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包诗”谈文言文教学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e04113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包诗”是语文教材及少儿读物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文体。这类文体通过生动地描述古诗词的内容、创作背景和创作经历等,为学生深刻理解古诗词构建了比较完整的助读系统。在这类文体中,课文是诗歌情景的具体再现,诗歌是课文内容的提炼升华。这样的编排方式融古今语言之美于一体,对文言文教学有诸多启迪。
  一、文白对照,理解文意
  由于年代久远,文言文在语言表达、语法结构,甚至基本字义上都与现代汉语有着巨大差异。学生对文言文的积累、赏析、运用等都是建立在对作品意思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的。如何正确理解文意是学习时需要跨越的最大障碍。
  “文包诗”用浅显而生动的现代文对古诗词进行全方位、有深度地具体介绍,从而巧妙地拉近了学生和作品之间的距离,艺术地降低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难度,为学生理解、积累、运用古诗词起到了很重要的桥梁作用。
  在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过程中,借鉴“文包诗”的编写理念,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文意的时候,补充相对应的现代文进行对照阅读,对于学生整体理解文意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文白互译。文白互译就是通过文言文和现代文的相互对照以达到理解文言文大意的目的。教学中,现代文和文言文相互映照,教师可以朗读文言文片段,学生找出相对应的现代文;也可以是教师朗读现代文,让学生找出相对应的文言文。这样的对话既可以在师生之间进行,也可以在生生之间进行。
  例如,教学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时,教师引入“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进行对照阅读。学生首先进行自主阅读和理解。接着,师生对话,教师读文言文“群儿戏于庭”,学生找到对应的“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教师再读文言文“足跌没水中”,学生对答“一不小心,掉到瓮里”……随后,改变对话方式。教师读“有个小孩爬到瓮沿上玩”,学生很快便对出“一儿登瓮”。教师读“司马光想了想,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瓮砸去”,学生又对出“光持石击瓮破之”……活动中,学生轻松突破了理解文意这一“堡垒”。
  教材中的14篇文言文都能从相关的少儿出版物中找到多篇相对应的现代文进行文白对照互译。
  文白互译中的现代文为学生了解文言文的文意提供了桥梁的作用,这样的活动方式也增加了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趣味性。学生在师生、生生、学生与作品之间的互动对话中,轻松地理解了文意,扫清了学习文言文的文字障碍,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奠定了基础。
  2.文白对比。文白对比是将现代文和文言文进行对比阅读,从而发现文言文和现代文在表达习惯上的不同,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以及其中蕴含的古代文化。
  例如《司马光》一文中“群儿戏于庭”,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一群小朋友在庭院里游戏”。其中“戏于庭”按照现代汉语的逻辑应该是“于庭戏”,这正是语序的不同。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了“群儿戏于庭”的意思后,进一步追问比较“戏于庭”和“于庭戏”,从而感受古人表达顺序的不同。
  理解文言文意思是一件难而枯燥的事情。运用文白对照的方式,降低了理解的难度,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对照阅读和与之相应的现代文,在学生和文言文之间搭建一座思维的阶梯,让学生沿着现代文这个阶梯,顺利扫除阅读障碍,一路走进文言文的深处。
  二、知人论世,挖潜内涵
  “知人论世”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的重要方法,强调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只有具体地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背景等,才能做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作品主旨。作为文言文的现代读者,尤其是文言文知识缺乏的小学生,如何领悟文言文中蕴含的深刻内涵呢?
  “文包诗”通过故事与现代文紧密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古诗词创作过程中相对应的背景、事件,从而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作品背后的故事。这样一种诗文结合的编排方式很好地体现了“知人论世”这一传统的文学鉴赏方法。
  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参照“文包诗”这一编写方式,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生动语言,补充相关背景资料,促进学生全面了解作品内容,深刻理解作品内涵,从而丰富学生对作品的感悟,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热爱,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例如教学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时,教师补充经过改写的故事和学生搜集的关于韩非子的相关介绍,引导学生在交流碰撞中加深对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的领悟和共鸣。
  因课堂上适时补充的资料,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所以学生更容易借助这样的补充阅读深刻地领悟文言文中蕴含的情感,从而产生共鸣。适时引入作品及作者的相关背景资料介绍对于学生深度理解文本内容及情感很有帮助,让文言文阅读具有一定的深度。
  三、启迪想象,激活思维
  “文包诗”对诗词进行了恰如其分地想象与补白,让古诗词中蕴含的生动画面通过文字形象具体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学生更容易触摸到诗词的主旨与灵魂。文言文教学中,可以借鉴“文包诗”这一理念,在文言文表达的“留白”处给学生创造合理想象的空间与机会,让学生把文言文中蕴含的文字背后的画面、情感,通过想象的方式展现出来。学生一方面通过想象丰富对文言文意蕴的感受与理解,另一方面促进自身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如教学四年级下册《囊萤夜读》中“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时,这一句蕴含着丰富的画面和意境,是帮助学生从字面走向文本深处的关键所在。学习如果仅停留在对文意的简单概括,显然是浮浅、单调且乏味的。课堂上,教师可引导学生激活思维,想象语言背后蕴含的丰富画面。
  一位学生想象道:炎热的夏夜,车胤在院子里认真地学习。许多萤火虫自由自在地翩翩起舞。它们一闪一闪的,在黑暗中显得那么明亮。车胤突然领悟到了什么似的,激动地想:如果把這么多的萤火虫放在一起,不就可以当作灯来用了吗?于是,他用白布做袋子,抓了几十只闪闪发光的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把袋口牢牢扎紧,把布袋吊起来当作灯用。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勉强可以用来看书了。从此,他夜以继日地学习。由于勤学苦练,他终于成了一个有用的人。
  文言文简练的表达背后传递着丰富的情节和生动的画面。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中华民族勤奋刻苦、坚持不懈的优秀品质的感悟。
  四、创意改写,迁移运用
  对教材中14篇(《少年中国说》是半文言,未算在内)文言文进行梳理发现,其中11篇都是情节丰富的故事(如图)。故事性强的作品更受学生喜爱,也更适合他们阅读、仿写、改写。
  王荣生教授把语文课本中的课文鉴别为定篇、例文、样本、用件等四种类型。“文包诗”用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古诗词的内容,创作背景以及心理历程,属于例文类。作为例文,“文包诗”是很好的创作范例。
  文言文教学中,借鉴“文包诗”的方式进行创意性仿写或改写,并将其迁移到其他文言文的学习当中,对于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以及习作表达能力的提升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例如,学习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时,引导学生把文言文创造性地改写成简短的故事。有的学生以李白的身份进行表达,还有一些学生从老婆婆的角度进行改写,也有些学生从杜甫、汪伦的角度进行改写,学生热情高涨,也很有创意。紧接着教师组织开展“班级故事分享会”,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创意改写这样一个迁移运用的过程,能让学生对所学习的文言文有更深入的理解,从而拉近学生和作品之间的距离;更能够通过创造性的表达与表演等过程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丰富文言文学习的形式,在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中激发对文言文的热爱。
  (作者单位:南京市小行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广西地域风景绘画的地域资源包括桂北漓江山水、桂中丘陵地貌、桂西喀斯特石山地貌、桂南沿海沿边风光、古城景观、少数民族木楼建筑景观等,丰富的风景资源对广西的国画、风景油画、水彩画的发展以及漓江画派的形成都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地域性;风景资源;广西风景绘画  一个地区独特的风景资源是当地风景绘画风格特征形成的基础和前提。广西风景绘画在学术界获得广泛的认可和肯定,与画家们扎根本土,创作出一
漆宇勤的长篇故事散文《安源娃娃安源红》以安源娃娃玉石为中心,谱写了一代少年革命者成长的故事,再现了1922年前后的安源历史.作品从儿童视角出发来观照这一世界与主题,儿童
当今油画在中国已经发展成为最有影响力,也最被广为接受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并已深深地融入中国当下的文化血脉之中。中国油画在自己的文化土壤中,生长出自己的筋骨、血肉、肌肤和发须,所以我们今天已无须再强调其作为外来画种这一身份。中国传统写意精神的自觉融入,也为油画注入了本土的审美内涵,使当代中国油画焕发出属于自己的风采。目前,学界对于写意油画的理论大多聚焦在写意性用笔的方式上,而对于写意性色彩的理论研究还比较少。笔者认为如果在写意色彩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即是对油画本体语言的回归,这可能会发现另一番天地,因为油画较
画家王玉晓的《高原印象组画》既体现了藏族文化的当代性,又不失其传统特征,这源自作者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和体悟,并且生成了问题意识.其脑海中对藏族文化的既定印象与他在藏族
中国式构成的理论是我在博士期间提出的观点,是观察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新视角,也许有不少值得争议的地方,但我想这也是做学术的出发点。至于如何阐述得出的结论在此就不去赘述了。中国式构成的核心观念是解构自然物象,运用主观的审美进行再次创作,我在创作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践。  首先,提取自然物象的精神属性,进行意象的再组合,比如荷花是我创作中的主要元素,它代表圣洁清高的品格,在创作中我将它置于空中,离开
期刊
宋元之际诗人萧立之现存诗题材内容丰富,诗风受杜甫、黄庭坚、李贺等人影响,出入唐宋诸家,呈现出“以才学为诗”的特点。其论诗尊黄祧杜,求清尚奇,提倡笔力健劲。此外,其对“晚唐体”也持宽容态度,并不排斥“苦吟”“推敲”,体现出开放包容、转益多师的倾向。
茴香枝作为储藏火种的材料,暗含着火的生成与消亡,同时也是故事本身的内涵。普罗米修斯将“盲目的希望”塞入人的胸膛,使其忘却自身消亡。故事本身变得不重要,但是对故事的解读,推演成了真实的漩涡,两者生成且同时在场。人把自身“先知”性人格化的同时,先知作为先知意义的本身,也就变成了承载其意义施动的材料。引发的生成与消亡合于自然的轮回之中。我的作品以“火”为线索,从一团自然之火开始,到启蒙,经过复辟抑或重建
期刊
为了分析我国东、中、西部地区A股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对经营绩效影响的区域差异,从股权治理、董事会特征和管理层激励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证检验,针对研究结果,分别为东中西三个地区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2000年9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正式启动。开始时大家对课程标准的研制,真不知道怎么下手,课程标准应该“长成”什么样心里一点儿没数,就边学边干吧。  在干的过程中,首先考虑的问题是:“标准”一词的含义,用在课程上会不会让人产生误解,被误认为是技术标准、食品标准这一类东西?后来,事情的发展果然像预料的那样,在课程标准实验稿公布以后,有不少批评就是沿着这个思路来的。其次,课程标准与过去的教
期刊
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选择了教育,行走在这条路上,我清楚地知道要去哪里、如何去,努力着,坚守着。经历了许多琐碎、艰难之后,回眸来时的路,发现其间闪耀着一抹亮丽的红,串起无比的欣慰与感动,点点滴滴,充盈我幸福的记忆。  我出生在军人家庭。我的父亲从穷苦的农村娃成长为光荣的革命战士,是伟大的党给了他崭新的生命,为他开启了人生最有意义的篇章。他深爱着中国共产党,他为我取名“刘红”,就是希望我永远听党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