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汉语之中出现了许多新词,其中“×侠”是出现的较为频繁的新词。本主要就新词“X侠”的发展以及演变展开
探讨,以期可以对汉语中的新词有更加清楚地认识。
【关键词】新词;×侠;发展;演变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汉语中频频出现“×侠”复合词,多出现在网络媒体和纸媒中。本文就从结构和搭配、形成和发展、表达和功用等角度对新词“×侠”加以分析与阐释。
一、“×侠”的起源和发展
近3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全球化贸易日益加深,我国引进了一大批好莱坞电影、漫画等娱乐产品,同时在英语翻译过程中吸收了一些类后缀。
比如钢铁侠Ironman、蜘蛛侠Spiderman、蝙蝠侠Batman、潜水侠Aquaman,等等。在此类专有复合名词中,英语“man”翻译成汉语为“侠(hero)”。还有一种是音译前后加注汉语语素,如绿灯侠greenlantern、闪电侠theflash、幻影侠ThePhantom、原子侠TheAtom,等等。无论是翻译成侠或是加注语素侠,究其差异应与东西方文化有关。
从语言的外部因素来看,当西方英雄进入国人视野,需要满足国人的心理期待,“侠”的形象代表了大众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强烈需求,并在其身上产生了一种独有的人格魅力,并不会随着社会形态的转变而有变化,符合当代中国人的心理特点。
外来词的出现并不是“×侠”产生的唯一来历。以“侠”为词根的双音节复合词有很多,如侠客、侠骨、侠义、武侠、豪侠、大侠、女侠等,当词根“侠”后置时,整体双音节词多表示有侠特征的人。因此可以试想,“×侠”是由后置词根的双音节复合词演变而来。于是近年来开始模仿“×侠”造词模式,造出了很多类似的新词。
二、“×侠”的表达和功用
从使用的语境看,“×侠”在新闻语体中出现频率较高,例如新闻标题:
例1:《多校划片令学区房“接盘侠”忐忑》(人民网—观点频道2017年4月18日)《旬阳“蒙面侠”终落网》(安康新闻网2017年4月26日)《校园“光盘侠”越来越多,让“光盘”成为习惯》(人民网—人民日报2017年5月27日)
其中网络媒体是“×侠”传播的主要媒介。
从书面表达的方式看,加引号突出其强调重点,“×侠”在表达中大多使用引号,例如:
例2:日前,即将毕业的云南工商学院学长学姐们化身“包裹 侠”为学弟学妹们免费送包裹,以此别开生面的活动告别自己的大学时光。(《学长学姐化身“包裹侠”告别大学时光》,光明网2017年6月18日)
例3:正是在北京的无偿献血车上,他从护士口中第一次听 说,中国网民称他为“熊猫侠”。(《哈萨克斯坦“熊猫侠”鲁斯兰:很想当面感谢习主席》,人民网2017年6月7日)
从目前搜集到的语例来看,我们发现当外来词“×侠”出现在句中时,并不需要其他对于该词语的解释,即外来词“×侠”多指人,是说话的前提。例如:
例4:正义联盟(简称JLA)是DC漫画创造的漫画英雄团队,1960年2月在《英勇与无畏》第28期首次出场,成员有超人、蝙蝠侠、神奇女侠、闪电侠、绿灯侠、海王、电子人、绿灯侠等。(《DC英雄与漫威英雄的相爱相杀》新快报2017年3月25日)
但很多“×侠”是一种新造词,新奇有趣,引人注意,需要对其进行解释,它不是说话人和听话人共同的前提。其解释在前或在后出现,例如:
例5:小麦收获了,但是环保组织“好空气保卫侠”日前发布的一份检测报告让人焦心。(《“镉麦”再度来袭土壤污染让人焦心》,科技日报2017年6月27日)
如果没有“环保组织”對“好空气保卫侠”的提示说明,我们很难理解它的含义。又如以下几个“背锅侠”:
例6:除了夜宵练摊,德米日也是西湖边有名的“背锅侠”,白天空闲时他喜欢背着一口心爱的铁锅,在湖滨一带转悠。(《俄罗斯小伙化身“背锅侠”,摆摊卖鱼香肉丝》,浙江在线2017年5月14日)
例7:而直到双方达成和解的5年后(2012年初),面对彭宇案成为多起“倒地不扶”事件的“背锅侠”,南京市有关部门才主动出面公布真相,指出舆论和公众认知的“彭宇案”并非事实真相。(《让真相破解误读》,钱江晚报2017年6月16日)
虽然都是“背锅侠”,但其感情色彩等不同,需要在文中对其进行解释说明,以便读者理解。例6是一般的中性色彩,也是“背锅”的原义。例7则不同,略带贬义,似有无可奈何之感。
三、小结
从“×侠”的产生发展来看,“×侠”还在动态发展中,“侠”有类词缀的倾向,但还没有稳定下来,这是一种词汇化的过程,类似的新词新语还有很多,例如“×客”“×友”等等,还需要在进一步的发展中去研究。无论是外来词还是根据模式创造的“×侠”都符合如今快速发展的社会潮流,人们求新求变,尤其是网络加速了它的传播和发展。在语用上也更显得新鲜、活泼。当然在使用过程中不能一味求新求异,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语境等。这还需要我们及时关注出现的语例。
参考文献
[1]娄博,李改婷,刘磊.网络词语的合理性和规范化[J].语文建设,2016(2).
[2]刘艳茹.汉字类网络词语的构造规律[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
(编辑:龙贤东)
探讨,以期可以对汉语中的新词有更加清楚地认识。
【关键词】新词;×侠;发展;演变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汉语中频频出现“×侠”复合词,多出现在网络媒体和纸媒中。本文就从结构和搭配、形成和发展、表达和功用等角度对新词“×侠”加以分析与阐释。
一、“×侠”的起源和发展
近3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全球化贸易日益加深,我国引进了一大批好莱坞电影、漫画等娱乐产品,同时在英语翻译过程中吸收了一些类后缀。
比如钢铁侠Ironman、蜘蛛侠Spiderman、蝙蝠侠Batman、潜水侠Aquaman,等等。在此类专有复合名词中,英语“man”翻译成汉语为“侠(hero)”。还有一种是音译前后加注汉语语素,如绿灯侠greenlantern、闪电侠theflash、幻影侠ThePhantom、原子侠TheAtom,等等。无论是翻译成侠或是加注语素侠,究其差异应与东西方文化有关。
从语言的外部因素来看,当西方英雄进入国人视野,需要满足国人的心理期待,“侠”的形象代表了大众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强烈需求,并在其身上产生了一种独有的人格魅力,并不会随着社会形态的转变而有变化,符合当代中国人的心理特点。
外来词的出现并不是“×侠”产生的唯一来历。以“侠”为词根的双音节复合词有很多,如侠客、侠骨、侠义、武侠、豪侠、大侠、女侠等,当词根“侠”后置时,整体双音节词多表示有侠特征的人。因此可以试想,“×侠”是由后置词根的双音节复合词演变而来。于是近年来开始模仿“×侠”造词模式,造出了很多类似的新词。
二、“×侠”的表达和功用
从使用的语境看,“×侠”在新闻语体中出现频率较高,例如新闻标题:
例1:《多校划片令学区房“接盘侠”忐忑》(人民网—观点频道2017年4月18日)《旬阳“蒙面侠”终落网》(安康新闻网2017年4月26日)《校园“光盘侠”越来越多,让“光盘”成为习惯》(人民网—人民日报2017年5月27日)
其中网络媒体是“×侠”传播的主要媒介。
从书面表达的方式看,加引号突出其强调重点,“×侠”在表达中大多使用引号,例如:
例2:日前,即将毕业的云南工商学院学长学姐们化身“包裹 侠”为学弟学妹们免费送包裹,以此别开生面的活动告别自己的大学时光。(《学长学姐化身“包裹侠”告别大学时光》,光明网2017年6月18日)
例3:正是在北京的无偿献血车上,他从护士口中第一次听 说,中国网民称他为“熊猫侠”。(《哈萨克斯坦“熊猫侠”鲁斯兰:很想当面感谢习主席》,人民网2017年6月7日)
从目前搜集到的语例来看,我们发现当外来词“×侠”出现在句中时,并不需要其他对于该词语的解释,即外来词“×侠”多指人,是说话的前提。例如:
例4:正义联盟(简称JLA)是DC漫画创造的漫画英雄团队,1960年2月在《英勇与无畏》第28期首次出场,成员有超人、蝙蝠侠、神奇女侠、闪电侠、绿灯侠、海王、电子人、绿灯侠等。(《DC英雄与漫威英雄的相爱相杀》新快报2017年3月25日)
但很多“×侠”是一种新造词,新奇有趣,引人注意,需要对其进行解释,它不是说话人和听话人共同的前提。其解释在前或在后出现,例如:
例5:小麦收获了,但是环保组织“好空气保卫侠”日前发布的一份检测报告让人焦心。(《“镉麦”再度来袭土壤污染让人焦心》,科技日报2017年6月27日)
如果没有“环保组织”對“好空气保卫侠”的提示说明,我们很难理解它的含义。又如以下几个“背锅侠”:
例6:除了夜宵练摊,德米日也是西湖边有名的“背锅侠”,白天空闲时他喜欢背着一口心爱的铁锅,在湖滨一带转悠。(《俄罗斯小伙化身“背锅侠”,摆摊卖鱼香肉丝》,浙江在线2017年5月14日)
例7:而直到双方达成和解的5年后(2012年初),面对彭宇案成为多起“倒地不扶”事件的“背锅侠”,南京市有关部门才主动出面公布真相,指出舆论和公众认知的“彭宇案”并非事实真相。(《让真相破解误读》,钱江晚报2017年6月16日)
虽然都是“背锅侠”,但其感情色彩等不同,需要在文中对其进行解释说明,以便读者理解。例6是一般的中性色彩,也是“背锅”的原义。例7则不同,略带贬义,似有无可奈何之感。
三、小结
从“×侠”的产生发展来看,“×侠”还在动态发展中,“侠”有类词缀的倾向,但还没有稳定下来,这是一种词汇化的过程,类似的新词新语还有很多,例如“×客”“×友”等等,还需要在进一步的发展中去研究。无论是外来词还是根据模式创造的“×侠”都符合如今快速发展的社会潮流,人们求新求变,尤其是网络加速了它的传播和发展。在语用上也更显得新鲜、活泼。当然在使用过程中不能一味求新求异,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语境等。这还需要我们及时关注出现的语例。
参考文献
[1]娄博,李改婷,刘磊.网络词语的合理性和规范化[J].语文建设,2016(2).
[2]刘艳茹.汉字类网络词语的构造规律[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