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上八九点钟,拖着工作一天又被公共交通工具摧残不轻的身体回到家,急不可耐地窝进沙发,或者直接躺上床,拿出手机。也说不上来具体要看什么,哪怕无所事事地看些短视频。再一抬眼,时间已过凌晨。
熬到不得不睡觉的时间,夫妻互道晚安,迎接下一天的循环。
身边的年轻人这样描述工作之外的生活,“根本不想有什么性生活,太累了。”一位年轻人说,躺平最好。
这是现代年轻人的共性,还只是个别经历?越来越多的全球研究发现,这似乎是一种普遍现象,世界各地的年轻人都在经历着性欲下降、性生活越来越少的情况。
到底是什么导致年轻人性生活越来越少,很难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以及来自对工作和生活持续不断的焦虑会抑制人的性欲望。
与过去相比,从没有任何时代对各种形式的性行为如此开放和包容,各种约会交友软件也使得找一个性伙伴并不是一件难事,以至于有人认为现在应该是性爱繁荣期。
然而,全球多个调查数据显示,这个时代年轻人的性行为变得越来越少。美国的学者将其称为“性衰退”,圣地亚哥州立大学(SDSU)教授吉恩·特温格在一篇文章中称,从20世纪90年代末到2014年,根据一般社会调查的数据,成年人平均每年的性生活次数从62次,下降到54次。
一个人可能不会注意到这种减少,但从全美范围来看,这意味着大量的性爱缺失。另一项来自美国的研究佐证了这一发现,上述文章提到2000年至2018年间,18岁-44岁美国人群的性活动减少,过去一年中性活动不活跃的18岁至24岁男性的百分比,从2000年-2002年的18.9%增加到2016年-2018年的30.9%。
在年齡层分布中,在25岁-34岁的个体中出现了类似的性不活动趋势,但在35岁-44岁的个体中则没有。
美国2017年的一项研究也发现,许多年纪相对小、20岁出头的人没有性生活,并且性生活不活跃的几率是上一代人的两倍多。
类似这样的性衰退,并非某一个区域独有的现象。
2013年,英国国民性态度与性生活调查(NATSAL)发现,16岁-44岁的英国人每月性生活次数不到五次。而2000年的调查显示,男性每月平均6.2次,女性6.3次。
在中国,性社会学家潘绥铭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性革命已经基本成功。但是,面对新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国人的性生活正在发生变化。
在潘绥铭的著作《2000-2015年中国人的“全性”》中,调查数据显示,2000年到2015年,18岁-29岁已婚或同居的年轻人里,男性每月性生活少于一次的比例从7.6%上升到10.2%,女性则多达14.3%。此外,男性中没有“性趣”的比例从4.8%上升到12.1%,女性此数据也翻了一番达到27.3%。
那些已经结婚的中国人,对婚姻的满意度也在下降。觉得婚姻“非常满意”的比例从2000年的74.1%下降到2015年的53.1%。婚内“日常亲昵”的比例也从2010年开始大幅降低。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男科副主任医师王彬也观察到类似的情况,他告诉《财经·大健康》,20多岁-30多岁的年轻人本应属于性活跃期,但他们现在很佛系,对此没有想法。他记得,有一些人带着老公到医院来,说“刚结婚一年多,30岁出头的人,一个月甚至半年、一年都没有一次性生活”。
虽然大量的数据表明,现今年轻人的性生活真的变少了,但很难回答为什么会出现这个趋势。
一项研究认为,青少年和年轻人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成长为成年人。这不仅包括推迟性活动,还包括约会、与伴侣同住、怀孕和分娩。
这股由千禧一代开始的趋势持续到通常称为Z世代(1995年后)的下一代,“他们是将整个青春期都花在智能手机上的第一代”。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著有《iGen》一书的让·特文格在接受采访时谈到,当今年轻人虽然没那么叛逆,但也不大乐意走入成年,而且尚未做好准备,“他们面对面在一起的时间更少,这可能与为什么他们彼此间发生性关系的可能性相对较小有关联”。
然而,成长缓慢的趋势难以解释,为什么老年人和已婚成年人的性频率也下降了。人们开始将注意力放在自2000年以来发生的一个重大变化:互联网和在其之上寄生的各种社交平台的快速增长。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意味着任何人都比以前更容易找到新的性伴侣,但研究发现,上网时间取代了曾经花在面对面社交互动上的时间,这可能会影响人们从面对面互动中获得的满足感。
有媒体报道,互联网改变了年轻人约会和互动的方式,并指出从上世纪90年代对青少年和年轻人性行为过多的担忧转变为今天担心他们性行为过少。
在24小时的娱乐活动,与使用智能手机、社交媒体的诱惑之间,性活动可能不像以前那么有吸引力了。如果双方都全神贯注于社交媒体、电子游戏,整个晚上开始性活动的机会也更少。
此前的一项研究便表明,如果夫妻的卧室里有一台电视机,就会导致性生活频率显著降低。按此推理,已经渗透到生活各个方面的社交媒体设备,也会产生类似的效果。《人口经济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结果,调查了美国各区域宽带互联网接入比例,并发现互联网接入率的上升与青少年出生率下降成相关性,1999年至2007年青少年出生率下降7%-13%。
另一方面,网络的发达也使得人们比以往更容易接触到色情片。有研究提到,色情片可能成为真实性生活的替代品,降低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的性欲。 2011年,意大利曾有一项针对28000名色情片观看者的调查。调查显示,许多人都会“过度”造访色情片网站,这导致在网络中过度消耗了其欲望,影片中不真实的场面也使得其难以在实际生活中有“性趣”。
无论男女,频繁使用社交媒体也与对自己的身体不满意度相关。荷兰的一项研究发现,在男性中,观看色情制品的频率与对阴茎大小的担忧有关。而这种行为又进而使得对自己的负面感觉加深,造成恶性循环。
互联网的发达让年轻人更容易获得与性相关的信息。但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会为人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和心理包袱。
王彬在接诊中,曾见过十六七岁的年轻人来门诊,认为自己性器官没发育好,要做检查。检查后发现,都是正常的,没什么问题。“但这种不自信会压抑自己的性欲望,有时甚至需要从心理上重新建立自信。”
对自己的身体感到舒适会对性生活有益。相反,如果对自己的身体不自信,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性欲望。王彬就曾见到过,有30岁左右的男生,外形各项发育都没问题,“挺高挺帅的,但就不找女朋友”。
潘绥铭在其关于“互联网性爱”的文章中发现,这种网络性爱中甚至可以没有身体的参与,“这是以往任何时候都不曾发现的情况”。
在极端情况下,过度观看色情片甚至会引起网络性爱成瘾。美国心理学及性学家阿尔文·库珀的研究发现,如果每个星期花11个小时以上时间在网上接触性信息或者色情品,一些人会对普通性刺激出现免疫力。
“我每天工作回来都很累,完全不想动。”一位在北京互联网公司上班、正在经历“996”的年轻人,这样描述自己的状态。
“累”,成了当代年轻人的写照。这使得繁忙的工作自然成为性行为减少的一种解释,但研究结果似乎并不是这样。
早在1998年的一个研究就发现,家庭主妇和非全职或全职就业妇女之间的性活动、满足或欲望并没有明显变化。另一篇研究甚至发现,忙碌的工作生活与更高的性频率有关。
2010年,苏黎世大学教授盖伊·博德曼恩在三个月内对瑞士的130名女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最后发现,自称有较高压力的人,性生活和满意度都开始下降。
该研究由此认為,压力有多重影响,包括改变激素水平,造成对自己身体的负面印象,导致我们质疑性关系和伴侣,以及提高药物和酒精的使用水平。所有这些都与性活动和性欲下降存在相关性。
重要的是工作质量而不是数量。对于心理健康来说,不好的工作可能比没有工作更糟糕,这也延伸到人们的性生活。更有甚者,已经将工作视为生活的全部,而这并不在少数。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最近一项关于年轻人焦虑症流行的研究表明,95%的青少年认为“找到一份喜欢的工作或事业”,对他们成年后会“极其或很重要”,这比其他任何事的优先级要更高,包括“帮助有困难的人”,占比81%,或结婚,占47%。
现在年轻人最大的野心,似乎都放在了工作上。在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尤甚,很多年轻人的生活与工作不再那么界限分明:一刻也无法离开手机,将工作群消息置顶,打开消息提示音,任何时间不管在做什么事,只要声音响了,就得看到具体信息才能安心,睡觉也要和手机相伴而眠。
“焦虑、压力大”成为当下年轻人的一句口头禅,以至于“躺平”成为向往的生活状态开始走红网络。如果真的坦然躺平,也许反而自在,但大多数人的情况是求而不得,只能“想想而已”,又增了焦虑。
在近十多年间,工作、家庭生活和休闲方式都在不断变化。一项研究就发现,工作和住房不安定、对气候变化的恐惧,以及公共空间和社会生活受到破坏都与心理健康状态相关。充满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的生活,让人变得孤独而焦虑,这种压力进一步被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放大,继续恶化了这种心理状态。
而焦虑本身也是性欲减退的原因之一。
英国著名的性学专家霭理士在其著作《性心理学》中曾这样解释,分泌物或荷尔蒙是直接由血液输送到身体的各部。性特征的成就是由于荷尔蒙的刺激或抑制作用,而此种特征的变异也由于荷尔蒙太多,或太少,或输送不正常而来。
一位名为艾米莉·纳戈斯基性学研究者,曾将大脑的兴奋系统比作汽车的油门踏板,抑制系统比作刹车,第一个系统让人兴奋,第二个系统让人感到焦虑和不爽。研究表明,对许多人来说,后者比前者更敏感。
如果抑制性欲望的时间久了,甚至可能会出现勃起功能障碍。王彬对《财经·大健康》说,不良的情绪会抑制下丘脑-垂体-睾丸性腺轴分泌雄性激素,导致男性体内雄激素相对比较少,影响身体健康。
性抑制的其他来源,也与生活方式有着明显的关系,比如,睡眠不足。许多年轻人对熬夜非常熟悉,睡前躺在床上刷着手机,越看越精神,三四点才睡着。早上拖着疲惫的身体挤进地铁,下班回家再窝进床上刷手机。这样的生活方式在不断为自己的性欲踩刹车。
一项对女性研究提到,多睡一个小时,第二天发生性行为的可能性就会增加14%。 王彬因此建议,不管工作有多忙,也要把“浪漫的事”规划在自己的时间表里,生活里不要只剩工作。同时,要经常锻炼身体,每天至少保持一个小时的有氧运动,让情绪有出口,这样也能让身体更健康。
“我们可以死于饥饿,死于脱水,甚至死于睡眠不足。但从来没有人死于不能上床。”《转变你性生活的新科学》作者艾米丽·纳格斯基这样说。
虽然人们的性生活在下降,但对性生活的关注并不少。这也催生出成人用品行业的日渐火爆。
成人用品是指利用一些辅助性用品,可以帮助成年人增添性趣,提高性爱质量以及性健康等。现在,成人用品已经从原来的以计生用品为主,逐渐扩展到各类情趣用品,如震动棒、情趣内衣等。销售方式也从原来的线下门店,扩展至线上。
中国从不缺市场规模。据普华产业研究院的测算,在过去三年,中国情趣用品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由2018年的682.2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134.4亿元,将近翻了一倍。
一项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约12万家与“情趣用品”相关企业。仅2020年,就新注册了约三万家企业,同比上涨了五倍多。
然而,截至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尚无以两性健康用品为主营业务的公司,仅新三板挂牌公司中有相关企业,如他趣股份、爱侣健康、桔色股份等。
2021年6月24日,主營两性健康用品的上海醉清风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醉清风”)曾向创业板递交招股书,拟挂牌上市。仅仅一个月后,便主动撤回了上市申请。
官方解释撤回原因为,“出于加强品牌建设、市场培育、研发实力以及提高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的考虑”。
其招股书披露,2010年,其网络旗舰店成交用户超753万人、年营收超10亿元,在天猫情趣用品类目连续三年排名第一。
然而,据其招股书披露的另一个信息是,醉清风线上销售的营收占总营收98%以上,这其中超过一半的营收来自同一个网络销售平台。由于过于依赖线上销售,为了推广引流,不得不刷单。2018年至2020年,其刷单订单金额占各期销售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17%、0.77%、1.4%,总计4650万元。
虽然其在招股书中说明,刷单订单未计入销售收入,且2020年10月后,已不再刷单。但其产品大多依靠网络渠道销售,频繁出现的大量刷单行为,也让质疑声接踵而至:其靠频繁刷单而撑起的网络销量到底能持续多久。
此外,醉清风主要自有品牌有谜姬、霏慕,但代理品牌有100余个,包括杜蕾斯、冈本、杰士邦等。虽然2020年,醉清风的平均毛利率为32.5%,但其代理的国外品牌毛利率却在60%以上,大部分的利润由销售代理产品而得。截至记者发稿,该公司未回复采访。
这引发资本对醉清风是否能业绩持续增长的另一个忧虑:其大部分营收都来自代理产品,自有品牌的收入占比很小,被质疑缺少自有供应链利润及自有品牌价值。
总体看,虽然成人用品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被看好,但本土成人用品品牌的“崛起”,也许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熬到不得不睡觉的时间,夫妻互道晚安,迎接下一天的循环。
身边的年轻人这样描述工作之外的生活,“根本不想有什么性生活,太累了。”一位年轻人说,躺平最好。
这是现代年轻人的共性,还只是个别经历?越来越多的全球研究发现,这似乎是一种普遍现象,世界各地的年轻人都在经历着性欲下降、性生活越来越少的情况。
到底是什么导致年轻人性生活越来越少,很难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以及来自对工作和生活持续不断的焦虑会抑制人的性欲望。
性衰退
与过去相比,从没有任何时代对各种形式的性行为如此开放和包容,各种约会交友软件也使得找一个性伙伴并不是一件难事,以至于有人认为现在应该是性爱繁荣期。
然而,全球多个调查数据显示,这个时代年轻人的性行为变得越来越少。美国的学者将其称为“性衰退”,圣地亚哥州立大学(SDSU)教授吉恩·特温格在一篇文章中称,从20世纪90年代末到2014年,根据一般社会调查的数据,成年人平均每年的性生活次数从62次,下降到54次。
一个人可能不会注意到这种减少,但从全美范围来看,这意味着大量的性爱缺失。另一项来自美国的研究佐证了这一发现,上述文章提到2000年至2018年间,18岁-44岁美国人群的性活动减少,过去一年中性活动不活跃的18岁至24岁男性的百分比,从2000年-2002年的18.9%增加到2016年-2018年的30.9%。
在年齡层分布中,在25岁-34岁的个体中出现了类似的性不活动趋势,但在35岁-44岁的个体中则没有。
美国2017年的一项研究也发现,许多年纪相对小、20岁出头的人没有性生活,并且性生活不活跃的几率是上一代人的两倍多。
类似这样的性衰退,并非某一个区域独有的现象。
2013年,英国国民性态度与性生活调查(NATSAL)发现,16岁-44岁的英国人每月性生活次数不到五次。而2000年的调查显示,男性每月平均6.2次,女性6.3次。
在中国,性社会学家潘绥铭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性革命已经基本成功。但是,面对新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国人的性生活正在发生变化。
在潘绥铭的著作《2000-2015年中国人的“全性”》中,调查数据显示,2000年到2015年,18岁-29岁已婚或同居的年轻人里,男性每月性生活少于一次的比例从7.6%上升到10.2%,女性则多达14.3%。此外,男性中没有“性趣”的比例从4.8%上升到12.1%,女性此数据也翻了一番达到27.3%。
那些已经结婚的中国人,对婚姻的满意度也在下降。觉得婚姻“非常满意”的比例从2000年的74.1%下降到2015年的53.1%。婚内“日常亲昵”的比例也从2010年开始大幅降低。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男科副主任医师王彬也观察到类似的情况,他告诉《财经·大健康》,20多岁-30多岁的年轻人本应属于性活跃期,但他们现在很佛系,对此没有想法。他记得,有一些人带着老公到医院来,说“刚结婚一年多,30岁出头的人,一个月甚至半年、一年都没有一次性生活”。
互联网是元凶吗?
虽然大量的数据表明,现今年轻人的性生活真的变少了,但很难回答为什么会出现这个趋势。
一项研究认为,青少年和年轻人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成长为成年人。这不仅包括推迟性活动,还包括约会、与伴侣同住、怀孕和分娩。
这股由千禧一代开始的趋势持续到通常称为Z世代(1995年后)的下一代,“他们是将整个青春期都花在智能手机上的第一代”。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著有《iGen》一书的让·特文格在接受采访时谈到,当今年轻人虽然没那么叛逆,但也不大乐意走入成年,而且尚未做好准备,“他们面对面在一起的时间更少,这可能与为什么他们彼此间发生性关系的可能性相对较小有关联”。
然而,成长缓慢的趋势难以解释,为什么老年人和已婚成年人的性频率也下降了。人们开始将注意力放在自2000年以来发生的一个重大变化:互联网和在其之上寄生的各种社交平台的快速增长。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意味着任何人都比以前更容易找到新的性伴侣,但研究发现,上网时间取代了曾经花在面对面社交互动上的时间,这可能会影响人们从面对面互动中获得的满足感。
有媒体报道,互联网改变了年轻人约会和互动的方式,并指出从上世纪90年代对青少年和年轻人性行为过多的担忧转变为今天担心他们性行为过少。
在24小时的娱乐活动,与使用智能手机、社交媒体的诱惑之间,性活动可能不像以前那么有吸引力了。如果双方都全神贯注于社交媒体、电子游戏,整个晚上开始性活动的机会也更少。
此前的一项研究便表明,如果夫妻的卧室里有一台电视机,就会导致性生活频率显著降低。按此推理,已经渗透到生活各个方面的社交媒体设备,也会产生类似的效果。《人口经济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结果,调查了美国各区域宽带互联网接入比例,并发现互联网接入率的上升与青少年出生率下降成相关性,1999年至2007年青少年出生率下降7%-13%。
另一方面,网络的发达也使得人们比以往更容易接触到色情片。有研究提到,色情片可能成为真实性生活的替代品,降低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的性欲。 2011年,意大利曾有一项针对28000名色情片观看者的调查。调查显示,许多人都会“过度”造访色情片网站,这导致在网络中过度消耗了其欲望,影片中不真实的场面也使得其难以在实际生活中有“性趣”。
无论男女,频繁使用社交媒体也与对自己的身体不满意度相关。荷兰的一项研究发现,在男性中,观看色情制品的频率与对阴茎大小的担忧有关。而这种行为又进而使得对自己的负面感觉加深,造成恶性循环。
互联网的发达让年轻人更容易获得与性相关的信息。但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会为人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和心理包袱。
王彬在接诊中,曾见过十六七岁的年轻人来门诊,认为自己性器官没发育好,要做检查。检查后发现,都是正常的,没什么问题。“但这种不自信会压抑自己的性欲望,有时甚至需要从心理上重新建立自信。”
对自己的身体感到舒适会对性生活有益。相反,如果对自己的身体不自信,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性欲望。王彬就曾见到过,有30岁左右的男生,外形各项发育都没问题,“挺高挺帅的,但就不找女朋友”。
潘绥铭在其关于“互联网性爱”的文章中发现,这种网络性爱中甚至可以没有身体的参与,“这是以往任何时候都不曾发现的情况”。
在极端情况下,过度观看色情片甚至会引起网络性爱成瘾。美国心理学及性学家阿尔文·库珀的研究发现,如果每个星期花11个小时以上时间在网上接触性信息或者色情品,一些人会对普通性刺激出现免疫力。
焦虑的年轻人
“我每天工作回来都很累,完全不想动。”一位在北京互联网公司上班、正在经历“996”的年轻人,这样描述自己的状态。
图1:中国18岁-29岁已婚或同居年轻人没有“性趣”占比
“累”,成了当代年轻人的写照。这使得繁忙的工作自然成为性行为减少的一种解释,但研究结果似乎并不是这样。
早在1998年的一个研究就发现,家庭主妇和非全职或全职就业妇女之间的性活动、满足或欲望并没有明显变化。另一篇研究甚至发现,忙碌的工作生活与更高的性频率有关。
2010年,苏黎世大学教授盖伊·博德曼恩在三个月内对瑞士的130名女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最后发现,自称有较高压力的人,性生活和满意度都开始下降。
该研究由此认為,压力有多重影响,包括改变激素水平,造成对自己身体的负面印象,导致我们质疑性关系和伴侣,以及提高药物和酒精的使用水平。所有这些都与性活动和性欲下降存在相关性。
重要的是工作质量而不是数量。对于心理健康来说,不好的工作可能比没有工作更糟糕,这也延伸到人们的性生活。更有甚者,已经将工作视为生活的全部,而这并不在少数。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最近一项关于年轻人焦虑症流行的研究表明,95%的青少年认为“找到一份喜欢的工作或事业”,对他们成年后会“极其或很重要”,这比其他任何事的优先级要更高,包括“帮助有困难的人”,占比81%,或结婚,占47%。
现在年轻人最大的野心,似乎都放在了工作上。在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尤甚,很多年轻人的生活与工作不再那么界限分明:一刻也无法离开手机,将工作群消息置顶,打开消息提示音,任何时间不管在做什么事,只要声音响了,就得看到具体信息才能安心,睡觉也要和手机相伴而眠。
“焦虑、压力大”成为当下年轻人的一句口头禅,以至于“躺平”成为向往的生活状态开始走红网络。如果真的坦然躺平,也许反而自在,但大多数人的情况是求而不得,只能“想想而已”,又增了焦虑。
在近十多年间,工作、家庭生活和休闲方式都在不断变化。一项研究就发现,工作和住房不安定、对气候变化的恐惧,以及公共空间和社会生活受到破坏都与心理健康状态相关。充满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的生活,让人变得孤独而焦虑,这种压力进一步被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放大,继续恶化了这种心理状态。
而焦虑本身也是性欲减退的原因之一。
英国著名的性学专家霭理士在其著作《性心理学》中曾这样解释,分泌物或荷尔蒙是直接由血液输送到身体的各部。性特征的成就是由于荷尔蒙的刺激或抑制作用,而此种特征的变异也由于荷尔蒙太多,或太少,或输送不正常而来。
图2:中国18岁-29岁已婚或同居年轻人每月性生活少于一次占比
一位名为艾米莉·纳戈斯基性学研究者,曾将大脑的兴奋系统比作汽车的油门踏板,抑制系统比作刹车,第一个系统让人兴奋,第二个系统让人感到焦虑和不爽。研究表明,对许多人来说,后者比前者更敏感。
如果抑制性欲望的时间久了,甚至可能会出现勃起功能障碍。王彬对《财经·大健康》说,不良的情绪会抑制下丘脑-垂体-睾丸性腺轴分泌雄性激素,导致男性体内雄激素相对比较少,影响身体健康。
性抑制的其他来源,也与生活方式有着明显的关系,比如,睡眠不足。许多年轻人对熬夜非常熟悉,睡前躺在床上刷着手机,越看越精神,三四点才睡着。早上拖着疲惫的身体挤进地铁,下班回家再窝进床上刷手机。这样的生活方式在不断为自己的性欲踩刹车。
一项对女性研究提到,多睡一个小时,第二天发生性行为的可能性就会增加14%。 王彬因此建议,不管工作有多忙,也要把“浪漫的事”规划在自己的时间表里,生活里不要只剩工作。同时,要经常锻炼身体,每天至少保持一个小时的有氧运动,让情绪有出口,这样也能让身体更健康。
“我们可以死于饥饿,死于脱水,甚至死于睡眠不足。但从来没有人死于不能上床。”《转变你性生活的新科学》作者艾米丽·纳格斯基这样说。
中国成人用品公司冲击A股失败
虽然人们的性生活在下降,但对性生活的关注并不少。这也催生出成人用品行业的日渐火爆。
成人用品是指利用一些辅助性用品,可以帮助成年人增添性趣,提高性爱质量以及性健康等。现在,成人用品已经从原来的以计生用品为主,逐渐扩展到各类情趣用品,如震动棒、情趣内衣等。销售方式也从原来的线下门店,扩展至线上。
中国从不缺市场规模。据普华产业研究院的测算,在过去三年,中国情趣用品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由2018年的682.2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134.4亿元,将近翻了一倍。
一项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约12万家与“情趣用品”相关企业。仅2020年,就新注册了约三万家企业,同比上涨了五倍多。
然而,截至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尚无以两性健康用品为主营业务的公司,仅新三板挂牌公司中有相关企业,如他趣股份、爱侣健康、桔色股份等。
2021年6月24日,主營两性健康用品的上海醉清风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醉清风”)曾向创业板递交招股书,拟挂牌上市。仅仅一个月后,便主动撤回了上市申请。
官方解释撤回原因为,“出于加强品牌建设、市场培育、研发实力以及提高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的考虑”。
其招股书披露,2010年,其网络旗舰店成交用户超753万人、年营收超10亿元,在天猫情趣用品类目连续三年排名第一。
然而,据其招股书披露的另一个信息是,醉清风线上销售的营收占总营收98%以上,这其中超过一半的营收来自同一个网络销售平台。由于过于依赖线上销售,为了推广引流,不得不刷单。2018年至2020年,其刷单订单金额占各期销售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17%、0.77%、1.4%,总计4650万元。
虽然其在招股书中说明,刷单订单未计入销售收入,且2020年10月后,已不再刷单。但其产品大多依靠网络渠道销售,频繁出现的大量刷单行为,也让质疑声接踵而至:其靠频繁刷单而撑起的网络销量到底能持续多久。
此外,醉清风主要自有品牌有谜姬、霏慕,但代理品牌有100余个,包括杜蕾斯、冈本、杰士邦等。虽然2020年,醉清风的平均毛利率为32.5%,但其代理的国外品牌毛利率却在60%以上,大部分的利润由销售代理产品而得。截至记者发稿,该公司未回复采访。
这引发资本对醉清风是否能业绩持续增长的另一个忧虑:其大部分营收都来自代理产品,自有品牌的收入占比很小,被质疑缺少自有供应链利润及自有品牌价值。
总体看,虽然成人用品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被看好,但本土成人用品品牌的“崛起”,也许还需要更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