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单位:014030 内蒙古北方医院(彭芳);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朱王亮)
通讯作者:彭芳
【摘要】 目的 观察金纳多联合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疗效及经颅多普勒(TCD)椎-基底动脉血流情况。方法 将已确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4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治疗组给予金纳多注射液加丁咯地尔液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加脉络宁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10~14 d。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椎-基底动脉血流情况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流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金纳多联合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起效快,疗效确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金纳多注射液; 丁咯地尔注射液;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3月~2011年4月住院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42例(按参考文献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1例,其中男12例,女9例,年龄38~79岁;对照组21例,其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37~76岁。42例患者中有颈椎病者11例,高血压病者14例,冠心病者4例,糖尿病者5例,两组患者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及临床表现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标准 全部病例符合WHO提出的短暂性VBI的诊断标准和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VBI诊断标准:(1)40岁以上发病,反复发作性眩晕,头位或体位改变时症状明显或加重,伴头痛、恶心、胸闷、心慌。(2)起病急(2 min内出现眩晕),同时合并下列一项以上椎-基底动脉缺血发作的症状或体征:①运动障碍。②感觉障碍。③单侧或双侧限一侧视力丧失。④平衡失调,眼震、复视、吞咽困难和构音不良等。(3)经TCD检查明确基底动脉、单侧或双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所有患者头颅CT或MRI检查排除颅内肿瘤及小脑病变,并除外梅尼埃病、中耳炎等。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金纳多注射液30 mg加入生理盐水200 ml中和丁咯地尔0.2 g加入生理盐水200 ml中静脉滴入,1次/d,10~14 d为一疗程。对照组给予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500 ml和脉络宁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入,1次/d,10~14 d为一疗程。两组均给予肠溶阿司匹林75 mg口服,1次/d,辛伐他丁20 mg,1次/晚,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颈椎病等伴随疾病者分别给予相应治疗。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及TCD检查椎-基底动脉血流情况。
1.4 疗效评定标准 依据症状缓解程度和TCD情况分为三级[2]。(1)痊愈:眩晕及伴随症状消失,TCD血流速度明显改善。(2)有效:眩晕及伴随症状减轻,静止时无眩晕感,而变换头位时可诱发眩晕,TCD稍改善。(3)无效:眩晕缓解不明显,仍有不同程度的症状,TCD无改善。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n,%)
注:*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TCD检测结果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比较(cm/s)
注: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血常规均无异常改变,仅个别病例有短暂轻微胃肠不适,皮肤潮红,均不影响治疗。
3 讨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因动脉硬化、颈椎病所致,使椎-基底动脉受机械性压迫或颈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引起椎-基底动脉狭窄、痉挛或微栓子栓塞,导致大脑后部、脑干、小脑缺血或梗死[3]。临床治疗主要是扩张椎-基底动脉,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积,抗自由基等;金纳多通过刺激儿茶酚胺的释放和抑制降解,以及通过刺激前列环素和内皮舒张因子的生成而产生动脉舒张作用,改善血管微循环,增进缺血组织氧及葡萄糖的供应量,增加某些神经递质受体的数量,如去甲肾上腺素以及五羟色胺受体,并清除机体内过多的自由基,抑制细胞膜的脂质发生过氧化反应,从而保护细胞膜,防止自由基对机体造成的一系列伤害[4,5]。丁咯地尔通过抑制血管α受体、拮抗钙离子通道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等,有效扩张血管,增加末梢血管血流量和组织氧分压,从而增加脑缺血区的血流量,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6~8]。本研究用金纳多合并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治疗后左右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金纳多、丁咯地尔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显著改善颈椎-基底动脉缺血、缺氧,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增强脑血流量,抗自由基,疗效显著,治疗中未见药物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511.
[2] 罗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诊断.中国老年心血管病杂志,2005,7(3):145-147.
[3] 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组.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中华内科杂志,2006,45(9):786-787.
[4] 杨任民.椎基底动脉的短暂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与慢性脑供血不足.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2,12(4):247.
[5] 徐江平,孙莉莎,杨雪梅.银杏内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3,10(1):31-33.
[6] 陈新谦,金有豫.新编药物学.第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
[7] 杨任民.椎基底动脉的短暂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与慢性脑供血不足.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2,12(4):247.
[8] 杨任民.椎基底动脉的短暂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与慢性脑供血不足.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2,12(4):247.
(收稿日期:2011-06-08)
(本文编辑:郎威)
通讯作者:彭芳
【摘要】 目的 观察金纳多联合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疗效及经颅多普勒(TCD)椎-基底动脉血流情况。方法 将已确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4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治疗组给予金纳多注射液加丁咯地尔液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加脉络宁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10~14 d。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椎-基底动脉血流情况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流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金纳多联合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起效快,疗效确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金纳多注射液; 丁咯地尔注射液;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3月~2011年4月住院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42例(按参考文献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1例,其中男12例,女9例,年龄38~79岁;对照组21例,其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37~76岁。42例患者中有颈椎病者11例,高血压病者14例,冠心病者4例,糖尿病者5例,两组患者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及临床表现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标准 全部病例符合WHO提出的短暂性VBI的诊断标准和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VBI诊断标准:(1)40岁以上发病,反复发作性眩晕,头位或体位改变时症状明显或加重,伴头痛、恶心、胸闷、心慌。(2)起病急(2 min内出现眩晕),同时合并下列一项以上椎-基底动脉缺血发作的症状或体征:①运动障碍。②感觉障碍。③单侧或双侧限一侧视力丧失。④平衡失调,眼震、复视、吞咽困难和构音不良等。(3)经TCD检查明确基底动脉、单侧或双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所有患者头颅CT或MRI检查排除颅内肿瘤及小脑病变,并除外梅尼埃病、中耳炎等。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金纳多注射液30 mg加入生理盐水200 ml中和丁咯地尔0.2 g加入生理盐水200 ml中静脉滴入,1次/d,10~14 d为一疗程。对照组给予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500 ml和脉络宁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入,1次/d,10~14 d为一疗程。两组均给予肠溶阿司匹林75 mg口服,1次/d,辛伐他丁20 mg,1次/晚,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颈椎病等伴随疾病者分别给予相应治疗。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及TCD检查椎-基底动脉血流情况。
1.4 疗效评定标准 依据症状缓解程度和TCD情况分为三级[2]。(1)痊愈:眩晕及伴随症状消失,TCD血流速度明显改善。(2)有效:眩晕及伴随症状减轻,静止时无眩晕感,而变换头位时可诱发眩晕,TCD稍改善。(3)无效:眩晕缓解不明显,仍有不同程度的症状,TCD无改善。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n,%)
注:*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TCD检测结果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比较(cm/s)
注: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血常规均无异常改变,仅个别病例有短暂轻微胃肠不适,皮肤潮红,均不影响治疗。
3 讨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因动脉硬化、颈椎病所致,使椎-基底动脉受机械性压迫或颈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引起椎-基底动脉狭窄、痉挛或微栓子栓塞,导致大脑后部、脑干、小脑缺血或梗死[3]。临床治疗主要是扩张椎-基底动脉,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积,抗自由基等;金纳多通过刺激儿茶酚胺的释放和抑制降解,以及通过刺激前列环素和内皮舒张因子的生成而产生动脉舒张作用,改善血管微循环,增进缺血组织氧及葡萄糖的供应量,增加某些神经递质受体的数量,如去甲肾上腺素以及五羟色胺受体,并清除机体内过多的自由基,抑制细胞膜的脂质发生过氧化反应,从而保护细胞膜,防止自由基对机体造成的一系列伤害[4,5]。丁咯地尔通过抑制血管α受体、拮抗钙离子通道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等,有效扩张血管,增加末梢血管血流量和组织氧分压,从而增加脑缺血区的血流量,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6~8]。本研究用金纳多合并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治疗后左右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金纳多、丁咯地尔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显著改善颈椎-基底动脉缺血、缺氧,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增强脑血流量,抗自由基,疗效显著,治疗中未见药物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511.
[2] 罗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诊断.中国老年心血管病杂志,2005,7(3):145-147.
[3] 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组.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中华内科杂志,2006,45(9):786-787.
[4] 杨任民.椎基底动脉的短暂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与慢性脑供血不足.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2,12(4):247.
[5] 徐江平,孙莉莎,杨雪梅.银杏内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3,10(1):31-33.
[6] 陈新谦,金有豫.新编药物学.第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
[7] 杨任民.椎基底动脉的短暂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与慢性脑供血不足.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2,12(4):247.
[8] 杨任民.椎基底动脉的短暂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与慢性脑供血不足.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2,12(4):247.
(收稿日期:2011-06-08)
(本文编辑: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