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小学阶段,学生在做一些数学题目的时候总是会出现重复性的错误,同时,学生在纠错改错中存在效率低下、积极性不够高、兴趣不够浓厚等突出问题,使得教学效率打了折扣,如何探索有效的纠错改错形式,促进学生更好的进行纠错改错,大幅度降低其出现重复性错误的概率已经成为数学教师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互联网形式逐渐的发展起来,且愈加成熟,微信公众号以其众多的突出优势,为数学教师破解学生重复性错误出现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关键词 纠错策略;借鉴;突出优势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3-0008-02
本文将在探索微信公众号的突出优势、有效利用原则的基础上,对借助微信公众号减少小学数学错题重复出错的实践进行探索,希望给数学同行教师一些有益的经验借鉴。
一、微信公众号的突出优势
(一)形象性好
微信公众号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形象性好,我们通过设计和编辑可以使微信公众号的界面更加和谐友好、更加富有渲染力、更加带有趣味性,再加上微信公众号所承载的内容,如微课、图片、PPT课件等多媒体形象性也比较好,这种优势是传统的口授法和板书教法所难以比拟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小学生改错纠错的浓厚兴趣和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大幅度减少错题重复出现的概率,提升教学的效能。
(二)互动性强
微信公众号是一种一对多的互动传输平台,既可以发布海量的多媒体内容,也可以让学生上传和反馈相关的内容,还可以和学生进行实时的通讯与互动,而良性的互动效果,有利于数学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纠错改错状况,并根据互动所了解到的情况及时改进指导方法和策略,让学生的纠错改错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自然有助于学生错题重复出现概率的降低。
(三)灵活度高
一方面,微信公众号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使得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下载和学习相应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的学习“化整为零”,充分有效的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自然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改错纠错。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通过对微信公众号界面进行设计,将不同的学生分成层次不相同的小组,量身制作相应的内容,在发布时实现定向发布,大幅度提升教学的针对性。
二、微信公众号的利用原则
(一)要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的优势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微信公众号存在形象性好、互动性强、灵活度高等主要优势,数学教师在利用微信公众号引导学生进行纠错改错的过程中,要积极利用这些优势不断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如积极回复学生的留言、引导学生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促进学生进行碎片化的学习等等,以有效发挥微信公众号的效能,这也是我们引入微信公众号的目的和初衷,只有将微信公众号的优势发挥出来了,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纠错改错,提升教学的效率。
(二)微信公众号只是一种手段
我们引入微信公众号是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纠错改错,这只是我们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和手段,而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减少学生错题重复出现的概率,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教师要对此有深刻的认知,在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的同时,还是要重视传统的课堂辅导和教授,不能顾此失彼。
三、借助微信公众号减少小学数学错题重复出错的实践
(一)高頻数学错题收集与整理
对高频错题的收集与整理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数学教师可以采用传统收集方法 微信公众号收集等方法,对高频错题进行全面的收集和整理。其一,进行收集。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和作业批改中,留心学生错题发生的基本情况,如准确掌握高频错题的类型等,并将其进行全面的记录。教师还可以利用微信小程序将数学题目制作成电子试卷放置在微信公众号上,引导学生进行答题,并利用小程序对学生的高频错题进行自动化的收集,提升错题收集的效能。其二,整理高频错题。数学教师要依据题目的类型、题目的难度、所衔接的数学知识点、做错该题目学生的学习水平等,对高频错题进行系统的归类和整理,同时要做到条理清晰、类目明确、详略得当等,为对高频错题的分析奠定基础。
(二)高频数学错题的成因分析
对高频数学错题的成因分析是另一项基础性工作,数学教师在分析错题的成因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其一,在分析错题成因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同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学生对题目的作答情况肯定会有很大的差异性,教师在错题分析中要根据学生数学知识储备的情况,进行辩证的看待与客观的分析。其二,充分尊重学生意见。学生哪里做错了、为什么会做错,不仅仅要教师说了算,还要充分的询问学生,尊重学生对问题的解读,如在做小数除法有关的题目时,数学教师可以跟学生面对面的交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询问是因为粗心,还是因为题目难度大而导致出错等,只有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尊重学生的看法,所得出的成因才能更加的真实、客观。其三,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数学教师可以将错题及可能的成因放置到微信公众号上,并利用微信公众号的投票功能匿名收集学生的错题原因等,提升成因分析的客观性。
(三)将错题制作成微课等形式
将错题制作成微课等形式是一个主要的环节,教师可以按照以下的步骤开展。其一,精选错题,通过以上对错题的整理及成因的分析,教师要选择那些经典的、比较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题目,并合理设定题目的数量,以确保学生能更好的进行纠错改错,例如,在做有关多边形的面积题目时,教师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等来进行解读和指导。其二,教师要在制作时将学生原有的错题思路和纠错思路合理的进行展示,并采用多题一解、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视野和学习思路进行拓展,使指导的目的性、针对性、开放性更强。其三,在形式上要趣味性强、极富渲染力,在内容安排上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注意层次和难度的划分,另外还要注重衔接的流畅性、合理性,确保所制作的微课视频内容指导性强、画面优质。
(四)借助微信公众号上传分享
简单的来讲就是将所制作的微课视频等内容分发给学生,步骤虽然简单,但是需要教师做的前期工作比较多。例如,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分析,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在分发过程中依据每个层次学生错误题目的类型分布、难度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发,确保指导的针对性。又例如,教师要把握好上传和提醒学生的时间,一般可以选择在放学前几分钟进行分发和推送,确保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提升内容分发的效果。
(五)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我们前面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做铺垫的,教师要在指导中本着服务学生、合理指导的原则开展辅导和帮扶。其一,指导要有针对性。教师在开展指导的工作中既要关注学生的整体情况,又要格外注重“因材指导”,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策略开展指导。其二,教师在指导中要结合微课视频内容,不断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拓展思路,让学生在学习一种类型的题目中触类旁通,拓展知识面,提升指导的效能和纠错改错的效果。其三,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断鼓励学习敢于出错、勇于纠错,让学生在兴趣和殷切鼓励下去全面的查漏补缺。
综上所述,基于微信公众号减少学生数学错题重复出现的概率是一种良好的途径,数学教师要积极了解和熟悉微信公众号的突出优势,不断探索微信公众号的有效利用原则,积极将微信公众号利用到学生的纠错改错之中,并在这个过程中全面优化错题收集与整理、错题成因分析、错题纠错视频制作、内容上传公众号、指导学习等环节的细节和流程,不断基于微信公众号,并结合微课视频等全面激发小学生纠错改错的浓厚兴趣,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大幅度减少学生错题重复性出现的概率,为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技能及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浩.论小学数学错题集的有效利用[J].才智,2018(30):28.
关键词 纠错策略;借鉴;突出优势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3-0008-02
本文将在探索微信公众号的突出优势、有效利用原则的基础上,对借助微信公众号减少小学数学错题重复出错的实践进行探索,希望给数学同行教师一些有益的经验借鉴。
一、微信公众号的突出优势
(一)形象性好
微信公众号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形象性好,我们通过设计和编辑可以使微信公众号的界面更加和谐友好、更加富有渲染力、更加带有趣味性,再加上微信公众号所承载的内容,如微课、图片、PPT课件等多媒体形象性也比较好,这种优势是传统的口授法和板书教法所难以比拟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小学生改错纠错的浓厚兴趣和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大幅度减少错题重复出现的概率,提升教学的效能。
(二)互动性强
微信公众号是一种一对多的互动传输平台,既可以发布海量的多媒体内容,也可以让学生上传和反馈相关的内容,还可以和学生进行实时的通讯与互动,而良性的互动效果,有利于数学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纠错改错状况,并根据互动所了解到的情况及时改进指导方法和策略,让学生的纠错改错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自然有助于学生错题重复出现概率的降低。
(三)灵活度高
一方面,微信公众号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使得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下载和学习相应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的学习“化整为零”,充分有效的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自然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改错纠错。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通过对微信公众号界面进行设计,将不同的学生分成层次不相同的小组,量身制作相应的内容,在发布时实现定向发布,大幅度提升教学的针对性。
二、微信公众号的利用原则
(一)要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的优势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微信公众号存在形象性好、互动性强、灵活度高等主要优势,数学教师在利用微信公众号引导学生进行纠错改错的过程中,要积极利用这些优势不断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如积极回复学生的留言、引导学生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促进学生进行碎片化的学习等等,以有效发挥微信公众号的效能,这也是我们引入微信公众号的目的和初衷,只有将微信公众号的优势发挥出来了,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纠错改错,提升教学的效率。
(二)微信公众号只是一种手段
我们引入微信公众号是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纠错改错,这只是我们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和手段,而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减少学生错题重复出现的概率,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教师要对此有深刻的认知,在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的同时,还是要重视传统的课堂辅导和教授,不能顾此失彼。
三、借助微信公众号减少小学数学错题重复出错的实践
(一)高頻数学错题收集与整理
对高频错题的收集与整理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数学教师可以采用传统收集方法 微信公众号收集等方法,对高频错题进行全面的收集和整理。其一,进行收集。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和作业批改中,留心学生错题发生的基本情况,如准确掌握高频错题的类型等,并将其进行全面的记录。教师还可以利用微信小程序将数学题目制作成电子试卷放置在微信公众号上,引导学生进行答题,并利用小程序对学生的高频错题进行自动化的收集,提升错题收集的效能。其二,整理高频错题。数学教师要依据题目的类型、题目的难度、所衔接的数学知识点、做错该题目学生的学习水平等,对高频错题进行系统的归类和整理,同时要做到条理清晰、类目明确、详略得当等,为对高频错题的分析奠定基础。
(二)高频数学错题的成因分析
对高频数学错题的成因分析是另一项基础性工作,数学教师在分析错题的成因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其一,在分析错题成因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同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学生对题目的作答情况肯定会有很大的差异性,教师在错题分析中要根据学生数学知识储备的情况,进行辩证的看待与客观的分析。其二,充分尊重学生意见。学生哪里做错了、为什么会做错,不仅仅要教师说了算,还要充分的询问学生,尊重学生对问题的解读,如在做小数除法有关的题目时,数学教师可以跟学生面对面的交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询问是因为粗心,还是因为题目难度大而导致出错等,只有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尊重学生的看法,所得出的成因才能更加的真实、客观。其三,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数学教师可以将错题及可能的成因放置到微信公众号上,并利用微信公众号的投票功能匿名收集学生的错题原因等,提升成因分析的客观性。
(三)将错题制作成微课等形式
将错题制作成微课等形式是一个主要的环节,教师可以按照以下的步骤开展。其一,精选错题,通过以上对错题的整理及成因的分析,教师要选择那些经典的、比较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题目,并合理设定题目的数量,以确保学生能更好的进行纠错改错,例如,在做有关多边形的面积题目时,教师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等来进行解读和指导。其二,教师要在制作时将学生原有的错题思路和纠错思路合理的进行展示,并采用多题一解、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视野和学习思路进行拓展,使指导的目的性、针对性、开放性更强。其三,在形式上要趣味性强、极富渲染力,在内容安排上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注意层次和难度的划分,另外还要注重衔接的流畅性、合理性,确保所制作的微课视频内容指导性强、画面优质。
(四)借助微信公众号上传分享
简单的来讲就是将所制作的微课视频等内容分发给学生,步骤虽然简单,但是需要教师做的前期工作比较多。例如,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分析,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在分发过程中依据每个层次学生错误题目的类型分布、难度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发,确保指导的针对性。又例如,教师要把握好上传和提醒学生的时间,一般可以选择在放学前几分钟进行分发和推送,确保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提升内容分发的效果。
(五)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我们前面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做铺垫的,教师要在指导中本着服务学生、合理指导的原则开展辅导和帮扶。其一,指导要有针对性。教师在开展指导的工作中既要关注学生的整体情况,又要格外注重“因材指导”,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策略开展指导。其二,教师在指导中要结合微课视频内容,不断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拓展思路,让学生在学习一种类型的题目中触类旁通,拓展知识面,提升指导的效能和纠错改错的效果。其三,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断鼓励学习敢于出错、勇于纠错,让学生在兴趣和殷切鼓励下去全面的查漏补缺。
综上所述,基于微信公众号减少学生数学错题重复出现的概率是一种良好的途径,数学教师要积极了解和熟悉微信公众号的突出优势,不断探索微信公众号的有效利用原则,积极将微信公众号利用到学生的纠错改错之中,并在这个过程中全面优化错题收集与整理、错题成因分析、错题纠错视频制作、内容上传公众号、指导学习等环节的细节和流程,不断基于微信公众号,并结合微课视频等全面激发小学生纠错改错的浓厚兴趣,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大幅度减少学生错题重复性出现的概率,为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技能及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浩.论小学数学错题集的有效利用[J].才智,2018(30):28.