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的见证》:脱贫攻坚主题报道的创意升级

来源 :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leq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华社推出的卫星新闻纪录片——《太空的见证》,以脱贫攻坚为背景,创新新闻媒体表达方式,多角度、多维度呈现出人类历史性战胜贫困的这段艰苦历程。创作团队使用了独具一格的拍摄手法,将视觉与听觉巧妙地融合,将故事衔接上升到了空间维度,突出创意切换。同时,新华社也打破了传统传播模式,在技术的加持下,将平台与大数据相结合,线上线下多矩阵发力,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根据新华网客户端报道,该纪录片上线72小时全网传播量就突破了10亿次、互动量超千万次,形成了一次“现象级”传播。

一、“太空”视角下的脱贫攻坚战


  纪录片《太空的见证》通过独特的太空视角,一镜到底的纪录片拍摄手法对中国的脱贫攻坚进行了报道,书写了人间奇迹,为受众提供了独特的视听体验,成为爆款纪录片作品。
  1.一镜到底——“影院品质”的视听盛宴。在以卫星形式展现新中国脱贫攻坚成就的相关报道中,新媒体传播已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图文匹配,而是更加注重技术革新。新华社《太空的见证》开篇就以“一镜到底”的拍摄模式吸引住受众的眼球。无论是超高的流畅度还是“影院品质”的画面效果,都可以称得上是一场高品质的视觉盛宴。尽管如今新媒体视频大多以1~3分钟的短视频形式为主,新华社依然选择了较长的时间进行呈现。全片时长共46分钟,记录了我国多个地区脱贫攻坚实景。该片以太空视角俯望神州大地,祖国的每一处山川河流、大好风光都被完整地收录在这部纪录片当中。纪录片在播出后收获千万网友点赞,有网友甚至表示,自己用手机流量看完了46分钟的视频,太震撼、太感动了。一名微信用户说,自己是带着九岁的儿子一起看的,也算是给孩子进行了一次用数据说话的爱国教育。许多网民纷纷评论,“真的非常震撼,以前对脱贫工作关注较少,通过这次纪录片对我国的脱贫攻坚事业和成果有了更多了解,祖国万岁”。该片在新华社的官方公众号上线后,铺天盖地的受众留言瞬间占满了评论区。很多网友甚至在评论区发表了几百字的感悟来点赞这部纪录片。可见,这部纪录片搭建起了受众和媒体之间的互动桥梁。《太空的见证》是新媒体通过新角度、新手段、新方法,交上的一份优秀的脱贫攻坚宣传答卷,也让很多心系乡村振兴的国人有了一次“阅卷”的机会。
  2.大地史诗——“三区三州”的“人间奇迹”。扶摇天地一镜开,山河巨变入画来。《太空的见证》是一部着重展现“三区三州”脱贫攻坚成果的新闻纪录片。新华社大胆尝试新技术、新角度、新的传播方式,集结多媒体、多平台共同参与纪录片宣传推广,真实记录和展现出中国决胜脱贫攻坚这一“人间奇迹”。新华社利用媒体大数据系统,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创作团队,运用12颗卫星,遥拍数百张遥感影像和10万张无人机影像,打造出6个航空测绘三维建模,实现了地理信息等科学数据可视化,深度解析了“三区三州”脱贫攻坚过程中的9个小故事。同时,通过“一镜到底”的长镜头语言,使媒体传播语言与形式变得多样化。《太空的见证》是场将视觉效果最大化,场景纵深最长化的“时空旅行”,极大丰富了广大观众的观影体验。在沉浸式的观看过程中,受众可以明确感知到,被浓缩在短短46分钟纪录片当中的8年脱贫历程的艰辛,身心受到了极大震撼。在拍摄云南怒江森林伤疤修复的系列视频时,新华社从空中观察自然变化,捕捉“人间奇迹”,并从惊险的悬崖视角进行了垂直拍摄。纪录片中地球的昼夜更替,沙漠与冰湖的交替出现,以及事物轮廓的沉寂变化,让脱贫攻坚一役更加生动活泼。纪录片远比通过图片与文字说明等方式呈现出的抽象画面显得更加宏大直接,具有视觉穿透力与场景感染力。受众仿佛直接进入了画中,能够更加直观地与纪录片进行灵魂交流。
  3.星球变化——“太空见证”的脱贫攻坚。新华社创作团队前期着手研究了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整理出“三区三州”脱贫攻坚重大政策,将相关信息和线索融汇到纪录片脉络当中,与太空影像相结合,并突出地理位置、人物故事,多方面展现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地区发展。
  在《太空的见证》纪录片制作过程中,新华社摄制团队不仅在视频当中穿插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原声,还配上了相关受访对象的同期声以及画外解说等多语言元素。利用纪录片这一承载形式,从“星球变化”反映出中国脱贫攻坚这一伟大实践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一大奇迹背后的逻辑思想。从太空中见证星球变化,在如今短视频拍摄中运用较少。这一拍摄方式不仅兼顾了卫星高空俯视所带来的震撼感,还能融入感人故事,从视觉角度切入,从心理方面升华,将天、地、人、太空融为一体。而在这一切的背后,是科学技术的支撑,让新媒体创作有了新思想和新高度,将个体生活、社会发展与国家命运融为一体。在这样的技术支持和视觉呈现下,受众们不仅能够领略到大美山河沧海桑田的变化,也能如临其境般去体验我国脱贫攻坚带来的“星球变化”,感受这一变化带来的参与感,引发受众对脱贫攻坚的深情共鸣。

二、多渠道布局的融合传播策略


  2020年,在媒体变革与技术支持的双重作用下,纪录片《太空的见证》以创新的呈现方式席卷各大网络平台。新闻媒体传播模式的巨大改变为优秀新闻产品的推广和传播注入了极强的生命力。在后期宣传过程中,新华社融合多方平台,推出多种宣传模式,构建起完善的宣传梯队,助力《太空的见证》进一步走入大众视野。
  1.制作运营一体化,覆盖传播终端。优质内容的纪录片依然是受众之需,如何创作符合受众期待的优质纪录片也是时代赋予的使命。在新媒体时代,技术的迭代更新也影响到内容的创作,因此,纪錄片的创作不仅要受到选题立意本身的限制,还需要充分利用各种不同的新媒体形式,考虑不同传播平台的信息偏好,以实现在内容和传播两个层面对新媒体环境的契合。《太空的见证》作为展现脱贫攻坚的纪录片,具有振奋人心的主题和立意。在传播上,新华社更注重平台之间的协调合作、对于受众阅读习惯的把握,以及对于媒体传播热点更迭节奏的梳理,这有助于新媒体综合运用热门话题等传播形式,合理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宣传,以提升产品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新华社以扩大传播范围为目的,主推纪录片优质内容,通过多技术手段加工,多媒体角度融合,实现了融媒体大数据的应用与分享。通过纪录片的预告、相关海报、短视频等在微博、微信多个媒体平台的推送,以及期刊、网文、相关新闻同步刊登,快手、抖音等平台上的短视频投放,视频、彩铃、彩信以及5G融媒体等多种形式,新华社对《太空的见证》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入透彻的矩阵式宣传。从线上到线下,该纪录片覆盖了17类互联网和传统视频传播终端,形成一体化的传播运营模式。



  2.主题与流量结合,营造线上热度。从传播角度来看,新华社结合脱贫主题,积极寻找关键词,并设置#卫星见证脱贫奇迹#等热门话题,邀请正能量艺人转发推荐,为纪录片话题营造出更高的线上热度,吸引到更多相关流量,形成了“发布即热门”的宣传势头。新华社客户端为《太空的见证》纪录片主篇的首发端口,微信和微博等则进行了分批次发布。此后,新华社还分别通过直播平台、聚合平台、视频平台等多个平台,扩大纪录片的线上投放覆盖面;通过电视台户外大屏等媒介扩大线下宣传场景;凭借社交平台互动,发布知识问答,以及二次元社区互动传播,吸引到了更多流量;针对手机用户,新华社利用通讯网进行传播,确保新闻热点直达用户。新闻产品多元化加工生成出的各种视频、彩铃、彩信、5G富媒体消息,进一步增强传播效应。结合以上传播渠道,新华社向现场云用户、地方电视台和相关省区市户外大屏投放纪录片展播,以形成完善的梯形传播形式。高质量的内容和影院级的视听体验确保了产品在受众中的好评度。《太空的见证》已获得了广大受众的认可和欢迎,新媒体融合运营手段带来了优良口碑,纪录片也因此得到国务院扶贫办、共青团中央、航天科技、中科院空天院等上百个“蓝V”“大V”的推荐转发。网友们甚至自发在知乎上开设相关话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微博、微信、豆瓣等非传统新闻媒体传播平台,也陆续涌现出一批脱贫攻坚直接或间接受益者、相关地区行业人士,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真情感言。线上线下多平台、多角度、多层次造势宣传,形成了一股有多方融入的热度,并保证了流量的持续输出,在融媒体产品和受众之间形成了一条热量极高、韧性极强的纽带。
  3.体现受众反馈与期待,创造“有意义”传播。新闻媒体利用卫星新闻纪录片将脱贫攻坚这样的政策成果展示在老百姓的面前,体现了新闻媒体的价值,同时也拉近了融媒体与受众之间的距离,让受众能切实走进国家政策中来。脱贫攻坚是自然界的奇迹,也是人类的奇迹,融媒体平台不仅是一个极佳的传播平台,更是将国家的政策奇迹集中反映在新闻创新中的有效媒介。有一位微信网友这样评论道:“老家每一个贫困户都有指定的扶贫干部,我爸爸的同学参加精准扶贫,一年里有半年多的时间都在山村里,我老公老家是贫困户,家家都养了牛羊,两三年过去了,逐渐成了规模,每次看到这样的信息都很泪目,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国家。”看着这样情真意切的留言,受众也在新媒体报道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受众反馈的这些真挚又动人的语言,饱含了百姓对未来的期待。新华社让新闻产品变得鲜活有趣,更让它变得有意义。《太空的见证》对国家政策的颁布与实施起到了正能量的推广与宣传作用。由此不难看出,新媒体发展不仅仅是改革与创新,更是紧贴着脱贫攻坚这样的时代使命,利用科技与创新完成的一次实力蛻变。

三、结语


  《太空的见证》一经发布,就引起了强烈的用户反馈。这是人民群众对新闻媒体创作团队和融媒体平台的极大肯定,也是对媒体接续创作的一种鞭策与激励。融媒体应始终以高标准、严要求约束自己,保持内容优秀,产品出新。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创意去完成媒体的使命,实现媒体的价值,创作出更多有趣、有意义的“现象级”作品,也是融媒体在创新路上不断追求的目标。
  作者单位 山东艺术学院
  【编辑:王秦】
其他文献
维果斯基在其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中提到,语言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中介作用,语言在思维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有力的作用。他还提出:儿童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自我中心向社会化转变的过程,而语言交流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去自我中心。儿童不仅要通过语言来理解世界,还需要运用语言来进行思考和社会交往,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情感,早期的语言教育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作为“社会活动”的雏形,自主游戏可以让幼儿在自由、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自主选择游戏内容和游戏玩伴,自主与同伴合作交流,表达想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如何最大化地发挥好家长资源的作用,是我园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我园自办园以来始终坚持“与伙伴同行,育关怀品格”的办园宗旨,以“伙伴共生,完整儿童”为办园目标,以“同玩、同伴、同行”为园训,提出了“交往、共生、包容、共享”的文化主张。通过“伙伴理念”的建构与实践,幼儿在家、园、社区这一真实、自然、开放、多元的生活场中进行学习,不断提升能力、学会交流、健全品格,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幼儿的身体正在快速发育,浑身充满了活力,喜欢游戏,对户外体育游戏充满了向往。据调查,在对幼儿户外活动的认知上,家长和教师更偏向于追求幼儿身体健康,对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自主探索意识等内在动力认识不足,长此以往将会导致幼儿缺乏探索和挑战的机会,不利于幼儿身心发展。因此,开展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户外自主游戏,促进每个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发展身体素质、社会性、意志品质等,是幼儿园迫在眉睫的任务。
近期,一段短视频火爆朋友圈:视频中,一名一年级小学生在开学几天后大闹小区门口,抱着路灯杆大哭,说什么也不愿意去学校。据家长描述,孩子不喜欢上小学的理由是“没意思”“没朋友”。这段视频引发了许多家长评论和吐槽,其中多数家长表示自家孩子也不能适应小学生活。有的孩子感觉小学太累了,学习跟不上;有的孩子规则意识不强,家长总被老师叫去谈话;有的孩子放学回家后会猛吃,像个“干饭狂”;有的孩子总是丢东西,天冷也不知穿衣服……此类现象令家长十分焦虑和恐慌。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化时代已经来临。在日常生活中,信息技术的运用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快捷、便利的条件,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面对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以及成长在信息化时代的儿童,教师的专业素养需要不断提升,这就对现代幼儿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农艺馆是我园特色儿童学习场地,里面种植着许多种类丰富的农作物,如蚕豆、山芋、黄瓜、萝卜等。一年四季,孩子们都能在这片土地上观察、劳作、探究、学习,享受劳动的乐趣,收获知识的硕果。那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如何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这片学习场地中,让幼儿的学习更加自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短视频成为越来越多用户接收信息、传递信息的媒介,企业新媒体也开始探索企业短视频的发展之路。短视频具有碎片化、直观化、情绪化等特点,能够帮助企业新媒体更好地将企业动态和信息传递给公众。本文以中国石化抖音号为例,深入探讨如何打造一个传播效果好且具有亲和力的企业新媒体。
随着新兴科技在艺术领域的广泛应用,壁画这一古老的绘画形式也实现了数字化转型,成为建设可交互社区的新着眼点。本文从壁画的公共艺术属性入手,对数字化壁画的交互属性进行溯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数字化壁画的发展及其在可交互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并指出数字化壁画将通过与社区环境、社区居民的交互,展现出更为多元的功能,进而为建设富有创意的、可沟通的城市空间提供更多可能。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做出了明确定位,提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因此,开展劳动教育也是新时代学前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然而,当前的幼儿劳动教育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误区。究其原因,主要与教师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性质、地位、意义和目标认识不明确、不清晰有关。为此,我们需要从顶层设计上重塑劳动教育的地位,关注劳动教育的全面性,在劳动教育实践中重视劳动活动的设计,保证劳动教育的创造性,在教育平台上多方合作,凸
米博华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新闻评论家,有着长达四十多年的一线新闻评论工作经历。尤其是,他曾长期在人民日报社从事新闻评论工作,领导并参与撰写人民日报社大量重大社论、要论,这些文章产生过重要的社会影响。2017年,从业界转身学界,出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之后,他开始更深入地思考如何做好新闻评论教学工作,如何为党的新闻工作培养优秀的评论员。这部《新闻评论实战教程》正是米博华先生结合自己丰富的新闻评论经验和当下新闻评论教育的实际状况而做出的独特回答。
摘要:新媒体高速发展给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全新挑战。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中国赴外留学生积极借助新媒体平台加强对该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十分必要。本研究基于图式理论对476位赴东盟的中国留学生进行“短视频+思政”调查,结果显示就读年级存在显著差异、短视频平台使用习惯和需求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由此从高校重视KOL平台建设、增加有效PGC制作、鼓励优质UGC创作三方面探析中国留学生思政教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