《这样教学生才肯学》一书提出:“人类天生需要感到独立自主,要自主控制生活,当个体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事时,自我决定需求得以满足——做他们想做而不是不得不做的事情。其核心是有选择的自由并进行选择而不是根据别人的意愿或者受他人胁迫行事。”
读了这句话,我想到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孩子们完全是根据我们的家长和教师的意愿来学习,并不是他们自己需要学习或者自由有选择自由的情况下自主选择内容来学习。于是,尽管取得了学习成绩,但是,由于学习对很多学生来讲,不是他们的自主选择,所以,没能满足内在的自主需求,并不会十分快乐。
为什么有的老师整堂课滔滔不绝地讲授着自己的课,有学生就是不买你的账,就是不听你的课,就知道其中的缘由了。如果学生们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结伴学习,对学习的内容有所选择,顺着学习路线学习,那么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新课改突出课堂教学的生成性,而要真正实现课堂的生成性与自主性,我们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我们把这种课堂模式称之为课堂“自助游”。倡导课堂“自助游”,成为今天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之一。
当然,这样说,并不是学生自己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想学就学不想学就不学。这是一种思想,需要我们去认识这种思想,理解这种思想,接受这种思想,运用这种思想来审视我们的教学,必要的时候有所改观。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本。怎么以学生为本?并不是我们主观上认为“我们是为了学生”就说我们是在以学生为本,关键要看我们是否尊重了学生内心的需求,是否在通过教学满足他们内心的需求。首要的需求是自主的需求,那么,我们就应该分析一下,我们的教学,体现了学生自主了吗?自主选择的空间有多大?
我们看到很多学校都悬挂着名人名言和名人画像,但是这些名言和画像究竟有多少是学生自己选择出来的呢?如果能够做到由学生们自己来推荐、宣传名人伟人画像名言警句,这就给了孩子们一个自主选择的空间,而他们自主选择推荐的,一定是他们自己感兴趣想学习的,因为推荐,他们必然了解得更深刻一些。这样的教育行为,比我们买来画像挂在墙上所发挥教育作用的效果,要强多少倍呢!
学生自主选择了,在这样的教育活动中,他们的自主内需得到了满足,应该是很快乐的,会对下一轮的重新推荐充满期待。老师讲重点内容就好比著名的景点,虽然有名,但是也许并不是他们所愿意或者所能欣赏的,所以即便是去看了,也未必心有所得。只有符合他们自己的审美情趣的,切合他们的需要的,才会给他们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象。
我想旅游的目的,不是去过某一个景点,而是在游的过程中获得快乐。那么,学的目的也不是学了某一个知识点,而是在过程中习得了某种能力,或者说激发了学习的欲望。
三、导学案是自主课堂的有效保证
课堂“自助游”,也并非完全是自由游,它是基于“导学案”为前提下的,是顺着教师预先设计的“导学案”中的“导向图”而进行的“自助游”。其实真正的“自助游”,也是需要有明确的方向和目的才能成行的,只不过比起“跟团游”更灵活。从课堂“自助游”的角度来讲,生成的东西也更多。
目前普遍实施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以“导学案”为载体,在“导学案”中教师设计了学习的导向图,这个导向图,就是引导学生在课堂里达到“自助游”的目的。因此,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实现课堂“自助游”,教师的“向导”作用必不可少,教师“导”得得法,“导”得到位,“导”得正确,“导”得有效,都是实施课堂“自助游”的有效保证。
“解放学生,解放课堂”,当课堂不再是原先的死水一般的沉寂,取代的是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可以在课堂大胆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的时候,我们的课堂成了富有生命力的课堂,富有活力的课堂的时候,我们的教学就有了效率,甚至是高效的。
要让学生在课堂的“自助游”中真切感受到“旅游”的快乐与幸福,就要每一节课都有幸福的因素,每一节都让学生有幸福的感受。李振村在《“幸福教育”,究竟幸福在哪里》演讲中指出:幸福课是多种层面的幸福课。第一个层面,幸福课首先应该让孩子自由,让孩子放松,让孩子有舒展的精神状态,来投入学习,让孩子感到愉快。如果让孩子很紧张,那你就不可能教得好。幸福课第二个层面就是,你要让孩子很积极,很投入,你要让孩子很有激情,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才能带来较高的课堂效率。幸福课的第三层含义就是,让孩子的思维充分得到激发,得到挑战,让孩子的思维机器真正运转起来。三个层面都具备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幸福课。
实际上,就目前的课堂教学现状来看,学生在课堂上能真正做到自己做主,还是极少的。因为我们很多老师,普遍存在着一种心理,就是惧怕心理,惧怕我把课堂交给学生做主以后,教师的尊严,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教学的艺术特点无法显示。造成这样的普遍的教师心理,其实是教师没有彻底的去实践,去尝试。我们有理由相信学生有自己的组织能力,有自己的对知识的探求欲望,正如今天的高效课堂模式中,学生能够做到自行展示,自行分析。
很多情况下,我们在评价一堂课的好坏时,关注的主要还在于教师教得怎样,而很少有人去关注学生学得怎样。课堂里学生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学习的方式,只要学得有效果,我认为课堂就是有效率的。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是以小团队形式出现的又一种课堂“自助游”。笔者以为,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如果真正能够落到实处,而不是出于一种形式上的需要,这样的学习方式一定是有效的。
课堂教学模式很多,很多人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尝试之中,但是有一个理念必须明确,无论你的课堂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它的前提和保证就是实现课堂“自助游”,即把课堂还给学生。
(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