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造诗意语文,营造诗意课堂,让诗意语文还原于诗意的课堂,就能为学生创设一个诗性、灵性和悟性的魅力课堂。
在诗意语言中享受美
文本中的诗意语言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蕴含着丰富的意境和独特的情感,在一定情境下,就能把学生带到特定的环境中体悟课文主旨。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中,有一段关于花、果、虫、鸟自由生活的描写:“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会说话似的……”这些句子在一个自然段里,如果能把它们想象成独立的诗行,再贯注自身的情感去读去悟,那种自由快乐、无忧无虑的园地就会浮现在学生的脑海里,从而产生向往、幸福和浓浓的生活情趣。教学中带着学生欣赏这般美妙、自由、如诗般的文句,其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教学中的诗意表达 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将它运用得恰到好处,就能把学生引出有限的课堂空间,深入文本中描述的特定境界。如《爱如茉莉》一文描写了父母之间在平凡的生活细节中表现出如茉莉般平淡却纯净幽香的真爱,内容朴实感人。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即文中父母间的真爱表现在哪些细节中,以小诗的形式出现:“爱是什么/爱是吃完再告诉的细心/爱是直奔医院的身影/爱是紧握的双手/爱是布满血丝的眼睛/愛是手脚麻木也不肯动的体贴/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这首小诗出现后,学生都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可见,充满激情与智慧的教学语言和巧妙的教学设计,做到开讲前“一语天然万古新”,导入处“未成曲调先有情”,点拨中“巧把金针度与人”,结尾时“能探风雅无穷意”,平淡的课堂就能变得更加生动感人,诗意盎然,形成难忘的精彩瞬间。
在优美诗境中审视美
诗意的想象 生活因想象而诗意,无论是作文课还是阅读课中都可以创设这份诗境。如《二泉映月》一文中描写阿炳乐曲意境的一段,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部分内容就极具诗意,如:“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段末以省略号结束,不就是一种想象的空间吗?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当成阿炳揣摩人物心境,体会人物情感,想象省略号里面蕴含的诗性语言,这种诗意的想象与表达就是课堂上的精彩生成,只要在教学中引领学生融入想象,诗意就能顺畅地流淌而来,形成富有个性的阅读感受,从而领悟作品内涵。
诗情的萌发 学生诗情的激发主要在诗词的赏析中,那一首首诗词含蓄精炼,却总能打动学生的内心,敲开其感情的大门,使其被一股股感情吞没,不由得陶醉其中。这种“醉”便是“诗情”的体现。诗是以文字体现的情感,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没有诗人真挚浓烈的感情,就不可能产生动人心弦的诗词歌赋。如陆游经过长期战乱流离生活的体验,凝聚起深厚的爱国激情,从而写出饱含血泪和期望的《示儿》一诗。又如李白在经历了15个月的流放生活后重获自由,怀着难以自禁的喜悦心情,写下了《早发白帝城》一诗。再如李白观赏了阳光照耀下的庐山瀑布凌空直下的壮丽景观,心中勃发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无限热爱,从而写下了《望庐山瀑布》一诗。可见诗词歌赋都是作者“情动而辞发”的产物。无论是哪首诗,都字字珠玑,句句含情。有的由景引情,有的由曲入情,有的由事生情。无论是哪种方式,在小学教学中,教者都要抓住其特点,以独有的教学风格、诗一般的语言,与学生一起走进诗人的世界,分享诗人的情感,体悟诗人的悲苦,让学生在与诗情、诗境共融的天地中产生心灵深处的悸动。
在真挚诗情中欣赏美
共鸣中引发激情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情绪的力量往往是构成教学过程中最微妙、最有意义的因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情激情,引导学生深刻体验,具体感受作者的感情,引起共鸣。如《水》一文中,关于“母亲为我们四兄弟洗澡时”的描述:“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我们的脸,像一条小溪流,顺着脖子缓缓地滑过了我们的胸和背,然后又滑过了我们的大腿和膝盖……在水的滑动中,我听得到每个毛孔张开嘴巴的吸吮声,我感觉到血管里血的流动在加快……”作者洗澡时舒适的感受从字里行间渐渐融进心田,学生读着读着,就像在吟诵一首诗般的清新自然。笔者引导学生明白课文实际是借“洗澡乐”反衬“缺水苦”,这样气氛不需要渲染,学生自然就产生内心的震撼,似乎不是“四兄弟”,而是学生自己在享受洗澡的快乐过程,那种共鸣的激情油然产生,再次吟诵时会更加动情入境。
欣赏中陶冶性情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的艺术鉴赏水平,是他各方面综合素养的体现。如果一位老师在教学中善于运用诗句,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才情,从而陶冶性情。习作课中,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也学会运用一些诗句,就能为习作增色不少。平时教学中一个善于运用诗词佳句的老师自然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日积月累,学生就不知不觉有了思考,有了热爱,也有了深度、气质与修养,有了诗性与才情,有了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语文教学的本,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唤醒他们的情感意志,陶冶性情,激励发展,使课堂成为一道如诗如画的风景,成为学生精神营养的佳肴。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第二小学)
在诗意语言中享受美
文本中的诗意语言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蕴含着丰富的意境和独特的情感,在一定情境下,就能把学生带到特定的环境中体悟课文主旨。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中,有一段关于花、果、虫、鸟自由生活的描写:“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会说话似的……”这些句子在一个自然段里,如果能把它们想象成独立的诗行,再贯注自身的情感去读去悟,那种自由快乐、无忧无虑的园地就会浮现在学生的脑海里,从而产生向往、幸福和浓浓的生活情趣。教学中带着学生欣赏这般美妙、自由、如诗般的文句,其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教学中的诗意表达 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将它运用得恰到好处,就能把学生引出有限的课堂空间,深入文本中描述的特定境界。如《爱如茉莉》一文描写了父母之间在平凡的生活细节中表现出如茉莉般平淡却纯净幽香的真爱,内容朴实感人。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即文中父母间的真爱表现在哪些细节中,以小诗的形式出现:“爱是什么/爱是吃完再告诉的细心/爱是直奔医院的身影/爱是紧握的双手/爱是布满血丝的眼睛/愛是手脚麻木也不肯动的体贴/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这首小诗出现后,学生都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可见,充满激情与智慧的教学语言和巧妙的教学设计,做到开讲前“一语天然万古新”,导入处“未成曲调先有情”,点拨中“巧把金针度与人”,结尾时“能探风雅无穷意”,平淡的课堂就能变得更加生动感人,诗意盎然,形成难忘的精彩瞬间。
在优美诗境中审视美
诗意的想象 生活因想象而诗意,无论是作文课还是阅读课中都可以创设这份诗境。如《二泉映月》一文中描写阿炳乐曲意境的一段,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部分内容就极具诗意,如:“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段末以省略号结束,不就是一种想象的空间吗?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当成阿炳揣摩人物心境,体会人物情感,想象省略号里面蕴含的诗性语言,这种诗意的想象与表达就是课堂上的精彩生成,只要在教学中引领学生融入想象,诗意就能顺畅地流淌而来,形成富有个性的阅读感受,从而领悟作品内涵。
诗情的萌发 学生诗情的激发主要在诗词的赏析中,那一首首诗词含蓄精炼,却总能打动学生的内心,敲开其感情的大门,使其被一股股感情吞没,不由得陶醉其中。这种“醉”便是“诗情”的体现。诗是以文字体现的情感,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没有诗人真挚浓烈的感情,就不可能产生动人心弦的诗词歌赋。如陆游经过长期战乱流离生活的体验,凝聚起深厚的爱国激情,从而写出饱含血泪和期望的《示儿》一诗。又如李白在经历了15个月的流放生活后重获自由,怀着难以自禁的喜悦心情,写下了《早发白帝城》一诗。再如李白观赏了阳光照耀下的庐山瀑布凌空直下的壮丽景观,心中勃发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无限热爱,从而写下了《望庐山瀑布》一诗。可见诗词歌赋都是作者“情动而辞发”的产物。无论是哪首诗,都字字珠玑,句句含情。有的由景引情,有的由曲入情,有的由事生情。无论是哪种方式,在小学教学中,教者都要抓住其特点,以独有的教学风格、诗一般的语言,与学生一起走进诗人的世界,分享诗人的情感,体悟诗人的悲苦,让学生在与诗情、诗境共融的天地中产生心灵深处的悸动。
在真挚诗情中欣赏美
共鸣中引发激情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情绪的力量往往是构成教学过程中最微妙、最有意义的因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情激情,引导学生深刻体验,具体感受作者的感情,引起共鸣。如《水》一文中,关于“母亲为我们四兄弟洗澡时”的描述:“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我们的脸,像一条小溪流,顺着脖子缓缓地滑过了我们的胸和背,然后又滑过了我们的大腿和膝盖……在水的滑动中,我听得到每个毛孔张开嘴巴的吸吮声,我感觉到血管里血的流动在加快……”作者洗澡时舒适的感受从字里行间渐渐融进心田,学生读着读着,就像在吟诵一首诗般的清新自然。笔者引导学生明白课文实际是借“洗澡乐”反衬“缺水苦”,这样气氛不需要渲染,学生自然就产生内心的震撼,似乎不是“四兄弟”,而是学生自己在享受洗澡的快乐过程,那种共鸣的激情油然产生,再次吟诵时会更加动情入境。
欣赏中陶冶性情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的艺术鉴赏水平,是他各方面综合素养的体现。如果一位老师在教学中善于运用诗句,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才情,从而陶冶性情。习作课中,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也学会运用一些诗句,就能为习作增色不少。平时教学中一个善于运用诗词佳句的老师自然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日积月累,学生就不知不觉有了思考,有了热爱,也有了深度、气质与修养,有了诗性与才情,有了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语文教学的本,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唤醒他们的情感意志,陶冶性情,激励发展,使课堂成为一道如诗如画的风景,成为学生精神营养的佳肴。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