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兴亡在于教育,教育兴亡在于创新。”创新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我国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方便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如何创新,如何以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去开创教育的未来,这正是摆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一轮挑战。
一、更新教学理念,培养创新意识
我国教育还普遍存在着”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倾向,一节课里,老师苦口婆心地讲,学生沉闷地听,反复机械地训练,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严重地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这种思想影响下,评价一节课效果的好不好,主要注重的事在这节课里,我们是否把知识完完全全地传授给学生,却很少认真地思考学生是不是在自主学习,创造精神和實践能力等方面是否得到了发展。这种应试教育的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地影响着我们教师的教学观,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如曾有份报纸写到:一位教师在课堂上描述上海浦东开发引起的变化时,特别指出了纵横交错的”地铁”给人民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这时有位学生在座位上发出一声感叹:如果有”天铁”该多好啊!课堂上一阵骚动,老师脸色一沉,瞪着这位学生说:“就你能!”课堂上顿时安静下来——一个设计师的梦想就这样被打破。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要创新,我们教师首先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尽管创新思维的火花看是那么的微小,我们决不能认为孩子的创新是“乱想”而批评他们,这样创新的嫩呀就会被扼杀。实践表明,在小学生中,已存在着不可低估的创新意识的萌芽,他们对求知世界的好奇与探求,对已有的结论的质疑和发问,使我们在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如我们在教”圆周率”时,通过讲故事,让学生了解祖冲之由于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贡献,认识创新的重要性,激发创新意识,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创新欲望,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二、实施民主教学,开拓创新思维
老师不是权威,而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课堂上实施民主教学,创设宽松、平等、开放的教学环境,用自己的激情吸引学生一起投入到数学学习当中去,走到用亲切、平等、商量的口吻与学生交流,边学习过程为师生情感交流过程,比如,”你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想的吗?”“你发现了什么?”等,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供了前提保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敞开心扉,何老师一道去探索、去发现。
如有这样一道应用题:“某商场运进350台彩电,3天卖了总数的15%,照这样的速度,这批彩電还要几天才能卖完?”学生的一般解法有:
1、360÷(360×15%÷3)-3
2、3×[(1-15%)÷15%]
3、3÷[15%÷(1-15%)]
当学生列出以上解法后,教师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思路和方法,允许学生自由表达不同的意见,用”谁还想说?“谁还有不一样的方法?”等话语鼓励学生大胆发表独立的见解,勇于创新。结果学生得出了:
4、3÷15%-3
5、1÷(15%÷3)—3
6、设还需要x天才能卖完。列方程为:
3:15%=x:(1—15%)
可见,我们在诱导学生学习,开发思维时,不仅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可以产生新颖独特的想法,至少能提出创造性的见解。
三、开放教学内容,激发创新火花。
要实现教学内容的开放,就要树立新的教材观,要在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和尊重教材重、难点的基础上,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展开联想,开拓思路,启发他们探求多样的解法,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
例如,教材《倒数的认识》课后有这样一道题:3/4×( )=( )×4/7=5/6×( )=1.如果把此题稍加改动,去掉最后一个等号使之为:3/4×( )=( )×4/7=5/6×( )。这样一改,这道题就拥有了无数个答案,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对“倒数意义”这一新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唤起旧知识的回忆,同时还可以为下一单元分数除法的学习做好知识迁移的准备,更重要的是能启发学生运用转化、迁移的数学方法,灵活的运用所学过的多种知识的创造性的解决同一个问题,更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此时此刻,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积极一个赛过一个:有的说:“我想让他们的积都等于1”、有的说:“我想让它们的积都等于2”、有的说:“让它们的积等于多少都行”……
一个小小的改动,活跃了课堂气象,为学生创造性学习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思维舞台,一个充满创新思维的环境可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可以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总之,孩子的创新潜能是巨大的,重在教师的开发和引导,“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在教学中人民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奇妙想法,重视学生创造的火花。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
一、更新教学理念,培养创新意识
我国教育还普遍存在着”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倾向,一节课里,老师苦口婆心地讲,学生沉闷地听,反复机械地训练,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严重地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这种思想影响下,评价一节课效果的好不好,主要注重的事在这节课里,我们是否把知识完完全全地传授给学生,却很少认真地思考学生是不是在自主学习,创造精神和實践能力等方面是否得到了发展。这种应试教育的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地影响着我们教师的教学观,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如曾有份报纸写到:一位教师在课堂上描述上海浦东开发引起的变化时,特别指出了纵横交错的”地铁”给人民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这时有位学生在座位上发出一声感叹:如果有”天铁”该多好啊!课堂上一阵骚动,老师脸色一沉,瞪着这位学生说:“就你能!”课堂上顿时安静下来——一个设计师的梦想就这样被打破。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要创新,我们教师首先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尽管创新思维的火花看是那么的微小,我们决不能认为孩子的创新是“乱想”而批评他们,这样创新的嫩呀就会被扼杀。实践表明,在小学生中,已存在着不可低估的创新意识的萌芽,他们对求知世界的好奇与探求,对已有的结论的质疑和发问,使我们在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如我们在教”圆周率”时,通过讲故事,让学生了解祖冲之由于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贡献,认识创新的重要性,激发创新意识,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创新欲望,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二、实施民主教学,开拓创新思维
老师不是权威,而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课堂上实施民主教学,创设宽松、平等、开放的教学环境,用自己的激情吸引学生一起投入到数学学习当中去,走到用亲切、平等、商量的口吻与学生交流,边学习过程为师生情感交流过程,比如,”你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想的吗?”“你发现了什么?”等,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供了前提保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敞开心扉,何老师一道去探索、去发现。
如有这样一道应用题:“某商场运进350台彩电,3天卖了总数的15%,照这样的速度,这批彩電还要几天才能卖完?”学生的一般解法有:
1、360÷(360×15%÷3)-3
2、3×[(1-15%)÷15%]
3、3÷[15%÷(1-15%)]
当学生列出以上解法后,教师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思路和方法,允许学生自由表达不同的意见,用”谁还想说?“谁还有不一样的方法?”等话语鼓励学生大胆发表独立的见解,勇于创新。结果学生得出了:
4、3÷15%-3
5、1÷(15%÷3)—3
6、设还需要x天才能卖完。列方程为:
3:15%=x:(1—15%)
可见,我们在诱导学生学习,开发思维时,不仅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可以产生新颖独特的想法,至少能提出创造性的见解。
三、开放教学内容,激发创新火花。
要实现教学内容的开放,就要树立新的教材观,要在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和尊重教材重、难点的基础上,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展开联想,开拓思路,启发他们探求多样的解法,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
例如,教材《倒数的认识》课后有这样一道题:3/4×( )=( )×4/7=5/6×( )=1.如果把此题稍加改动,去掉最后一个等号使之为:3/4×( )=( )×4/7=5/6×( )。这样一改,这道题就拥有了无数个答案,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对“倒数意义”这一新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唤起旧知识的回忆,同时还可以为下一单元分数除法的学习做好知识迁移的准备,更重要的是能启发学生运用转化、迁移的数学方法,灵活的运用所学过的多种知识的创造性的解决同一个问题,更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此时此刻,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积极一个赛过一个:有的说:“我想让他们的积都等于1”、有的说:“我想让它们的积都等于2”、有的说:“让它们的积等于多少都行”……
一个小小的改动,活跃了课堂气象,为学生创造性学习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思维舞台,一个充满创新思维的环境可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可以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总之,孩子的创新潜能是巨大的,重在教师的开发和引导,“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在教学中人民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奇妙想法,重视学生创造的火花。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