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朋友们,从这一期开始,给你们介绍记叙文的六个要素。
记叙文有哪六个要素呢?
通常的说法是;记叙文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个要素。
有的书上,又把这个六要素分成“四要素”,那就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其实就是把“事件”的三个要素并作一个要素来讲。
从这六个要素的排列顺序来看,时间是第一要素,排在最前面。所以在写记叙文时,时间一定要写清楚。
在记叙文当中,时间的表示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就说说常见的一些。
一、直接表示法
就是非常明确地写出年、月、日(世纪就不要写了)甚至上午、下午、几点钟等。这一般只用于记叙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或非常严肃、庄重的场景,还有那些伟人、名人的诞生和逝世等。不过在小学生的作文中,这种方法较少采用。
下面看一些例子。在你们学过的课文中,如《飞夺泸定桥》一文,记叙的是红四团夺取泸定桥的经过。这是红军长征中一次著名的、决定性的战役,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所以课文一开头就交代了具体的时间:“1935年5月”,接着在课文中交代:“28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到晚上7点,离泸定桥还有55公里”,“29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这样一写,明确的时间就突出了抢夺泸定桥的重要性,还有红军行军的神速。
还有,如毛泽东写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因其报道的是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关注的重大事件,所以就用“20日夜”“21日上午5时”等语句将时间做了非常精确的介绍。
又如《刘胡兰慷慨就义》一开头就写道:“(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7年3月广播)在山东文水县,一个叫云周西村的村子里,上个月12日,有一个17岁的女共产党员刘胡兰,被阎锡山军队杀害了。”
这里详尽地叙述了刘胡兰就义的时间是1947年2月12日。这样就会使人民群众永远记住这个日子,永远纪念这位人民的英雄儿女。
二、抽象交待法
即用抽象的时间名词来交代时间。这种方法大多用在一些童话、民间故事、神话故事中。如《皇帝的新装》中的“许多年前”、《盘古开天辟地》中的“很多很多年以前”等,用的都是这种方法。
现代作品中有些也袭用这种写法。如《挖荠菜》中的“小的时候”、《我的老师》中的“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及《傻二哥》中的“我的童年是在天津度过的”等。
三、模糊表示法
就是只说明一下大概的时间,如“那年春天”“去年暑假的一天”“有一天下午”等。
有些记叙文中交代时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叙事更为完整与顺畅,所以往往不必讲究精确性。如《小木船》中的时间就交代得很模糊——
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天……转眼几个月过去了。有一天放学回家……
在这里,时间只是叙事的一种线索,是为了把故事更好地串起来。
四、景物描写法
景物描写法,就是运用形象生动的词句,把时间巧妙地表达出来,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是记叙文中应用最广也最有效的表达时间的方法。
在具体的记叙中,常通过描写天气特征或植物生长、动物活动的特点来表示季节。
如《丰碑》开头点明隆冬季节:“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
《燕子》一课点明春天:“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记叙文也常巧妙地借用为人们所熟悉的生活常识或经验来表达。如《彩色的翅膀》中写道:“当岛上的灯塔放射出雪亮的光芒的时候,观察通讯站站长拉着我说……”
读者一看就知道,当灯塔点亮时,一定是傍晚天色刚刚暗下来时。
这些课文就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点出事件发生、发展及变化的时间。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驿路梨花》一文,一开头就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点明时间的——
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像大海的波涛你推我挤,延伸到遥远的天尽头,消失在那迷茫的暮色中了。
这里的“暮色”就点明了是傍晚。
文章中间,也有许多地方,是通过景物描写来点明时间的。如“雪白的梨花开满枝头”就点明了时间正是仲春时节。
还有“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这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这句话,也是告诉读者时间是晚上。
还有一些文章也是这样交代时间的。
如《野景偶拾》中,当我们读到“有几棵高粱,不知是人碰的还是穗子压的,深深地弯着腰”“沉甸甸的谷穗在阳光里,也发出白里透黄的光芒”等语句时,便知道写的是初秋的美景。
《夜走灵官峡》更是在一开篇就写道:“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了半尺多厚。”读者一看就明白这写的是寒冬时节。
此外,还有一些记叙文中的时间,虽然不完全是通过景物描写,但同样起到了表达时间的作用。
如用“启明星亮了”表示黎明,用“落日沉没”表示傍晚……这都是用日、月、星、辰的运行来表示时间。
又如“立春过后”“端午节前”“刚过立冬”等,是用农历二十四节气和传统节日来表示时间概念的,同样起到了点明时间的效果。
五、物候暗示法
即用候鸟的生活习性来表示时间。例如《大自然的语言》写道: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这里的“燕子翩然归来”,“布谷鸟也来了”指的是春播季节,“北雁南飞”指的是深秋季节。
六、文末注示法
就是在文章的最后,来注明写作的具体时间,让读者由此推知文中所叙事件发生的时间和背景。
例如,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末尾写道:“1919年3月”。再根据文中“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可知,孔乙己生活在19世纪末期,那时距辛亥革命还有十多年,科举制度还没有被废除。
又如冰心的《小桔灯》文末写道:“1957年1月19日”。根据文中“这是十几年前的事了”“十二年过去了”等句子,就可以推算出文章中的故事发生在1945年以前,那时的重庆正处于白色恐怖之中。
表示时间的方法很多,恰当地选用表示时间的方法,不仅可以使文笔显得新颖别致,还可以扩大语言的内涵,在客观的描述中融进作者的主观感受,使文章大增色彩。
小朋友们,很多记叙文,都是以时间的先后顺序为线索来结构文章的,所以,在文章里,表示时间的词语和句子就是文章的线索。读者在分析一篇文章时,往往也是抓住表示事件发展变化的关键性词语或者句子,分出不同的阶段,从而划分出段落层次来。
例如,分析杨沫的《坚强的战士》,只要抓住时间词语的这条纵线便可以分出段落层次:
“过一夜”(领起第一部分)……
“第二天上午”(领起第二部分)……
“夜晚”(领起第三部分)……
读者只要抓住了这三个表示时间的关键词语,就能准确地划分出文章的三个段落,从而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
写文章是这样,读文章同样如此。小朋友们,好好领会“时间”在记叙文中的重要性吧!
记叙文有哪六个要素呢?
通常的说法是;记叙文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个要素。
有的书上,又把这个六要素分成“四要素”,那就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其实就是把“事件”的三个要素并作一个要素来讲。
从这六个要素的排列顺序来看,时间是第一要素,排在最前面。所以在写记叙文时,时间一定要写清楚。
在记叙文当中,时间的表示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就说说常见的一些。
一、直接表示法
就是非常明确地写出年、月、日(世纪就不要写了)甚至上午、下午、几点钟等。这一般只用于记叙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或非常严肃、庄重的场景,还有那些伟人、名人的诞生和逝世等。不过在小学生的作文中,这种方法较少采用。
下面看一些例子。在你们学过的课文中,如《飞夺泸定桥》一文,记叙的是红四团夺取泸定桥的经过。这是红军长征中一次著名的、决定性的战役,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所以课文一开头就交代了具体的时间:“1935年5月”,接着在课文中交代:“28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到晚上7点,离泸定桥还有55公里”,“29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这样一写,明确的时间就突出了抢夺泸定桥的重要性,还有红军行军的神速。
还有,如毛泽东写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因其报道的是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关注的重大事件,所以就用“20日夜”“21日上午5时”等语句将时间做了非常精确的介绍。
又如《刘胡兰慷慨就义》一开头就写道:“(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7年3月广播)在山东文水县,一个叫云周西村的村子里,上个月12日,有一个17岁的女共产党员刘胡兰,被阎锡山军队杀害了。”
这里详尽地叙述了刘胡兰就义的时间是1947年2月12日。这样就会使人民群众永远记住这个日子,永远纪念这位人民的英雄儿女。
二、抽象交待法
即用抽象的时间名词来交代时间。这种方法大多用在一些童话、民间故事、神话故事中。如《皇帝的新装》中的“许多年前”、《盘古开天辟地》中的“很多很多年以前”等,用的都是这种方法。
现代作品中有些也袭用这种写法。如《挖荠菜》中的“小的时候”、《我的老师》中的“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及《傻二哥》中的“我的童年是在天津度过的”等。
三、模糊表示法
就是只说明一下大概的时间,如“那年春天”“去年暑假的一天”“有一天下午”等。
有些记叙文中交代时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叙事更为完整与顺畅,所以往往不必讲究精确性。如《小木船》中的时间就交代得很模糊——
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天……转眼几个月过去了。有一天放学回家……
在这里,时间只是叙事的一种线索,是为了把故事更好地串起来。
四、景物描写法
景物描写法,就是运用形象生动的词句,把时间巧妙地表达出来,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是记叙文中应用最广也最有效的表达时间的方法。
在具体的记叙中,常通过描写天气特征或植物生长、动物活动的特点来表示季节。
如《丰碑》开头点明隆冬季节:“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
《燕子》一课点明春天:“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记叙文也常巧妙地借用为人们所熟悉的生活常识或经验来表达。如《彩色的翅膀》中写道:“当岛上的灯塔放射出雪亮的光芒的时候,观察通讯站站长拉着我说……”
读者一看就知道,当灯塔点亮时,一定是傍晚天色刚刚暗下来时。
这些课文就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点出事件发生、发展及变化的时间。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驿路梨花》一文,一开头就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点明时间的——
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像大海的波涛你推我挤,延伸到遥远的天尽头,消失在那迷茫的暮色中了。
这里的“暮色”就点明了是傍晚。
文章中间,也有许多地方,是通过景物描写来点明时间的。如“雪白的梨花开满枝头”就点明了时间正是仲春时节。
还有“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这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这句话,也是告诉读者时间是晚上。
还有一些文章也是这样交代时间的。
如《野景偶拾》中,当我们读到“有几棵高粱,不知是人碰的还是穗子压的,深深地弯着腰”“沉甸甸的谷穗在阳光里,也发出白里透黄的光芒”等语句时,便知道写的是初秋的美景。
《夜走灵官峡》更是在一开篇就写道:“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了半尺多厚。”读者一看就明白这写的是寒冬时节。
此外,还有一些记叙文中的时间,虽然不完全是通过景物描写,但同样起到了表达时间的作用。
如用“启明星亮了”表示黎明,用“落日沉没”表示傍晚……这都是用日、月、星、辰的运行来表示时间。
又如“立春过后”“端午节前”“刚过立冬”等,是用农历二十四节气和传统节日来表示时间概念的,同样起到了点明时间的效果。
五、物候暗示法
即用候鸟的生活习性来表示时间。例如《大自然的语言》写道: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这里的“燕子翩然归来”,“布谷鸟也来了”指的是春播季节,“北雁南飞”指的是深秋季节。
六、文末注示法
就是在文章的最后,来注明写作的具体时间,让读者由此推知文中所叙事件发生的时间和背景。
例如,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末尾写道:“1919年3月”。再根据文中“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可知,孔乙己生活在19世纪末期,那时距辛亥革命还有十多年,科举制度还没有被废除。
又如冰心的《小桔灯》文末写道:“1957年1月19日”。根据文中“这是十几年前的事了”“十二年过去了”等句子,就可以推算出文章中的故事发生在1945年以前,那时的重庆正处于白色恐怖之中。
表示时间的方法很多,恰当地选用表示时间的方法,不仅可以使文笔显得新颖别致,还可以扩大语言的内涵,在客观的描述中融进作者的主观感受,使文章大增色彩。
小朋友们,很多记叙文,都是以时间的先后顺序为线索来结构文章的,所以,在文章里,表示时间的词语和句子就是文章的线索。读者在分析一篇文章时,往往也是抓住表示事件发展变化的关键性词语或者句子,分出不同的阶段,从而划分出段落层次来。
例如,分析杨沫的《坚强的战士》,只要抓住时间词语的这条纵线便可以分出段落层次:
“过一夜”(领起第一部分)……
“第二天上午”(领起第二部分)……
“夜晚”(领起第三部分)……
读者只要抓住了这三个表示时间的关键词语,就能准确地划分出文章的三个段落,从而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
写文章是这样,读文章同样如此。小朋友们,好好领会“时间”在记叙文中的重要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