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教育理念强调阅读的整体性,力求对文本的结构、内容、思想、感情的整体感知,以求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对话,切忌对文本进行支离破碎的解剖,分割整体形象,把阅读课上成了“生理卫生”课。
关键词:阅读教学; “透性”解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4-020-001
大家都知道,文学作品都是“有感而发”的产物,而这个“感”往往就是一句话、一件事、一个人、一点情。我们在学习这些作品时就应该追本溯源,来探求这一句话、一件事、一个人、一点情,并以此辐射全篇,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实现对文本的“透性”解读。我在讲解《我的老师》、《小桔灯》、《社戏》等几篇课文时就是这样做的。
《小桔灯》——制作小桔灯。在讲这篇课文之前,我先布置大家准备一根缝衣针,一根一米左右的线,一根一尺长的小棍,一截二三厘米长的蜡烛头,并让班长用班费按班级学生数买几十个大桔子和几盒火柴。上课伊始,我先让大家把课文细读一遍,尤其要注意小姑娘制作小桔灯的那部分。大家安静读书。待大家读完后,我就让班长和课代表分发桔子,一人一只,并提出要求:请大家按照课文中小姑娘制作小桔灯的工序,自己动手制作一盏小桔灯。大家立即兴奋起来,纷纷动手,喧喧嚷嚷,热闹非凡。我也在讲台桌前动起手来。大约过了10分钟,我的小桔灯制作完毕,点着燃烧了。再看看大家,他们还在忙活:有的在往小桔灯里放蜡烛,却总是放歪;有的在穿针引线,钉桔皮,可三条线总不等长,小桔灯不平稳;还有的将桔皮剥裂,干脆放弃,坐在那四处张望。我就让大家住手,问:“制作小桔灯容易不容易?”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不容易。”接着我又用较为深沉的语调说:“制作小桔灯,看似容易,其实不容易,关键是要有心平气和的心态,切不可急躁。试问大家,小姑娘的家境如何?”
“贫穷。”
“父母健在吗?”
“不,她的妈妈生病了,她的爸爸失踪了。”
“是啊,在这样饥寒交迫的艰难境况中,小姑娘却能从容自若地制作一盏精致的小桔灯,小姑娘的身上蕴涵着什么样的精神呢?”
“勇敢,乐观,从容,镇定,开朗,不怕困难……”大家纷纷回答。
“同学们回答得很好。”
然后,我就让学生在文中找出能表现勇敢、乐观、从容等性格特点的语句,他们也都能找个八九不离十。最后我宣布,鉴于大家回答问题的良好表现,奖励大家桔子吃,大家都很开心。欢欢喜喜中,桔子的甜津和着对小姑娘优秀品质的理解和感悟沁入了学生们的心田。
《社戏》——好戏。在学生通读全篇、熟悉课文之后,我强调最后一节“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提出一个问题:“那夜看的戏真的很好、很精彩吗?判断并找出理由。”很多学生立即回答“不好”,也有少数学生回答“好”。“从文中找出证据来证明你的观点。”我强调。同学们纷纷往前翻书,边看边画。过了四五分钟,看到多数学生已准备好要回答的样子,我便提出要求:“请赞成“戏”不好看的同学举手。”“刷刷刷”,大概有三分之二的同学举起了手,我点了几名同学。
学生甲:第17节中“双喜说,那就是有名的铁头老生,能连翻八十四个筋斗”,“但那老生却并不翻筋斗”,所以不好看。
学生乙:第19节中有“我最愿意看的是一个人蒙了白布,两手在头上捧着一支棒似的蛇头的蛇精,其次是套了黄布衣跳老虎。但是等了许多时都不见”。也可以证明那戏不好看。
学生丙:第21节中“然而老旦终于出台了。老旦本来是我最怕的东西,尤其是怕他坐下了唱。” “后来竟在中间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这些也可以证明戏并不好看。
“不错,大家找的证据很充分,能证明那夜看的戏实在算不得什么好戏,可是作者为什么发出‘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的感慨呢?既然戏不好,那么是什么好呢?”我及时地承转,发出了这样的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立即像炸开了锅,纷纷讨论起来。过了一会,吵嚷声渐渐平息,不少学生面带微笑地看着我,好像在告诉我他们已有答案了。于是我頻频点名,答案也纷至沓来:
“心情好。”
“风景好。”
“人好。”
“气氛好。”
“意境好。”
“精神好。”
“月色好。”
“朋友好。”
“奶奶好。”
“六一公公好。”
……
说实话,当时我就被同学们如火花四溅般的思想给振奋了,“好,很好,大家的思维很活跃,答案也很准确。只是比较概括,下面我们选择几个“好”字短语作一些细致地阐发。风景好,哪里有风景描写?好在哪里?”我点了名。
学生丁:第十一节“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但或者也许是渔火。”这一节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多方面着笔,描写了江南水乡的美丽夜景。写得诗情画意。”
师:有一种艺术手法叫情景交融,那么你认为这里的景物描写可以折射出作者什么样的心情呢?
学生丁(略一思考)答:表现出我对平桥村的热爱和去看社戏时欢快而迫切的心情。(好!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师:朋友好在哪里呢?
学生戊:双喜“最聪明”,是他想到用八叔的航船去看戏的;阿发最无私,提议偷自家的罗汉豆;桂生也很可爱,是他想出偷罗汉豆。
师:很好。有谁说六一公公好的,为什么?
学生己:六一公公被偷了豆还夸赞我“识货”,还送豆给母亲,晚上我们又吃了一顿豆。
还有的学生说,“八叔也好,明知道我们用了船上的柴火和盐,也没怪我们。”“对,大家回答得都很好。”我接着说,“好了,现在我们再回到我们最先提出的那个问题上:作者为什么认为那夜的戏最好呢?这一回大家不再嚷嚷了,而是沉静地思索起来。一会,有学生举手,我点头示意。“‘我’怀念的不是那夜的戏,而是平桥村的人,那里的老人孩子以及他们的朴实真挚的感情。”那位学生答道。我点头赞成并作了补充:“好!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就是本文的主旨,大家明白吗?”他们点头微笑,我也相信这是对文意理解后的会心的微笑。
关键词:阅读教学; “透性”解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4-020-001
大家都知道,文学作品都是“有感而发”的产物,而这个“感”往往就是一句话、一件事、一个人、一点情。我们在学习这些作品时就应该追本溯源,来探求这一句话、一件事、一个人、一点情,并以此辐射全篇,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实现对文本的“透性”解读。我在讲解《我的老师》、《小桔灯》、《社戏》等几篇课文时就是这样做的。
《小桔灯》——制作小桔灯。在讲这篇课文之前,我先布置大家准备一根缝衣针,一根一米左右的线,一根一尺长的小棍,一截二三厘米长的蜡烛头,并让班长用班费按班级学生数买几十个大桔子和几盒火柴。上课伊始,我先让大家把课文细读一遍,尤其要注意小姑娘制作小桔灯的那部分。大家安静读书。待大家读完后,我就让班长和课代表分发桔子,一人一只,并提出要求:请大家按照课文中小姑娘制作小桔灯的工序,自己动手制作一盏小桔灯。大家立即兴奋起来,纷纷动手,喧喧嚷嚷,热闹非凡。我也在讲台桌前动起手来。大约过了10分钟,我的小桔灯制作完毕,点着燃烧了。再看看大家,他们还在忙活:有的在往小桔灯里放蜡烛,却总是放歪;有的在穿针引线,钉桔皮,可三条线总不等长,小桔灯不平稳;还有的将桔皮剥裂,干脆放弃,坐在那四处张望。我就让大家住手,问:“制作小桔灯容易不容易?”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不容易。”接着我又用较为深沉的语调说:“制作小桔灯,看似容易,其实不容易,关键是要有心平气和的心态,切不可急躁。试问大家,小姑娘的家境如何?”
“贫穷。”
“父母健在吗?”
“不,她的妈妈生病了,她的爸爸失踪了。”
“是啊,在这样饥寒交迫的艰难境况中,小姑娘却能从容自若地制作一盏精致的小桔灯,小姑娘的身上蕴涵着什么样的精神呢?”
“勇敢,乐观,从容,镇定,开朗,不怕困难……”大家纷纷回答。
“同学们回答得很好。”
然后,我就让学生在文中找出能表现勇敢、乐观、从容等性格特点的语句,他们也都能找个八九不离十。最后我宣布,鉴于大家回答问题的良好表现,奖励大家桔子吃,大家都很开心。欢欢喜喜中,桔子的甜津和着对小姑娘优秀品质的理解和感悟沁入了学生们的心田。
《社戏》——好戏。在学生通读全篇、熟悉课文之后,我强调最后一节“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提出一个问题:“那夜看的戏真的很好、很精彩吗?判断并找出理由。”很多学生立即回答“不好”,也有少数学生回答“好”。“从文中找出证据来证明你的观点。”我强调。同学们纷纷往前翻书,边看边画。过了四五分钟,看到多数学生已准备好要回答的样子,我便提出要求:“请赞成“戏”不好看的同学举手。”“刷刷刷”,大概有三分之二的同学举起了手,我点了几名同学。
学生甲:第17节中“双喜说,那就是有名的铁头老生,能连翻八十四个筋斗”,“但那老生却并不翻筋斗”,所以不好看。
学生乙:第19节中有“我最愿意看的是一个人蒙了白布,两手在头上捧着一支棒似的蛇头的蛇精,其次是套了黄布衣跳老虎。但是等了许多时都不见”。也可以证明那戏不好看。
学生丙:第21节中“然而老旦终于出台了。老旦本来是我最怕的东西,尤其是怕他坐下了唱。” “后来竟在中间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这些也可以证明戏并不好看。
“不错,大家找的证据很充分,能证明那夜看的戏实在算不得什么好戏,可是作者为什么发出‘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的感慨呢?既然戏不好,那么是什么好呢?”我及时地承转,发出了这样的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立即像炸开了锅,纷纷讨论起来。过了一会,吵嚷声渐渐平息,不少学生面带微笑地看着我,好像在告诉我他们已有答案了。于是我頻频点名,答案也纷至沓来:
“心情好。”
“风景好。”
“人好。”
“气氛好。”
“意境好。”
“精神好。”
“月色好。”
“朋友好。”
“奶奶好。”
“六一公公好。”
……
说实话,当时我就被同学们如火花四溅般的思想给振奋了,“好,很好,大家的思维很活跃,答案也很准确。只是比较概括,下面我们选择几个“好”字短语作一些细致地阐发。风景好,哪里有风景描写?好在哪里?”我点了名。
学生丁:第十一节“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但或者也许是渔火。”这一节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多方面着笔,描写了江南水乡的美丽夜景。写得诗情画意。”
师:有一种艺术手法叫情景交融,那么你认为这里的景物描写可以折射出作者什么样的心情呢?
学生丁(略一思考)答:表现出我对平桥村的热爱和去看社戏时欢快而迫切的心情。(好!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师:朋友好在哪里呢?
学生戊:双喜“最聪明”,是他想到用八叔的航船去看戏的;阿发最无私,提议偷自家的罗汉豆;桂生也很可爱,是他想出偷罗汉豆。
师:很好。有谁说六一公公好的,为什么?
学生己:六一公公被偷了豆还夸赞我“识货”,还送豆给母亲,晚上我们又吃了一顿豆。
还有的学生说,“八叔也好,明知道我们用了船上的柴火和盐,也没怪我们。”“对,大家回答得都很好。”我接着说,“好了,现在我们再回到我们最先提出的那个问题上:作者为什么认为那夜的戏最好呢?这一回大家不再嚷嚷了,而是沉静地思索起来。一会,有学生举手,我点头示意。“‘我’怀念的不是那夜的戏,而是平桥村的人,那里的老人孩子以及他们的朴实真挚的感情。”那位学生答道。我点头赞成并作了补充:“好!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就是本文的主旨,大家明白吗?”他们点头微笑,我也相信这是对文意理解后的会心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